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如此,她還是提醒了一下張鶴,為了防止同一塊土地一直種一樣的作物而導致害蟲的增加,那百畝地需要輪作換茬。尤其是豆田,應該夾種一些麻子,麻能避蟲。
張鶴這是第一次種大豆,怕浪費種子隻種了五畝,而且也不懂夾種麻子的道理。不過好在種大豆的幾畝地之前因為荒置了一年,所以深耕了幾次,又反覆翻土暴曬、撲殺蟲卵等。靠著拐子李一家的打理,這五畝大豆長得還算順利。
大豆的產量比稻穀還低,在現代發達的生產水平條件下也隻能畝產一百五十公斤左右,擱在這時代的條件,能種出兩石也算多了。但它與稻穀易貯存又能充飢,是備災年的絕佳作物,即便產量低也多的是人種植。
「那來年種一畦稻穀、三十畝大豆、十畝銀茄、幾畝萊菔……」張鶴說著說著,便想到了酷暑的時候能解渴的西瓜。
此時倒是有西瓜的存在了,不過它名為寒瓜,卻隻有富貴人家才吃的起,種植的人也少。這種不能充飢又不易貯存的蔬果,在還未滿足溫飽的情況下是沒有什麽人願意去種的。
她有係統倉庫幫忙貯存,日後天熱時便拿出一兩個來消暑,豈不美哉?!
「留半畝地出來種些蔥蒜、蔬菜,平日要吃也能就近摘,免得總是向別家買。」夏紀娘道。
「好!」
夏紀娘勾了勾嘴角,將帳本擱下,眼看到了申時又準備去高大郎家買些茼蒿回來煮晚食。張鶴沒事的時候就想湊在夏紀娘的身邊,眼見夏紀娘要出門,便跟了上去,問道:「紀娘去哪兒?」
「去跟高大娘子買些茼蒿回來,否則天天吃銀茄,再好吃都會膩的。」她說完,又想起好幾天都沒有吃魚了,想必張鶴也饞了,便笑道,「二郎若沒事做,可去清河邊上釣兩條魚回來,今晚給你熬魚湯。」
她的垂釣技術並不比張鶴好,她便不去浪費那個功夫了。
「還早著呢,你陪我釣,釣完回來我們再去找高大郎買茼蒿。」張鶴有些期待地說道。她們自從夏紀娘要回六家橋村前一日一起釣了一次魚,便再也沒機會一起垂釣了。她喜歡垂釣,也難得找到一個能陪她垂釣的人,自然不願錯過此次機會。
若在以前,夏紀娘恐怕沒有這等閑情逸緻,不過張鶴的生活習性如此,這個新家的氛圍如此,她也慢慢地適應了。她略加思索,應道:「那好,可不能釣太久。」
張鶴便去雜物房中翻魚竿以及魚簍,可是翻了幾次都沒找到,還是夏紀娘在新的雜物房幫她找了出來。倆人搬了兩張矮凳,又扛著挖蚯蚓的鋤頭便往清河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穀匣最早見於元代的《王禎農書》。
萊菔:蘿蔔
紀娘:你為何那麽執著於修牛棚?
張鶴:因為它影響美觀。
下章預告:
你們猜~~
第52章 垂釣
這個時辰許多人依舊在田間勞作, 浣洗的時候也過了, 便隻有一些孩子在長滿野草的清河邊上放牛。
幾棵樟樹下零落著薄薄的一層幹枯的葉子, 這些天下過幾場雨, 掀開落葉層便能發現有蚯蚓爬行的痕跡。張鶴舉起鋤頭翻了幾下便發現兩條大蚯蚓,雖說她不怕蚯蚓, 但也仍舊覺得噁心。猶豫的這一會兒,蚯蚓便又鑽進了泥土中。
夏紀娘道:「我來幫你。」說著便接過鋤頭, 深挖了幾下, 再度將那兩條蚯蚓翻了出來。
張鶴深吸了一口氣, 抓起其中一條便往地上砸,砸了好幾下才分段上鉤。她將魚鉤扔遠後, 安置好魚竿便幫夏紀娘也上了餌:「還是勿要弄髒了紀娘的手, 這個換我來做。」
「可你剛才不還是有些害怕?」夏紀娘笑道。
「咳,這種害怕還是可以克服的。」張鶴道。
夏紀娘若有所思:「水蛭呢?」
「……唯獨那個克服不了!」
「一直不曾問,二郎為何會釣魚?」
張鶴懷念道:「那是去我外——」她忽然意識到什麽, 又改了口,「那是年幼時祖父教的。」
張鶴那時也才八九歲, 跟著父母到外公家去, 外公家有一方魚塘, 她當時對魚塘裏的蝌蚪十分感興趣,多次想撈蝌蚪玩。外公擔心她會跑到深水位去,便幹脆拿出魚竿教她垂釣,還告訴她垂釣最重要的是保持安靜和要有足夠的耐心。
當她第一次釣起一條魚的時候,盡管那魚隻有她的小手掌那麽大, 也足夠她興奮了許久。後來她發現即便隻有一個人,可是垂釣的時候也不會感到孤寂,與父母不在家一個人便顯得孤零的感覺並不一樣,漸漸地她便喜歡上了垂釣。
想到那天各一方的外公,還有她的爸媽,她的眼睛、鼻子忽然一酸,眼眶便又紅了。
夏紀娘體會不到張鶴與她的祖父之間的親情,可是張鶴嬌弱的模樣讓她心中一軟,便伸手將她輕輕地摟入懷中。
張鶴雖然難過得想哭,可緊要關頭還是咬牙將眼淚憋了回去。她意識到夏紀娘摟住了她,她的頭還埋在夏紀娘的脖頸處,那近在咫尺的肌膚散發著讓她的血液加速流動的魅力,她壓抑著的心緒又跳了出來作祟,像螞蟻爬過心肌,讓她又酥又麻。
「不能衝動。」張鶴暗暗地想,抬起了頭來。她本就比夏紀娘高,這一抬頭便能看見不遠處望過來的異樣的目光。
心中鼓譟,可她想起如今她們是已經是成了親的,自然不再擔心過於親昵的舉止會傳出什麽流言蜚語來。不過她出於自己的手太髒了的緣故,不好意思弄髒夏紀娘的衣裳,便遲遲不敢回抱她。
張鶴這是第一次種大豆,怕浪費種子隻種了五畝,而且也不懂夾種麻子的道理。不過好在種大豆的幾畝地之前因為荒置了一年,所以深耕了幾次,又反覆翻土暴曬、撲殺蟲卵等。靠著拐子李一家的打理,這五畝大豆長得還算順利。
大豆的產量比稻穀還低,在現代發達的生產水平條件下也隻能畝產一百五十公斤左右,擱在這時代的條件,能種出兩石也算多了。但它與稻穀易貯存又能充飢,是備災年的絕佳作物,即便產量低也多的是人種植。
「那來年種一畦稻穀、三十畝大豆、十畝銀茄、幾畝萊菔……」張鶴說著說著,便想到了酷暑的時候能解渴的西瓜。
此時倒是有西瓜的存在了,不過它名為寒瓜,卻隻有富貴人家才吃的起,種植的人也少。這種不能充飢又不易貯存的蔬果,在還未滿足溫飽的情況下是沒有什麽人願意去種的。
她有係統倉庫幫忙貯存,日後天熱時便拿出一兩個來消暑,豈不美哉?!
「留半畝地出來種些蔥蒜、蔬菜,平日要吃也能就近摘,免得總是向別家買。」夏紀娘道。
「好!」
夏紀娘勾了勾嘴角,將帳本擱下,眼看到了申時又準備去高大郎家買些茼蒿回來煮晚食。張鶴沒事的時候就想湊在夏紀娘的身邊,眼見夏紀娘要出門,便跟了上去,問道:「紀娘去哪兒?」
「去跟高大娘子買些茼蒿回來,否則天天吃銀茄,再好吃都會膩的。」她說完,又想起好幾天都沒有吃魚了,想必張鶴也饞了,便笑道,「二郎若沒事做,可去清河邊上釣兩條魚回來,今晚給你熬魚湯。」
她的垂釣技術並不比張鶴好,她便不去浪費那個功夫了。
「還早著呢,你陪我釣,釣完回來我們再去找高大郎買茼蒿。」張鶴有些期待地說道。她們自從夏紀娘要回六家橋村前一日一起釣了一次魚,便再也沒機會一起垂釣了。她喜歡垂釣,也難得找到一個能陪她垂釣的人,自然不願錯過此次機會。
若在以前,夏紀娘恐怕沒有這等閑情逸緻,不過張鶴的生活習性如此,這個新家的氛圍如此,她也慢慢地適應了。她略加思索,應道:「那好,可不能釣太久。」
張鶴便去雜物房中翻魚竿以及魚簍,可是翻了幾次都沒找到,還是夏紀娘在新的雜物房幫她找了出來。倆人搬了兩張矮凳,又扛著挖蚯蚓的鋤頭便往清河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穀匣最早見於元代的《王禎農書》。
萊菔:蘿蔔
紀娘:你為何那麽執著於修牛棚?
張鶴:因為它影響美觀。
下章預告:
你們猜~~
第52章 垂釣
這個時辰許多人依舊在田間勞作, 浣洗的時候也過了, 便隻有一些孩子在長滿野草的清河邊上放牛。
幾棵樟樹下零落著薄薄的一層幹枯的葉子, 這些天下過幾場雨, 掀開落葉層便能發現有蚯蚓爬行的痕跡。張鶴舉起鋤頭翻了幾下便發現兩條大蚯蚓,雖說她不怕蚯蚓, 但也仍舊覺得噁心。猶豫的這一會兒,蚯蚓便又鑽進了泥土中。
夏紀娘道:「我來幫你。」說著便接過鋤頭, 深挖了幾下, 再度將那兩條蚯蚓翻了出來。
張鶴深吸了一口氣, 抓起其中一條便往地上砸,砸了好幾下才分段上鉤。她將魚鉤扔遠後, 安置好魚竿便幫夏紀娘也上了餌:「還是勿要弄髒了紀娘的手, 這個換我來做。」
「可你剛才不還是有些害怕?」夏紀娘笑道。
「咳,這種害怕還是可以克服的。」張鶴道。
夏紀娘若有所思:「水蛭呢?」
「……唯獨那個克服不了!」
「一直不曾問,二郎為何會釣魚?」
張鶴懷念道:「那是去我外——」她忽然意識到什麽, 又改了口,「那是年幼時祖父教的。」
張鶴那時也才八九歲, 跟著父母到外公家去, 外公家有一方魚塘, 她當時對魚塘裏的蝌蚪十分感興趣,多次想撈蝌蚪玩。外公擔心她會跑到深水位去,便幹脆拿出魚竿教她垂釣,還告訴她垂釣最重要的是保持安靜和要有足夠的耐心。
當她第一次釣起一條魚的時候,盡管那魚隻有她的小手掌那麽大, 也足夠她興奮了許久。後來她發現即便隻有一個人,可是垂釣的時候也不會感到孤寂,與父母不在家一個人便顯得孤零的感覺並不一樣,漸漸地她便喜歡上了垂釣。
想到那天各一方的外公,還有她的爸媽,她的眼睛、鼻子忽然一酸,眼眶便又紅了。
夏紀娘體會不到張鶴與她的祖父之間的親情,可是張鶴嬌弱的模樣讓她心中一軟,便伸手將她輕輕地摟入懷中。
張鶴雖然難過得想哭,可緊要關頭還是咬牙將眼淚憋了回去。她意識到夏紀娘摟住了她,她的頭還埋在夏紀娘的脖頸處,那近在咫尺的肌膚散發著讓她的血液加速流動的魅力,她壓抑著的心緒又跳了出來作祟,像螞蟻爬過心肌,讓她又酥又麻。
「不能衝動。」張鶴暗暗地想,抬起了頭來。她本就比夏紀娘高,這一抬頭便能看見不遠處望過來的異樣的目光。
心中鼓譟,可她想起如今她們是已經是成了親的,自然不再擔心過於親昵的舉止會傳出什麽流言蜚語來。不過她出於自己的手太髒了的緣故,不好意思弄髒夏紀娘的衣裳,便遲遲不敢回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