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銑當然不可能沒有別的動作。所以五月初九這天,在距離夏季農忙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候,他提出了新的施工方案調整。
“在華亭塘上遊堆築圍堰,截斷華亭塘本身大部分水流,僅留四尺深引流渠缺口。另讓民夫挖通華亭塘上遊與平行旱渠之間的堤防,把大部分河水引入旱渠。一旦旱渠內吃水超過四尺,便調撥一半挖泥船進入旱渠爬犁鬆土、挖土作業。”
聽到這條標新立異的施工方案指令的時候,包括原本在將作監幹過的劉三刀都聽得呆了——包括宇文愷在內,自古都沒有人這麽挖運河的。挖運河,哪有不直接一次性挖夠所需深淺寬窄,然後再放水的?哪有挖了一半深度之後,先放水淹了河道,再深挖的道理?那不是平白增加施工難度麽?縱然捨不得現有的自然河道的寬度、深度,想要合併兩河,也該到最後才推倒兩條平行河渠之間的堵坡,然後挖平推到兩岸才是。
可是人家才是頭兒,是立了軍令狀的正主。蕭銑如此堅持,劉三刀和陸鴻鳴自然也隻好依葫蘆畫瓢照做了。
第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
五月末,武康縣吳興縣界處的江南運河工地上。一個三旬年紀、衣著不文不武、頜下三角絡腮濃須的精幹官吏獨立在土墩上,遠望著南邊河段往來如潮的工匠民夫,心中驚疑不定。
此人,便是與蕭銑同為江南河少監的麻叔謀了。麻叔謀本名麻祜,家中排行第三,字叔謀。他靠武職入仕途,在當年滅南陳之戰中才開始立軍功入仕,後來轉入將作監管一些營造,自然沒來得及經歷當年開皇三年朝廷開廣通渠時的盛況;不過這些年下來,沒見過豬跑還沒吃過豬肉麽?朝廷一貫以來是怎麽修河的,他還是頗有點經驗認識的。
但是,看著同僚蕭銑的修河手段,麻叔謀已經覺得腦子不好使了,曾經的一切經驗,似乎到了這裏都沒用了,需要徹底推倒自己的三觀重新建立認識。
從華亭塘往南,原本華亭塘、平湖塘河道內有一丈深的河水,如今已經水位下降了一半,估計也就剩下五六尺的樣子;而一旁與主河道隔著一道不超過四五丈頂寬土堤的平行旱渠,現在卻灌進了不少水量,以至於也有至少四尺吃水。這一切,都是八天前華亭塘主河道被圍堰堵死了一大半導致的分流效果。
一大半河水被引入原本的平行旱渠之後,爬犁船堪堪可以駛入渠內。在順水衝擊的水力推動與車船槳輪的雙重推動下,再加上偶爾順風時扯起的風帆,一艘艘爬犁船以遲緩而堅定的速度翻犁著河底原本相對夯實堅硬的土層,把硬土破碎成一道道如同翻耕過的土壟土溝那樣鬆散的結構,便於後續外力的挖掘。
爬犁船往返行駛數遭僅僅需要兩三日,便可以讓原本難以繼續挖掘的土層因此又鬆泛好幾尺的深度。隨後,便是鏈鬥式的挖泥船上場,在河底土層被充分攪爛犁鬆之後,已經磨合成熟的挖泥船一炷香的時間居然便可以挖起河底將近一千石的土方碎石——這還是已經算上了一炷香內,船需要靠岸卸下船艙中滿載土石所需的時間。
這種效率,簡直高得可怕。一艘鏈鬥式挖泥船,加上一艘爬犁船,兩艘船加起來隻需要使用四十個左右的民夫水手。但是,如果使用當年宇文愷的施工方法,直接在相對堅硬、沒有被徹底浸泡軟化的地層上挖出一千石容積的土方的話,至少要兩百個民夫埋頭苦幹。
須知,“石”這個單位,其實是容積單位,而非重量單位。故而,當“一石糧食”有130~140斤的時候——之所以有這些誤差,是因為同樣一石容積的稻米、粟米、麥子,也會因為密度不同,而有幾個百分點的重量差距——若是換成土方,一石便有約摸350斤。一刻鍾的時間裏,讓一個民夫挖下1700斤的緻密土方並且運到河邊,已經是極限了,實際上並非每個服徭役的民夫都是這樣的壯漢。
也就是說,通過使用船隻和機關,蕭銑的方法至少在這一刻,讓民夫的單位人力效率提升了五倍以上。
而且,這還不是全部——這隻能說是提高了旱渠部分的作業速度。在另一側,也就是原本水深已經達到了一丈的古河道內,因為河水被分流了大半,情況也在向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鏈鬥式挖泥船和爬犁船在應用時,原本也是頗有限製的,比如水深如果越深的話,那麽爬犁的挖鬥輪就要做得越大,爬犁的豎杆便要在水下伸得越長。這些都會增加成本、機械力損耗,以及更大的水下阻力。這也是為什麽蕭銑一開始隻要求把古河道疏浚到吃水一丈就可以了,而沒有要求更多,因為越往深裏挖,損耗便越大,效率就越低。
但是,古河道內的水被放掉大半之後,情況一下子就不一樣了。挖鬥重新回到了隻要伸到水麵以下六尺就能挖起滿滿一兜淤泥的狀態,爬犁也隻要拖在船底不遠的深處,便能正常翻耕河床。
自古修運河,對水位最好的控製,便是不深不淺,四五尺為宜。再深了人沒法站住腳徒步作業,再淺了吃水不足以過船,連運送泥沙這樣的活都隻能手工搬運,太低效。可是這種不深不淺的作業狀態,自古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或許隻有修河修到最順手的那一刻,才能短暫地保持這種狀態,此後隨著深挖,不免又會轉入低效狀態。
“在華亭塘上遊堆築圍堰,截斷華亭塘本身大部分水流,僅留四尺深引流渠缺口。另讓民夫挖通華亭塘上遊與平行旱渠之間的堤防,把大部分河水引入旱渠。一旦旱渠內吃水超過四尺,便調撥一半挖泥船進入旱渠爬犁鬆土、挖土作業。”
聽到這條標新立異的施工方案指令的時候,包括原本在將作監幹過的劉三刀都聽得呆了——包括宇文愷在內,自古都沒有人這麽挖運河的。挖運河,哪有不直接一次性挖夠所需深淺寬窄,然後再放水的?哪有挖了一半深度之後,先放水淹了河道,再深挖的道理?那不是平白增加施工難度麽?縱然捨不得現有的自然河道的寬度、深度,想要合併兩河,也該到最後才推倒兩條平行河渠之間的堵坡,然後挖平推到兩岸才是。
可是人家才是頭兒,是立了軍令狀的正主。蕭銑如此堅持,劉三刀和陸鴻鳴自然也隻好依葫蘆畫瓢照做了。
第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
五月末,武康縣吳興縣界處的江南運河工地上。一個三旬年紀、衣著不文不武、頜下三角絡腮濃須的精幹官吏獨立在土墩上,遠望著南邊河段往來如潮的工匠民夫,心中驚疑不定。
此人,便是與蕭銑同為江南河少監的麻叔謀了。麻叔謀本名麻祜,家中排行第三,字叔謀。他靠武職入仕途,在當年滅南陳之戰中才開始立軍功入仕,後來轉入將作監管一些營造,自然沒來得及經歷當年開皇三年朝廷開廣通渠時的盛況;不過這些年下來,沒見過豬跑還沒吃過豬肉麽?朝廷一貫以來是怎麽修河的,他還是頗有點經驗認識的。
但是,看著同僚蕭銑的修河手段,麻叔謀已經覺得腦子不好使了,曾經的一切經驗,似乎到了這裏都沒用了,需要徹底推倒自己的三觀重新建立認識。
從華亭塘往南,原本華亭塘、平湖塘河道內有一丈深的河水,如今已經水位下降了一半,估計也就剩下五六尺的樣子;而一旁與主河道隔著一道不超過四五丈頂寬土堤的平行旱渠,現在卻灌進了不少水量,以至於也有至少四尺吃水。這一切,都是八天前華亭塘主河道被圍堰堵死了一大半導致的分流效果。
一大半河水被引入原本的平行旱渠之後,爬犁船堪堪可以駛入渠內。在順水衝擊的水力推動與車船槳輪的雙重推動下,再加上偶爾順風時扯起的風帆,一艘艘爬犁船以遲緩而堅定的速度翻犁著河底原本相對夯實堅硬的土層,把硬土破碎成一道道如同翻耕過的土壟土溝那樣鬆散的結構,便於後續外力的挖掘。
爬犁船往返行駛數遭僅僅需要兩三日,便可以讓原本難以繼續挖掘的土層因此又鬆泛好幾尺的深度。隨後,便是鏈鬥式的挖泥船上場,在河底土層被充分攪爛犁鬆之後,已經磨合成熟的挖泥船一炷香的時間居然便可以挖起河底將近一千石的土方碎石——這還是已經算上了一炷香內,船需要靠岸卸下船艙中滿載土石所需的時間。
這種效率,簡直高得可怕。一艘鏈鬥式挖泥船,加上一艘爬犁船,兩艘船加起來隻需要使用四十個左右的民夫水手。但是,如果使用當年宇文愷的施工方法,直接在相對堅硬、沒有被徹底浸泡軟化的地層上挖出一千石容積的土方的話,至少要兩百個民夫埋頭苦幹。
須知,“石”這個單位,其實是容積單位,而非重量單位。故而,當“一石糧食”有130~140斤的時候——之所以有這些誤差,是因為同樣一石容積的稻米、粟米、麥子,也會因為密度不同,而有幾個百分點的重量差距——若是換成土方,一石便有約摸350斤。一刻鍾的時間裏,讓一個民夫挖下1700斤的緻密土方並且運到河邊,已經是極限了,實際上並非每個服徭役的民夫都是這樣的壯漢。
也就是說,通過使用船隻和機關,蕭銑的方法至少在這一刻,讓民夫的單位人力效率提升了五倍以上。
而且,這還不是全部——這隻能說是提高了旱渠部分的作業速度。在另一側,也就是原本水深已經達到了一丈的古河道內,因為河水被分流了大半,情況也在向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鏈鬥式挖泥船和爬犁船在應用時,原本也是頗有限製的,比如水深如果越深的話,那麽爬犁的挖鬥輪就要做得越大,爬犁的豎杆便要在水下伸得越長。這些都會增加成本、機械力損耗,以及更大的水下阻力。這也是為什麽蕭銑一開始隻要求把古河道疏浚到吃水一丈就可以了,而沒有要求更多,因為越往深裏挖,損耗便越大,效率就越低。
但是,古河道內的水被放掉大半之後,情況一下子就不一樣了。挖鬥重新回到了隻要伸到水麵以下六尺就能挖起滿滿一兜淤泥的狀態,爬犁也隻要拖在船底不遠的深處,便能正常翻耕河床。
自古修運河,對水位最好的控製,便是不深不淺,四五尺為宜。再深了人沒法站住腳徒步作業,再淺了吃水不足以過船,連運送泥沙這樣的活都隻能手工搬運,太低效。可是這種不深不淺的作業狀態,自古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或許隻有修河修到最順手的那一刻,才能短暫地保持這種狀態,此後隨著深挖,不免又會轉入低效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