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陳媽媽上門,自個兒母親一聽就愣住了,瞪著眼睛半天回不了神。
自從在雁門落腳生了根,全家上下便得了霍老祖宗的嚴厲吩咐。不許再提起盛京的過往,隻說是家道中落,老爺子又犯了點事兒沒了,全家人才從北方遷徙過來。
曾經,她們的家世是何等的風光。不說曾老侯爺是開國功臣,世代封爵,曾老夫人是孝慈皇後的嫡親妹妹。便是如今霍家五房人,大奶奶邢氏出身鎮國大將軍府,二奶奶林氏的娘家是一品中書監大夫,皇帝跟前的紅人。三奶奶王氏本就是桂康王府的長郡主,四奶奶媯氏的祖母更是皇帝的姨母。
那些一品永定侯府的尊榮,進出皇宮得見貴人的光鮮,還有繁華似錦綾羅綢緞的生活,和前呼後擁的僕人伺候……都恍如幾輩子前的舊夢。
是以周圍左領右舍並不清楚她們家的過往。也因著這邊陲城市,人也簡單,哪裏又有京城深遠高牆裏那麽多彎彎繞繞呢。
所以邢氏驚得重複了一句:「什麽?進府去伺候人?」那陳媽媽就急得去捂她的嘴,「嫂子你倒是小聲點,你這是不是喜著了反而犯糊塗了呀!」
陳媽媽就住在霍家的隔壁,霍家到了雁門兩年,這左領右舍你來我往的,也有了三四分交情。
「這可是天大的機會啊!想那王府裏都是什麽尊貴的人,那翔王府又是什麽樣的地位,如果你們姚姐兒順利進了府,生出些造化也不是不能想的。」
邢氏勉強笑了笑,「你說的那些,我一個婦道人家,哪裏懂得?」
霍定姚是她唯一的一個孩子,即便不是嬌生慣養,也是錦衣玉食長大。在別人眼裏的好差事,在邢氏眼裏,那真是委屈了。
「那四皇子可是聖人的兒子,金貴得緊。我們尋常人哪裏能見上一麵?便真是綠豆滾進了磨眼兒遇了圓,讓我們瞧上一回,那也是得像跪菩薩一般跪下磕頭的!」
她瞧了瞧邢氏桌上的繡花樣子,又苦勸道,「我可是好心好意,這才巴巴趕來知會你的呀。我大閨女便是在府裏得臉的,每月回一次家,那可也是有小丫頭伺候的。她可是捎了話出來,下個月年歲大的就要放出去一批了,這空出來的位置,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去晚了可沒得指望了。再說了,王府裏的管事嬤嬤們可是要提前相看丫頭的,你們家其他幾個丫頭也出挑,可我就是想著嫂子你和我的交情不同,這不才先趕緊來知會你一個啊?」
別人說得也對,她們霍家二三十張嘴,張張都要吃飯,幾位老爺瞧著也不是行伍出身的,手不能調肩不能抬,霍大爺和霍二爺幫襯著鎮所整理點書冊、看一看大門,霍三爺、霍四爺勉強教了村裏的孩子讀書,偶爾代人寫點書信,收一點束脩和銅板,隻有霍五爺到了莊子務工,有固定的進項。
在雁門這種鄉鎮地方,哪家姑娘不是十來歲就開始接了活計幫襯家裏,哪裏還像她們家這樣嬌養著呢。
若陳媽媽不與霍家是鄰居,往日裏與邢氏也有過你借我針線我提點豆糕的交情,何必這樣為她家的生計著急。
這事情雖是陳媽媽私下找了邢氏,可後來還是被幾房的人知道了。
為此,幾個伯父和伯娘們還大吵一架。三奶奶王氏堅決不同意,找的理由倒是冠冕堂皇的,說什麽她們霍家就是因為皇家的緣故才落得今天的下場,這翔王府最好的沾也別沾,靠近不得。
四奶奶媯氏卻嗤笑一聲:「往日裏三奶奶俱是以皇親國戚自鳴,這個時候倒是懂得了這些大道理。」
這事情雖然過去了二三年,可說到底還是霍家人心底的一根刺。當年若不是因為王氏帶著霍家大姑娘進宮,害得她們永定侯府捲入了皇儲紛爭,她們又怎麽會落得個抄家流放的下場,一路上吃盡了苦頭,好不容易才到了雁門安了身呢。
媯氏這樣一說,王氏的眼裏立刻就噴出了怒火,眼瞧著又要一場吵嘴。霍老夫人幹脆把女人們都趕了出去,留了幾個老爺在屋子裏。
後來卻是定了讓三姑娘霍榮菡、五姑娘霍有纖、十姑娘霍定姚三個嫡女進王府去候選,鄭姨娘聽了消息,朝霍四爺哭訴一番,也讓四姑娘霍語桐跟著去了。
霍老祖宗親自做出這個決定,銀子是一個方麵,更為關鍵的,卻是為了另外一層原因。
這幾年在雁門,雖然沒有人為難霍家,她們也從來沒以罪人身份示人,可典籍上可還是明晃晃的記錄著是就奴籍呢!
可如果是進了王府,雖然還是下人身份。但是往後若被放出來,也也就是良籍了。
霍家幾個姑娘眼瞅著都到了說親的年紀,即便她們不去高攀些顯貴人家,可普通人家也不會上趕著會明媒正娶一個戴著奴籍的姑娘吧。再說了,以幾位奶奶的眼光這裏的顯貴人家隻怕都瞧不上,普通人家更是靠邊兒站了。便是霍老祖宗,恐怕也輕易不會點頭。
在這裏,誰有翔王府的勢力大?也隻有王府才敢收用她們了。
霍老祖宗高瞻遠矚,拍板了這件事兒。不管下麵的人都各有什麽心思,在這個層麵上,眾人的想法倒是一致贊同的。
霍定姚暗嘆一口氣。不禁也暗暗皺眉,沒想到事情隔了那麽久,倒是轉了一個圈,又得和皇家扯上千絲萬縷的幹係。
方婆子還在說,霍定姚連忙收攏心神,仔細聽那婆子的每一個字。不管她願不願意,既然要進府,那就好好打聽清楚裏麵的情形,她可不會再天真的以為事情會像那位陳媽媽說的那般輕巧。
自從在雁門落腳生了根,全家上下便得了霍老祖宗的嚴厲吩咐。不許再提起盛京的過往,隻說是家道中落,老爺子又犯了點事兒沒了,全家人才從北方遷徙過來。
曾經,她們的家世是何等的風光。不說曾老侯爺是開國功臣,世代封爵,曾老夫人是孝慈皇後的嫡親妹妹。便是如今霍家五房人,大奶奶邢氏出身鎮國大將軍府,二奶奶林氏的娘家是一品中書監大夫,皇帝跟前的紅人。三奶奶王氏本就是桂康王府的長郡主,四奶奶媯氏的祖母更是皇帝的姨母。
那些一品永定侯府的尊榮,進出皇宮得見貴人的光鮮,還有繁華似錦綾羅綢緞的生活,和前呼後擁的僕人伺候……都恍如幾輩子前的舊夢。
是以周圍左領右舍並不清楚她們家的過往。也因著這邊陲城市,人也簡單,哪裏又有京城深遠高牆裏那麽多彎彎繞繞呢。
所以邢氏驚得重複了一句:「什麽?進府去伺候人?」那陳媽媽就急得去捂她的嘴,「嫂子你倒是小聲點,你這是不是喜著了反而犯糊塗了呀!」
陳媽媽就住在霍家的隔壁,霍家到了雁門兩年,這左領右舍你來我往的,也有了三四分交情。
「這可是天大的機會啊!想那王府裏都是什麽尊貴的人,那翔王府又是什麽樣的地位,如果你們姚姐兒順利進了府,生出些造化也不是不能想的。」
邢氏勉強笑了笑,「你說的那些,我一個婦道人家,哪裏懂得?」
霍定姚是她唯一的一個孩子,即便不是嬌生慣養,也是錦衣玉食長大。在別人眼裏的好差事,在邢氏眼裏,那真是委屈了。
「那四皇子可是聖人的兒子,金貴得緊。我們尋常人哪裏能見上一麵?便真是綠豆滾進了磨眼兒遇了圓,讓我們瞧上一回,那也是得像跪菩薩一般跪下磕頭的!」
她瞧了瞧邢氏桌上的繡花樣子,又苦勸道,「我可是好心好意,這才巴巴趕來知會你的呀。我大閨女便是在府裏得臉的,每月回一次家,那可也是有小丫頭伺候的。她可是捎了話出來,下個月年歲大的就要放出去一批了,這空出來的位置,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去晚了可沒得指望了。再說了,王府裏的管事嬤嬤們可是要提前相看丫頭的,你們家其他幾個丫頭也出挑,可我就是想著嫂子你和我的交情不同,這不才先趕緊來知會你一個啊?」
別人說得也對,她們霍家二三十張嘴,張張都要吃飯,幾位老爺瞧著也不是行伍出身的,手不能調肩不能抬,霍大爺和霍二爺幫襯著鎮所整理點書冊、看一看大門,霍三爺、霍四爺勉強教了村裏的孩子讀書,偶爾代人寫點書信,收一點束脩和銅板,隻有霍五爺到了莊子務工,有固定的進項。
在雁門這種鄉鎮地方,哪家姑娘不是十來歲就開始接了活計幫襯家裏,哪裏還像她們家這樣嬌養著呢。
若陳媽媽不與霍家是鄰居,往日裏與邢氏也有過你借我針線我提點豆糕的交情,何必這樣為她家的生計著急。
這事情雖是陳媽媽私下找了邢氏,可後來還是被幾房的人知道了。
為此,幾個伯父和伯娘們還大吵一架。三奶奶王氏堅決不同意,找的理由倒是冠冕堂皇的,說什麽她們霍家就是因為皇家的緣故才落得今天的下場,這翔王府最好的沾也別沾,靠近不得。
四奶奶媯氏卻嗤笑一聲:「往日裏三奶奶俱是以皇親國戚自鳴,這個時候倒是懂得了這些大道理。」
這事情雖然過去了二三年,可說到底還是霍家人心底的一根刺。當年若不是因為王氏帶著霍家大姑娘進宮,害得她們永定侯府捲入了皇儲紛爭,她們又怎麽會落得個抄家流放的下場,一路上吃盡了苦頭,好不容易才到了雁門安了身呢。
媯氏這樣一說,王氏的眼裏立刻就噴出了怒火,眼瞧著又要一場吵嘴。霍老夫人幹脆把女人們都趕了出去,留了幾個老爺在屋子裏。
後來卻是定了讓三姑娘霍榮菡、五姑娘霍有纖、十姑娘霍定姚三個嫡女進王府去候選,鄭姨娘聽了消息,朝霍四爺哭訴一番,也讓四姑娘霍語桐跟著去了。
霍老祖宗親自做出這個決定,銀子是一個方麵,更為關鍵的,卻是為了另外一層原因。
這幾年在雁門,雖然沒有人為難霍家,她們也從來沒以罪人身份示人,可典籍上可還是明晃晃的記錄著是就奴籍呢!
可如果是進了王府,雖然還是下人身份。但是往後若被放出來,也也就是良籍了。
霍家幾個姑娘眼瞅著都到了說親的年紀,即便她們不去高攀些顯貴人家,可普通人家也不會上趕著會明媒正娶一個戴著奴籍的姑娘吧。再說了,以幾位奶奶的眼光這裏的顯貴人家隻怕都瞧不上,普通人家更是靠邊兒站了。便是霍老祖宗,恐怕也輕易不會點頭。
在這裏,誰有翔王府的勢力大?也隻有王府才敢收用她們了。
霍老祖宗高瞻遠矚,拍板了這件事兒。不管下麵的人都各有什麽心思,在這個層麵上,眾人的想法倒是一致贊同的。
霍定姚暗嘆一口氣。不禁也暗暗皺眉,沒想到事情隔了那麽久,倒是轉了一個圈,又得和皇家扯上千絲萬縷的幹係。
方婆子還在說,霍定姚連忙收攏心神,仔細聽那婆子的每一個字。不管她願不願意,既然要進府,那就好好打聽清楚裏麵的情形,她可不會再天真的以為事情會像那位陳媽媽說的那般輕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