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麽意思?」馮勝聽出鄧愈似乎話裏有話,果然他問出這句話後鄧愈便故作高深背著手往僻靜處走了,馮勝連忙跟上。
鄧愈笑了笑道:「我的意思是,你隻管叫他沒有幡然醒悟的機會就萬事大吉了。可別再派人去磋磨他了,他若是受苦受多了,保不住就清醒了。多給他安排些酒肉朋友去,糧官安逸不假,可安逸也最消磨人心智,他越是一灘爛泥將軍就越瞧不上他,咱們也就不用擔心他心中的記恨了。」
馮勝一拍手:「秒啊!我回去便給滁州的熟人
寫信。」他說著又上下仔細打量了一遍鄧愈:「想不到啊,你小子平日裏看著斯斯文文的,原來是一肚子壞水,我以後可得提防著你坑了我了。」
「你有什麽好坑的,就憑你平日裏嘴上不把門的樣我都可以害你幾百次了。」鄧愈與他說笑了兩句忽然正了神色道:「朱文正不過是一個沒腦子的,不值得咱們費神。我現在擔心的是將軍那邊,才南下征戰了一次,原本已定下修養的軍策了。如今將軍卻又帶著人馬匯集到了處州去,我覺得太急了些。」
「將軍很重視陳友諒。」馮勝想起六日前鄧愈出外迎戰小鼓元軍了,又補充了一句:「你不在的時候有消息傳到濠州,說南邊圍困陳友諒的元宰相脫脫被急調回京了。沒了脫脫,南邊的元軍就是一盤散沙,將軍怕陳友諒趁機猛擴地盤更不好對付,這才改了主意調主力往南邊處州去了。」
「元帝又鬧這種麽蛾子?」鄧愈皺著眉頭,沒想到元帝竟然會幹出愚不可及的事。如果沒有脫脫在南方限製陳友諒那一支,天完政權的時候他們便可以與元軍相抗了,怎麽元帝還把脫脫給調走。
「他們朝廷裏內部爭鬥的事兒,情報裏沒說太明白,隻是提了幾句,這次脫脫怕是凶多吉少,能保住性命便不錯了。」
沒了脫脫所率元軍的遏製,陳友諒的威脅性就更大了,無怪朱元璋會此時往處州去。
隻是一代名臣脫脫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為了維持元朝的統治做了那麽多事,最後沒有死於戰場征戰上,反倒要死在朝堂爭鬥上,真的是很諷刺了。
此時的朱元璋則在接待一個很神奇的人物——劉基。每到一處胡大海都會為朱元璋挖掘本地人才,他在軍事上不如旁人,便把心力都用在了這上麵,倒也頗得朱元璋青眼。他見的人才多了後漸漸也有了分辨能力,也不如從前看到人才便萬分激動了。
然而這次他卻是萬分欣喜地向朱元璋引見了劉基:「你見了一定會覺得他是個奇才!」
人還未到,朱元璋先翻了胡大海被他整理的資料,這人竟然考中過進士,還多次在元朝中任官,縣丞,都事,這都是不算太小的官。
他抬頭望向胡大海,心中帶了幾分疑惑:「朝廷的小吏倒也罷了,他曾經可是個正經的官員,也願意到我手下任事?」
胡大海憨笑道:「他幾次都是看不慣官場黑暗欺壓百姓自己辭的官,我打聽過了,他這個人為人確實很不錯,又去問了他的意思。他聽說是將軍你,格外的意動。」
朱元璋來了幾分興致,剛巧劉基也到了。他身著學士常著的那一身青色布儒衫,頭髮也由是同色布帶束著,容貌尋常卻有叫人覺得親近的氣質。
「先生... ...」朱元璋正要同從前一樣向劉基開口詢問,便見劉基向他一拜問道:「將軍要測我的本事,不如先聽聽我對將軍的分析?」
朱元璋有些意外,卻還是點點頭,也想聽聽局外人是如何看他的。
「將軍自起事便名聲不顯,雖在濠州滁州兩地廣有善名卻也沒有趁機大肆招募兵力,直到集慶,哦,不,應天被將軍攻下,將軍才得了天下人的側目。我說的沒錯吧。」劉基先將朱元璋從前的經歷說了一遍,見朱元璋點頭才繼續道:「應天富庶至極,卻並不易攻打,能打下應天,你一定在水戰上下了功夫。由此可見你的軍事才能卓越,但讓我看重的卻是你打下應天之後的行為。」
他侃侃而談,因著還不是朱元璋的手下,對朱元璋少了幾分尊重,不過朱元璋倒不是十分在意。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這九字應該可以算作是你在應天行事方略的總結了。」劉基總結得精妙,朱元璋都想為他鼓掌,劉基又道:「能想出這樣的方略,將軍身邊
應該有一位了不得的高人在指點。」
「沒有沒有。」胡大海連忙說道:「這方略可都是將軍自己想起來,軍中也就隻有李善長能在方略上與將軍討論一二,若說指點可一個都沒有。」
劉基驚了一驚,看向朱元璋,他本以為一個農戶出身的將軍即便再雄才大略也想不出這麽有針對性的策略的,又見朱元璋年歲不大,更生敬佩之心問道:「將軍今年... ...年歲幾何?」
「二十六。」朱元璋輕輕勾著嘴角,若說指點他確實是受了指點的,隻不過不是什麽高人,而是一個小碗精,但這話卻不必與劉基說了:「先生能總結出這九個字便已經可見大才了。」
劉基連聲稱不敢,朱元璋年不到三十便能帶著手下士兵走到這個地步,又才智過人,他實在不敢再擺出副恃才傲物的模樣了,收了所有對朱元璋的不尊重道:「將軍覺得我可用便是我的榮幸了。隻是我有一個疑惑。」
「先生請說。」
鄧愈笑了笑道:「我的意思是,你隻管叫他沒有幡然醒悟的機會就萬事大吉了。可別再派人去磋磨他了,他若是受苦受多了,保不住就清醒了。多給他安排些酒肉朋友去,糧官安逸不假,可安逸也最消磨人心智,他越是一灘爛泥將軍就越瞧不上他,咱們也就不用擔心他心中的記恨了。」
馮勝一拍手:「秒啊!我回去便給滁州的熟人
寫信。」他說著又上下仔細打量了一遍鄧愈:「想不到啊,你小子平日裏看著斯斯文文的,原來是一肚子壞水,我以後可得提防著你坑了我了。」
「你有什麽好坑的,就憑你平日裏嘴上不把門的樣我都可以害你幾百次了。」鄧愈與他說笑了兩句忽然正了神色道:「朱文正不過是一個沒腦子的,不值得咱們費神。我現在擔心的是將軍那邊,才南下征戰了一次,原本已定下修養的軍策了。如今將軍卻又帶著人馬匯集到了處州去,我覺得太急了些。」
「將軍很重視陳友諒。」馮勝想起六日前鄧愈出外迎戰小鼓元軍了,又補充了一句:「你不在的時候有消息傳到濠州,說南邊圍困陳友諒的元宰相脫脫被急調回京了。沒了脫脫,南邊的元軍就是一盤散沙,將軍怕陳友諒趁機猛擴地盤更不好對付,這才改了主意調主力往南邊處州去了。」
「元帝又鬧這種麽蛾子?」鄧愈皺著眉頭,沒想到元帝竟然會幹出愚不可及的事。如果沒有脫脫在南方限製陳友諒那一支,天完政權的時候他們便可以與元軍相抗了,怎麽元帝還把脫脫給調走。
「他們朝廷裏內部爭鬥的事兒,情報裏沒說太明白,隻是提了幾句,這次脫脫怕是凶多吉少,能保住性命便不錯了。」
沒了脫脫所率元軍的遏製,陳友諒的威脅性就更大了,無怪朱元璋會此時往處州去。
隻是一代名臣脫脫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為了維持元朝的統治做了那麽多事,最後沒有死於戰場征戰上,反倒要死在朝堂爭鬥上,真的是很諷刺了。
此時的朱元璋則在接待一個很神奇的人物——劉基。每到一處胡大海都會為朱元璋挖掘本地人才,他在軍事上不如旁人,便把心力都用在了這上麵,倒也頗得朱元璋青眼。他見的人才多了後漸漸也有了分辨能力,也不如從前看到人才便萬分激動了。
然而這次他卻是萬分欣喜地向朱元璋引見了劉基:「你見了一定會覺得他是個奇才!」
人還未到,朱元璋先翻了胡大海被他整理的資料,這人竟然考中過進士,還多次在元朝中任官,縣丞,都事,這都是不算太小的官。
他抬頭望向胡大海,心中帶了幾分疑惑:「朝廷的小吏倒也罷了,他曾經可是個正經的官員,也願意到我手下任事?」
胡大海憨笑道:「他幾次都是看不慣官場黑暗欺壓百姓自己辭的官,我打聽過了,他這個人為人確實很不錯,又去問了他的意思。他聽說是將軍你,格外的意動。」
朱元璋來了幾分興致,剛巧劉基也到了。他身著學士常著的那一身青色布儒衫,頭髮也由是同色布帶束著,容貌尋常卻有叫人覺得親近的氣質。
「先生... ...」朱元璋正要同從前一樣向劉基開口詢問,便見劉基向他一拜問道:「將軍要測我的本事,不如先聽聽我對將軍的分析?」
朱元璋有些意外,卻還是點點頭,也想聽聽局外人是如何看他的。
「將軍自起事便名聲不顯,雖在濠州滁州兩地廣有善名卻也沒有趁機大肆招募兵力,直到集慶,哦,不,應天被將軍攻下,將軍才得了天下人的側目。我說的沒錯吧。」劉基先將朱元璋從前的經歷說了一遍,見朱元璋點頭才繼續道:「應天富庶至極,卻並不易攻打,能打下應天,你一定在水戰上下了功夫。由此可見你的軍事才能卓越,但讓我看重的卻是你打下應天之後的行為。」
他侃侃而談,因著還不是朱元璋的手下,對朱元璋少了幾分尊重,不過朱元璋倒不是十分在意。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這九字應該可以算作是你在應天行事方略的總結了。」劉基總結得精妙,朱元璋都想為他鼓掌,劉基又道:「能想出這樣的方略,將軍身邊
應該有一位了不得的高人在指點。」
「沒有沒有。」胡大海連忙說道:「這方略可都是將軍自己想起來,軍中也就隻有李善長能在方略上與將軍討論一二,若說指點可一個都沒有。」
劉基驚了一驚,看向朱元璋,他本以為一個農戶出身的將軍即便再雄才大略也想不出這麽有針對性的策略的,又見朱元璋年歲不大,更生敬佩之心問道:「將軍今年... ...年歲幾何?」
「二十六。」朱元璋輕輕勾著嘴角,若說指點他確實是受了指點的,隻不過不是什麽高人,而是一個小碗精,但這話卻不必與劉基說了:「先生能總結出這九個字便已經可見大才了。」
劉基連聲稱不敢,朱元璋年不到三十便能帶著手下士兵走到這個地步,又才智過人,他實在不敢再擺出副恃才傲物的模樣了,收了所有對朱元璋的不尊重道:「將軍覺得我可用便是我的榮幸了。隻是我有一個疑惑。」
「先生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