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始畢可汗有半個下午加一個晚上的時間來猶豫,如果真的決定各個擊破隋軍援兵的話,究竟該先對哪一家下手。


    從理論的兵力對比上來看,上上之選當然是南下擊破已經出關兩天的太原留守李淵,畢竟李淵隻有四萬兵馬。但是持續的斥候偵查讓始畢可汗不得不放棄這個打算,因為李淵非常的精乖。他雖然救駕看著很積極,但是在保存自身實力方麵更積極,出關是出了,卻走到馬邑縣之後就一直駐留在那裏不前;任由始畢可汗做出最後的誘敵努力,李淵還是不為所動。


    既然如此,隻能夠選擇楊義臣的先頭騎軍部隊作為各個擊破的對象了。畢竟突厥大軍利在野戰,不利於攻城,馬邑雖然是塞外小縣,但是隻要李淵堅持打守城戰,突厥大軍就算有六七倍的兵力優勢也是不可能幾天內就攻下來的。


    次日佛曉,雁門郡外的突厥圍城大營就全部動作了起來,做好了出擊的準備——當然了,始畢可汗還是知道輕重緩急的,不會做出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蠢事,雖然各個擊破隋軍援兵時集中兵力很重要,但是他依然不會拿出全部主力去做這件事情;因為相比於擊破楊義臣。保持對楊廣的圍困顯然是更重要的事情,如果留下來保持圍城的部隊不夠多,反而給了楊廣突圍的機會的話,那就得不償失了——雁門城裏麵,好歹還是有六萬驍果軍的久戰之兵保護楊廣的。


    說到這兒,不得不說一下始畢可汗手下如今兵力的具體結構。突厥人此番為了圍困楊廣,足足出動了各部二十多萬兵力,這已經是始畢可汗傾盡血本show hand搏一把的結果了。


    畢竟這個時空的突厥比歷史同期要弱小不少,光是早年隋朝通過茶葉貿易和後來其他邊境榷場貿易的挑撥,就讓啟民-始畢兩代可汗統一突厥諸部的進程大大延緩了。估計拖慢了有至少兩三年,而且過程中至少多死了幾十萬人,再算上戰亂帶來的人口出生下降。要說到大業十年為止,突厥總人口比歷史同期少五十到八十萬人都是有可能的,成年壯丁對應減少二三十萬,也是情理之中。


    這一次,始畢可汗總共帶來了大約26萬人的規模,不過其中還有當輔兵用的老弱牧民。大約4萬人。所以戰兵便隻有22萬——


    別看4萬不能上陣廝殺的老弱牧民貌似不少,但是這個比例比起中原漢人朝廷出征時的民夫輔兵比例已經是很低了。楊廣對付高句麗的時候。117萬大軍需要200多萬民夫運糧運兵器,修路架橋。別的作戰中輔兵民夫至少也是戰兵的一倍人數才能玩得轉,免於後勤短缺。而突厥人居然隻要戰兵五分之一人數的專業輔兵做後勤配套,按照比例來算已經是漢人戰兵人均後勤人數的十分之一了。


    之所以突厥軍隊這麽省輔兵。說到底還是馬背上的遊牧民族特性所致。比如後世再過幾百年,蒙古人出現的時候,隻要不帶工程武器,不需要工匠的話,在純野戰的環境下蒙古人需要的輜重兵更少。這些民族隻要有人跟著大軍放羊,最多再做些縫補皮甲帳篷的事兒,便算是齊活了。再加上突厥兵對吃喝也不講究,不一定要集中煮肉湯煮茶,偶爾自己用皮囊灌點兒酒或者水,然後圍著篝火烤肉便能對付過去了,也就省下了集中使用的火頭軍。


    不管怎麽說,始畢可汗出戰的時候隻有22萬戰兵加4萬輔兵,如今也打了小兩個月了,雁門郡城內保護楊廣的驍果軍都減員了伊萬多人,突厥軍隊自然也有損傷,細細算來,如今剩下的不過20萬戰兵、4萬輔兵。要想圍住城裏頭的6萬隋軍,多預留一半的兵力是必須的,而且輔兵可以全部留下作為防備,或者放到城東桑幹河對岸不易突圍的方向。這麽一算,可以集中起來對付楊義臣的部隊,也就不超過15萬人了。


    ……


    桑幹河中遊南岸,雁門郡安陽縣境內,一直大軍疾速而又不失小心謹慎地前行,車轔馬嘯,甚囂塵上。軍隊的構成全部都是騎兵,人數約莫三四萬之間,顯然便是楊義臣突前的那一部分人馬了,他們和後軍的十一萬步軍拉開了兩天的路程差,好盡快趕到雁門郡牽製突厥人,而一旦有危險的話,如果兩軍相對而行,一天之內也可以成功回合。


    不過可別以為隋時的安陽縣就是後世河南那個安陽縣,這兩個地方實在是相隔數千裏,隻是古今異名導致的誤會而已。隋朝時候的安陽縣,其實是後世山西省張家口市下屬的陽原縣。


    後世從北京到大同的京大高速就要經過陽原縣,沿著桑幹河南岸、燕山與陰山之間的山穀修建,可見此處從古至今都是從雁門郡通往涿郡的交通要隘所在。楊義臣突圍而入的信使被發現之後,突厥人如果要搜索楊義臣的大軍位置,肯定第一個就會往這裏來找。而事實上,昨天入夜之前,楊義臣部的斥候已經遇到了突厥人的哨騎,進行過幾次短促而又激烈的斥候戰了,雙方各自丟下了幾十條人命,都是偵查的輕騎兵。


    楊義臣親自在前軍策馬而行,看著日頭從身後漸漸升高,把人和馬的影子漸漸壓短,他也似乎感覺到了戰鬥的臨近。


    回過頭,楊義臣對著身邊的秦瓊問道:“算算時辰,羅校尉昨日便該突圍入城給陛下報信了。若是突厥人惱羞成怒。如今也該前來尋機反擊了。秦郎將,若是接戰,你如今可有把握擔當前軍先鋒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竊隋好駙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浙東匹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浙東匹夫並收藏竊隋好駙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