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後來我帶著他的崽跑了[穿書] 作者:Arkin279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悼公還沒登基前, 與這個武吉是好朋友,所以當他風塵僕僕來到濮陽,衛公熱情地接見了他。
酒熱正酣,武吉對衛公說:「我進城時, 見濮陽城牆整齊,百姓安居樂業, 足見在衛公治理下, 衛國百姓何等幸福。」
「與幾年前民不聊生相比, 如今真幸福啊!」
衛國剛剛豐收,衛公就像躺在糧堆上睡覺的耗子, 笑得見牙不見眼:「武吉誇張了,與富饒的鄭國相比, 衛國還差得遠吶!」
「唉, 可惜。」武吉重重嘆了口氣, 以袖掩口, 飲了一爵酒。
悼公奇道:「你可惜什麽?」
武吉唉聲嘆氣:「我為衛國百姓好不容易得到和平、安寧, 又立馬要失去, 而感到可惜!」
朝臣麵麵相覷, 悼公問他:「你把話說清楚。」
「在這之前, 武吉想對衛公說一個故事。」武吉放下青銅爵, 繪聲繪色道:「武吉來時路過西河, 見河邊水草豐美,風光秀麗。」
「河床上,一隻大蚌從水裏爬出來,正在曬太陽。我正想上前,不料一隻白鷸鳥飛過來,一口啄住了蚌肉!」(注)
衛公聽得津津有味:「然後呢?想必鷸鳥將蚌肉吞下了吧?」
「沒有。」武吉搖頭,雙手做河蚌狀一拍:「河蚌將殼狠狠合上,將鷸鳥的嘴夾住了!」
衛公聽得驚奇,武吉繼續說:「這隻老河蚌的殼十分堅硬,鷸鳥無法飛走,又吃不到蚌肉,河蚌離開了水也活不了多久,可雙方就是誰也不放過誰。」
「最後呢?」衛公追問。
「最後啊。」武吉賣了個關子:「最後我看見一個漁夫,他一把將河蚌與鷸鳥捉住,帶回家燒著吃了!」
「哈哈哈哈!」衛公哈哈大笑:「河蚌與鷸鳥皆蠢。」
「是啊,衛公英明。」武吉拱手,隨即道出了背後隱喻:「在武吉看來,衛國與魯國的戰爭就像河蚌與鷸鳥,誰都不服誰。」
「此時,若是與衛魯有罅隙的宋國一舉發兵,就如那老漁夫一般,可將河蚌、鷸鳥一網打盡!」
「豈不兩敗俱傷?」
衛公點點頭,若有所思。
「魯公現在鄒國避難,可國不能一日無君,孟武伯已派人去請國君回來,這場鬧劇該平息了!」武吉苦口婆心。
公子寧在席間問:「武吉大夫有話直說。」
衛公迷迷糊糊,太容易被套話,武吉說了一大通還不直擊重點,他便直接發問了。
「好。」武吉站起來,拱手道:「三桓有意與衛國議和,雙方十年內不發生戰爭,休養生息,養民以富國。」
「不過衛太子的態度,似乎有些堅決……武吉這才遠赴衛國,來勸衛公。」
「原來武吉大夫是這個意思。」衛公聽懂了,他說:「不過太子在前方打仗,我們後方什麽情況都不知道,對戰場指手畫腳,好像不是明智之舉。」
武吉一驚,衛國朝臣都是一驚,大吉祥物說話,什麽時候這麽有理有據了?
「你與寡人多年未見,不如最近就在濮陽好生休息,多住幾天,寡人新得了好些有趣玩意兒,有一個叫「廁所」,你一定沒見過!」
「一會帶你去瞧瞧吶!」
武吉語塞,議和的事就這樣被耽擱下了。
送走鄭國人,所有衛國官員都鬆了一口氣,悼公肉眼可見地生氣:「東明戰事,太子還沒敗呢!議和,議哪門子和!」
「不過老臣覺得,武吉說得也有理。」公子寧分析道。
「如今宋國虎視眈眈,竟直接拒絕了衛國商人入境,可見其態度。」
「雖有百越國相助,可越國打下的城池沒多久又被奪回去了,實在不算樂觀。」
悼公問:「寧君的意思,我們要同他議和?」
「丞相,你覺得呢?」悼公轉向一直不說話的李丞相。
李綽聞言拱手:「戰,有戰的好處,議和,當然也有議和的好處。」
其實內心裏,李綽是偏向議和的。
太子與魯公合作,壓根沒經過內閣的同意。
就像武吉說的,衛國百姓剛剛得到和平,變法、郡縣、分田、軍功,生活剛有點起色,此時打仗,無異於老樹剛剛逢春,就立馬遭了霜凍。
「原來你們的意見是這樣。」衛公不說同意,也不反對:「寡人明白了。」
回後宮後,軒轅王後也聽說了此事,她同樣詢問衛公的意見。
二人雖然因為付雅的事有些摩擦,但在家國大義麵前,不是鬧脾氣的時候。
「太子不點頭,寡人不同意。」衛公道,他總是無條件地信任自己的太子。
「寡人的大哥做太子時,常受君父猜忌,君父文韜武略,在位二十年韜光養晦,使衛國穩定強大,可他聽信權臣讒言,將大哥殺了。」
「大哥死後,五哥做了太子,他依然沒能善終。」
十年前衛國之亂,皆因亂了君位「父傳子」的倫理綱常,靈公直接把王位傳給孫子,致使他的二十幾個兒子內鬥。
最後讓別國占了便宜。
「公室、公族、內閣、三公、九卿、滿朝文武、遍野子民,寡人擁有整個衛國,但唯一能全部信賴的,必須是自己的兒子。」
這是衛公自登基以來就秉承的觀念,所以在慕容野提出與魯公合作的時候,他雖然不太同意,還是交出了虎符。
酒熱正酣,武吉對衛公說:「我進城時, 見濮陽城牆整齊,百姓安居樂業, 足見在衛公治理下, 衛國百姓何等幸福。」
「與幾年前民不聊生相比, 如今真幸福啊!」
衛國剛剛豐收,衛公就像躺在糧堆上睡覺的耗子, 笑得見牙不見眼:「武吉誇張了,與富饒的鄭國相比, 衛國還差得遠吶!」
「唉, 可惜。」武吉重重嘆了口氣, 以袖掩口, 飲了一爵酒。
悼公奇道:「你可惜什麽?」
武吉唉聲嘆氣:「我為衛國百姓好不容易得到和平、安寧, 又立馬要失去, 而感到可惜!」
朝臣麵麵相覷, 悼公問他:「你把話說清楚。」
「在這之前, 武吉想對衛公說一個故事。」武吉放下青銅爵, 繪聲繪色道:「武吉來時路過西河, 見河邊水草豐美,風光秀麗。」
「河床上,一隻大蚌從水裏爬出來,正在曬太陽。我正想上前,不料一隻白鷸鳥飛過來,一口啄住了蚌肉!」(注)
衛公聽得津津有味:「然後呢?想必鷸鳥將蚌肉吞下了吧?」
「沒有。」武吉搖頭,雙手做河蚌狀一拍:「河蚌將殼狠狠合上,將鷸鳥的嘴夾住了!」
衛公聽得驚奇,武吉繼續說:「這隻老河蚌的殼十分堅硬,鷸鳥無法飛走,又吃不到蚌肉,河蚌離開了水也活不了多久,可雙方就是誰也不放過誰。」
「最後呢?」衛公追問。
「最後啊。」武吉賣了個關子:「最後我看見一個漁夫,他一把將河蚌與鷸鳥捉住,帶回家燒著吃了!」
「哈哈哈哈!」衛公哈哈大笑:「河蚌與鷸鳥皆蠢。」
「是啊,衛公英明。」武吉拱手,隨即道出了背後隱喻:「在武吉看來,衛國與魯國的戰爭就像河蚌與鷸鳥,誰都不服誰。」
「此時,若是與衛魯有罅隙的宋國一舉發兵,就如那老漁夫一般,可將河蚌、鷸鳥一網打盡!」
「豈不兩敗俱傷?」
衛公點點頭,若有所思。
「魯公現在鄒國避難,可國不能一日無君,孟武伯已派人去請國君回來,這場鬧劇該平息了!」武吉苦口婆心。
公子寧在席間問:「武吉大夫有話直說。」
衛公迷迷糊糊,太容易被套話,武吉說了一大通還不直擊重點,他便直接發問了。
「好。」武吉站起來,拱手道:「三桓有意與衛國議和,雙方十年內不發生戰爭,休養生息,養民以富國。」
「不過衛太子的態度,似乎有些堅決……武吉這才遠赴衛國,來勸衛公。」
「原來武吉大夫是這個意思。」衛公聽懂了,他說:「不過太子在前方打仗,我們後方什麽情況都不知道,對戰場指手畫腳,好像不是明智之舉。」
武吉一驚,衛國朝臣都是一驚,大吉祥物說話,什麽時候這麽有理有據了?
「你與寡人多年未見,不如最近就在濮陽好生休息,多住幾天,寡人新得了好些有趣玩意兒,有一個叫「廁所」,你一定沒見過!」
「一會帶你去瞧瞧吶!」
武吉語塞,議和的事就這樣被耽擱下了。
送走鄭國人,所有衛國官員都鬆了一口氣,悼公肉眼可見地生氣:「東明戰事,太子還沒敗呢!議和,議哪門子和!」
「不過老臣覺得,武吉說得也有理。」公子寧分析道。
「如今宋國虎視眈眈,竟直接拒絕了衛國商人入境,可見其態度。」
「雖有百越國相助,可越國打下的城池沒多久又被奪回去了,實在不算樂觀。」
悼公問:「寧君的意思,我們要同他議和?」
「丞相,你覺得呢?」悼公轉向一直不說話的李丞相。
李綽聞言拱手:「戰,有戰的好處,議和,當然也有議和的好處。」
其實內心裏,李綽是偏向議和的。
太子與魯公合作,壓根沒經過內閣的同意。
就像武吉說的,衛國百姓剛剛得到和平,變法、郡縣、分田、軍功,生活剛有點起色,此時打仗,無異於老樹剛剛逢春,就立馬遭了霜凍。
「原來你們的意見是這樣。」衛公不說同意,也不反對:「寡人明白了。」
回後宮後,軒轅王後也聽說了此事,她同樣詢問衛公的意見。
二人雖然因為付雅的事有些摩擦,但在家國大義麵前,不是鬧脾氣的時候。
「太子不點頭,寡人不同意。」衛公道,他總是無條件地信任自己的太子。
「寡人的大哥做太子時,常受君父猜忌,君父文韜武略,在位二十年韜光養晦,使衛國穩定強大,可他聽信權臣讒言,將大哥殺了。」
「大哥死後,五哥做了太子,他依然沒能善終。」
十年前衛國之亂,皆因亂了君位「父傳子」的倫理綱常,靈公直接把王位傳給孫子,致使他的二十幾個兒子內鬥。
最後讓別國占了便宜。
「公室、公族、內閣、三公、九卿、滿朝文武、遍野子民,寡人擁有整個衛國,但唯一能全部信賴的,必須是自己的兒子。」
這是衛公自登基以來就秉承的觀念,所以在慕容野提出與魯公合作的時候,他雖然不太同意,還是交出了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