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讓你別那麽惱啊,這幾次攻城的戰報我已經急遞迴京了,是打是退,等著陛下決斷吧。」
聽出他話中意思,常遇春的眼驀地瞪大,一下子站了起來,一副半點沒法認同的樣子:「退,你這是想要撤退了?這要是撤回去了,我們怎麽向死去的弟兄交代。」
「死去的弟兄自然是要撫慰家眷宣揚勇名的,咱們應該交代的是剩下還活著的弟兄。」徐達沒辦法也站了起來,走到他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即便陛下想著是要打,也是派後備軍來打,咱們在外攻城略地一年了,幾乎半點沒有停歇。雖然軍糧未斷,但是軍中已經都是疲憊之士了,咱們是統帥,為了戰功考慮,也得為了戰士本人考慮。」
常遇春沉默地站了一會兒,終於還是舒了一口氣坐了下來:「你說的是,是我這幾日焦灼了。是差不多該回師了,雖然這幾仗不順,但前麵積攢的軍功也足夠將士們樂了,別在這裏一直受挫,磨去了銳氣。」
徐達笑了笑,從自己桌案上端了未動過的茶盞:「剛好我茶涼了,給你喝了熄了心中的怒火吧。」
「涼了的茶你也好意思拿來招待我。」常遇春嘴上這麽說,還是接了一飲而盡:「我倒是沒什麽,反正光棍一條,一人吃飽全家不愁,就是錯過了開國之禮有些遺憾。不像你,剛剛成親就出征,回去媳婦怕是有的念你了。」
「茜兒才不會和我鬧,她明理得很。」徐達哈哈一笑,被常遇春橫了一眼才說:「你也別遺憾了,朱哥和我說了,打下燕雲十六州便是千古之功,回頭凱旋的酒宴,必不會辦得比開國時遜色。」
「我是貪那幾滴酒嗎?」常遇春撂了茶盞:拿手背抹了嘴:「你錯過了美夢成真的那一刻不會覺得遺憾啊。」
「又不是隻成真一時,咱們現在就是在一切美好的現實開端啊。」徐達拿了常遇春翻倒在桌上的頭盔:「好了,常大將軍,你要不氣了,就跟我去看看傷兵吧。」
「成,走吧。」
徐達寄給朱元璋的信中就仔仔細細將傷亡算清了,他們手下的兵力經過幾次補充達到了四十萬,前番打燕雲十六州總損耗一萬出頭,這幾次攻城倒是死了將近兩萬人。隻通過數字也叫朱元璋明白了前線攻城的艱難,思慮了一會兒,將李善長,湯和與劉基一起叫進宮中來了。
他將信給三人傳閱了,然後說:「給徐達的旨意我已經寫了一半了,他與常遇春在外征戰一年,確實也該班師了。隻是立刻調派其他人接替他們攻打元軍,還是暫時停止攻勢我還沒有決定。」
「陛下,臣認為咱們如今該暫且休戰。」李善長拱手說道:「百姓在戰亂中流離了這許多年,好不容易盼來了新國朝,正是該休養生息的時候,此時最宜做的是發展農事鼓勵生產。」他稍稍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況且薑姑娘想要改革,不免又耗民力,打仗與改革並行,民眾怕是吃不消。」
如今推行的改革隻商事上一件,耗民力的便是修路了。隻是修路本就不單隻是為了商事,做好了後益無窮。此時李善長這麽說,不過是因為他依然對商事持反對態度。
朱元璋皺了皺眉,但還是沒有說破,又轉臉看向湯和:「你覺得呢?」
傳喚兩位文官,一位頂著文職的武官就是為了不隻偏聽了文官的意見。
湯和嗤笑一聲,朱元璋不願落李善長的麵子,他卻是樂意的:「臣覺得李大人話裏話外都是不妥,臣工部負責的修路是為了方便百姓,到李大人嘴中便成了耗費民力。休戰一事更是,我不曾讀書都知道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李大人倒是半點不在乎外敵虎視眈眈的感覺了,怎麽著,這麽急著揚文抑武啊?」
李善長未必沒有揚文抑武的心思,他畢竟所屬文官,隻是湯和這麽說出口就太難聽了。
朱元璋輕輕咳了一聲,阻止了湯和繼續往下說,知道他是個反對態度就行了,武官大約也都是這個態度了,讓湯和解釋個所以然就太為難他了。
他看了一眼李善長難看的臉色,沒有安撫李善長,又看向劉基:「劉基,你覺得朕該如何?」
劉基自談話開始便垂著頭半闔著眼,他看了朱元璋傳喚的有文官有武官便知道怕是會鬧出文武之爭。他與李善長也多有不合,但到底他也是個文官,不能支持著湯和貶低自身,因此他根本不想介入李善長與湯和的爭論。
聽朱元璋叫到自己名字他才開了口:「就事論事,改革耗民力這一點確實是有的,隻是但凡行事都需耗民力,李大人不必苛責到薑姑娘的改革上去。但李大人前麵所說也不是沒有道理,陛下橫掃中原,如今大戰剛歇,百廢待興,如果還為了殘元勢力窮追死打,那就真的勞民傷財了。」
他的意見大致與李善長相同,頓時叫湯和孤立了,如今京中的武官隻他一個能說上話的,他必須出聲:「陛下,臣不贊同。北邊的殘元如今疲弱,若是不趁勢攻下他們,放任他們恢復,再要攻下他們就難了十倍百倍啊!況且,他們未必沒有再南下攻入中原的打算,如果真如了劉大人剛剛所說,讓士兵解甲歸田,殘元來攻我們該當如何?」
「咱們如今已有燕雲十六州的駐軍,殘元想攻哪裏會那麽容易。你們武將為了自己的利益就要鼓動著大興兵戈?」李善長不滿地開口。
聽出他話中意思,常遇春的眼驀地瞪大,一下子站了起來,一副半點沒法認同的樣子:「退,你這是想要撤退了?這要是撤回去了,我們怎麽向死去的弟兄交代。」
「死去的弟兄自然是要撫慰家眷宣揚勇名的,咱們應該交代的是剩下還活著的弟兄。」徐達沒辦法也站了起來,走到他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即便陛下想著是要打,也是派後備軍來打,咱們在外攻城略地一年了,幾乎半點沒有停歇。雖然軍糧未斷,但是軍中已經都是疲憊之士了,咱們是統帥,為了戰功考慮,也得為了戰士本人考慮。」
常遇春沉默地站了一會兒,終於還是舒了一口氣坐了下來:「你說的是,是我這幾日焦灼了。是差不多該回師了,雖然這幾仗不順,但前麵積攢的軍功也足夠將士們樂了,別在這裏一直受挫,磨去了銳氣。」
徐達笑了笑,從自己桌案上端了未動過的茶盞:「剛好我茶涼了,給你喝了熄了心中的怒火吧。」
「涼了的茶你也好意思拿來招待我。」常遇春嘴上這麽說,還是接了一飲而盡:「我倒是沒什麽,反正光棍一條,一人吃飽全家不愁,就是錯過了開國之禮有些遺憾。不像你,剛剛成親就出征,回去媳婦怕是有的念你了。」
「茜兒才不會和我鬧,她明理得很。」徐達哈哈一笑,被常遇春橫了一眼才說:「你也別遺憾了,朱哥和我說了,打下燕雲十六州便是千古之功,回頭凱旋的酒宴,必不會辦得比開國時遜色。」
「我是貪那幾滴酒嗎?」常遇春撂了茶盞:拿手背抹了嘴:「你錯過了美夢成真的那一刻不會覺得遺憾啊。」
「又不是隻成真一時,咱們現在就是在一切美好的現實開端啊。」徐達拿了常遇春翻倒在桌上的頭盔:「好了,常大將軍,你要不氣了,就跟我去看看傷兵吧。」
「成,走吧。」
徐達寄給朱元璋的信中就仔仔細細將傷亡算清了,他們手下的兵力經過幾次補充達到了四十萬,前番打燕雲十六州總損耗一萬出頭,這幾次攻城倒是死了將近兩萬人。隻通過數字也叫朱元璋明白了前線攻城的艱難,思慮了一會兒,將李善長,湯和與劉基一起叫進宮中來了。
他將信給三人傳閱了,然後說:「給徐達的旨意我已經寫了一半了,他與常遇春在外征戰一年,確實也該班師了。隻是立刻調派其他人接替他們攻打元軍,還是暫時停止攻勢我還沒有決定。」
「陛下,臣認為咱們如今該暫且休戰。」李善長拱手說道:「百姓在戰亂中流離了這許多年,好不容易盼來了新國朝,正是該休養生息的時候,此時最宜做的是發展農事鼓勵生產。」他稍稍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況且薑姑娘想要改革,不免又耗民力,打仗與改革並行,民眾怕是吃不消。」
如今推行的改革隻商事上一件,耗民力的便是修路了。隻是修路本就不單隻是為了商事,做好了後益無窮。此時李善長這麽說,不過是因為他依然對商事持反對態度。
朱元璋皺了皺眉,但還是沒有說破,又轉臉看向湯和:「你覺得呢?」
傳喚兩位文官,一位頂著文職的武官就是為了不隻偏聽了文官的意見。
湯和嗤笑一聲,朱元璋不願落李善長的麵子,他卻是樂意的:「臣覺得李大人話裏話外都是不妥,臣工部負責的修路是為了方便百姓,到李大人嘴中便成了耗費民力。休戰一事更是,我不曾讀書都知道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李大人倒是半點不在乎外敵虎視眈眈的感覺了,怎麽著,這麽急著揚文抑武啊?」
李善長未必沒有揚文抑武的心思,他畢竟所屬文官,隻是湯和這麽說出口就太難聽了。
朱元璋輕輕咳了一聲,阻止了湯和繼續往下說,知道他是個反對態度就行了,武官大約也都是這個態度了,讓湯和解釋個所以然就太為難他了。
他看了一眼李善長難看的臉色,沒有安撫李善長,又看向劉基:「劉基,你覺得朕該如何?」
劉基自談話開始便垂著頭半闔著眼,他看了朱元璋傳喚的有文官有武官便知道怕是會鬧出文武之爭。他與李善長也多有不合,但到底他也是個文官,不能支持著湯和貶低自身,因此他根本不想介入李善長與湯和的爭論。
聽朱元璋叫到自己名字他才開了口:「就事論事,改革耗民力這一點確實是有的,隻是但凡行事都需耗民力,李大人不必苛責到薑姑娘的改革上去。但李大人前麵所說也不是沒有道理,陛下橫掃中原,如今大戰剛歇,百廢待興,如果還為了殘元勢力窮追死打,那就真的勞民傷財了。」
他的意見大致與李善長相同,頓時叫湯和孤立了,如今京中的武官隻他一個能說上話的,他必須出聲:「陛下,臣不贊同。北邊的殘元如今疲弱,若是不趁勢攻下他們,放任他們恢復,再要攻下他們就難了十倍百倍啊!況且,他們未必沒有再南下攻入中原的打算,如果真如了劉大人剛剛所說,讓士兵解甲歸田,殘元來攻我們該當如何?」
「咱們如今已有燕雲十六州的駐軍,殘元想攻哪裏會那麽容易。你們武將為了自己的利益就要鼓動著大興兵戈?」李善長不滿地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