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130 議婚
元家封地在寧州, 本擁一州之眾,又因此前平叛有功,加封三千戶, 滿京畿望去,諸王不及,即便有百年積累的各世家也難與匹敵。
德妃自然知道元家家底豐厚,嫁女自不吝惜, 這幾日她隱隱聽聞, 為新婦打造的那輛婚車,單取材便花費萬緡,更無論數百位工匠日夜不眠所花費的工時。而新婦的翟衣便更不尋常,非一般織品,而是以一種產自東海之濱的精絲織造, 寸縷寸金, 其上紋飾由百位精挑細選的巧手繡娘繡成。
因而於聘禮一事,德妃也著意與內府商議, 稟明景雲帝, 破例又在原有那些上添了彩絹百匹, 明珠十匣,玉壁二枚,金銀器若幹。今日她來,便要在納征之前先與元家商議好,再之後的請期是定好的日子, 雙方心照不宣, 不過走個過場,最後便是迎娶新婦。
待德妃命身邊的侍女將禮單遞過,安泰看後倒無異議, 依祖製,皇子娶婦不宜鋪張,如此已是景雲帝格外加恩,倒是給足了臉麵。況且禮聘不過走個形式,總不能因此便掏空了家底。
見安泰微微頷首,德妃一笑,卻聽元子期淡淡道:“且慢。”
德妃驀然望向他,隻見元子期將單子折了,望著她,但笑不語。
望見他的表情,德妃心中一沉,元子期的水鹽不進,她是領教過,看樣子,對這份聘禮他不甚滿意。
想到此處德妃卻微微有些訝異,如元子期般淡泊名利,為何會著意在意嫁女時的聘禮多少?雖心有疑惑,她依舊未遲疑道:“那依駙馬之意當如何?”
德妃自忖元子期的心事她猜不到,還不如直接將問題拋回給他。果然,元子期也不賣關子,緩緩伸出手,豎起三指搖了一搖。
德妃頓解其意,他竟是要三萬緡的聘禮。一緡為一貫,即一千錢,可以買一匹尚好的絹,三萬緡便是三萬匹絹,是原來聘禮的十倍不止。
雖多了些,但也尚可承受,德妃笑道:“無妨,即便三萬緡我也做主應下。”
然元子期聞言卻微微一笑,並不答話。
德妃驀然睜大雙眸,難道他說的竟不是三萬,但又不像是三千,難道……有一個念頭忽然從她心間冒出,元家竟是要索取三十萬緡的聘禮。
三十萬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京畿地區最富庶的縣,一年的稅收也不過十幾萬。想到此處,德妃額上也微微冒起冷汗,她沉聲道:“可是要三十萬?”
安泰也極驚訝,回眸望著元子期,然而在旁人麵前她從不駁他的麵子,雖有疑惑,卻也牢牢藏在心中。
然元子期卻微微歎了口氣,似不願再與她繞圈子一般,淡淡道:“三百萬。”
德妃聞言幾乎要暈厥,完全不敢置信,他不過嫁一養女,便敢獅子大開口索要三百萬緡的聘禮,相當於一州整年的稅收,便是國庫每年支出相抵,剩下錢也不比這多出太多,這便是要傾國傾城。
緊緊攥著帕子,德妃望著元子期,沉聲道:“駙馬可是在說笑。”
然元子期神色淡然,並沒有玩笑的意思,望了她片刻,端起案上的顧渚紫筍,微微撇開浮沫,抿了一口道:“三百萬,不用多,自也不能少。”
德妃驀然起身,壓抑著怒氣匆匆告辭,望著她遠去的背影,安泰惶急地望著元子期道:“元郎?”
元子期卻微笑道:“勿急。”
回到太興宮中平息了半日,德妃才漸漸消氣,卻無論如何也想不通元子期葫蘆中賣得是什麽藥。李容淵聞訊入宮,德妃將聘禮的事情講了,憂心道:“這可如何是好。”
眼見離定下的婚期越近,且不說難以湊齊這麽些錢,即便湊得齊,時間卻來不及。然李容淵的神情卻並無驚訝,反淡淡道:“阿娘應下無妨,定在十日內湊齊禮金,先前定下納征之期也不必變。”
聞李容淵語氣篤定,德妃到覺他像是早知元子期不會如此輕易放他過關一般,現下聽聞不過索要三百萬而非悔婚,倒似令他鬆了口氣。
第二日,元氏女許婚魏王,元家竟索要三百萬緡聘禮的消息便在長安城中傳開,街頭巷尾皆熱議,到底是何等天仙一般的小娘子,才值得傾盡家底娶之。而先前關於元家匆匆嫁女內情的流言卻少了許多人信,畢竟有底氣索取巨額聘禮,定是拿捏得準自家女兒不愁嫁。
而西京之中先前嚼舌根貴女命婦顯然也被這奇聞所驚,言語間自也多了幾分斟酌。就在世人皆對元家這位待嫁的傾國之女萬分好奇時,魏王府中卻來了一位不素之客。
如今雖蒙李容淵之蔭做了八品萬年令,又任魏王府幕僚,薑遠之見李容淵卻並無見到頂頭上司般的恭謹,反而嘖嘖道:“想我那元世伯真是狠心,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他知道你先前掏空了家底,卻要逼你拿出這麽多錢來,不得不說,對你這女婿是愛之深,責之切。”
李容淵淡淡瞥他一眼,不理他調侃,隻靜靜撥弄算珠,細細沉吟。
見他第一次如此一本正經地算起賬來,薑遠之將賬冊從李容淵手中抽出,歎了口氣道:“可我元世伯不知道,如此一來苦得還是他的好侄兒,要替他女婿籌錢去。”
見薑遠之在案前另一側坐下,翻開賬冊,一副任勞任怨的樣子,李容淵不禁微微露出笑意。
然而不過算了片刻,薑遠之便抬頭,鄭重道:“殿下,若我沒算錯,咱們是真的拿不出這麽些錢來。”
那日德妃含怒離去之事自然也驚動了阿素。她從青窈處聽說,元子期向李容淵索要三百萬緡的聘禮,也驚得再坐不住。
她曾替李容淵管過賬冊,知道三百萬雖不是個小數目,但於李容淵而言,也並不太艱難,他不僅有多年經營所得,更掌握著高昌麴氏的一筆秘密財富。
然而如今,這些積蓄都在吳地的叛亂之中被消耗掉了。當日是李容淵用百條船將錢糧輜重運到吳地,在解了元子期之圍,且其後又資助叛軍,自導自演一場叛亂,逼反了高氏一族,從而將他們徹底鏟除。
阿素一直有些疑心,這事本是阿耶、李容淵與薑遠之商量好的,而為何阿耶會和李容淵有聯係,自然是因為有薑遠之在其中牽線,若是如此,那阿耶應對李容淵的家底一清二楚,如此,竟還要他拿出這麽多錢來。
想到此處,阿素心中沉沉,思來想去隻能與阿娘商議,然方到安泰房外,便聽見裏麵傳來言語之聲,像是正在說此事。
原本公主駙馬應分居,然而自家耶娘卻恩愛十分,這麽多年同起居,從未爭執,此時阿素卻聽安泰沉聲道:“大周祖製,百官嫁女所收聘禮不過彩絹百匹,皇兄雖為元家破例,我們卻不該索如此重禮,任外間皆流言紛紛。”
元子期歎道:“既做,便讓他們說。”
安泰低聲道:“我自知夫君是為了阿素,唯恐她嫁入皇室,姑舅難侍,妯娌不平,隻是夫君一世磊落,我卻恨他們玷汙了你的名聲。”
元子期微微一笑道:“這些不過虛名,又算得了什麽。”
像是想起一般,安泰握著他的手,輕聲道:“是不是夫君此前便想好,先前那次一石二鳥,既逼高氏至絕境,又著意掏空小九的家底,這次借機考驗於他?”
元子期但笑不語,隻取出此前在獄中撿起三根柴草中的最後一根折斷,輕歎道:“先前哪想得到今日竟成翁婿,不過製衡,隻是如今他既做了我的女婿,怎會這事做不好?”
阿素聞言不由默默腹誹,心中疑惑已解,但見耶娘恩愛,卻不好打擾,隻默默退出房門。
第131章 固魂 阿素認真望著那塊碧玉,隻覺非同……
景雲二十六年的季冬, 靖北王府卻比往年都要忙碌,不僅要為即將到來元日大賀預備,更重要的是來年正月十六便是長公主夫婦嫁女的日子, 新婦的嫁妝、婚服、車馬與鼓吹都皆要仔細備辦,府中成百婢女家仆穿梭如流,卻井然有序。
然阿素心中卻有一絲緊張,此前德妃挾怒離府, 後李容淵遣朱雀親來, 應下了三百萬緡的聘禮,自那之後她便再未得到任何消息。再過五日,便是納征的日子,若是到時候還湊不齊這筆錢,難保不會生出什麽事端來。
阿素自知元子期既拿定了主意, 那便沒人能勸得動他。她也曾想過籌些錢與李容淵貼補, 然而在家中她雖過得衣食無憂,卻未攢下什麽零用錢來, 即便有些積蓄, 不過杯水車薪。況且, 這次耶娘將她看得很緊,再沒有機會與李容淵見一麵
唯一一次,阿素向忽然登門的薑遠之打聽,卻從他諱莫如深的表情中探聽不出一絲消息來。而且那次薑遠之與阿耶談了很久,阿素總有些不好的預感。
這些天阿素察覺自己的身體也有了些細微的變化, 雖尚不顯懷, 但每日晨吐卻折磨得她清減許多,原本圓潤的小臉如今下頜尖尖,惹人憐愛。
安泰看在眼中, 急在心上,每日為她進補調理,連醫官都換了好幾茬,也不見好,隻許她靜養休息,更不許她邁出房門一步。
靠在隱枕間,阿素輕輕撫著小腹,薄薄的肌膚下正孕育著一個鮮活的小生命,想到此處她隻覺得心中柔軟許多。
想來前世她也是在景雲二十七年出嫁,不過那時是盛夏,阿耶離世,阿兄遠行,她被四個嬤嬤扶著上了婚車,束縛在厚重的婚服中顛簸了半日,黃昏時方到了景雲帝為她與李容淵新賜的府邸。
渾渾噩噩行了禮,那些賓客在喧嘩什麽阿素一個字也未曾聽清,直到被送入新房,她僵硬著的身體也未曾放鬆下來。攥著紗扇跪在榻上,阿素等了許久方聽到外間聲響。
沉穩的步伐在屏風前停駐了許久,阿素心中發沉。這婚事原是阿娘做主定下的,他心中許是不願的,即便他們幼時有些情誼,也都是過去的事,若他要她獨守空房,她也毫無辦法。
然而還未待阿素反應過來,已有人大步走到近前,身邊的喜娘慌忙將她擋在身後,卻被一把揮開,好在這點時間已夠阿素以扇掩麵,隻是透過薄薄的紗扇,隱約能望見他英挺的眉目,阿素忽然有些羞怯,微微低下頭。
喜娘很快端來合巹酒,交杯而飲的時候衣袂牽連,男子氣息混著白檀的香氣漫了上來,不知是熱還是酒力,阿素的麵頰有些發燙,她悄悄抬眸望了他一眼,發覺李容淵也正在望她。
他似乎飲了不少酒,眸色頗深,說不出高興還是不高興。阿素倉皇垂下長睫,纖細的手腕卻忽然被握住,李容淵的動作頗有些粗暴,撕開她的婚服,將她從厚沉的重衣中剝了出來,喜娘見狀即刻退下,她頓時手足無措,攥著衣襟慌忙縮向榻角……
模糊的回憶被驀然傳來的聲響打斷,阿素恍然抬眸,正見元劍雪走入房內,望著她麵上帶著猶豫,低聲道:“有件事,不知該不該告訴你。”
阿素驚而抬眸,一顆心卻向下沉,她直覺這事是與李容淵有關,沉聲道:“阿兄莫瞞我,可是有了什麽變故?”
元劍雪歎了口氣,在她身畔坐下道:“本不想擾你,隻是我擔心這件事你若是從旁人處得知,恐更憂心。”
見阿素屏息望著他,元劍雪也不繞彎子,直言道:“還不記不記得,當初吳地之亂,九殿下曾悄悄命人領百條快船,攜輜重下了吳地,其中的糧草是送與阿耶,而甲兵則悄悄援助叛軍。”
阿素點頭,隻聽元劍雪低聲道:“如今這事被人查實告發,中書令崔泯忽發難,聯合與他親近的監察禦史寫了彈劾的奏表,今日朝會後九殿下被喚入紫宸殿,名為留中,實為軟禁。”
阿素一驚,萬萬沒想到事情竟演變至此。見她驚惶,元劍雪又寬慰道:“好在他們尚無實據,不過兩方僵持,看陛下取信於誰。”
阿素急促道:“這事,你又從何而知?”
元劍雪歎道:“今日薑遠之來,我聽到他與阿耶敘話方知,便想著先與你透一點底,免得屆時風言風語令你無端憂心。”
阿素心中一沉,果然,就知道薑遠之每次來都沒好事。她即刻坐起身,元劍雪按住她的肩,沉聲道:“做什麽。”
阿素揮開他的手,披衣下榻,望著元劍雪道:“我去問個清楚。”
元劍雪無法,隻得隨她而去。
急匆匆走到元子期書房外,阿素果然聽到裏麵隱隱傳來低語。不顧通傳推門而入,阿素正聽元子期道:“若是連這事也做不好,也不必做我的女婿。”
而薑遠之伏拜在他麵前,看樣子是請援被拒。阿素知道薑遠之所求之事一定與李容淵有關,想到此處不免憂心,望向元子期的目光也不由帶上惶急。
望見阿素元子期也是一怔,即刻起身向她而來。待元子期走到身邊,阿素隻想撒個嬌,求他應了薑遠之所求之事。像知她在想什麽一般,元子期打斷她要出口話,淡淡道:“在這世上,做我的女兒隻有無憂無慮,做兒子便要吃些苦,而做女婿,更討不到好處去。”
聞言元劍雪下意識摸了摸鼻梁,阿素心中一沉,知道他已打定主意要袖手。
見元子期負手而立,薑遠之自知他要送客,隻能告辭。待薑遠之走後,望見阿素委屈神色,元子期捏了捏她的小臉,歎道:“我的乖女還未嫁人,一顆心已經給了別人。”
阿素倒有些不好意思,還想再磨,卻聽元子期歎道:“難道……你不信他?”
阿素茫然抬眸,難道阿耶的意思是……李容淵自有化解的法子?
沉吟著走出書房,阿素方發覺薑遠之並未走。望見他神色凝重,又似在等人,阿素便知他定然有話要對自己說。
雖對薑遠之極為不喜,阿素還是請他到客室落座。主賓分坐,阿素便聽薑遠之沉聲道:“有一件事,還需縣主相助。”
阿素自鄭重點頭,然薑遠之望了她許久,卻又不肯開口。
阿素有些著急,不禁道:“如今究竟情況如何?”
薑遠之起身,負手而立,片刻後方道:“如今也並非難解之局,趙王雖知內情,卻鞭長莫及,想要將罪名做實也不容易,唯一棘手便是,那百餘條船如今確在吳地,想必陛下已派人去查,隻怕紙包不住火。”
聞聽“趙王”二字,阿素頓時了然,中書令崔泯先發製人,果然是與趙王事先溝通,恐怕這一次他們是衝著儲位來的,隻要先扳倒李容淵,之後東宮中有名無實的太子便不足為懼。然薑遠之的語氣沉著,似已有應對之法。
阿素並不插話,果然聽薑遠之繼續道:“如今隻要讓這些船悄無聲息地消失,查無實據,他們自興不起風浪。”
然而百餘條船,燒不得,沉不得,如何要它們消失的幹幹淨淨,阿素不禁陷入沉思,卻聽薑遠之道:“這事做起來也不難,令船順流而下,流入東海,先前雍王曾與東瀛人私下交通,以鐵易金,隻要這些船開到東海之濱,便可裝作是向東瀛走私之船,將這鍋甩出去。”
阿素打斷他道:“聽說長江沿岸皆有卡口,這船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豈不皆是一清二楚。”
薑遠之轉身望著她道:“自然不能走官運航道,需取道雲中郡,沿丹江下東海。”
阿素知道丹江與長江交匯在丹陽,水流湍急,又布暗礁,向來難以行船,因此也並沒有設卡,無疑是一個轉移船的好路徑,隻是……
她望著薑遠之遲疑道:“別的船走不得,難道我們的船就走得?”
薑遠之微微一笑道:“聽聞雲中陸氏有一張水經圖,詳細記錄了丹江中的湍流暗礁,隻要有了這張圖,一切便迎刃而解。”
阿素有些驚訝地望著他,未料到薑遠之竟將主意打到了雲中陸氏身上。陸氏原也是吳地四姓裴王桓陸中的一支,曾出過一位經天緯地之不世之才,元氏皇族統一北方之時,曾強留他於長安為相,正是因他執著不懈,才實現了當時共分天下的元、桓與薑三家的瀛台會盟,為日後山河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世人皆言若得陸氏後人輔佐,便得一半天下,然陸氏族規極嚴,有一條便是若無明君絕不出仕,因此族中奇才雖多,卻自本朝來便遷至雲中郡隱居,與世隔絕。如此孤傲,顯然並不好相與,阿素不知,薑遠之何以有自信,能請的動雲中陸氏的後人。
阿素猶疑地望著薑遠之,卻見他從腰間的蹀躞帶上解下一塊碧玉,鄭重放在自己麵前。
阿素認真望著那塊碧玉,隻覺非同尋常,幽深的碧色如同一層層漩渦卷入中間圓孔,叫人移不開目光,直將魂魄吸入。
她心中一顫,便聽薑遠之淡淡道:“並不瞞你,我並不姓薑,而是姓桓。”
阿素驀然抬眸望他,心道果然如此,然而卻未料到薑遠之竟如此坦誠。
元家封地在寧州, 本擁一州之眾,又因此前平叛有功,加封三千戶, 滿京畿望去,諸王不及,即便有百年積累的各世家也難與匹敵。
德妃自然知道元家家底豐厚,嫁女自不吝惜, 這幾日她隱隱聽聞, 為新婦打造的那輛婚車,單取材便花費萬緡,更無論數百位工匠日夜不眠所花費的工時。而新婦的翟衣便更不尋常,非一般織品,而是以一種產自東海之濱的精絲織造, 寸縷寸金, 其上紋飾由百位精挑細選的巧手繡娘繡成。
因而於聘禮一事,德妃也著意與內府商議, 稟明景雲帝, 破例又在原有那些上添了彩絹百匹, 明珠十匣,玉壁二枚,金銀器若幹。今日她來,便要在納征之前先與元家商議好,再之後的請期是定好的日子, 雙方心照不宣, 不過走個過場,最後便是迎娶新婦。
待德妃命身邊的侍女將禮單遞過,安泰看後倒無異議, 依祖製,皇子娶婦不宜鋪張,如此已是景雲帝格外加恩,倒是給足了臉麵。況且禮聘不過走個形式,總不能因此便掏空了家底。
見安泰微微頷首,德妃一笑,卻聽元子期淡淡道:“且慢。”
德妃驀然望向他,隻見元子期將單子折了,望著她,但笑不語。
望見他的表情,德妃心中一沉,元子期的水鹽不進,她是領教過,看樣子,對這份聘禮他不甚滿意。
想到此處德妃卻微微有些訝異,如元子期般淡泊名利,為何會著意在意嫁女時的聘禮多少?雖心有疑惑,她依舊未遲疑道:“那依駙馬之意當如何?”
德妃自忖元子期的心事她猜不到,還不如直接將問題拋回給他。果然,元子期也不賣關子,緩緩伸出手,豎起三指搖了一搖。
德妃頓解其意,他竟是要三萬緡的聘禮。一緡為一貫,即一千錢,可以買一匹尚好的絹,三萬緡便是三萬匹絹,是原來聘禮的十倍不止。
雖多了些,但也尚可承受,德妃笑道:“無妨,即便三萬緡我也做主應下。”
然元子期聞言卻微微一笑,並不答話。
德妃驀然睜大雙眸,難道他說的竟不是三萬,但又不像是三千,難道……有一個念頭忽然從她心間冒出,元家竟是要索取三十萬緡的聘禮。
三十萬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京畿地區最富庶的縣,一年的稅收也不過十幾萬。想到此處,德妃額上也微微冒起冷汗,她沉聲道:“可是要三十萬?”
安泰也極驚訝,回眸望著元子期,然而在旁人麵前她從不駁他的麵子,雖有疑惑,卻也牢牢藏在心中。
然元子期卻微微歎了口氣,似不願再與她繞圈子一般,淡淡道:“三百萬。”
德妃聞言幾乎要暈厥,完全不敢置信,他不過嫁一養女,便敢獅子大開口索要三百萬緡的聘禮,相當於一州整年的稅收,便是國庫每年支出相抵,剩下錢也不比這多出太多,這便是要傾國傾城。
緊緊攥著帕子,德妃望著元子期,沉聲道:“駙馬可是在說笑。”
然元子期神色淡然,並沒有玩笑的意思,望了她片刻,端起案上的顧渚紫筍,微微撇開浮沫,抿了一口道:“三百萬,不用多,自也不能少。”
德妃驀然起身,壓抑著怒氣匆匆告辭,望著她遠去的背影,安泰惶急地望著元子期道:“元郎?”
元子期卻微笑道:“勿急。”
回到太興宮中平息了半日,德妃才漸漸消氣,卻無論如何也想不通元子期葫蘆中賣得是什麽藥。李容淵聞訊入宮,德妃將聘禮的事情講了,憂心道:“這可如何是好。”
眼見離定下的婚期越近,且不說難以湊齊這麽些錢,即便湊得齊,時間卻來不及。然李容淵的神情卻並無驚訝,反淡淡道:“阿娘應下無妨,定在十日內湊齊禮金,先前定下納征之期也不必變。”
聞李容淵語氣篤定,德妃到覺他像是早知元子期不會如此輕易放他過關一般,現下聽聞不過索要三百萬而非悔婚,倒似令他鬆了口氣。
第二日,元氏女許婚魏王,元家竟索要三百萬緡聘禮的消息便在長安城中傳開,街頭巷尾皆熱議,到底是何等天仙一般的小娘子,才值得傾盡家底娶之。而先前關於元家匆匆嫁女內情的流言卻少了許多人信,畢竟有底氣索取巨額聘禮,定是拿捏得準自家女兒不愁嫁。
而西京之中先前嚼舌根貴女命婦顯然也被這奇聞所驚,言語間自也多了幾分斟酌。就在世人皆對元家這位待嫁的傾國之女萬分好奇時,魏王府中卻來了一位不素之客。
如今雖蒙李容淵之蔭做了八品萬年令,又任魏王府幕僚,薑遠之見李容淵卻並無見到頂頭上司般的恭謹,反而嘖嘖道:“想我那元世伯真是狠心,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他知道你先前掏空了家底,卻要逼你拿出這麽多錢來,不得不說,對你這女婿是愛之深,責之切。”
李容淵淡淡瞥他一眼,不理他調侃,隻靜靜撥弄算珠,細細沉吟。
見他第一次如此一本正經地算起賬來,薑遠之將賬冊從李容淵手中抽出,歎了口氣道:“可我元世伯不知道,如此一來苦得還是他的好侄兒,要替他女婿籌錢去。”
見薑遠之在案前另一側坐下,翻開賬冊,一副任勞任怨的樣子,李容淵不禁微微露出笑意。
然而不過算了片刻,薑遠之便抬頭,鄭重道:“殿下,若我沒算錯,咱們是真的拿不出這麽些錢來。”
那日德妃含怒離去之事自然也驚動了阿素。她從青窈處聽說,元子期向李容淵索要三百萬緡的聘禮,也驚得再坐不住。
她曾替李容淵管過賬冊,知道三百萬雖不是個小數目,但於李容淵而言,也並不太艱難,他不僅有多年經營所得,更掌握著高昌麴氏的一筆秘密財富。
然而如今,這些積蓄都在吳地的叛亂之中被消耗掉了。當日是李容淵用百條船將錢糧輜重運到吳地,在解了元子期之圍,且其後又資助叛軍,自導自演一場叛亂,逼反了高氏一族,從而將他們徹底鏟除。
阿素一直有些疑心,這事本是阿耶、李容淵與薑遠之商量好的,而為何阿耶會和李容淵有聯係,自然是因為有薑遠之在其中牽線,若是如此,那阿耶應對李容淵的家底一清二楚,如此,竟還要他拿出這麽多錢來。
想到此處,阿素心中沉沉,思來想去隻能與阿娘商議,然方到安泰房外,便聽見裏麵傳來言語之聲,像是正在說此事。
原本公主駙馬應分居,然而自家耶娘卻恩愛十分,這麽多年同起居,從未爭執,此時阿素卻聽安泰沉聲道:“大周祖製,百官嫁女所收聘禮不過彩絹百匹,皇兄雖為元家破例,我們卻不該索如此重禮,任外間皆流言紛紛。”
元子期歎道:“既做,便讓他們說。”
安泰低聲道:“我自知夫君是為了阿素,唯恐她嫁入皇室,姑舅難侍,妯娌不平,隻是夫君一世磊落,我卻恨他們玷汙了你的名聲。”
元子期微微一笑道:“這些不過虛名,又算得了什麽。”
像是想起一般,安泰握著他的手,輕聲道:“是不是夫君此前便想好,先前那次一石二鳥,既逼高氏至絕境,又著意掏空小九的家底,這次借機考驗於他?”
元子期但笑不語,隻取出此前在獄中撿起三根柴草中的最後一根折斷,輕歎道:“先前哪想得到今日竟成翁婿,不過製衡,隻是如今他既做了我的女婿,怎會這事做不好?”
阿素聞言不由默默腹誹,心中疑惑已解,但見耶娘恩愛,卻不好打擾,隻默默退出房門。
第131章 固魂 阿素認真望著那塊碧玉,隻覺非同……
景雲二十六年的季冬, 靖北王府卻比往年都要忙碌,不僅要為即將到來元日大賀預備,更重要的是來年正月十六便是長公主夫婦嫁女的日子, 新婦的嫁妝、婚服、車馬與鼓吹都皆要仔細備辦,府中成百婢女家仆穿梭如流,卻井然有序。
然阿素心中卻有一絲緊張,此前德妃挾怒離府, 後李容淵遣朱雀親來, 應下了三百萬緡的聘禮,自那之後她便再未得到任何消息。再過五日,便是納征的日子,若是到時候還湊不齊這筆錢,難保不會生出什麽事端來。
阿素自知元子期既拿定了主意, 那便沒人能勸得動他。她也曾想過籌些錢與李容淵貼補, 然而在家中她雖過得衣食無憂,卻未攢下什麽零用錢來, 即便有些積蓄, 不過杯水車薪。況且, 這次耶娘將她看得很緊,再沒有機會與李容淵見一麵
唯一一次,阿素向忽然登門的薑遠之打聽,卻從他諱莫如深的表情中探聽不出一絲消息來。而且那次薑遠之與阿耶談了很久,阿素總有些不好的預感。
這些天阿素察覺自己的身體也有了些細微的變化, 雖尚不顯懷, 但每日晨吐卻折磨得她清減許多,原本圓潤的小臉如今下頜尖尖,惹人憐愛。
安泰看在眼中, 急在心上,每日為她進補調理,連醫官都換了好幾茬,也不見好,隻許她靜養休息,更不許她邁出房門一步。
靠在隱枕間,阿素輕輕撫著小腹,薄薄的肌膚下正孕育著一個鮮活的小生命,想到此處她隻覺得心中柔軟許多。
想來前世她也是在景雲二十七年出嫁,不過那時是盛夏,阿耶離世,阿兄遠行,她被四個嬤嬤扶著上了婚車,束縛在厚重的婚服中顛簸了半日,黃昏時方到了景雲帝為她與李容淵新賜的府邸。
渾渾噩噩行了禮,那些賓客在喧嘩什麽阿素一個字也未曾聽清,直到被送入新房,她僵硬著的身體也未曾放鬆下來。攥著紗扇跪在榻上,阿素等了許久方聽到外間聲響。
沉穩的步伐在屏風前停駐了許久,阿素心中發沉。這婚事原是阿娘做主定下的,他心中許是不願的,即便他們幼時有些情誼,也都是過去的事,若他要她獨守空房,她也毫無辦法。
然而還未待阿素反應過來,已有人大步走到近前,身邊的喜娘慌忙將她擋在身後,卻被一把揮開,好在這點時間已夠阿素以扇掩麵,隻是透過薄薄的紗扇,隱約能望見他英挺的眉目,阿素忽然有些羞怯,微微低下頭。
喜娘很快端來合巹酒,交杯而飲的時候衣袂牽連,男子氣息混著白檀的香氣漫了上來,不知是熱還是酒力,阿素的麵頰有些發燙,她悄悄抬眸望了他一眼,發覺李容淵也正在望她。
他似乎飲了不少酒,眸色頗深,說不出高興還是不高興。阿素倉皇垂下長睫,纖細的手腕卻忽然被握住,李容淵的動作頗有些粗暴,撕開她的婚服,將她從厚沉的重衣中剝了出來,喜娘見狀即刻退下,她頓時手足無措,攥著衣襟慌忙縮向榻角……
模糊的回憶被驀然傳來的聲響打斷,阿素恍然抬眸,正見元劍雪走入房內,望著她麵上帶著猶豫,低聲道:“有件事,不知該不該告訴你。”
阿素驚而抬眸,一顆心卻向下沉,她直覺這事是與李容淵有關,沉聲道:“阿兄莫瞞我,可是有了什麽變故?”
元劍雪歎了口氣,在她身畔坐下道:“本不想擾你,隻是我擔心這件事你若是從旁人處得知,恐更憂心。”
見阿素屏息望著他,元劍雪也不繞彎子,直言道:“還不記不記得,當初吳地之亂,九殿下曾悄悄命人領百條快船,攜輜重下了吳地,其中的糧草是送與阿耶,而甲兵則悄悄援助叛軍。”
阿素點頭,隻聽元劍雪低聲道:“如今這事被人查實告發,中書令崔泯忽發難,聯合與他親近的監察禦史寫了彈劾的奏表,今日朝會後九殿下被喚入紫宸殿,名為留中,實為軟禁。”
阿素一驚,萬萬沒想到事情竟演變至此。見她驚惶,元劍雪又寬慰道:“好在他們尚無實據,不過兩方僵持,看陛下取信於誰。”
阿素急促道:“這事,你又從何而知?”
元劍雪歎道:“今日薑遠之來,我聽到他與阿耶敘話方知,便想著先與你透一點底,免得屆時風言風語令你無端憂心。”
阿素心中一沉,果然,就知道薑遠之每次來都沒好事。她即刻坐起身,元劍雪按住她的肩,沉聲道:“做什麽。”
阿素揮開他的手,披衣下榻,望著元劍雪道:“我去問個清楚。”
元劍雪無法,隻得隨她而去。
急匆匆走到元子期書房外,阿素果然聽到裏麵隱隱傳來低語。不顧通傳推門而入,阿素正聽元子期道:“若是連這事也做不好,也不必做我的女婿。”
而薑遠之伏拜在他麵前,看樣子是請援被拒。阿素知道薑遠之所求之事一定與李容淵有關,想到此處不免憂心,望向元子期的目光也不由帶上惶急。
望見阿素元子期也是一怔,即刻起身向她而來。待元子期走到身邊,阿素隻想撒個嬌,求他應了薑遠之所求之事。像知她在想什麽一般,元子期打斷她要出口話,淡淡道:“在這世上,做我的女兒隻有無憂無慮,做兒子便要吃些苦,而做女婿,更討不到好處去。”
聞言元劍雪下意識摸了摸鼻梁,阿素心中一沉,知道他已打定主意要袖手。
見元子期負手而立,薑遠之自知他要送客,隻能告辭。待薑遠之走後,望見阿素委屈神色,元子期捏了捏她的小臉,歎道:“我的乖女還未嫁人,一顆心已經給了別人。”
阿素倒有些不好意思,還想再磨,卻聽元子期歎道:“難道……你不信他?”
阿素茫然抬眸,難道阿耶的意思是……李容淵自有化解的法子?
沉吟著走出書房,阿素方發覺薑遠之並未走。望見他神色凝重,又似在等人,阿素便知他定然有話要對自己說。
雖對薑遠之極為不喜,阿素還是請他到客室落座。主賓分坐,阿素便聽薑遠之沉聲道:“有一件事,還需縣主相助。”
阿素自鄭重點頭,然薑遠之望了她許久,卻又不肯開口。
阿素有些著急,不禁道:“如今究竟情況如何?”
薑遠之起身,負手而立,片刻後方道:“如今也並非難解之局,趙王雖知內情,卻鞭長莫及,想要將罪名做實也不容易,唯一棘手便是,那百餘條船如今確在吳地,想必陛下已派人去查,隻怕紙包不住火。”
聞聽“趙王”二字,阿素頓時了然,中書令崔泯先發製人,果然是與趙王事先溝通,恐怕這一次他們是衝著儲位來的,隻要先扳倒李容淵,之後東宮中有名無實的太子便不足為懼。然薑遠之的語氣沉著,似已有應對之法。
阿素並不插話,果然聽薑遠之繼續道:“如今隻要讓這些船悄無聲息地消失,查無實據,他們自興不起風浪。”
然而百餘條船,燒不得,沉不得,如何要它們消失的幹幹淨淨,阿素不禁陷入沉思,卻聽薑遠之道:“這事做起來也不難,令船順流而下,流入東海,先前雍王曾與東瀛人私下交通,以鐵易金,隻要這些船開到東海之濱,便可裝作是向東瀛走私之船,將這鍋甩出去。”
阿素打斷他道:“聽說長江沿岸皆有卡口,這船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豈不皆是一清二楚。”
薑遠之轉身望著她道:“自然不能走官運航道,需取道雲中郡,沿丹江下東海。”
阿素知道丹江與長江交匯在丹陽,水流湍急,又布暗礁,向來難以行船,因此也並沒有設卡,無疑是一個轉移船的好路徑,隻是……
她望著薑遠之遲疑道:“別的船走不得,難道我們的船就走得?”
薑遠之微微一笑道:“聽聞雲中陸氏有一張水經圖,詳細記錄了丹江中的湍流暗礁,隻要有了這張圖,一切便迎刃而解。”
阿素有些驚訝地望著他,未料到薑遠之竟將主意打到了雲中陸氏身上。陸氏原也是吳地四姓裴王桓陸中的一支,曾出過一位經天緯地之不世之才,元氏皇族統一北方之時,曾強留他於長安為相,正是因他執著不懈,才實現了當時共分天下的元、桓與薑三家的瀛台會盟,為日後山河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世人皆言若得陸氏後人輔佐,便得一半天下,然陸氏族規極嚴,有一條便是若無明君絕不出仕,因此族中奇才雖多,卻自本朝來便遷至雲中郡隱居,與世隔絕。如此孤傲,顯然並不好相與,阿素不知,薑遠之何以有自信,能請的動雲中陸氏的後人。
阿素猶疑地望著薑遠之,卻見他從腰間的蹀躞帶上解下一塊碧玉,鄭重放在自己麵前。
阿素認真望著那塊碧玉,隻覺非同尋常,幽深的碧色如同一層層漩渦卷入中間圓孔,叫人移不開目光,直將魂魄吸入。
她心中一顫,便聽薑遠之淡淡道:“並不瞞你,我並不姓薑,而是姓桓。”
阿素驀然抬眸望他,心道果然如此,然而卻未料到薑遠之竟如此坦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