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道:“敗, 便是一場戰役全局之敗。”他這話一出口室內立刻安靜下來,異人擊案而起,他在房內急速踏步, 想要發脾氣最後卻是忍住了。他悶聲不吭隻在房內來回磨地板,呂不韋並不進行解釋,直到最後異人重新坐了回來皺著眉道:“是異人失態,先生還請說。”“六國雖已成聯合之勢,但他們沒有第二個蘇秦。”呂不韋唇角含笑, “六國匆匆聯合,怕是連個目標章程都未能定下, 隻為了攻秦而攻秦, 如何能長久。更何況,大王之秦國,可與先前之秦國全然不同。”異人聽呂不韋話中的別有意味,方才的怒氣漸漸散去, 他壓低了聲音:“先生的意思是……?”“臣以為,六國之合縱, 可以「拖」字一訣化解。他們要攻秦, 我們就讓他們攻,他們要戰果,我們就給他們戰果。等嚐到了甜處吃到了果子, 發現秦國已經被多年水利掏空並非是像過去一般戰無不克,六國之心便會有了異動。”呂不韋攤開了手中的羊皮紙請異人觀看,“燕趙二國此前方又一戰,彼此間國力消耗巨大,且互為仇敵,他們即便派兵,卻也要小心對方定然不敢出全力。”“我秦國攻東周國,與地處極東之地的齊國又有何幹?秦齊之間本就關係良好,齊國恐怕也就是迫於壓力加入六國之軍。”“秦楚之間關係良好,太後又是楚女,可請她幫忙周旋一二,不需其撤軍,出工不出力即可。”如此,六國聯軍中就隻剩下了韓魏兩國,而這兩國實則便是此次戰役的主導者。呂不韋對此亦是不以為意,“魏國如今確實有崛起的趨勢,魏王趕走信陵君,主導變法,可顯其心思,然而……”男人勾了勾嘴角,同異人交換了一個頗有默契的笑容,魏王的變法已經進行了數年,初時效果頗大,為魏王提供了大筆資金。而正如此前呂不韋給趙政分析的一般,魏國的軍隊就是用錢喂出來的。魏王為了保持軍隊的強大,不停地投喂各種福利措施,若是還是當年七國之雄的魏國也罷,但事實上魏國現在土地麵積正在越來越小,他本就沒有那麽多土地可以再去封賞給那些人,又因為免稅致使國家財政收入越來越少。時間久了,軍隊衰老,為了保證戰鬥力就必須再征召新兵,要征召新兵就得花錢,而錢又收不上來,所以魏王就想出了從國內商人身上薅羊毛的想法。法子是不錯,但是薅羊毛也就罷了,魏王的方法那是連人家的羊皮都被剝了。羊皮剝了,羊還能活得下去嗎?有門路的羊都帶著真金白銀從魏國跑了,留下來的全是權勢不夠的,查貨的銀錢乍一看的確是一個十分可觀的數字,但放到全國上頭也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因為有衛國的關係在,呂不韋非常關注魏國的情況,當然,他關注魏國的另一個原因還是想要看看一個去商業的國家最後會變成什麽樣?事實並不出乎他的預料之外,魏王的確舒坦了幾年,但緊接著他的財富就繼續以負增長的態勢一路前行。甚至比過去還要糟糕。魏國本身是一個交通樞紐之地,來往的商戶可以盤活一整個國家,以至於魏國並不需要過於依賴本土農業。本身他廢除商業著重農業的想法並沒有錯,在戰爭時代當然沒有什麽能比糧食更加寶貴,問題是他步子邁得太大,連兜襠布都給扯爛了。農田被大量賜給猛士,稅收收不上來,土地就算豐產大部分也不會進入國庫,又缺少了商人這個納稅大戶,為了保證軍隊糧草,魏國就必須依賴進口。失去了商戶的牽線,他們就隻能自己去和別的國家商戶來洽談。就算在朝堂上鬥得勾心鬥角,但商有商道,麵對對他們觀感很不好的他國商人,魏國破了一大筆財,而且還是要持續破財。如此種種情況疊加之下,魏國的國庫可不就是一直在負增長嗎?魏王當然也意識到了情況不對,他試圖增加收入。然而,已經發出去的福利不可能收回,尤其收到福利的人還是本國的軍方,其中影響最大的不少都是軍方的杠把子,他敢收回,軍隊便會有嘩變。商人都已經沒剩下幾個了,油水也再也壓不出,剩下的自然就隻有還掌握在魏王手中的農戶。如此,他也唯有加稅一條路可走了。民眾承擔稅負也是有個度的,頻繁的加稅自然很快就會逼得農人舉家遷移。在先秦,人民的心中並不存在家、國這個概念。因為說白了,現在這些打生打死的大國本身就都是僭越之臣,他們都是周天子分封的臣子,這天下的百姓無論去了哪兒,都是周王室的臣民,就和現代人從一個省份搬家到另一個省份一樣,哪來的歸屬感至於民族,此時大家都還沒有民族這個概念,硬要說的話,人和人之間的區別也就僅限於東西方,受教化的地區和蠻夷之地罷了。但如今的事實是,秦國這個蠻夷之地對老百姓反而要比這些禮樂之國更好,對前來投奔的百姓甚至還給發地、發農具。對於尋常百姓來說他們隻在乎在哪國才能活下去,而且,也因為秦國請了荀子開了學宮,這一點也令不少人對秦國產生了改觀。……雖然他們是真的不太能明白,不喜歡儒學甚至於抵觸儒學的秦國是怎麽和儒家的荀子待在一塊地方還沒打起來的?這一點也是不少有誌之士對今日之秦國感興趣所在,一旦感興趣自然會有前去一看的欲望。在吃掉了東周國和西周國之後,秦國現在的國境線已經抵達了中原洛陽一帶,這也給各國人民之間的信息交流和互相了解提供了渠道。而一旦深入了解,這些人很快就會發現這個秦國和他們所知曉的秦國完全不是一回事。放下武器的老秦人在外人看來別提有多質樸多友好了,而且秦國的城市內治安也太好了吧,完全沒有別的國家那些“遊俠”一個不快便血濺三尺,更不會有那些打鬥起來便顧不上周邊百姓死活的“義士”。雖然法律條文的確是多了些,但是秦國什麽不能做都給你說得明白,不像不少國家還來個“潛規則”。——似乎還是很不錯的樣子?大批外國人士經過長久的考察和思索最終在選擇在秦國落下了戶籍,呂不韋對於各國的很多信息都是源自於這些千裏迢迢來投奔秦國的民眾。越來越多湧入秦國的民眾自能夠表明在幾代秦王治理之下的秦國現在的情況究竟如何,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人口大麵積流失甚至已經發文禁止百姓出國的魏國了。魏國比之秦國情況如何自是一清二楚,因此對於如今之魏國,呂不韋全不將其放在眼裏。但是對於信陵君歸國後的魏國則不然。事實上,有不少人都曾經由衷地感歎,信陵君若是魏王,那麽魏國定然不會是如今之模樣。雖然信陵君在很多問題上的處理也過於幼稚,但從各個角度來說都優於魏王。不過魏王有個優點就是在關鍵時刻他還是會突然清醒一下的,哪怕清醒過片刻後很快就會又昏沉下去,但魏國也常常會做出讓各國眼前一亮的事情,這次魏王派人恭請信陵君就是一件。六國眾人都覺得是救命稻草的信陵君又是如何呢?“不如武安侯遠矣。”呂不韋與這位倒是有一麵之緣,他輕笑一聲道,“怕是尚且不如趙括,君子,是打不來仗的。”一個生長於王侯之家的王孫公子,沒有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不曾去他國走上一走看一看,不了解兵士所想敵方之策,甚至連地形都未必清楚,縱然飽讀兵書又能如何?兵書這種東西難道還是個秘密不成?誰又沒能讀過呢?打仗打得可不是誰讀的兵書多,誰的排演好。戰爭,是人心和人性的角鬥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故宮裝貓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洛娜21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洛娜215並收藏我在故宮裝貓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