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學術爭鳴,必須運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圍繞充實、更新、完善學科理論體係,抓住重點,從實際出發,組織一些專題研究,進行新的探索。學術爭鳴需要解放思想,勇於探索和創新,需要充分發揮積極性和聰明才智,深入到教學、訓練和戰備的實踐中去調查研究,使學術爭鳴與教學、訓練和戰備結合起來。條件具備時,還應深入戰鬥實踐,總結和研究實戰徑驗,以不斷發展新的認識。要廣泛獲取與研究課題有關的最新信息,掌握研究動態,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揭示新的指導規律,適時充實、完善學科理論體係,使我軍步兵戰術理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第二章步兵戰鬥的產生與發展


    研究步兵戰鬥,首先要了解它在歷史上是怎樣產生的,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從而揭示步兵戰鬥的規律,把握其發展趨勢,以便研究現代條件下的步兵戰術,指導現代條件下的步兵戰鬥實踐。


    第一節步兵戰鬥的產生


    步兵戰鬥是最古老的戰鬥。研究步兵戰鬥的產生,不得不從戰鬥和戰爭的產生說起。在古代,戰爭和戰鬥是不區分的,統稱為“戰”。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武裝鬥爭規模的逐漸擴大,人們才開始將武裝鬥爭區分為戰爭和戰鬥兩個層次。到了近代,隨著武裝鬥爭形態的進一步複雜化,人們才在戰爭和戰鬥之間增加了戰役概念。關於什麽是戰爭以及戰爭是如何產生的,戰爭史有不同的說法。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是:戰爭是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而進行的武裝鬥爭,它是“從有私有財產和有階級以來就開始了的,用以解決階級和階級、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之間,在一定發展階段的矛盾的一種最高的鬥爭形式,戰爭是政治用暴力手段的繼續。”根據馬克思主義的這些觀點,戰爭的產生當定在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階級社會、第一個國家政權產生之際。在古代,世界各民族、地區之間發展極不平衡。據考證,古埃及在公元前31世紀出現了奴隸製國家,而中華民族直到公元前22世紀夏啟鎮壓有扈氏才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奴隸主國家政權,所以,中華民族的“戰爭”產生於公元前22世紀夏啟消滅有扈氏進入階級社會之際。此前幾千年氏族社會部落之間為爭奪自然資源、生存空間而進行的爭鬥,孕育了戰爭這一特殊的社會形態。這些爭鬥還不具備“戰爭’的本質屬性。夏啟將有扈氏一族作為奴隸後,組建了軍隊,頒布了刑法,建立了初步的國家機器,對一係列不服從的部落進行了征伐,並使之成為奴隸。從此,政治、軍事意義上的戰爭便在中華民族大地上產生了。夏啟在戰爭中使用的戰鬥方法無疑是沿用氏族爭鬥的方法,而氏族爭鬥的方法就是人們在與自然作鬥爭時狩獵的方法。隻不過狩獵時是設點合圍,而戰爭時是群體相對。平日先進的生產勞動工具車、舟、農器、弓箭便是爭鬥械具。夏啟組建軍隊開初有多大規模,建製如何,無從考察,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車、弓箭等當時晟先進的工具都裝備在軍隊裏,成為最先進的戰具。直到夏杼時代,才開始製造專門用於戰爭的武器。軍隊是階級壓迫、階級專政的工具,從它誕生時起,從軍就是貴族的專利,是貴族的特權。被選為軍隊成員的貴族分子披戴甲冑,是為甲士,用最先進的車作為工具,以車為單位組成嚴整的有組織的武裝集團。這個時期的戰爭,史稱車戰。


    中國古代第一支軍隊就是以戰車為主要戰具的車兵部隊,這標誌著中華民族文明的進步。因為階級的產生、國家的出現,取決於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世界其他各農耕氏族,凡先進的氏族,都是發明了舟、車,使用金屬工具以後開始進入階級社會的,所以,作為階級專政工具的軍隊,自然就以最先進的車來裝備了。這便是古代發達民族的軍隊一誕生就是車兵部隊的原因。中國古代第一支正規軍隊是車兵部隊,那麽步兵是怎樣產生的呢?步兵的前身是戰車下的步卒。在以峨車作為基本作戰單位時,除車上甲士外,每車還隸屬一定數量的步兵,作戰時,甲士乘車,步兵則在車下前進。這一時期,步兵還不是獨立的兵種。


    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至春秋時,便從奴隸主貴族中產生了新興地主階級。他們在封邑內實行新的經濟政策和政治措掩,農民階級隨之出現}由於社會矛盾尖銳,階級鬥爭激烈,戰爭頻繁,農民大量進入軍隊,改變著步卒的成分,軍隊規模增大,步卒數量增加,步卒的戰鬥力日益提高,以至成為戰車的倚重力量,步卒的兵器配置和戰術訓練日益增強。出於兼併戰爭的需要,不僅平原廣野等自然條件好的地方是爭奪空間、是戰場,那些偏遠叢林、險區、沙漠等地,也成為爭奪的空間,成為戰場。戰車在平原廣野中縱橫馳騁,威猛無比,但在叢林、深山、險阻、沼澤之地,則無能為力。而這些地方卻是能翻山越嶺、涉水過河的步卒的用武之地。於是,獨立於車兵的步兵便產生了。步兵戰鬥的產生當以春秋時晉國的魏舒“毀車為行”為標誌。據《左傳》記載,公元前541年,晉軍與群狄戰於太原之險阻地帶。


    魏舒審察雙方態勢後認為,敵人是徒步的,我是戰車,交戰地險阻,有十徒兵可對付我一戰車,若把戰車困在險阻之地,他們就占優勢。於是,他命令戰車上的貴族甲士走下戰車,回到步卒行列中,將車棄置,以步兵方陣對敵。當時還有幾個頑固的貴族甲士不願下車,不願“降低”自己的貴族身份。魏舒將他們斬首示眾,甲士們才全部聽命。魏舒將5000人置於前陣,12500人置於後陣,8100人為右角(右陣),2700人為左角(左陣),2500人為前鋒(前拒),將全軍三萬餘人布成了步兵的五陣。狄人見晉軍丟下戰車,人員依戰車方陣排列,感到好笑。晉兵乘勢衝去,狄人大敗。魏舒“毀車為行”的壯舉,在中國戰爭史上具有裏程碑的性質。這是1000多年正規車戰戰爭以來,第一次以徒步形式進行的正規戰爭,是步兵第一次作為獨立的兵種出現在戰場上。縱觀世界發達民族,步戰都由車戰轉變而來,都是步兵方陣取代車兵方陣。古希臘的車戰持續至公元前9世紀,公元前8世紀開始了步戰。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束,西南亞的底格裏斯和幼發拉底兩河流域的古亞述國對外進行的擴張戰爭,史稱亞述戰爭,其軍隊即以獨立的步兵為主力,分重裝步兵與輕裝步兵,戰車已退居次要地位,奴隸隻擔任運輸任務。這就是說,世界上第一支建製步兵的產生不晚於公元前8世紀,而中國古代步兵的產生則在公元前6世紀中葉。步兵戰鬥源於車兵戰鬥,步兵戰鬥的方法穆用於步卒的戰鬥方法和車戰的陣法。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車兵的戰鬥方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步兵戰術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洪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洪程並收藏步兵戰術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