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牛棚和雞舍建造倒是容易,便是原來的牛棚和雞舍需要重新將結構建造成房屋要花費不少心血。好在張鶴與夏紀娘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預算也充足。
這邊工匠在不緊不慢地修建,另一邊張鶴也要將精力放在田地裏。
九月的時節,一場秋雨一場寒,晨曦的露氣寒冷。
張鶴畏寒,老早就換上了厚一些的衣衫,在五畝蘿蔔地裏收蘿蔔。
她種的五畝蘿蔔也長成了肥大的肉質根,一根蘿蔔有兩斤重,根肉白,根皮微綠,生生咬一口,味道甘中略帶辛辣。除了一小部分因蟲害而長得不好以外,剩下每畝有兩千根左右的蘿蔔都長得很好。
張鶴打算收三畝,讓剩下的兩畝繼續生長,待來年開春繼續生殖生長,以獲得種子。每畝地她都藏了三成蘿蔔,剩下的切了根頂後一邊用土坑貯藏法貯藏,一邊賣給偶爾來收蘿蔔的正店、腳店。
其中有一家新開在峨峰山腳下的正店,名喚「孫寧正店」,便向她收購了不少蘿蔔。
這家正店的東家叫孫寧,他是撫州刺史童歷瑜之妻弟,家中也有不少田產。在輕而易舉地從官府處買了酒麴,取得釀酒的資格後,便買下了峨峰山腳下的一大片土地,建造了一座莊園一樣的正店。
孫寧正店前有清溪河流,後有一大片鬱鬱蔥蔥的山林,群山環繞,環境清幽;內建有兩條長長的廊廡,兩旁植花木以供觀賞,從亭台樓閣向外看去,景色宜人、賞心悅目。
除了在環境上下了功夫,酒菜上,孫寧正店用的是自家種的蔬果,偶有欠缺的則向附近的村民購買,保證能及時供應新鮮的蔬果。即便豬肉、羊肉欠缺了,也可向附近養家畜的人家買。
而正店門前的河流中則可捕獲不少魚蝦,最後配上自釀的各種名酒,諸色酒食皆有。與此同時,孫寧還養了一群會插科打諢、和雅弦聲、填詞作賦的女伎,以及儀形秀美、光彩溢目的家妓。
賓客往來不僅能嚐遍酒食,還能一睹女伎的風采,甚至也能與才貌冠絕的家妓共赴巫山。此為達官貴人、富家子弟最為歡喜,故而往來於此的文人士子、富家子弟便十分多,生意不可謂不紅火。
清河村離峨峰山並不遠,十幾裏路便到了,故而清河村中也有不少富戶會到孫寧正店去吃酒。張秉與張琿便去了一次,不過張琿之妻性格潑辣,得知後毫不給他留情麵,追著他罵了一日,鬧得清河村人盡皆知。
隻是聽八卦的眾人卻不認為張琿做錯了什麽,他們所笑話的隻是張琿之妻小嚴氏的潑辣罷了,畢竟如今的世人並不認為出入風流場所有何可感到羞恥的。倒是此事警醒了村中的婦人,她們擔心家中的男人也跑去湊熱鬧,便緊盯住他們。
李清實的妻子陳氏近來也無端生出不少憂慮,李清實若晚一些才歸家,她便會猜測他去了哪裏,為何會這麽晚才歸家。可是她又不能問李清實,免得讓李清實厭煩。
一日,她見到夏紀娘在田間種菜,卻不見張鶴的身影,便問道:「紀娘,你官人呢?」
自從張鶴在離家最近的田裏劃出半畝來種自家食用的蔬果後,她與夏紀娘便時常親自到地裏來幹活,李大娘和陳氏每從此經過都能看見她們。可今日卻有夏紀娘,這便讓陳氏感到好奇了。
夏紀娘停下手中的活,不疑有他:「她去孫寧正店了。」
陳氏大驚,忙道:「紀娘你為何讓他去呀?」
夏紀娘察覺到不對勁了,反問:「她去將這些日子賣給孫寧正店的萊菔的帳給清算了,可是發生了什麽事?」
陳氏仍舊有些憂慮:「那孫寧正店可不是什麽好地方,你便不擔心他跟他那堂叔父一樣夜不歸宿了?」
夏紀娘語塞,若換了別人,她倒是也會有此憂慮;可那是張鶴,連傾慕她都不敢直言,卻敢為她做許多「傻事」的人,她對她無比放心。
「我相信她。」夏紀娘微微一笑,也有所猜測,「表嫂,莫要輕信外人言。那孫寧正店也是做正經的酒食生意的,即便去了那兒也並不一定是去尋歡作樂。而實表哥近來忙於農事,表嫂有何困惑不妨向他直言,一個人悶著,會悶壞的。」
陳氏沒想到夏紀娘會指出她心中的鬱結,悻悻然地聊了幾句便離去了。夏紀娘無奈地搖了搖頭,想當初她大嫂懷著夏丫時,也愛這般胡思亂想,夏崔氏說這是有喜的婦人都會犯的心病。
夏紀娘這輩子大抵是不會有此經歷的了,所以她無法感同身受,隻能盡可能地給予她們勸慰。倒是李清實從田裏回來,經過此處時,她稍微提了一下讓他多關心一下陳氏。李清實不明所以,但是回去後也還是有留意陳氏。
他們夫妻之事,夏紀娘的手伸不了那麽長去管,她能管的也就眼前的這片小天地。
這半畝地裏除了種了用作調料的薑、蔥、蒜以外,還種了張鶴愛吃的菘菜、胡荽、芹菜與菠菜等,茼蒿張顯不愛吃,故而她們種的不多。張鶴還計劃多劃半畝用以來年開春種甘瓠、冬瓜。
忽然,她發現在田壟的邊角處生長了幾株小苗,這種苗長得青蔥挺拔,一點也不像是野草或野菜,隻是她未曾見過這種苗,不知是何物。若是雜草,她能毫不猶豫地拔掉,可它長這麽高了,而且生機勃勃,倒讓人捨不得拔除了。
「罷了,也不影響地裏的菜,便讓它留著好了。」夏紀娘這一時的手下留情,倒是讓她發現,這不知名的小苗——似乎是張鶴所種的?
這邊工匠在不緊不慢地修建,另一邊張鶴也要將精力放在田地裏。
九月的時節,一場秋雨一場寒,晨曦的露氣寒冷。
張鶴畏寒,老早就換上了厚一些的衣衫,在五畝蘿蔔地裏收蘿蔔。
她種的五畝蘿蔔也長成了肥大的肉質根,一根蘿蔔有兩斤重,根肉白,根皮微綠,生生咬一口,味道甘中略帶辛辣。除了一小部分因蟲害而長得不好以外,剩下每畝有兩千根左右的蘿蔔都長得很好。
張鶴打算收三畝,讓剩下的兩畝繼續生長,待來年開春繼續生殖生長,以獲得種子。每畝地她都藏了三成蘿蔔,剩下的切了根頂後一邊用土坑貯藏法貯藏,一邊賣給偶爾來收蘿蔔的正店、腳店。
其中有一家新開在峨峰山腳下的正店,名喚「孫寧正店」,便向她收購了不少蘿蔔。
這家正店的東家叫孫寧,他是撫州刺史童歷瑜之妻弟,家中也有不少田產。在輕而易舉地從官府處買了酒麴,取得釀酒的資格後,便買下了峨峰山腳下的一大片土地,建造了一座莊園一樣的正店。
孫寧正店前有清溪河流,後有一大片鬱鬱蔥蔥的山林,群山環繞,環境清幽;內建有兩條長長的廊廡,兩旁植花木以供觀賞,從亭台樓閣向外看去,景色宜人、賞心悅目。
除了在環境上下了功夫,酒菜上,孫寧正店用的是自家種的蔬果,偶有欠缺的則向附近的村民購買,保證能及時供應新鮮的蔬果。即便豬肉、羊肉欠缺了,也可向附近養家畜的人家買。
而正店門前的河流中則可捕獲不少魚蝦,最後配上自釀的各種名酒,諸色酒食皆有。與此同時,孫寧還養了一群會插科打諢、和雅弦聲、填詞作賦的女伎,以及儀形秀美、光彩溢目的家妓。
賓客往來不僅能嚐遍酒食,還能一睹女伎的風采,甚至也能與才貌冠絕的家妓共赴巫山。此為達官貴人、富家子弟最為歡喜,故而往來於此的文人士子、富家子弟便十分多,生意不可謂不紅火。
清河村離峨峰山並不遠,十幾裏路便到了,故而清河村中也有不少富戶會到孫寧正店去吃酒。張秉與張琿便去了一次,不過張琿之妻性格潑辣,得知後毫不給他留情麵,追著他罵了一日,鬧得清河村人盡皆知。
隻是聽八卦的眾人卻不認為張琿做錯了什麽,他們所笑話的隻是張琿之妻小嚴氏的潑辣罷了,畢竟如今的世人並不認為出入風流場所有何可感到羞恥的。倒是此事警醒了村中的婦人,她們擔心家中的男人也跑去湊熱鬧,便緊盯住他們。
李清實的妻子陳氏近來也無端生出不少憂慮,李清實若晚一些才歸家,她便會猜測他去了哪裏,為何會這麽晚才歸家。可是她又不能問李清實,免得讓李清實厭煩。
一日,她見到夏紀娘在田間種菜,卻不見張鶴的身影,便問道:「紀娘,你官人呢?」
自從張鶴在離家最近的田裏劃出半畝來種自家食用的蔬果後,她與夏紀娘便時常親自到地裏來幹活,李大娘和陳氏每從此經過都能看見她們。可今日卻有夏紀娘,這便讓陳氏感到好奇了。
夏紀娘停下手中的活,不疑有他:「她去孫寧正店了。」
陳氏大驚,忙道:「紀娘你為何讓他去呀?」
夏紀娘察覺到不對勁了,反問:「她去將這些日子賣給孫寧正店的萊菔的帳給清算了,可是發生了什麽事?」
陳氏仍舊有些憂慮:「那孫寧正店可不是什麽好地方,你便不擔心他跟他那堂叔父一樣夜不歸宿了?」
夏紀娘語塞,若換了別人,她倒是也會有此憂慮;可那是張鶴,連傾慕她都不敢直言,卻敢為她做許多「傻事」的人,她對她無比放心。
「我相信她。」夏紀娘微微一笑,也有所猜測,「表嫂,莫要輕信外人言。那孫寧正店也是做正經的酒食生意的,即便去了那兒也並不一定是去尋歡作樂。而實表哥近來忙於農事,表嫂有何困惑不妨向他直言,一個人悶著,會悶壞的。」
陳氏沒想到夏紀娘會指出她心中的鬱結,悻悻然地聊了幾句便離去了。夏紀娘無奈地搖了搖頭,想當初她大嫂懷著夏丫時,也愛這般胡思亂想,夏崔氏說這是有喜的婦人都會犯的心病。
夏紀娘這輩子大抵是不會有此經歷的了,所以她無法感同身受,隻能盡可能地給予她們勸慰。倒是李清實從田裏回來,經過此處時,她稍微提了一下讓他多關心一下陳氏。李清實不明所以,但是回去後也還是有留意陳氏。
他們夫妻之事,夏紀娘的手伸不了那麽長去管,她能管的也就眼前的這片小天地。
這半畝地裏除了種了用作調料的薑、蔥、蒜以外,還種了張鶴愛吃的菘菜、胡荽、芹菜與菠菜等,茼蒿張顯不愛吃,故而她們種的不多。張鶴還計劃多劃半畝用以來年開春種甘瓠、冬瓜。
忽然,她發現在田壟的邊角處生長了幾株小苗,這種苗長得青蔥挺拔,一點也不像是野草或野菜,隻是她未曾見過這種苗,不知是何物。若是雜草,她能毫不猶豫地拔掉,可它長這麽高了,而且生機勃勃,倒讓人捨不得拔除了。
「罷了,也不影響地裏的菜,便讓它留著好了。」夏紀娘這一時的手下留情,倒是讓她發現,這不知名的小苗——似乎是張鶴所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