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爺,大額駙和禦前大臣成德的密折都到了,您現在就瞧嗎?」梁九功仿佛對著火炮似的小心翼翼道。
康熙還是獨坐殿中,手裏擺弄著孝莊太後送給他的念珠,嘴裏好像在默念佛經。梁九功弓著腰在旁邊陪著等待皇帝發話,半盞茶的功夫,康熙睜開眼睛,伸手將密折拿了過來。
班第在密折上寫著京中還是流傳著關於太孫的事情,而且有些人信誓旦旦說皇上從承德回來就會封太孫,最重要的是說這些話的已經沒法確認是誰說的了。班第在奏摺上寫道,自天子離京,一夜之間城裏議論紛紜,都在討論這個問題。
而成德和步軍統領的密折,也同樣寫了外城小茶館裏都有人讚頌什麽兩代正統,太孫誕生。康熙看著這些內容,眉頭皺的能夾死蚊子。
這種辦法簡直是想從輿論上逼迫皇帝立太孫,一旦輿論形成,這股風潮一時半刻可就壓不下去了。因為一旦康熙表現出不許可的態度,輿論馬上會認為皇帝對太子不滿,康熙還沒打算自抽臉。
「給朕磨墨。」康熙吩咐道,梁九功趕緊過來鋪紙磨墨,然後就見皇帝援筆而成,寫了一封手詔,然後召來侍衛:「將這封手詔送到京城,交給大額駙,讓他即刻宣布。」
等到晚些時候胤禔聽說這件事,他馬上讓秦吉了去打聽皇帝寫了什麽,而正在直郡王院子裏做客的小純王就道:「我猜汗阿瑪大概讓在京那些人安分點,大約會直接讓他們閉嘴?」
「不會。」胤禔笑著搖頭:「汗阿瑪要名聲,怎麽會這麽辦。估摸著書信是寫給太後的,請太後出麵……比如,給老七、老九他們挑挑媳婦。其他手段嘛,信使到了京城,今天的事情為人所知,自然也就消停下來了。」
就是胤禔也沒想到康熙居然出手就要命,那封信一則請太後給七阿哥、九阿哥挑人,順便見見未來的八福晉;二來,康熙直接在手詔裏令在京監國的太子召集大學士,布諭各屬國,以後來使行文要更嚴謹。
通鑑裏不是說了,名分就是禮,是等級,是名器,牽涉的是朝廷大事,是國朝興亡,這個是不能隨便說的。
所以當誠郡王胤祉也聽說詔書內容的時候,胤祉摸摸臉,要是換成他,現在一定覺得臉特別疼。真的特別好奇,那位太子二哥是個什麽心情。
被弟弟「擔憂」的皇太子,正坐在毓慶宮裏,他看著康熙那封手詔,說不清自己是想笑還是想哭。他很難不回想詔書被當眾宣讀的時候,在場明明沒人敢看他的臉,可胤礽就是覺得他們都在看他。
那種暗中窺視的目光,似乎在等著他出笑話,皇太子當時站在文華殿就覺得血往臉上湧。他強壓著憤怒讓大臣商議一下,盡快以皇帝的口吻擬出詔書,然後還得送到承德讓康熙過目。
安排好了差事,皇太子拂袖而去,他覺得那些大臣都在看笑話。這讓胤礽格外想要見見自己的詹事,舅舅長泰,乃至於索額圖。
他需要一點支撐,這種感情沒法在太子妃或者其他女人身上找到,她們還需要他來安慰。
胤礽站在奉先殿門口,慢慢地朝毓慶宮走去,過去讀書總聽師傅說「孤家寡人」,他居然體會到了。汗阿瑪為什麽要這樣,胤礽心中生出憤懣,外頭人都說是太孫怎麽了?
難道他的嫡子配不上太孫的稱謂!
胤礽現在越來越清楚,自己當年能夠被封為太子就是因為自己是嫡子,那麽同樣的,如今朝野內外都在討論這件事的情況下,汗阿瑪的舉動會導致的後果,就像方才在文華殿那樣,眾人各懷心機。
擺在太子跟前的隻有兩條路:認慫,就當什麽事都沒有,大家心照不宣;要麽就現在,或者蟄伏一段時間之後,直接上書請皇帝封太孫!
「您和皇上心照不宣罷,四阿哥終歸是嫡孫,皇上不會虧待他。」這是長泰的說法。
而汪士鋐卻道:「殿下想過沒有,唐高宗為了加重太子的分量尚且在懿德太子滿月的時候就封了他,為什麽四阿哥不能做太孫?這和年齡無關,原本就是正統嫡係應得的。」
「汪士鋐對您說的是實話。」最後索額圖終於在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氣氛中出現了,他老淚縱橫的對太子道:「太子您也有體會了罷,那些旗下大臣最近竊竊私語特別多,皇上這麽做……唉。」
這倒也是實話,胤礽也從德柱嘴裏聽說了不少,最近宗王和旗下大員們似乎停下了他們那種躁動的心情,看上去冷靜了不少。行為上體現為不再見麵就討論置辦產業,而是非常關心毓慶宮的消息。
這群人,永遠不死心,永遠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無非是覺得汗阿瑪這個態度是對毓慶宮、對我不滿罷了!」胤礽嘴邊掛著冷笑:「他們還會幹什麽,哼!」
索額圖顯得很嚴肅,老頭子擦擦眼淚:「太子爺,他們的確沒什麽用,皇上不用他們,他們就是空桶子王爺,可他們想要壞您的事還是容易的。朝中中下層官員、將佐,到底還是旗下人多呀。上三旗就不說了,若是下五旗有意無意壞您的事……殿下,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啊。」
這番話正中太子那點不安全感,他的威信與權力並非是他本人真的出色到天上有地下無,而是因為他是大清朝的皇太子,是儲君。皇帝對他表示一點不滿的態度,朝中都會有反應,胤礽承受不了形式繼續惡化的後果。
康熙還是獨坐殿中,手裏擺弄著孝莊太後送給他的念珠,嘴裏好像在默念佛經。梁九功弓著腰在旁邊陪著等待皇帝發話,半盞茶的功夫,康熙睜開眼睛,伸手將密折拿了過來。
班第在密折上寫著京中還是流傳著關於太孫的事情,而且有些人信誓旦旦說皇上從承德回來就會封太孫,最重要的是說這些話的已經沒法確認是誰說的了。班第在奏摺上寫道,自天子離京,一夜之間城裏議論紛紜,都在討論這個問題。
而成德和步軍統領的密折,也同樣寫了外城小茶館裏都有人讚頌什麽兩代正統,太孫誕生。康熙看著這些內容,眉頭皺的能夾死蚊子。
這種辦法簡直是想從輿論上逼迫皇帝立太孫,一旦輿論形成,這股風潮一時半刻可就壓不下去了。因為一旦康熙表現出不許可的態度,輿論馬上會認為皇帝對太子不滿,康熙還沒打算自抽臉。
「給朕磨墨。」康熙吩咐道,梁九功趕緊過來鋪紙磨墨,然後就見皇帝援筆而成,寫了一封手詔,然後召來侍衛:「將這封手詔送到京城,交給大額駙,讓他即刻宣布。」
等到晚些時候胤禔聽說這件事,他馬上讓秦吉了去打聽皇帝寫了什麽,而正在直郡王院子裏做客的小純王就道:「我猜汗阿瑪大概讓在京那些人安分點,大約會直接讓他們閉嘴?」
「不會。」胤禔笑著搖頭:「汗阿瑪要名聲,怎麽會這麽辦。估摸著書信是寫給太後的,請太後出麵……比如,給老七、老九他們挑挑媳婦。其他手段嘛,信使到了京城,今天的事情為人所知,自然也就消停下來了。」
就是胤禔也沒想到康熙居然出手就要命,那封信一則請太後給七阿哥、九阿哥挑人,順便見見未來的八福晉;二來,康熙直接在手詔裏令在京監國的太子召集大學士,布諭各屬國,以後來使行文要更嚴謹。
通鑑裏不是說了,名分就是禮,是等級,是名器,牽涉的是朝廷大事,是國朝興亡,這個是不能隨便說的。
所以當誠郡王胤祉也聽說詔書內容的時候,胤祉摸摸臉,要是換成他,現在一定覺得臉特別疼。真的特別好奇,那位太子二哥是個什麽心情。
被弟弟「擔憂」的皇太子,正坐在毓慶宮裏,他看著康熙那封手詔,說不清自己是想笑還是想哭。他很難不回想詔書被當眾宣讀的時候,在場明明沒人敢看他的臉,可胤礽就是覺得他們都在看他。
那種暗中窺視的目光,似乎在等著他出笑話,皇太子當時站在文華殿就覺得血往臉上湧。他強壓著憤怒讓大臣商議一下,盡快以皇帝的口吻擬出詔書,然後還得送到承德讓康熙過目。
安排好了差事,皇太子拂袖而去,他覺得那些大臣都在看笑話。這讓胤礽格外想要見見自己的詹事,舅舅長泰,乃至於索額圖。
他需要一點支撐,這種感情沒法在太子妃或者其他女人身上找到,她們還需要他來安慰。
胤礽站在奉先殿門口,慢慢地朝毓慶宮走去,過去讀書總聽師傅說「孤家寡人」,他居然體會到了。汗阿瑪為什麽要這樣,胤礽心中生出憤懣,外頭人都說是太孫怎麽了?
難道他的嫡子配不上太孫的稱謂!
胤礽現在越來越清楚,自己當年能夠被封為太子就是因為自己是嫡子,那麽同樣的,如今朝野內外都在討論這件事的情況下,汗阿瑪的舉動會導致的後果,就像方才在文華殿那樣,眾人各懷心機。
擺在太子跟前的隻有兩條路:認慫,就當什麽事都沒有,大家心照不宣;要麽就現在,或者蟄伏一段時間之後,直接上書請皇帝封太孫!
「您和皇上心照不宣罷,四阿哥終歸是嫡孫,皇上不會虧待他。」這是長泰的說法。
而汪士鋐卻道:「殿下想過沒有,唐高宗為了加重太子的分量尚且在懿德太子滿月的時候就封了他,為什麽四阿哥不能做太孫?這和年齡無關,原本就是正統嫡係應得的。」
「汪士鋐對您說的是實話。」最後索額圖終於在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氣氛中出現了,他老淚縱橫的對太子道:「太子您也有體會了罷,那些旗下大臣最近竊竊私語特別多,皇上這麽做……唉。」
這倒也是實話,胤礽也從德柱嘴裏聽說了不少,最近宗王和旗下大員們似乎停下了他們那種躁動的心情,看上去冷靜了不少。行為上體現為不再見麵就討論置辦產業,而是非常關心毓慶宮的消息。
這群人,永遠不死心,永遠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無非是覺得汗阿瑪這個態度是對毓慶宮、對我不滿罷了!」胤礽嘴邊掛著冷笑:「他們還會幹什麽,哼!」
索額圖顯得很嚴肅,老頭子擦擦眼淚:「太子爺,他們的確沒什麽用,皇上不用他們,他們就是空桶子王爺,可他們想要壞您的事還是容易的。朝中中下層官員、將佐,到底還是旗下人多呀。上三旗就不說了,若是下五旗有意無意壞您的事……殿下,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啊。」
這番話正中太子那點不安全感,他的威信與權力並非是他本人真的出色到天上有地下無,而是因為他是大清朝的皇太子,是儲君。皇帝對他表示一點不滿的態度,朝中都會有反應,胤礽承受不了形式繼續惡化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