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詔書更像是家信,是寫給太子胤礽的,讓他帶著老三胤祉趕緊過來探病。明珠援筆立成,而第二封詔書,讓明珠愣住了。
康熙口述的第一句話就是:「朕以福薄,恐將崩於軍中……」
「皇上!」明珠手一抖,將毛筆扔下:「皇上,您的病情尚未到如此地步,請皇上納諫,不要說這種話。仿佛詛咒,臣不敢寫!」
「等朕……那就晚了。明珠,君臣一場,不要讓朕多費心了。」
明珠的鬍子抖了一下,還是撿起筆按照康熙的口述寫了起來。明珠身邊,赫世亨援筆即時寫出譯文,他個頭不高,此刻滿頭都是汗水,空著的手一直擦汗,唯恐汗水落下。
這就是相對正式的遺詔了,康熙讓皇太子靈前繼位,然後嗣君先一步帶著皇帝親軍和侍衛旗兵回京。軍中諸王大臣自有衛隊,他們隨皇三子扶柩而歸,餘下大軍由皇長子整軍,之後嗣君再行安置。
還叮囑嗣君要孝順太後、友愛兄弟,生有子嗣的妃嬪,就讓她們跟隨兒子出宮。
「這封詔書,等太子到了之後給他,最後一封給胤禔。」
康熙調整一下呼吸,慢道:「前時皇長子發現阿爾尼被追蹤、又擊破噶爾丹駝城,立下功勞,朕心甚慰,朕的腰刀賜給皇長子胤禔。此前朕想回京之後,為我兒進爵,不想一病不起。
倘若聽到朕駕崩之消息,令皇長子即刻接管左右兩軍,命軍中裕王、恭王、簡王、信郡王等諸王,並一等公佟國綱、一等公佟國維、索額圖、一等公長泰等即刻來行宮,扈從皇三子扶靈歸京。
倘有不從、抗命者,視為叛逆,罪不容赦,胤禔可用此刀先斬後奏。」
這把刀是戰刀,線條流暢,刀尖上挑。刀鞘、刀把都裹著鯊魚皮,透著墨綠色的暗光。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刀身上開出的兩道長長的血槽,銳利懾人。
此刀是康熙的心愛之物,首次親征帶在身邊,不成想派上了這個用場。康熙讓梁九功將刀取下裝好,這才繼續吩咐。
「叫揆敘進來,這封信和刀交給他,讓他去左路軍,一定要親手將書信和腰刀交給胤禔。」康熙最後叮囑道:「除了胤禔,不能對軍中其他人透露消息。」
康熙覺得自己沒睡多久,他又一次醒了過來,擔心的問:「信都送出去了?」
一直守在邊上的明珠道:「皇上放心,信使已經帶著詔書回京了,揆敘也去了烏蘭布通。皇上留給太子的詔書就在您的手邊,赫世亨在詢問太醫。」
康熙盯著明珠看了許久,直把明珠看的汗毛倒豎,就見康熙微微扭頭,看著帳篷頂,好一會才道:「你家有容若帶著弟弟子侄,也盡夠了,又有保清在,日後不怕沒有前程。」
「明珠啊,回去就把內大臣辭了罷,不要做官了。」
明珠一愣,康熙以為他沒明白,勉力道:「澹人去年辭官歸鄉,他和徐家都不要再追究。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跟著朕三十年,又是保清的親舅舅,朕不想老臣們在朕身後沒了下場。」
否則新君登基,不會像康熙一樣包容,明珠再動手,難保不會被拿來作筏子,搞不好還會牽連大阿哥。
「……皇上,」明珠已經哭得噎氣,他斷斷續續的表示:「回去就辭官,聽皇上的,回去就辭官,不做官了,皇上放心。」
赫世亨剛進帳篷就聽到了明珠壓抑的哭聲,明珠啊這是,他怎麽會這個聲調哭成這樣。赫世亨覺得天旋地轉,他腳步淩亂的衝進來,看見明珠跪在康熙榻前慟哭。
「皇、皇上!」赫世亨覺得康熙的胸口都沒什麽起伏了,他嚇的哆嗦,磕磕巴巴的問明珠和梁九功:「皇上怎麽了,皇上怎麽了!」
「皇上沒事,是我、是我君前失儀。」明珠拭淚,他逐漸冷靜下來的語氣感染了赫世亨,讓對方也冷靜了下來。
「我方才出去,看見了那個洋人,叫白晉的。」赫世亨道:「明相,之前皇上病了的消息一直瞞著,如今怕是瞞不住了。我記得之前有洋人救了九阿哥,您看能不能讓那個洋人給皇上瞧瞧。」
明珠眼睛一亮,兩個人看向了康熙,就見皇帝微微點頭。
送信回京的信使且不說,隻說揆敘帶著人星夜兼程,一半天之後就趕到了烏蘭布通。此地現在一片血戰之後的寂靜,有些人臉色疲憊又興奮,還有人的臉色痛苦悲傷,還有人一身喪氣。
揆敘顧不上那麽多,直接命人通報,來到了裕親王大帳。
帳中除了裕王本人,還有小純王和一等公彭春。揆敘上前道:「稟告撫遠大將軍,我等奉皇命,將皇上的禦用腰刀賜予皇長子作為嘉獎。且有皇上書信一封,令我當麵交於皇長子。」
現場很奇怪,裕王笑的有點難看,小純王麵色惶然,而彭春用腳掌蹭著地麵,看上去想跑。揆敘雖然不明所以,但心中升起一陣擔心,他就直截了當的問:「敢問大將軍,可否讓皇長子出來接旨。」
「……揆敘啊。」福全尷尬道:「大阿哥他、他不在軍中。」大侄子是幫他收拾爛攤子去了,還沒回來,事情還得從數日前說起。
前麵說了,這次戰事開局不順,其實說不順都是裕親王奏摺上委婉的說法。讓胤禔客觀的評價,那麽戰事開局無非八個字「亂七八糟」「死傷慘重」。
福全是個好人,可真不算個好將軍,他性格有問題:臨陣猶豫。或者真的因為頭回領兵,就給他這麽大的權力,裕親王多少有些謹慎過度。
康熙口述的第一句話就是:「朕以福薄,恐將崩於軍中……」
「皇上!」明珠手一抖,將毛筆扔下:「皇上,您的病情尚未到如此地步,請皇上納諫,不要說這種話。仿佛詛咒,臣不敢寫!」
「等朕……那就晚了。明珠,君臣一場,不要讓朕多費心了。」
明珠的鬍子抖了一下,還是撿起筆按照康熙的口述寫了起來。明珠身邊,赫世亨援筆即時寫出譯文,他個頭不高,此刻滿頭都是汗水,空著的手一直擦汗,唯恐汗水落下。
這就是相對正式的遺詔了,康熙讓皇太子靈前繼位,然後嗣君先一步帶著皇帝親軍和侍衛旗兵回京。軍中諸王大臣自有衛隊,他們隨皇三子扶柩而歸,餘下大軍由皇長子整軍,之後嗣君再行安置。
還叮囑嗣君要孝順太後、友愛兄弟,生有子嗣的妃嬪,就讓她們跟隨兒子出宮。
「這封詔書,等太子到了之後給他,最後一封給胤禔。」
康熙調整一下呼吸,慢道:「前時皇長子發現阿爾尼被追蹤、又擊破噶爾丹駝城,立下功勞,朕心甚慰,朕的腰刀賜給皇長子胤禔。此前朕想回京之後,為我兒進爵,不想一病不起。
倘若聽到朕駕崩之消息,令皇長子即刻接管左右兩軍,命軍中裕王、恭王、簡王、信郡王等諸王,並一等公佟國綱、一等公佟國維、索額圖、一等公長泰等即刻來行宮,扈從皇三子扶靈歸京。
倘有不從、抗命者,視為叛逆,罪不容赦,胤禔可用此刀先斬後奏。」
這把刀是戰刀,線條流暢,刀尖上挑。刀鞘、刀把都裹著鯊魚皮,透著墨綠色的暗光。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刀身上開出的兩道長長的血槽,銳利懾人。
此刀是康熙的心愛之物,首次親征帶在身邊,不成想派上了這個用場。康熙讓梁九功將刀取下裝好,這才繼續吩咐。
「叫揆敘進來,這封信和刀交給他,讓他去左路軍,一定要親手將書信和腰刀交給胤禔。」康熙最後叮囑道:「除了胤禔,不能對軍中其他人透露消息。」
康熙覺得自己沒睡多久,他又一次醒了過來,擔心的問:「信都送出去了?」
一直守在邊上的明珠道:「皇上放心,信使已經帶著詔書回京了,揆敘也去了烏蘭布通。皇上留給太子的詔書就在您的手邊,赫世亨在詢問太醫。」
康熙盯著明珠看了許久,直把明珠看的汗毛倒豎,就見康熙微微扭頭,看著帳篷頂,好一會才道:「你家有容若帶著弟弟子侄,也盡夠了,又有保清在,日後不怕沒有前程。」
「明珠啊,回去就把內大臣辭了罷,不要做官了。」
明珠一愣,康熙以為他沒明白,勉力道:「澹人去年辭官歸鄉,他和徐家都不要再追究。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跟著朕三十年,又是保清的親舅舅,朕不想老臣們在朕身後沒了下場。」
否則新君登基,不會像康熙一樣包容,明珠再動手,難保不會被拿來作筏子,搞不好還會牽連大阿哥。
「……皇上,」明珠已經哭得噎氣,他斷斷續續的表示:「回去就辭官,聽皇上的,回去就辭官,不做官了,皇上放心。」
赫世亨剛進帳篷就聽到了明珠壓抑的哭聲,明珠啊這是,他怎麽會這個聲調哭成這樣。赫世亨覺得天旋地轉,他腳步淩亂的衝進來,看見明珠跪在康熙榻前慟哭。
「皇、皇上!」赫世亨覺得康熙的胸口都沒什麽起伏了,他嚇的哆嗦,磕磕巴巴的問明珠和梁九功:「皇上怎麽了,皇上怎麽了!」
「皇上沒事,是我、是我君前失儀。」明珠拭淚,他逐漸冷靜下來的語氣感染了赫世亨,讓對方也冷靜了下來。
「我方才出去,看見了那個洋人,叫白晉的。」赫世亨道:「明相,之前皇上病了的消息一直瞞著,如今怕是瞞不住了。我記得之前有洋人救了九阿哥,您看能不能讓那個洋人給皇上瞧瞧。」
明珠眼睛一亮,兩個人看向了康熙,就見皇帝微微點頭。
送信回京的信使且不說,隻說揆敘帶著人星夜兼程,一半天之後就趕到了烏蘭布通。此地現在一片血戰之後的寂靜,有些人臉色疲憊又興奮,還有人的臉色痛苦悲傷,還有人一身喪氣。
揆敘顧不上那麽多,直接命人通報,來到了裕親王大帳。
帳中除了裕王本人,還有小純王和一等公彭春。揆敘上前道:「稟告撫遠大將軍,我等奉皇命,將皇上的禦用腰刀賜予皇長子作為嘉獎。且有皇上書信一封,令我當麵交於皇長子。」
現場很奇怪,裕王笑的有點難看,小純王麵色惶然,而彭春用腳掌蹭著地麵,看上去想跑。揆敘雖然不明所以,但心中升起一陣擔心,他就直截了當的問:「敢問大將軍,可否讓皇長子出來接旨。」
「……揆敘啊。」福全尷尬道:「大阿哥他、他不在軍中。」大侄子是幫他收拾爛攤子去了,還沒回來,事情還得從數日前說起。
前麵說了,這次戰事開局不順,其實說不順都是裕親王奏摺上委婉的說法。讓胤禔客觀的評價,那麽戰事開局無非八個字「亂七八糟」「死傷慘重」。
福全是個好人,可真不算個好將軍,他性格有問題:臨陣猶豫。或者真的因為頭回領兵,就給他這麽大的權力,裕親王多少有些謹慎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