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說那“寧做農家妻,不做富家妾”,也是騙人的。錯的不是做妾,而是做不到一路升職加薪,轉正的妾。


    皇上愁啊。徐景珩不是世子,也沒有“封侯”。徐景珩眼看要不做指揮使了,無權無勢。徐景珩還喜歡喝酒喜歡交朋友,忒大方。唐伯虎老師說,不管哪個女子嫁給他,都要合離,無他,銀子都要他花給好友了。


    皇上摸出來金珠子的小算盤,劈裏啪啦,算一算,自己的小私庫還有多少銀子!


    這麽一算,皇上簡直絕望——皇上臨出發前,給祖母和親娘一筆銀子,給工部和十二監一筆銀子,給九個邊鎮的大軍一筆銀子……皇上如今是一枚小窮光蛋。


    “朕要賺銀子!”皇上眼冒綠光,第一次感受到生存危機。


    皇上下去龍舟,出發去曲阜之前,掏出自己的家底子,二十萬兩銀子給徐景珩,特不放心地叮囑:“緋衣門主叔叔說,不論相貌,不論出身,也不論瞎眼瘸腿,聘禮應該不高。徐景珩你把銀子攢著啊。”


    徐景珩:“???”好想胖揍緋衣門主一頓。


    “皇上,緋衣門主,還說什麽?”


    皇上吸吸鼻子,忒傷心:“緋衣門主說,徐景珩喜歡聰明的女子。興王說,天下的男人都喜歡美美的不聰明的,導致天下的女子即使真聰明,也不敢表露聰明,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徐景珩遇不到。”


    !!!


    更想胖揍一頓緋衣門主·徐景珩,輕輕一眨眼,安慰皇上:“大明女子不是開始長大腳?即使隻有幾個,但總有不是?等臣和皇上一起活到兩千歲,一定可以遇到。”


    皇上難過:“那要賺好多好多好多……的銀子,才能活兩千年。”


    徐景珩似真似假地鼓勵皇上:“‘法財侶地’,修行之人,和世人一樣。皇上記得,人生不能不懂‘法’,不能沒有‘財’,有了這兩樣,其他的,可遇不可求。”


    窮光蛋·皇上簡直要哭出來:“徐景珩你放心,朱載垣養你。朱載垣賺銀子。”


    “好!皇上加油。”


    “朱載垣加油。徐景珩你乖乖的,按時吃藥,按時休息哦。”皇上不放心地叮囑再叮囑,一直到徐景珩保證,一定按時吃藥,按時休息,他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長長的鼓樂隊、儀仗隊、侍衛隊,護送皇上的法駕去曲阜,徐景珩站在龍舟甲板上,默默看著。


    “徐景珩,朱載垣要是不想祭拜孔子……?”


    “那就不拜。皇上隻做自己開心的事情。”


    浩浩蕩蕩的隊伍下去蜿蜒若長龍,徐景珩站成雕塑一般。


    祭孔的祭孔大典,是華夏人為了尊崇、懷念至聖先師孔子,在孔廟,也就是文廟舉行的隆重祀典,自從孔子去世到現在,兩千多年來,已然成為華夏祭祀史、華夏文化節史上的一個奇跡。


    祭孔大典在山東曲阜孔家,專門祭祀孔子的大型廟堂樂舞活動,亦稱“丁祭樂舞”或“大成樂舞”,一般於每年秋天孔子誕辰時舉行。可追溯到,孔子卒後第二年,魯哀公將孔子故宅辟為壽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為第一座孔廟。


    漢太~祖劉邦過魯,以“太牢”祭祀孔子,開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各地紛紛建孔廟,直至縣縣有孔廟的莫大盛況,孔廟逐漸演變成,曆朝曆代祭祀孔子的禮製廟宇。


    唐玄宗,冊封孔家為文宣公,級別為公爵,由孔家嫡長子襲爵,處正常賞賜外,首次封賞世襲罔替的土地。


    宋仁宗時期,百官進言,“文宣”為諡號,不能拿來做爵位的名稱,於是宋仁宗下令改文宣公為衍聖公,意思是繁衍聖人血脈,級別依然為公爵,封賞土地加倍。


    至此,衍聖公成為日後孔家的封爵,一直延續到現在。


    隨著一代一代帝王們的褒贈加封,孔家越發壯大,祭典儀式日臻隆重恢弘,禮器、樂器、樂章、舞譜等也多由皇帝欽定頒行。帝王們或親臨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謁,祭孔大典被稱作“國之大典”。


    就差那一層薄皮,到達帝王規格。


    包括孔家人在內的天下人都說,大明三大家,儒家孔家、道家張家、皇家算一個添頭——反正不管怎麽改朝換代,天下興亡,和大家族無關,和孔家、張家,更無關。


    皇上花了三天時間來到曲阜,在曲阜的城門口,抬頭看著高聳的城牆,高聳的藍天白雲,麵無表情。


    皇上的眉毛都不動彈一下,五月十八辰時正,陽光明媚,春花爛漫、春光無限,和煦的春風掀動皇上的□□袍,似乎是祈求——皇上不動,抬著法駕的禮儀太監,也一動不動。


    前麵的鼓樂隊停下來,儀仗隊、錦衣衛侍衛們也不動彈。後麵的文武官員都急得額頭冒汗。前來迎接的地方官、孔家人,都跪著不敢動。


    死寂的一片。


    長達數十裏的隊伍一動不動,呼吸也仿佛沒有。天地都寂靜、失靈一般。


    皇上就這樣,默默地看著城門。


    青色的城牆曆經兩千年,依舊光鮮,彩旗飄揚,朱紅的大門上鎏金的銅釘程亮,這是曲阜的“萬仞宮牆”。皇上幾乎可以數出來,那一朵朵梅花一般的白色磚縫……


    所有人急得額頭冒汗。大明太~祖高喊:“朱載垣,你不想祭拜,進去看一眼,上柱香。”鬼鬼們都喊:“皇上不要為了顯示誠意,下來法駕步行,也不對著聖人像磕頭,去鞠躬上柱香,朱載垣……?”


    大明皇帝·朱載垣動了,眉眼平靜,語氣平靜。


    “人都說,憲宗皇帝除了性格弱,喜歡奶娘這個毛病外,稱得上一個明君。明君,什麽是明君?宋仁宗,一個‘仁’字,他要在天有靈,他羞愧不羞愧?”


    前麵迎接的人,身體一軟,癱坐地上。


    後麵的文武大臣“撲通”跪下。


    宋仁宗被提溜出來,就感覺忒冤枉。鬼鬼們都勸說,儒家、儒教就是那麽回事兒,捧著敬著算了;皇權和百姓也就那麽回事兒,忍一忍算了。


    皇上長的過分的小睫毛一動,眼睛半合。


    “天下人都健忘。可是朕看過卷宗。那一年,衍聖公孔弘緒犯大案,在曲阜當地奸yin婦女四十多人,親手殺四個人,人贓並獲,鐵證如山……”


    皇上緩緩道來一個故事。


    那樣的罪行,說豬狗不如,豬狗能自殺明誌。這要是一般人,最少是淩遲,滅族的罪。這即使是皇親國戚,宗室中人,也是取消繼承權,降級,貶為庶人……


    可是,這是孔子的後代!天下的官員,都是讀著孔聖人的書考進士做官!一級一級官府都不敢處理,好吃好喝伺候,八百裏加急送給憲宗。憲宗看過卷宗,要氣死,卻也要給掩飾。


    這是孔子的後代啊!這要是殺了豈不是欺師滅祖???憲宗堂堂一個皇帝,不敢殺他,錚錚鐵骨的滿朝文武大臣啞巴。罷免孔弘緒的爵位,改由孔弘緒的弟弟,孔鴻泰繼承衍聖公爵位。這事就這麽了了。


    還特意下旨,不要再討論再說,封口天下人。


    四十多個女子,被殺的四人,活該倒黴,為了維護孔家的形象,誰也不敢聲張。


    最諷刺的是,孔弘緒無罪釋放,回家舒舒服服過日子。等弟弟孔鴻泰死後,憲宗又將衍聖公的爵位,封給孔弘緒的兒子孔聞韶。


    皇上問藍天白雲,孔聖人要活著,孔聖人會怎麽斷這個案子?


    鐵打的孔家、張家,大世家……?流水的王朝、苦難的百姓……?皇上看向天空的眼神帶著質問。


    是不是,軟弱卑微的老百姓,把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皇權上,儒釋道三大教上,真的是活該?


    皇上長大了,知道弱肉強食,任何種族的生靈都一樣。可皇上到底是做不到,親自前去孔家上那柱香。


    他“應該”去,可他看到曲阜百姓,他能做什麽?他能給那四十多個女子翻案嗎?不,那不需要翻案,案子明明白白。那他能改判嗎?他怕曲阜百姓告訴他,他們不冤枉。


    皇上明白萬物生靈的生存法則,他有自己的驕傲。


    他看著所有人的目光,冷漠、無情,仿若九天神帝俯視人間。


    “打道回龍舟。”皇上清脆的奶音響起,鼓樂隊、儀仗隊、侍衛隊……一起動起來,掉頭,回去龍舟。


    沒有人敢攔皇上。


    朱紅的大門沉默,傳承兩千年的“萬仞宮牆”沉默。


    皇上到底是,做不到那般粉飾太平地,去祭拜孔廟。


    孔聖人是大聖人,皇上喜歡。


    孔聖人和孔廟,孔家,有何關係?


    有人試圖喊話,試圖哭求,錦衣衛亮出來繡春刀,刀在太陽底下發出寒光。孔家的人,隻有一個孔融。皇上不是憲宗皇帝。


    全大明人都關注的祭孔大事,在皇上要開工科學院的敏感時候,在皇上預備進一步改革,急需所有大明人支持的時候,皇上拒絕去做這一場秀。


    文臣們哭著收拾後續,告訴曲阜人,皇上不是不去拜祭孔聖人。而是皇上有急事,急需趕回龍舟,皇上千裏迢迢來到曲阜一趟,對孔聖人的心意是非常夠的……


    有文臣代表皇上去完成儀式;有八百裏加急發到北京,趕緊的,那莊子的後人在安徽,冊封一個啥公侯的,還有那老子的後人,墨子的後人、孫子的後人啥的,都封一封。


    有錦衣衛拿著虎符去調兵,保證皇上在山東的安全。


    下麵的人忙成一團,生怕皇上下一步就要取消衍聖公的冊封。


    皇上坐著法駕回龍舟,人安安靜靜地在馬車裏看書。紅石頭裏的人都不敢做聲,四十多個女子,這是他們無法想象的事情,即使他們殺人很多。


    楊廣嚷嚷:“我當年再荒唐,那也基本都是自願的。”鬼鬼們一人踹楊廣一腳——朱載垣到了曲阜城門口,也能不進去,這是要開刀殺人!大明太~祖滿心苦澀,隻問:“朱載垣,你還要做什麽?”


    大明皇帝·朱載垣:“有人說,我爹不是我奶奶的親生兒子,是一個宮女生的。


    我記得,宋徽宗時期,孔子的第四十七代嫡長孫,孔端友,襲封為衍聖公不久,金兵大舉南下,孔端友為了保住孔家的傳承寶物,攜帶南下,投奔在臨安建立南宋的宋高宗趙構。”


    宋高宗趙構傻眼,他已經知道,朱載垣要說什麽。


    漢唐宋的皇帝都看趙構。


    趙構想哭:“當時,金人也想要扶植起一位衍聖公,以此證明他們才是正統王朝。恰好孔端友南下的時候,他的弟弟,孔元措一門留在北方守孔林和孔廟,沒有跟著南下……”


    南北兩宗衍聖公,南邊是孔端友這一支,他們是正兒八經的嫡長子孫係;北邊是孔端操這一係,是金人扶植起來對抗南方的籌碼。


    再到蒙古人南下,衍聖公的情況再次發生轉變,蒙古人又扶植起來一個衍聖公。


    三個衍聖公並立,蒙古人不懂,廢了一個,南北兩宗衍聖公的局麵再次出現。可是孔元措沒兒子,蒙古人無奈之下,隻好把孔元措弟弟,孔元綋的孫子孔湞立為衍聖公。


    可惜孔湞這個人身世有問題,他母親改嫁到老李家——對頭,那個時候華夏女子可以改嫁,孔家媳婦也一樣。


    孔湞沒多久就被廢掉,進一步給華夏人一個,男子隻認生父不認繼父,女子為了孩子不要改嫁的教訓。


    江南襲封衍聖公孔洙入覲,任國子祭酒,給俸祿與護持林廟璽書。元朝皇帝也煩了,孔家人也怕了,索性就不立衍聖公。一直到南宋滅亡,南邊的衍聖公孔洙謝絕衍聖公的封號,此後五十年,再也沒有立過衍聖公。


    宋朝的皇帝們齊齊沉默。


    漢魏晉南北朝唐五代十國的皇帝們,齊齊瞪眼。


    五十年後,再立衍聖公,血統說得清?好比天下人傳說永樂皇帝的母親是蒙古妃子,說先皇的母親不是太皇太後,這種事情,最說不清道不明。


    紅石頭裏麵隻有一個元太~祖,他也不知道後續情況。眾位鬼鬼一起看大明太~祖,大明太~祖,歎氣的力氣也沒有。


    五十年後,元成宗冊封孔之全的長子孔治為衍聖公。孔治死後,他兒子孔思誠襲封衍聖公。但是老孔家又不答應了。


    孔家人一起上書表示,孔治的兒子孔思誠是庶出,不應該繼承衍聖公。元仁宗派人去調查,也不知道怎麽調查的,冊封孔思晦為衍聖公。


    孔家族譜上,孔思晦是孔子四十九代孫,孔拂的長子孔浣的嫡長子。孔思誠是孔拂次子孔治的庶出子,很合理。


    此後元明兩朝的衍聖公,一直在孔思晦這一脈傳承,沒有中斷過。那麽皇上的念頭,孔家的問題出在哪裏?


    皇上和天下人一樣奇怪:“孔思晦,說他是嫡長孫,他的父親是什麽人?孔家族譜上寫著‘孔浣’,關於孔浣的記載基本為零。老祖宗也知道。”


    “《元史》記載:‘孔思晦,孔子五十四世孫也。資質端重,而性簡默,童時,讀書識大義。及長,授業於導江張,講求義理,於詞章之習,薄而弗為。家貧,躬耕以為養,雖劇寒暑,而為學未嚐懈,遠近爭聘為子弟師……”


    這不像是嫡長孫的待遇。天下的人也不是瞎子。有不少傳言,說孔思晦壓根就不是孔元孝的嫡長孫,是蒙古人用自己的孩子,代替孔家子弟,世襲衍聖公。”


    !!!


    所有鬼鬼一起看明□□。明太~祖隻苦哈哈地表示:“我能怎麽辦?我也不知道真實情況,真實情況也不重要。”


    鬼鬼們同意——天下需要一個孔家,真實情況沒人在意。


    大明皇帝朱載垣也同意:“不管血脈如何,做了衍聖公就是孔家的衍聖公。孔融不投降曹操,去世。孔家的人認清,要活下去,就不能管誰做皇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要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癢癢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癢癢鼠並收藏朕要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