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軒與一些朝臣一唱一和, 既顯現出他的大公無私,也是為了配合皇帝。皇帝有意改變朝中入仕門檻低的現狀, 而希望能通過科舉, 選出真正的有才之士。皇帝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在科舉製度上進行改變,而若是輕易給了張鶴職事官,那對科舉製度而言也是一種小小的打擊。


    隻有散官官階卻無職事官的官品, 這就是一種榮耀罷了,若真的賦予了職事官, 那性質便變了。故而皇帝自然是沒有理會給張鶴封職事官的奏摺, 依舊給她升了從八品的「承務郎」。


    張鶴對朝中之事絲毫不知, 若是讓她知道了也免不了一陣惶恐。眼下她致力於種植新作物,另外又在閑暇之餘編撰農事方麵的書籍,一來是為了使得這些作物的種植方式能流傳下去,二來她也希望在現有的條件下再在生產條件上嚐試改進。


    不過隨著她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家中便門庭若市, 時常有人到訪。張鶴讓夏紀娘主事,又見宋氏越來越能幹,便雇她為內知,協助夏紀娘打理家中的事務。跟張鶴打過交道的人都清楚很多事夏紀娘都可做主,故而即使張鶴不在,他們也不會感覺自己被怠慢了。


    春去秋來,清河稻長了又收,收了又長,稻穀一年比一年多,在田間忙碌的身影也日益增長。


    清河村的路修好後,取道清河村的車馬與日俱增,而清河村也村口、官道兩旁也出現了許多挑著擔子叫賣的小販,逢節日,此處猶如村集,甚是熱鬧。而來清河村買穀種的糧商也多了起來,隻因清河稻之名傳到了江州、洪州、饒州等鄰近的州府,各處的官府都想藉此稻穀來提升政績,便大力推廣清河稻。


    隻是許多人離清河村太遠,便隻能通過糧商來進購這些穀種,糧商也趁機大賺了一筆。也有一些糧商打著「清河稻」之名,實際上在倒賣陳年的稻穀,不少人也深受其害。


    官府不得不也加大了在打擊糧商欺瞞百姓方麵的懲罰力度,而在「清安稻」出來後,官府甚至親自派了衙前、押司去找張鶴買穀種。而「清安稻」的穀種也比「清河稻」要貴上許多,隻因「清安稻」的產量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六石之高!


    其實「清安稻」和「清河稻」皆是優質常規稻,隻是清河稻在張鶴當初出售之際便混入了其它的穀種,構成複雜;而清安稻卻是張鶴在百姓普遍接受了畝產四石的產量後,嚐試不再將大部分稻穀收回係統中的成果。


    畝產八、九石是張鶴在漚肥、生產工具方麵進行改進後的產量,接近於現代的實際產量,隻是大部分人家在肥料方麵依舊跟不上,故而畝產六石已經算是上等田才有的產量了。


    不過這並不妨礙百姓為它另起一名「清安稻」是真正地以張鶴的名字來命名的稻種。而清河稻在多年的留種自種後,產量已經跌回到了三石,百姓更多地便是將目標放在了清安稻上。


    張鶴通過觀察和計算發現即便是優質常規稻自己留種種植,四年後也還是會有四五石的產量,這足以在有紅薯、土豆等作物的基礎上,讓百姓的日子也不至於發生太大的變化。


    因著糧食作物的增加,各家各戶發生溺殺嬰孩的情況少了許多,以往一戶人家養孩子的承受範圍基本在三個孩子,而如今養五個孩子也還是能溫飽的。不過溺殺嬰孩的現象還是普遍存在的,張鶴為此與夏紀娘商議了,決定開辦類似慈幼局的救濟機構「安濟院」。


    「安濟院」是響應朝廷在處理老無所依的貧窮、疾病纏身的老人、幼兒的救濟問題上而開設的,雖然是張鶴所開設,但部分救濟的糧食是從義倉所支取的,故而也接受官府的監督。


    被安濟院救濟之人,除了能從義倉分得部分糧食外,還能有郎中替其看病、派發藥材。在安濟院期間病重身亡的,安濟院也會出資負責其身後之事。幼兒在安濟院有專門看護的乳娘,還有教他們讀書習字的夫子。


    「安濟院」有嚴格的製度,並非什麽人都能接受安濟院的救濟和幫助,這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貪利而故意遺棄老人、嬰孩的情況。官府也會嚴查,凡是查出故意遺棄老人的不孝之人,直接依照律令判刑。


    張鶴和夏紀娘事務繁忙,而劉繡整日無所事事,偶爾會問張鶴一些關於作物方麵的事情外,便顯得很無聊。張鶴見狀,便讓劉繡負責安濟院的管理,她並沒有考慮太久便應下了。


    安濟院開在城郊,而為了方便劉繡往來,也為了滿足張鶴在撫州有落腳之處的心願,張鶴特意在撫州置辦了一座二進的宅邸,又雇了兩個婢女照顧劉繡。她和夏紀娘則因農事原因,多數時候仍舊住在清河村。


    張鶴所出的書,從《土豆傳習錄》到《山芋傳習錄》,再到南瓜、玉米、花生等作物的專題書籍,後來張鶴又就肥料的改進,從燒火糞到在漚肥法的基礎上改進的「蒸糞法」、「釀糞法」而撰寫到書中去。


    張鶴又根據係統說明中如何利用這些作物打磨出農副產品而做了試驗,結果土豆、紅薯、玉米都能打磨出粉來,花生則可以榨油。有了花生,食用油的來源便除了油菜籽外又多了一樣,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食用油的增加,油價在撫州也相較於便宜許多。


    就在張鶴編寫著這些書時,清河村中的一種作物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張鶴也是在小花生哭著跑回家時,才愕然地發現不知何時開始,辣椒已經出現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清河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便麵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便麵君並收藏穿越之清河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