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鏡頭再切近一點,就會發現,那不是簡單的水珠,那裏麵混合著青,綠,和一點點墨,三色的顏料。
那顏料應該也有講究,它們沒有在水裏融合,而是各占一處空間,水中交纏漫舞,速度不一,又在緩慢下降···
在青色顏料最先破水,觸碰到底部的紙時,吳她動了。
隻見她左手手腕輕按,畫板傾動,青色顏料左偏而走,像水裏有遊魚在運筆,非常神奇。
吳她小心控製畫板,每個細小的握板幅度變化,都能改變水滴在畫中的走勢。
水急處平板收勢,水緩處傾斜製動,轉彎處旋板,換色處交互而動。
水可以在微小處製造萬變的細節,流動中的顏料,落紙處盡是驚喜。
導播室有人驚道,「太神了吧···怎麽做到的?」
隻有吳她能回答這個問題了。
在浮動的水珠裏,精準決定裏麵顏色的走向,不僅需要極強的控製力,還需要吳她整個人保持極穩的心態。
或許這就是司忘秋說的,隻有她才能做到的事情。
從小的國畫練習磨練了她作畫時沉穩內斂的心境,縝密細膩的畫風又造就了她對筆勢的絕對掌控。
十幾年如一日,再到今天,可以脫筆,引水作畫的境地。
「可是她為什麽不用筆,給自己找這個麻煩呢?」導播室裏又有人問。
這個問題吳她自然想過,這種表達,也是她這些天思考未來美術給出的暢想。
不止局限於中國,放眼世界,世界美術都經歷了從簡到繁,再化繁為簡的歷程。
就像畢卡索說,「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
繪畫的源頭是最單純的表達欲,沒有什麽透視法,沒有什麽排線規則,我像觀察一個還在母體中的嬰孩,觀察我水裏的顏料,看它如何在水中自由起舞,帶它滿目暢遊,最後畫我所想。
吳她覺得,未來的美術就是這樣,不設限,不複雜,回歸最原始的表達。
導播室的鏡頭時不時會切到吳她身上。
她的畫紙上,青為天,綠為地,墨為垢,三種顏色以一個奇妙的比例組成一個整體,描述了自然生態的原始表達,又有萬物經水滋養而生的含義。
「切近景,快切近景,她要畫完了!」導演叫道。
鏡頭近距離定在吳她的畫紙上。
隻見水中的顏料走了一圈,最後在吳她極高的控製力下,居然在回歸原點的那一刻,剛好用盡。
紙幹,色定,畫成。
一場屬於水,也屬於藝術的循環,至此有始有終。
吳她把畫板從球上拿下來,在桌麵放好,終於呼出一口氣。
她兩隻手臂都有點發麻,但心裏湧出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她真的完成了這個設想,而且非常非常滿意。
導播室讚嘆聲一片。
導演轉頭看向主辦方,肯定說:「不論這次什麽結果,這個中國的學生,會被大家牢牢記住的。」
作者有話要說: 我一直很頭痛場景描寫,這一章大片的場景描寫快把我腦細胞抽幹了···
☆、雙刃劍
比賽接近尾聲,會場內的氣氛仍舊不見鬆弛。
吳她短暫休息了一下,沒忘記最後還有一步:署名。
第一次國際比賽的作品署名非常有意義,她拿出一支軟性鋼筆,彎下身,找到畫作的右下角,熟練寫下兩個漢字:
她年
這個簽名有個特點,第一筆的「撇折」和最後一筆「豎」的末尾是連在一起的。
首尾相連,屬於她和年年專屬的浪漫設計。
吳她輕輕吹幹墨跡,目光柔和。
就像她決定用這個筆名時想的那樣,未來吳她所有作品,都希望有司華年一起見證。
吳她不知道的是,導播室又給這個署名切了一個近景,就這樣,兩個中文漢字出現在千千萬萬個屏幕裏。
「是她年!」
京市美術報編輯部,一名小編看到鏡頭後叫了出來,他之前寫過介紹京市年輕藝術家的報導,對【她年】留有印象。
另一個編輯說:「我記得她,之前美大校慶的時候,我還專訪過她,很有禮貌的孩子。」
主編當機立斷,「快,稿子找出來,給我放主頁置頂上去!其他人也別閑著,新報導都寫起來,重點介紹她年!」
編輯室忙碌起來。
不止藝術媒體,各大領域的主流媒體也都嗅到了熱點的味道,一時間,數不清的撰稿人在文檔裏輸入了「她年」的名字···
對這個名字異常敏感的還有一人。
司家別墅。
「碰!」
高腳杯向著電視中心直直砸去,紅酒混著玻璃碎屑灑落一地,屏幕裏「她年」兩個字像針一樣刺到淩洛的眼睛裏。
「好啊,好啊,夏堇年你厲害啊!」淩洛眼裏有一絲瘋狂,「不愧是你養大的女兒啊,和你一樣,喜歡貼人犯賤!」
淩洛深深後悔,當時費什麽勁,怎麽就沒直接把吳她弄死!
電視裏的比賽十分鍾後結束了,選手把畫留在桌上,有序退場。
司華年跑到吳她身邊,「怎麽樣?」
吳她微笑,「還好,馬馬虎虎。」
司華年用手指輕戳吳她的臉,「少騙人,你是不是很有把握?有信心拿第一嗎?」
那顏料應該也有講究,它們沒有在水裏融合,而是各占一處空間,水中交纏漫舞,速度不一,又在緩慢下降···
在青色顏料最先破水,觸碰到底部的紙時,吳她動了。
隻見她左手手腕輕按,畫板傾動,青色顏料左偏而走,像水裏有遊魚在運筆,非常神奇。
吳她小心控製畫板,每個細小的握板幅度變化,都能改變水滴在畫中的走勢。
水急處平板收勢,水緩處傾斜製動,轉彎處旋板,換色處交互而動。
水可以在微小處製造萬變的細節,流動中的顏料,落紙處盡是驚喜。
導播室有人驚道,「太神了吧···怎麽做到的?」
隻有吳她能回答這個問題了。
在浮動的水珠裏,精準決定裏麵顏色的走向,不僅需要極強的控製力,還需要吳她整個人保持極穩的心態。
或許這就是司忘秋說的,隻有她才能做到的事情。
從小的國畫練習磨練了她作畫時沉穩內斂的心境,縝密細膩的畫風又造就了她對筆勢的絕對掌控。
十幾年如一日,再到今天,可以脫筆,引水作畫的境地。
「可是她為什麽不用筆,給自己找這個麻煩呢?」導播室裏又有人問。
這個問題吳她自然想過,這種表達,也是她這些天思考未來美術給出的暢想。
不止局限於中國,放眼世界,世界美術都經歷了從簡到繁,再化繁為簡的歷程。
就像畢卡索說,「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
繪畫的源頭是最單純的表達欲,沒有什麽透視法,沒有什麽排線規則,我像觀察一個還在母體中的嬰孩,觀察我水裏的顏料,看它如何在水中自由起舞,帶它滿目暢遊,最後畫我所想。
吳她覺得,未來的美術就是這樣,不設限,不複雜,回歸最原始的表達。
導播室的鏡頭時不時會切到吳她身上。
她的畫紙上,青為天,綠為地,墨為垢,三種顏色以一個奇妙的比例組成一個整體,描述了自然生態的原始表達,又有萬物經水滋養而生的含義。
「切近景,快切近景,她要畫完了!」導演叫道。
鏡頭近距離定在吳她的畫紙上。
隻見水中的顏料走了一圈,最後在吳她極高的控製力下,居然在回歸原點的那一刻,剛好用盡。
紙幹,色定,畫成。
一場屬於水,也屬於藝術的循環,至此有始有終。
吳她把畫板從球上拿下來,在桌麵放好,終於呼出一口氣。
她兩隻手臂都有點發麻,但心裏湧出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她真的完成了這個設想,而且非常非常滿意。
導播室讚嘆聲一片。
導演轉頭看向主辦方,肯定說:「不論這次什麽結果,這個中國的學生,會被大家牢牢記住的。」
作者有話要說: 我一直很頭痛場景描寫,這一章大片的場景描寫快把我腦細胞抽幹了···
☆、雙刃劍
比賽接近尾聲,會場內的氣氛仍舊不見鬆弛。
吳她短暫休息了一下,沒忘記最後還有一步:署名。
第一次國際比賽的作品署名非常有意義,她拿出一支軟性鋼筆,彎下身,找到畫作的右下角,熟練寫下兩個漢字:
她年
這個簽名有個特點,第一筆的「撇折」和最後一筆「豎」的末尾是連在一起的。
首尾相連,屬於她和年年專屬的浪漫設計。
吳她輕輕吹幹墨跡,目光柔和。
就像她決定用這個筆名時想的那樣,未來吳她所有作品,都希望有司華年一起見證。
吳她不知道的是,導播室又給這個署名切了一個近景,就這樣,兩個中文漢字出現在千千萬萬個屏幕裏。
「是她年!」
京市美術報編輯部,一名小編看到鏡頭後叫了出來,他之前寫過介紹京市年輕藝術家的報導,對【她年】留有印象。
另一個編輯說:「我記得她,之前美大校慶的時候,我還專訪過她,很有禮貌的孩子。」
主編當機立斷,「快,稿子找出來,給我放主頁置頂上去!其他人也別閑著,新報導都寫起來,重點介紹她年!」
編輯室忙碌起來。
不止藝術媒體,各大領域的主流媒體也都嗅到了熱點的味道,一時間,數不清的撰稿人在文檔裏輸入了「她年」的名字···
對這個名字異常敏感的還有一人。
司家別墅。
「碰!」
高腳杯向著電視中心直直砸去,紅酒混著玻璃碎屑灑落一地,屏幕裏「她年」兩個字像針一樣刺到淩洛的眼睛裏。
「好啊,好啊,夏堇年你厲害啊!」淩洛眼裏有一絲瘋狂,「不愧是你養大的女兒啊,和你一樣,喜歡貼人犯賤!」
淩洛深深後悔,當時費什麽勁,怎麽就沒直接把吳她弄死!
電視裏的比賽十分鍾後結束了,選手把畫留在桌上,有序退場。
司華年跑到吳她身邊,「怎麽樣?」
吳她微笑,「還好,馬馬虎虎。」
司華年用手指輕戳吳她的臉,「少騙人,你是不是很有把握?有信心拿第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