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嗬嗬,讓你和弟弟瞎說,來,你和弟弟說了什麽先來告訴阿父一下。夏喵:我冤枉!!劉小豬那時候實歲3歲!我就隨口說說哪裏知道他都記住了啊!我自己都不記得說過什麽辣!劉,從小記憶就很好,記仇絕對不忘,阿兄說過的都記得,滿腦子都是奇怪想法,大道理一套一套了,徹:=w=講真小朋友記憶那是真的好,作者君有時候會被小侄女的記性給驚一跳,尤其是你不經意的話都會被她記住。嘖嘖嘖。所以教孩子的時候說話要謹慎啊,(指指點點指指點點)夏喵:怪我咯!!!?第105章 帝國裂變(18) 得知事情調查結果後夏安然先是吐了一口氣, 然後就開始頭痛於後續問題要如何處理。他之前是真的沒有擔心過假幣問題,因為中山國十五個縣城本身就是屬於正規縣製,他們這一塊較為靠近吳國, 所以使用的基本都是曾經的吳國貨幣。文帝朝對於私鑄錢的放縱使得當時的大漢使用的貨幣基本隻有吳國幣或者鄧通幣,後來鄧通犯法財產被搜, 七國之亂後, 吳王被滅,景帝也從他那裏收繳了大量未發行的錢幣, 這些錢就被賞賜給兒子們或者作為各郡縣的流通資金。他當時在拿到銅山之後光想著預防通貨膨脹了, 倒是真沒想過中山國本國內流通的貨幣有沒有問題。之前鑄造的半兩錢全都拿去國外換建築材料, 倒是沒有在國內流通。但夏安然當初考慮到這批錢很有可能會通過貿易再流通回中山國,所以在模具上有做小記號以方便市場統計和追索,要找出來還是比較容易的。另外, 鄧通錢本身上頭也有標誌,所以出事的是沒有標誌容易偽造,且在關東地區發行量巨大的吳國幣。現在北平縣一地出現了假幣, 那麽別的縣城一定也會有影響,受影響的還不一定僅僅是中山國內的縣城。因為北平縣本身就是屬於大道的尾端, 但凡想要北上的商隊都會經過這一段, 影響不可謂不小。夏安然歎了口氣,雖然這事不是他幹的, 但是監察不嚴這個帽子是肯定脫不掉了,估計要被老父親臭罵一頓。小國王哭喪著臉,起草了一份信件,名為家信, 實則是檢討書,然後在寄出去之前還交給韓嬰幫忙把關一下。韓禦史通篇讀完之後表示沒有問題, 但是再看小國王的表情就有些不對——原來他們殿下,平時和陛下是這麽說話的呀,看不出來啊。咳咳,小國王看了眼這封乖巧程度max的書信,表示平時當然不是這麽說話的,隻是如今犯錯了,當然要乖巧一些,免得老父親越讀火氣越大。除了這封信之外,夏安然還送過去了一份倡議書,也就是建議老父親將鑄幣權收歸國有,並且下令嚴厲打擊盜版,否則這樣的曆史遺留問題會越來越多。劉啟收到這封信的時候正在陽陵邑納涼。漢中平原已經到了一年內最為炎熱的時候,長安城地理位置優越,但是宮殿群為了安全考慮,幾乎沒有遮陰,使用的地磚白天吸收大量熱量,夜裏又將之釋放出來。宮殿也基本為單邊開門不穿風,即便有冰鑒,在夏天也如同火爐一般。所以基本上到了夏天,這個王朝最尊貴的一家人都是在草木蔥鬱的上林苑或者水汽淼淼的甘泉宮度過。不過今年劉啟又多了一個去處,那就是陽陵邑。他的陵墓陽陵已經完成了基礎設施修建。漢朝的皇陵在修建時都會增加一個獨特的行政單位,叫做“邑”。陵邑附屬於陵園,服務於陵園。且其地位隨著陵園的建造時間而變。早期的陵邑承擔給陵園修造提供人力、物資支持的作用,簡單的說就是打後勤。而等陵園基本成型,全國的高官、富商都會在當地購置產業遷都到這裏。而等帝王葬入之後,陵邑則承擔侍奉工作,並且在每年的後帝祭祀之時承擔物資供給的任務。陵邑本身的城市規劃屬於縣城,但比起別的城市還有縣鄉,陵邑的主體就是城市,不具備城外村的情況。在高祖的陵邑修建之時高祖還要從關東遷移一部分人口來填充,而到了景帝的陽陵修建時,卻有人主動報名要來陽陵邑居住。為何會發生如此變化?其實理由很簡單。長安城居住空間其實已經極為擁擠,而且由於最初城市規劃不健全,以及長時間的使用,長安城內居住區其實都已經出現了一些不可避免的老化問題,譬如下水管道出現擁堵,降雨時候地勢低的地區容易積水等等。雖然這種情況隻在少部分區域存在,但因為如果要進行修正就需要大麵積拆除重建,如果問題不是極其嚴重到了忍無可忍的底部,這部分工程便很難被開啟。相對來說,陵邑的存在無疑就是類似於如今帝都的外環地區,那裏風水好,環境佳,又全是新造的房舍,基礎設施也都是全國最優秀的工匠前來修築設計的,房價又低,住進去還能讓陛下看到你的一片孝心,好處簡直不要更多。至於上班交通不方便?在西漢這都不能說是事,別忘了西漢的官僚是全天候待命,他們本來就是住宿製的。如此便隻需要在長安城內找個地方落腳準備上下班就好,等休息了放假了就回陵邑,小日子簡直就是美滋滋的。陽陵邑本身已經基本修建完成,即將進入了遷移人口入住的階段。但也就是這個敏感的時間內,漢景帝忽然叫停了人口的遷移,重新返工陵邑的建設,主要的工作就是進行道路的拓寬和規整。這一點讓負責陵寢修建工作的丞相以及將作大匠非常頭痛,尤其是交上去了幾個方案他們陛下都不滿意。一直到滿腦子官司的將作大匠得了春陀若有若無的提點後,才明白景帝到底想要的是什麽。說白了,老父親羨慕兒子能有一座可以自己規劃的城。說這說起來有些可笑,畢竟這個天下要說起來都是劉啟自己的,可是長安城布局受限,而且裏麵人口已經趨於擁擠,想要改動勞民傷財,期間如何安置這些人也呈問題。再加上長安城的主體建築是他祖父和父親定下來的,讓劉啟改他多少有些心理負擔。……主要還是懶得和官員扯皮,而且他最近動作有些多,當皇帝的不太好多折騰,偶爾一次就行了,而且今年因為各地剛剛上崗的刺史努力創“業績”,直接致使底層官吏數量大不足,中層官員亦是存在缺口,為了穩定地方,長安城的管理便也派出去不少。在人員缺乏的情況下,他要是還要修整長安城,那是要人加班再也回不了家的節奏啊。但是如果是修整自己的陵邑就沒關係了,畢竟陵邑說白了屬於帝王陵寢的一部分,是服務於帝王陵寢的存在。而皇陵本身就是炫耀帝皇功績和綜合國力的存在,便是造得再奢靡也無人會反對。而且陵寢的匠人團隊以及相關部門,是這一次中央派遣官吏活動中唯一沒有受到波及的幾個部門,勞動力充沛。如果不給人找些事情做他們會成為別的官員們的眼中釘的。——劉啟裝模作樣地找了個借口。抓準了方向之後,將作大匠和周亞夫趕緊想辦法找來中山國的盧奴縣地形圖作為參考,然後進行調整,終於趕在夏天到來之前修整到位。事實上陽陵邑在修建之處本身就比較講究對稱美學,是以最後的調整算不得多,隻不過當中拆除了一部分房屋增加了一個中心聚集區域。考慮到陽陵邑的定位,這塊地方自然不像中山國一樣以聚會休閑為主,而是一個大型供香火祭祀的廟宇——當然如今裏麵是什麽東西都沒有的,隻是一個尋常房屋罷了。看到稿紙後劉啟表示非常滿意,更是在完工後的現在親自乘坐馬車去了這個將來會為他守衛陵寢的地方視察。陽陵邑所在比陽陵主葬區要更東一些,在他們邊上,渭水和涇水將在這裏交匯,形成“涇渭分明”的著名景觀。豐沛的河流資源在給陽陵修建時候帶來了交通運輸上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防汛、防滲透的壓力,因此在選址之時,陽陵整體部分選在了高處。如果遇到晴好天氣,或許可居高而下越過渭河遙望長安城。其位置同高皇帝的長陵有異曲同工之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故宮裝貓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洛娜21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洛娜215並收藏我在故宮裝貓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