刑部大牢裏,成德站在監牢門口,顧貞觀就在他身邊,兩個人看著仵作查驗薑宸英的屍體,一個欲哭無淚、一個麵色沉重。
「當年泗水亭中,朱彝尊、尤侗,薑宸英、嚴繩孫與你我歡宴,今日卻在這刑部大牢……」顧先生深深地嘆息:「故人凋零,往事不可追。」
「吳先生回鄉反倒是好事,」成德呼出一口濁氣,好像這樣就能擺脫心中的苦悶:「若是讓他瞧見這一出,他心裏得多傷懷。我以為不見西溟先生才好,早知今日,不如……」他也說不下去了。
成德原想等局勢冷一冷再替薑宸英求情,薑宸英入明史館修過明史,隻是當年同徐幹學走得近,自己阿瑪對他有些看法。可這些年來自己同他往來,一應如長,從無變故。這人是老名士,又到了古稀之年,他若是想貪銀子、想巴結關係,當年不如學學高士奇……
薑家人能進牢裏探望薑宸英,還是成德在背後打了招呼,沒成想反倒是害了他。成德看著薑宸英的遺書滿心痛悼,旁邊的顧貞觀卻道:「公子不必如此,」他的目光落在死者蒼老慘白的臉上,「這與你並無幹係,西溟是自己不想活了。縱然你不讓家人探望,難道他不會觸柱求死?」
養心殿中,康熙正在對大學士張英同刑部侍郎,大理寺卿、左都禦史說道:「薑宸英服毒,是誰給的他毒藥?這幾日見過他的人,你們都查清楚沒有?」
「回稟皇上,臣已查明,這幾天八貝勒侍讀何焯見過薑宸英、東宮詹事汪士鋐之前見過他,今日發現屍體的時候,他也在場。另外就是薑家人,」大理寺卿說道:「臣也問清楚了,毒藥是薑家人送進去的。」
「什麽?」康熙不敢置信:「自家人送進去的!」
作者有話要說:
薑宸英死前留下一副對聯【這回算吃虧受罪,隻因入了孔氏牢門,坐冷板凳,作老猢猻,隻說是限期弗滿,竟挨到頭童齒豁,兩袖俱空,書呆子何足算也;此去卻喜地歡天,必須假得孟婆村道,賞劍樹花,觀刀山瀑,方可稱眼界別開,和這些酒鬼詩魔,一堂常聚,南麵王以加之耳。】
至於說什麽,就見仁見智了。
明清兩代的科舉案,不管是明朝的唐寅,還是比如本文提到的吳兆騫,都是典型的「真相併不重要,朝廷給說法,大佬們互相擠兌明白了才重要。」
第164章 亂刀也傷人
不出半月, 順天府科考案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江寧織造曹寅的奏摺,也在這個時候抵達了康熙的案上。
李蟠、薑宸英出身書香門第、詩禮世家,且二人一為狀元、一為探花, 又都上了年紀, 並不是輕浮貪財不顧名聲之人, 求皇上派能員慎查……
看過曹寅的書信, 想起之前成德在自己跟前那張苦瓜臉, 康熙久違的有些鬱悶。
薑宸英的死完全不在他的意料之中, 康熙自己也沒想到這老先生這麽想不開, 隻是下獄就覺得自己被羞辱, 一怒之下要家人送藥入獄, 然後仰藥自盡。
「犯官薑宸英心灰意冷,這……臣也無話可說。」成德在康熙麵前也就是這麽說的,因為兩位主考雖然下獄, 但並未用刑罰、也沒有開始審訊,薑宸英自戕, 除了哀嘆,也實在是沒什麽好講的。
當時康熙隻是心中可惜, 緊接著成德話才讓康熙緊張起來, 成德告訴他, 外頭已經有傳言說是皇太子為了保住索額圖而殺人滅口了!
「荒唐!」康熙震怒:「朕已命人再試順天府舉子,伊都立雖然年幼卻也是真才實學, 明明是落第舉子鬧事, 如何牽連至儲君身上!」
成德很無奈, 索額圖、伊桑阿、伊都立,汪士鋐, 這四個名字和薑宸英入獄自殺緊緊相連,都到了這個份兒上,如果還沒有半點關於皇太子的風言風語,那才不正常。
康熙發了一通脾氣,等冷靜下來,他自己也知道,這件事如果太子半點不沾邊,那康熙就要擔心了,隻是擔心不足為外人道。
「你先去看看李蟠,別讓他也死在牢裏,此事鬧成這樣,他這個主考難辭其咎!朕要處罰,但落第舉子散播流言也著實可惡,朕還要再看看,你先去罷。」
如今朝野內外都在看著幹清宮和毓慶宮,自從順天府科場案牽連到了太子,一夜之間宮城內外都陪著無數個小心,唯恐老少兩代主子哪天心情不好,把大雷劈到奴才身上。
這個科場案弄到現在,已經有些撲朔迷離之感,就像康熙說的,最初大家都以為這不過是落第舉子不甘心於是搞風搞雨。可是薑宸英死了,但朝野內外也能理解,老名士一時氣不過求死,縱觀歷朝歷代這都有前例。
但如今牽連到了太子頭上,大家都覺著,此案大約也就是李蟠倒黴做這個責任人,被皇上退出來給士子們一個交代,然後慢慢處置造謠的落榜舉子,最後平息結案。但誰也沒想到,此案在黎明前黑暗的時刻,又一次橫生波瀾。
京城的市井流言,居然從「太子為了保住索額圖而讓薑宸英自殺」變成了「明珠幫助直郡王陷害皇太子!」而且這個說法來勢洶洶,京城已經有順口溜了「直王不直、老明不明。」
太子vs直郡王,索額圖vs明珠,雖然是炒冷飯,但這個冷飯有理有據有爆點,還有人捧場啊!
自古以來,爭儲這種事兒雖然敏感,但這是對於達官顯貴們說的。對於老百姓而言,天家爭鬥是最引人關注的花邊新聞,何況如今都傳的滿大街都是了,還有什麽不能說的。
「當年泗水亭中,朱彝尊、尤侗,薑宸英、嚴繩孫與你我歡宴,今日卻在這刑部大牢……」顧先生深深地嘆息:「故人凋零,往事不可追。」
「吳先生回鄉反倒是好事,」成德呼出一口濁氣,好像這樣就能擺脫心中的苦悶:「若是讓他瞧見這一出,他心裏得多傷懷。我以為不見西溟先生才好,早知今日,不如……」他也說不下去了。
成德原想等局勢冷一冷再替薑宸英求情,薑宸英入明史館修過明史,隻是當年同徐幹學走得近,自己阿瑪對他有些看法。可這些年來自己同他往來,一應如長,從無變故。這人是老名士,又到了古稀之年,他若是想貪銀子、想巴結關係,當年不如學學高士奇……
薑家人能進牢裏探望薑宸英,還是成德在背後打了招呼,沒成想反倒是害了他。成德看著薑宸英的遺書滿心痛悼,旁邊的顧貞觀卻道:「公子不必如此,」他的目光落在死者蒼老慘白的臉上,「這與你並無幹係,西溟是自己不想活了。縱然你不讓家人探望,難道他不會觸柱求死?」
養心殿中,康熙正在對大學士張英同刑部侍郎,大理寺卿、左都禦史說道:「薑宸英服毒,是誰給的他毒藥?這幾日見過他的人,你們都查清楚沒有?」
「回稟皇上,臣已查明,這幾天八貝勒侍讀何焯見過薑宸英、東宮詹事汪士鋐之前見過他,今日發現屍體的時候,他也在場。另外就是薑家人,」大理寺卿說道:「臣也問清楚了,毒藥是薑家人送進去的。」
「什麽?」康熙不敢置信:「自家人送進去的!」
作者有話要說:
薑宸英死前留下一副對聯【這回算吃虧受罪,隻因入了孔氏牢門,坐冷板凳,作老猢猻,隻說是限期弗滿,竟挨到頭童齒豁,兩袖俱空,書呆子何足算也;此去卻喜地歡天,必須假得孟婆村道,賞劍樹花,觀刀山瀑,方可稱眼界別開,和這些酒鬼詩魔,一堂常聚,南麵王以加之耳。】
至於說什麽,就見仁見智了。
明清兩代的科舉案,不管是明朝的唐寅,還是比如本文提到的吳兆騫,都是典型的「真相併不重要,朝廷給說法,大佬們互相擠兌明白了才重要。」
第164章 亂刀也傷人
不出半月, 順天府科考案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江寧織造曹寅的奏摺,也在這個時候抵達了康熙的案上。
李蟠、薑宸英出身書香門第、詩禮世家,且二人一為狀元、一為探花, 又都上了年紀, 並不是輕浮貪財不顧名聲之人, 求皇上派能員慎查……
看過曹寅的書信, 想起之前成德在自己跟前那張苦瓜臉, 康熙久違的有些鬱悶。
薑宸英的死完全不在他的意料之中, 康熙自己也沒想到這老先生這麽想不開, 隻是下獄就覺得自己被羞辱, 一怒之下要家人送藥入獄, 然後仰藥自盡。
「犯官薑宸英心灰意冷,這……臣也無話可說。」成德在康熙麵前也就是這麽說的,因為兩位主考雖然下獄, 但並未用刑罰、也沒有開始審訊,薑宸英自戕, 除了哀嘆,也實在是沒什麽好講的。
當時康熙隻是心中可惜, 緊接著成德話才讓康熙緊張起來, 成德告訴他, 外頭已經有傳言說是皇太子為了保住索額圖而殺人滅口了!
「荒唐!」康熙震怒:「朕已命人再試順天府舉子,伊都立雖然年幼卻也是真才實學, 明明是落第舉子鬧事, 如何牽連至儲君身上!」
成德很無奈, 索額圖、伊桑阿、伊都立,汪士鋐, 這四個名字和薑宸英入獄自殺緊緊相連,都到了這個份兒上,如果還沒有半點關於皇太子的風言風語,那才不正常。
康熙發了一通脾氣,等冷靜下來,他自己也知道,這件事如果太子半點不沾邊,那康熙就要擔心了,隻是擔心不足為外人道。
「你先去看看李蟠,別讓他也死在牢裏,此事鬧成這樣,他這個主考難辭其咎!朕要處罰,但落第舉子散播流言也著實可惡,朕還要再看看,你先去罷。」
如今朝野內外都在看著幹清宮和毓慶宮,自從順天府科場案牽連到了太子,一夜之間宮城內外都陪著無數個小心,唯恐老少兩代主子哪天心情不好,把大雷劈到奴才身上。
這個科場案弄到現在,已經有些撲朔迷離之感,就像康熙說的,最初大家都以為這不過是落第舉子不甘心於是搞風搞雨。可是薑宸英死了,但朝野內外也能理解,老名士一時氣不過求死,縱觀歷朝歷代這都有前例。
但如今牽連到了太子頭上,大家都覺著,此案大約也就是李蟠倒黴做這個責任人,被皇上退出來給士子們一個交代,然後慢慢處置造謠的落榜舉子,最後平息結案。但誰也沒想到,此案在黎明前黑暗的時刻,又一次橫生波瀾。
京城的市井流言,居然從「太子為了保住索額圖而讓薑宸英自殺」變成了「明珠幫助直郡王陷害皇太子!」而且這個說法來勢洶洶,京城已經有順口溜了「直王不直、老明不明。」
太子vs直郡王,索額圖vs明珠,雖然是炒冷飯,但這個冷飯有理有據有爆點,還有人捧場啊!
自古以來,爭儲這種事兒雖然敏感,但這是對於達官顯貴們說的。對於老百姓而言,天家爭鬥是最引人關注的花邊新聞,何況如今都傳的滿大街都是了,還有什麽不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