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揮觀察所的轉移:適時轉移指揮觀察位置,是為了適應戰鬥形勢的變化,在更有利的位置上實施指揮或防止敵人的襲擊。指揮觀察所的轉移有兩種情況;一是主動轉移,即戰鬥發展順利,原位置不便於實施有效指揮或戰鬥告一段落,指揮觀察所需向前推進;二是被動轉移,即指揮位置暴露,受敵火力嚴重威脅或依上級指示轉移。
指揮觀察所轉移的方式,有交替轉移和一次性轉移兩種。通常隨戰鬥隊形一次性轉移。當戰鬥激烈或遭敵火力壓製時,為確保指揮的安全穩定,可實施交替轉移,即由指揮員首先率領部分人員和器材向預定地區轉移,其他人員仍在原地繼續指揮戰鬥,待首批轉移人員到達預備指揮觀察所並溝通通信聯絡後再行轉移。指揮觀察所的轉移,不能中斷對所屬分隊的有效指揮,為此,分隊戰鬥行動處於關鍵時節時,通常不轉移指揮觀察所;一般情況下,營指揮觀察所與連指揮觀察所不能同時轉移,以便相互接替指揮。轉移時通常應先請示報告上級、通報友鄰和下級。防禦戰鬥中,指揮觀察所轉移必須經上級批準。
(四)指揮觀察所的防衛:指揮觀察所是分隊的神經中樞,指揮控製的中心,戰場信息
的集散場所,分隊戰鬥力形成的關鍵紐帶,同時,也是敵人重要的偵察和破壞目標。特別是敵人各種遠距離、高精度的偵察器材以及大規模麵狀殺傷武器使用於戰場,使指揮觀察所麵臨著越來越大的威脅。因此,指揮觀察所的防衛十分重要。由於步兵指揮觀察所規模較小,沒有專門力量防衛,其防衛措施,一是對配置在指揮觀察所附近執行戰鬥任務的分隊,賦予其部分地麵防衛任務;二是給指揮觀察所內的各類人員配備必要的自衛武器,以加強其自身的防衛船力;三是建立嚴密的觀察警報配係,營指揮觀察所附近應設步哨、遊動哨,組織對空警戒火力,以防敵空中襲擊;四是建立防衛值班製度,以維護秩序,並嚴格保密,防止無關人員接近。在進行上述了解任務、定下決心、組織協同和保障、組織與建立指揮觀察所等工作的同時,還應進行戰鬥動員,組織指導各分隊搞好各種物資器材準備,檢查督促各分隊按時完成戰鬥準備,組織分隊開進或占領陣地等。當情況允許時,應組織臨戰訓練。
五、協調控製戰鬥:協調控製戰鬥行動是指揮員指揮分隊落實戰鬥方案,實現戰鬥決心的活動,是戰鬥指揮過程中的實踐階段,是能否最終實現戰鬥決心的關鍵。
協調和控製是指揮活動的兩項基本職能。協調是指揮員為實現決心,對所屬分隊的時間序、空間序及相互作用行為出現的紊亂現象的自主調節過程。控製主要指指揮員根據預定戰鬥目標和戰鬥方案,對指揮對象的不當行為採取糾正措施的職能。協調控製戰鬥的根本原因在於,不論指揮員在定下決心、組織協同和保障時設想得如何全麵,情況判斷得如何正確,仗一旦打起來,所屬各分隊相互支援、相互協同的空間序和時間序都有可能發生紊亂,它們在執行原定計劃和實現原定目標中都有可能發生偏離,而且這種紊亂和偏離現象往往持續地出現於戰鬥過程的始終。指揮員欲實現既定戰鬥決心,就必須不斷地對所屬各分隊的紊亂現象進行調整,對偏離現象進行糾正。指揮員協調控製指揮對象的內容主要是:
(一)監督各分隊執行戰鬥命令:主要是檢查下級指揮員和士兵對戰鬥命令和各項預案,特別是對所擔負的任務、完成任務的方法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下級的決心和行動方法是否符合上級意圖;對下級不符合上級意麵的決心內容要及時給予糾正;檢查各分隊執行命令和方案的情況,是否按協同要求,按規定時間、地點使用了兵力火器,展開了行動,進行了協同,隱蔽、偽裝和保密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對難以完成的戰鬥任務及時給予協調解決。
(二)調整各分隊的紊亂行為:由於戰場情況的不確定性,分隊戰鬥行動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背離原戰鬥方案的現象,這就需要指揮員進行不間斷的協調控製,根據總的戰鬥目標,糾正各分隊行動的偏差和紊亂,將火力、突擊、機動、防護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各分隊戰鬥行動有序地發展,以達成總體戰鬥目的的實現。調整各分隊戰鬥部署時,應盡可能避免分隊作戰場橫向運動,要嚴密組織戰鬥保障,確保分隊迅速、安全、順利地實施調整。
(三)幫助各分隊解決戰鬥中的實際問題:要及時準確地掌握戰場情況的發展變化,了解各分隊戰鬥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對各分隊戰鬥的進展情況、人員傷亡、武器裝備損耗和物資保障,應給予特別關注,及時幫助他們解決戰鬥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以利於戰鬥任務的順利完成。(四)修正或重新定下戰鬥決心:戰鬥決心是建立在一定的情況判斷基礎之上的,和戰場實際情況的發展不可能完全吻合。
毛澤東指出:戰鬥計劃“部分地改變的事差不多每一作戰都是有的,全部地改變的事也是間或有的。”隻要情況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就必須堅決執行上級命令,貫徹和修正既定決心,完成既定任務。當戰場情況發生根本性變化時,應當立即報告上級,並根據上級指示和新的情況定下新的決心,協調各分隊的戰鬥行動。情況發生急劇變化或者同上級的聯絡中斯時,應當勇於負責,根據上級總意圖機斷行事,並盡快恢復與上級的聯繫。
指揮觀察所轉移的方式,有交替轉移和一次性轉移兩種。通常隨戰鬥隊形一次性轉移。當戰鬥激烈或遭敵火力壓製時,為確保指揮的安全穩定,可實施交替轉移,即由指揮員首先率領部分人員和器材向預定地區轉移,其他人員仍在原地繼續指揮戰鬥,待首批轉移人員到達預備指揮觀察所並溝通通信聯絡後再行轉移。指揮觀察所的轉移,不能中斷對所屬分隊的有效指揮,為此,分隊戰鬥行動處於關鍵時節時,通常不轉移指揮觀察所;一般情況下,營指揮觀察所與連指揮觀察所不能同時轉移,以便相互接替指揮。轉移時通常應先請示報告上級、通報友鄰和下級。防禦戰鬥中,指揮觀察所轉移必須經上級批準。
(四)指揮觀察所的防衛:指揮觀察所是分隊的神經中樞,指揮控製的中心,戰場信息
的集散場所,分隊戰鬥力形成的關鍵紐帶,同時,也是敵人重要的偵察和破壞目標。特別是敵人各種遠距離、高精度的偵察器材以及大規模麵狀殺傷武器使用於戰場,使指揮觀察所麵臨著越來越大的威脅。因此,指揮觀察所的防衛十分重要。由於步兵指揮觀察所規模較小,沒有專門力量防衛,其防衛措施,一是對配置在指揮觀察所附近執行戰鬥任務的分隊,賦予其部分地麵防衛任務;二是給指揮觀察所內的各類人員配備必要的自衛武器,以加強其自身的防衛船力;三是建立嚴密的觀察警報配係,營指揮觀察所附近應設步哨、遊動哨,組織對空警戒火力,以防敵空中襲擊;四是建立防衛值班製度,以維護秩序,並嚴格保密,防止無關人員接近。在進行上述了解任務、定下決心、組織協同和保障、組織與建立指揮觀察所等工作的同時,還應進行戰鬥動員,組織指導各分隊搞好各種物資器材準備,檢查督促各分隊按時完成戰鬥準備,組織分隊開進或占領陣地等。當情況允許時,應組織臨戰訓練。
五、協調控製戰鬥:協調控製戰鬥行動是指揮員指揮分隊落實戰鬥方案,實現戰鬥決心的活動,是戰鬥指揮過程中的實踐階段,是能否最終實現戰鬥決心的關鍵。
協調和控製是指揮活動的兩項基本職能。協調是指揮員為實現決心,對所屬分隊的時間序、空間序及相互作用行為出現的紊亂現象的自主調節過程。控製主要指指揮員根據預定戰鬥目標和戰鬥方案,對指揮對象的不當行為採取糾正措施的職能。協調控製戰鬥的根本原因在於,不論指揮員在定下決心、組織協同和保障時設想得如何全麵,情況判斷得如何正確,仗一旦打起來,所屬各分隊相互支援、相互協同的空間序和時間序都有可能發生紊亂,它們在執行原定計劃和實現原定目標中都有可能發生偏離,而且這種紊亂和偏離現象往往持續地出現於戰鬥過程的始終。指揮員欲實現既定戰鬥決心,就必須不斷地對所屬各分隊的紊亂現象進行調整,對偏離現象進行糾正。指揮員協調控製指揮對象的內容主要是:
(一)監督各分隊執行戰鬥命令:主要是檢查下級指揮員和士兵對戰鬥命令和各項預案,特別是對所擔負的任務、完成任務的方法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下級的決心和行動方法是否符合上級意圖;對下級不符合上級意麵的決心內容要及時給予糾正;檢查各分隊執行命令和方案的情況,是否按協同要求,按規定時間、地點使用了兵力火器,展開了行動,進行了協同,隱蔽、偽裝和保密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對難以完成的戰鬥任務及時給予協調解決。
(二)調整各分隊的紊亂行為:由於戰場情況的不確定性,分隊戰鬥行動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背離原戰鬥方案的現象,這就需要指揮員進行不間斷的協調控製,根據總的戰鬥目標,糾正各分隊行動的偏差和紊亂,將火力、突擊、機動、防護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各分隊戰鬥行動有序地發展,以達成總體戰鬥目的的實現。調整各分隊戰鬥部署時,應盡可能避免分隊作戰場橫向運動,要嚴密組織戰鬥保障,確保分隊迅速、安全、順利地實施調整。
(三)幫助各分隊解決戰鬥中的實際問題:要及時準確地掌握戰場情況的發展變化,了解各分隊戰鬥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對各分隊戰鬥的進展情況、人員傷亡、武器裝備損耗和物資保障,應給予特別關注,及時幫助他們解決戰鬥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以利於戰鬥任務的順利完成。(四)修正或重新定下戰鬥決心:戰鬥決心是建立在一定的情況判斷基礎之上的,和戰場實際情況的發展不可能完全吻合。
毛澤東指出:戰鬥計劃“部分地改變的事差不多每一作戰都是有的,全部地改變的事也是間或有的。”隻要情況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就必須堅決執行上級命令,貫徹和修正既定決心,完成既定任務。當戰場情況發生根本性變化時,應當立即報告上級,並根據上級指示和新的情況定下新的決心,協調各分隊的戰鬥行動。情況發生急劇變化或者同上級的聯絡中斯時,應當勇於負責,根據上級總意圖機斷行事,並盡快恢復與上級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