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矩的眯縫眼終於閃過一絲精光,他也忍不住了,不等蕭銑開口詢問,就自顧自開口追問岑文本:“岑錄事,你敢如此說,想來是知道有誰會和李淵沆瀣一氣的了?”


    “不錯——別人下官不敢擔保,但是夷陵通守許紹,定然是不惜一死也要和李淵沆瀣一氣的!”


    第三章 迎戰許紹


    許紹,字嗣宗,祖籍河北高陽,安州安陸人。


    不要懷疑,隋朝時候的安州安陸,就是後世湖北省的安陸市,所以許紹出生的時候,就是地地道道的湖北人了。那麽,既然他的祖籍是河北的,他的父輩怎麽會千裏迢迢到湖北來生下他呢?那是因為他祖父許弘與父親許法光,都擔任過楚州(北周時的楚州,不是後來的楚州,唐朝以後的楚州是淮安)刺史。也就是說,許紹是以一個從北方而來的官三代的身份,留在荊楚之地的。


    許紹一家和李淵一家的交情源遠流長,要上溯到北周時候——也就是說,在隋朝還沒建國的時候,李、許兩家就已經是世交了。北周宇文覺在位時,當時南方還是梁朝,安州是北周與梁朝的邊境要地,李淵的父親李昞當時被任命為安州總管,而許紹的父親許法光為楚州刺史,同為防備荊楚地區梁軍的要員,份屬同僚,彼此合作了多年。當時李淵和許紹都還是總角之年,有十年同窗讀書之誼,故而交情匪淺——後世所謂三大鐵,一起扛過槍,一起漂過倡,一起同過窗,何況古人比後人更看重同窗交情。


    蕭銑和裴矩此前沒有注意到這個許紹的動向,主要還是因為許紹的偽裝做得比較好:在李淵起兵之後、楊廣被殺之前的那段時間差裏,許紹擔任夷陵通守一直很是安分,絲毫沒有響應李淵的徵兆,而是繼續對大隋朝廷效忠。等到楊廣死了,蕭銑、李淵和王世充分別擁立偽帝之後,許紹雖然沒有投靠蕭銑,卻也一直尊奉東都王世充所擁立的那個越王楊侗為主,沒有尊奉李淵擁立的楊侑。這層偽裝。一度騙過了外人,讓人以為他真的已經不重視和李淵的同窗之誼了。


    蕭銑上輩子的歷史隻能說學得馬馬虎虎,隋末那些一二線牛人他當然了解。但是這個許紹在他前世的知識裏麵隻能說是空白——畢竟隋唐演義小說裏麵,大梁皇帝蕭銑是被唐將秦瓊直接一句話帶過刷了人頭。正史也隻在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二的趙郡王李孝恭事跡裏頭提到過一嘴,說李孝恭帶著李靖滅了蕭銑。至於怎麽滅的,李孝恭滅梁之前的那兩年,唐軍是怎麽撐過來的,那些泛泛而談的二把刀歷史書根本不會詳述,蕭銑上輩子理科生出身的經歷自然也不會去研究了。


    其實吧,稍微往深處想想也就可以明白了——歷史上的蕭銑,在江陵直接起兵。比如今的蕭銑在丹陽建都來說,雖然地盤小了,可是距離蜀地可是近了很多——江陵之地,隻要通過“千裏江陵一日還”的長江三峽,直接就入川了,以隋末蜀地的富庶繁華,蕭銑怎麽可能想不到奪取這塊大肥肉呢?


    所以,歷史的真相就是,平行時空的那個蕭銑試圖奪取了,真的出兵了。但是沒打下來。一開始,他沒有提防許紹,貿然進兵。然後第一次出兵的部隊就被猝然發難的夷陵通守許紹斷了後路,大敗虧輸,折損了很大一筆本錢。後來雖然重整軍隊,可惜始終被堵住了長江三峽出口要害的許紹給扼住了命門,不得突破,足足在這個方向上被拖住了兩年多。許紹一直撐到北方劉武周、薛舉等軍閥覆滅,都沒讓蕭銑越過長江三峽一步,等到了李孝恭和李靖的大軍入川,最後反撲滅梁。


    不得不說。這實在是一個不簡單的人物。可惜歷史演義上一般隻詳細記載北方的戰事,所以民間對隋末南方軍閥之間的血戰了解不深罷了。可以說沒有這個許紹。李淵最多隻能恢復南北朝的格局,完全不可能快速統一天下。他的天下。有半個都是許紹送給他的,這也是為什麽許紹後來在從軍南征過程中病死了,李淵要追封許紹為荊州都督——要是蜀地到了南朝政權手上,那妥妥的就是南北對峙的局麵了。


    ……


    雖然沒有提前提防許紹這個隱藏的定時炸彈,讓蕭銑對入川的準備工作有些不足,不過幸好他手下有岑文本這個熟悉江陵、夷陵周邊情勢的智囊來歸,眼下臨陣磨槍倒也不晚。


    通過岑文本的介紹,蕭銑大致了解了情況:如今許紹這個楊廣時期封的夷陵通守,管轄範圍其實遠遠不止夷陵本郡、也就是後來的峽州;還包括了開州、萬州等地,總計三四個州的轄區。換算到後世,相當於是從湖北宜昌一直到重慶的萬縣、以及兩地之間的夔州等地,都歸許紹管轄。


    也就是說,許紹的地盤涵蓋了整個長江三峽地區,從頭到尾都歸他,手下府兵編製,好歹也有三萬多人之多。雖然士兵的作戰經驗不足,但是錢糧和裝備都非常豐裕——隋末蜀地一直沒有戰亂,又因為蜀道艱難朝廷不會讓蜀地運送物資補貼外麵的世界,所以相比於北方可謂是富的飆油,哪怕和蕭銑治理之下商貿農業都極為繁榮的江東相比,也不遑多讓。


    岑文本還告訴了蕭銑一個壞消息,那就是許紹為政很是穩妥,治理安撫百姓也頗有一套,官聲很好。因為三峽地區原本地廣人稀,可以開墾的荒田眾多,自從隋末大亂一來,荊北等處多有流民流入夷陵地界,但是都被許紹截流下來了,足足在他自己轄區的數州內安置了三五十萬流民人口,而蜀中腹地卻幾乎沒有接收到流民資源,可見從長江三峽這條道入川的流民都被許紹截流了。若是許紹願意的話,或者說他在鐵了心抵抗又遇到戰況不利的情況時,完全可以憑藉充足的錢糧暴兵數倍,走一般農民軍那樣的擴軍路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竊隋好駙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浙東匹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浙東匹夫並收藏竊隋好駙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