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史載來護兒生年不詳,但是其出生不久便父母雙亡,由伯母撫養長大,其伯母又曾言他伯父死於侯景之亂時仇家陶武子所害,來護兒列傳中有記載他少年時習武誅殺仇家陶武子為伯父報仇。由種種證據可推斷,來護兒生父母極可能也是在侯景之亂中波及而死的,侯景之亂發生在548~552年,所以如此推斷,大業十二年間來護兒的年紀應當在65歲上下。浮動不超過三歲。)
蕭銑對於來護兒的分析,自然是非常認同。花花轎子人抬人地捧道:“將軍所見甚是。若不是老將軍眼光犀利,第一時間便看出宇文化及之所以滯留江都不跑,是為了籌措漕船運輸太倉軍糧北去的話,孤又如何能做出如此布局,在渡江後區區數個時辰之內就做出逼得宇文化及不得不主動求野戰的契機呢?此戰無論如何取勝,老將軍都是首功吶!”
來護兒很知進退。雖然當年他去職之前是淮海行營總管、大隋討伐高句麗的海路軍主帥。而蕭銑當時隻是他的監軍,理論上比他略低;可是如今經過數年發展,他當然知道蕭銑才是朝中巨擘,而且他都六十五歲開外了,蕭銑才三十二歲,整整差了一倍的歲數,前途當然不能比了。所以如今隻是很恰到好處地扮演好一個統籌顧問的角色,並不會對大軍用兵直接指手畫腳。
……
吳公台對麵數千步,宇文化及的驍果軍也列開陣勢。旌旗鮮明,兵甲耀日,驍果軍作為楊廣籌建的嫡係新軍,多年來裝備給養都是第一流的待遇。除了蕭銑給他自己的嫡係部隊開小灶的特殊裝備驍果軍拿不到之外,其餘隻要是大隋朝廷官軍有的,驍果軍都有。
大軍列陣站定,倒也軍容嚴整,而且聽著士兵們的呼號與鼓角之聲,士氣軍心絕對可用,全然沒有此前一些人預想中的那種“因為弒君從賊事件的影響。讓士卒普遍士氣低落,覺得自己不是正義之師一方”的情況。
陣前一排將領,自然有宇文化及本人在內,今日之戰非同小可,他當然也要親自督戰。觀察了兩軍陣容,他對於自己一方的精神狀態還是很滿意的,不然今天也不會敢來應戰。
宇文化及並不是沒有防備過蕭銑軍利用水師之利占取先機,所以其實在蕭銑軍迂迴包抄江都東北麵的邗溝河道之前,宇文化及已經採納了手下將領司馬德戡的建議,以定點沉船的戰術,讓人勘測並針對性在邗溝運河溝通長江的河口位置,精確鑿沉了十幾艘戰船,以圖用暗礁封死蕭銑軍的戰船從長江進入邗溝的企圖。
在宇文化及與他的幕僚和將領們看來,靠沉船製造的暗礁當然不可能長久地擋住蕭銑的水師,因為蕭銑完全可以花時間慢慢派水師清除障礙,短則五六天,最多七八天功夫,就能清理出河道來。但是在宇文化及看來,隻要多遲滯那麽幾天陸上決戰的功夫,他就能把江都的糧食轉移出去相當一部分,為他後續的北歸途中行糧做好準備了。到時候雖然依然不免被蕭銑咬住銜尾追殺、可能要以精兵斷後死戰幾場,但終究可以留下退路。
可惜的是,宇文化及終究還是沒料到蕭銑的膽識——哪怕戰船暫時進不了邗溝,蕭銑也沒打算花這幾天的功夫去疏浚河道,而是直接用秦瓊麾下的陸軍騎兵沿河追擊,登陸後不到兩個時辰就燒毀了一小撮江都城東北邗江口渡頭上,宇文化及軍沒來得及收攏轉移的漕船。
要知道秦瓊的騎軍隻有兩萬規模,而且如今還不滿編,而江都城內宇文化及理論上是有十幾萬大軍的。宇文化及一直以為南軍隻擅水戰、北軍精於陸戰,所以在江都城內屯有雄兵的情況下,蕭銑定然是不敢以小股快速行動的偏師孤軍迂迴的,所以才沒防備秦瓊的包抄快攻。
蕭銑帶來的江東兵,除了當初要去嶽陽郡平叛的六七萬人之外,隻有不到五萬留在丹陽和京口的本地部隊援兵,以及沈光那裏帶出來的驍果軍江東兵部隊。也就是說總人數還是弱於宇文化及那十七萬驍果軍的——蕭銑如今明麵上還是不知道樊文超的河洛兵是不一定和宇文化及一條心的。
兵力比守城一方少,還敢擺出全軍分兵包抄,要徹底包圍吃掉敵人的架勢,這當然會讓宇文化及意想不到——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隻有攻擊一方人數遠超守軍數倍的時候,才會打得這麽激進,哪有麵對人數優於自己的敵人時都這麽猖狂擺出一副要把敵人一口吞掉架勢的呢?
隻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蕭銑太過托大,絲毫不通兵法。第二種,就是蕭銑對於自己所占據的大義名分地位太過自信,自以為自己占住了絕對的士氣和人心製高點,所以隻要一決戰、一死戰,就能讓宇文化及的叛軍打得人心離散,紛紛倒戈,出現牧野之戰時那樣以順誅逆的局麵。
蕭銑在高句麗和雁門郡都是打過硬仗,立過大功的,軍功絕對在宇文化及這個靠父蔭的將二代之上,所以第一種可能性實在是不大。宇文化及與其幕僚思前想後,也隻有第二種可能了。
不過,宇文化及自認為,蕭銑的這種信心一定是托大了,蕭銑肯定不知道,如今驍果軍當中的關隴兵對南方軍民的地域仇視已經到了何種地步,他們已經不看朝廷的大義名分了,隻為地域優劣和遷都、阻撓其回家而戰。所以宇文化及自問他的部隊凝聚力是可以的,既然蕭銑要速戰,就給他速戰好了。
蕭銑對於來護兒的分析,自然是非常認同。花花轎子人抬人地捧道:“將軍所見甚是。若不是老將軍眼光犀利,第一時間便看出宇文化及之所以滯留江都不跑,是為了籌措漕船運輸太倉軍糧北去的話,孤又如何能做出如此布局,在渡江後區區數個時辰之內就做出逼得宇文化及不得不主動求野戰的契機呢?此戰無論如何取勝,老將軍都是首功吶!”
來護兒很知進退。雖然當年他去職之前是淮海行營總管、大隋討伐高句麗的海路軍主帥。而蕭銑當時隻是他的監軍,理論上比他略低;可是如今經過數年發展,他當然知道蕭銑才是朝中巨擘,而且他都六十五歲開外了,蕭銑才三十二歲,整整差了一倍的歲數,前途當然不能比了。所以如今隻是很恰到好處地扮演好一個統籌顧問的角色,並不會對大軍用兵直接指手畫腳。
……
吳公台對麵數千步,宇文化及的驍果軍也列開陣勢。旌旗鮮明,兵甲耀日,驍果軍作為楊廣籌建的嫡係新軍,多年來裝備給養都是第一流的待遇。除了蕭銑給他自己的嫡係部隊開小灶的特殊裝備驍果軍拿不到之外,其餘隻要是大隋朝廷官軍有的,驍果軍都有。
大軍列陣站定,倒也軍容嚴整,而且聽著士兵們的呼號與鼓角之聲,士氣軍心絕對可用,全然沒有此前一些人預想中的那種“因為弒君從賊事件的影響。讓士卒普遍士氣低落,覺得自己不是正義之師一方”的情況。
陣前一排將領,自然有宇文化及本人在內,今日之戰非同小可,他當然也要親自督戰。觀察了兩軍陣容,他對於自己一方的精神狀態還是很滿意的,不然今天也不會敢來應戰。
宇文化及並不是沒有防備過蕭銑軍利用水師之利占取先機,所以其實在蕭銑軍迂迴包抄江都東北麵的邗溝河道之前,宇文化及已經採納了手下將領司馬德戡的建議,以定點沉船的戰術,讓人勘測並針對性在邗溝運河溝通長江的河口位置,精確鑿沉了十幾艘戰船,以圖用暗礁封死蕭銑軍的戰船從長江進入邗溝的企圖。
在宇文化及與他的幕僚和將領們看來,靠沉船製造的暗礁當然不可能長久地擋住蕭銑的水師,因為蕭銑完全可以花時間慢慢派水師清除障礙,短則五六天,最多七八天功夫,就能清理出河道來。但是在宇文化及看來,隻要多遲滯那麽幾天陸上決戰的功夫,他就能把江都的糧食轉移出去相當一部分,為他後續的北歸途中行糧做好準備了。到時候雖然依然不免被蕭銑咬住銜尾追殺、可能要以精兵斷後死戰幾場,但終究可以留下退路。
可惜的是,宇文化及終究還是沒料到蕭銑的膽識——哪怕戰船暫時進不了邗溝,蕭銑也沒打算花這幾天的功夫去疏浚河道,而是直接用秦瓊麾下的陸軍騎兵沿河追擊,登陸後不到兩個時辰就燒毀了一小撮江都城東北邗江口渡頭上,宇文化及軍沒來得及收攏轉移的漕船。
要知道秦瓊的騎軍隻有兩萬規模,而且如今還不滿編,而江都城內宇文化及理論上是有十幾萬大軍的。宇文化及一直以為南軍隻擅水戰、北軍精於陸戰,所以在江都城內屯有雄兵的情況下,蕭銑定然是不敢以小股快速行動的偏師孤軍迂迴的,所以才沒防備秦瓊的包抄快攻。
蕭銑帶來的江東兵,除了當初要去嶽陽郡平叛的六七萬人之外,隻有不到五萬留在丹陽和京口的本地部隊援兵,以及沈光那裏帶出來的驍果軍江東兵部隊。也就是說總人數還是弱於宇文化及那十七萬驍果軍的——蕭銑如今明麵上還是不知道樊文超的河洛兵是不一定和宇文化及一條心的。
兵力比守城一方少,還敢擺出全軍分兵包抄,要徹底包圍吃掉敵人的架勢,這當然會讓宇文化及意想不到——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隻有攻擊一方人數遠超守軍數倍的時候,才會打得這麽激進,哪有麵對人數優於自己的敵人時都這麽猖狂擺出一副要把敵人一口吞掉架勢的呢?
隻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蕭銑太過托大,絲毫不通兵法。第二種,就是蕭銑對於自己所占據的大義名分地位太過自信,自以為自己占住了絕對的士氣和人心製高點,所以隻要一決戰、一死戰,就能讓宇文化及的叛軍打得人心離散,紛紛倒戈,出現牧野之戰時那樣以順誅逆的局麵。
蕭銑在高句麗和雁門郡都是打過硬仗,立過大功的,軍功絕對在宇文化及這個靠父蔭的將二代之上,所以第一種可能性實在是不大。宇文化及與其幕僚思前想後,也隻有第二種可能了。
不過,宇文化及自認為,蕭銑的這種信心一定是托大了,蕭銑肯定不知道,如今驍果軍當中的關隴兵對南方軍民的地域仇視已經到了何種地步,他們已經不看朝廷的大義名分了,隻為地域優劣和遷都、阻撓其回家而戰。所以宇文化及自問他的部隊凝聚力是可以的,既然蕭銑要速戰,就給他速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