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奧匈帝國有三個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奧地利政府和一個位於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奧地利各有各自的議會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權利理論上是至高的,但實際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負責陸軍、海軍、外交和對外貿易。奧匈帝國內的一些地區如賈利希亞和克羅埃西亞享受特別地位,它們擁有特殊的政府形式。兩個地區的共同政府由一個共同部長會議組成,這個共同部長會議的成員包括三個部長(財政、軍事和外交),兩個地區的首相,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每個議會派出一個代表團分別對共同部長會議的財政計劃進行表決,這樣每個地區政府對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最終共同政府的部長僅對皇帝負責,而皇帝本人有權對外交和軍事政策作最後決定。兩個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權力交叉往往導致摩擦和低效率。尤其軍隊在這方麵受到阻礙。盡管軍事是中央政府的職權範圍,但奧地利和匈牙利政府有徵兵、提供駐紮地、運輸和補給,以及負責軍隊人員民事的和非軍事事務的責任。因此每個地方政府對中央政府的決定有很強的影響力,而每個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個機會來擴大它們自己的權力。從1867年開始兩個政府與中央政府之間最大的爭執是關於每個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納多少費用的問題。這個問題每十年進行一次協商,而每次協商都造成很大的爭議。尤其是從1900年開始,匈牙利的議會中民族主義者占多數和組織政府開始。
可以看出,與中華帝國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漢人相比,奧匈帝國的兩個部分起支配作用的兩個民族其實不占統治地位,奧匈帝國民族組成複雜,日耳曼人占到24%,匈牙利人20%,捷克人占到13%,波蘭人占到10%,另外還有8%的烏克蘭人,6%的羅馬尼亞人,5%的克羅埃西亞人,4%的斯洛伐克人,4%的塞爾維亞人,3%的斯洛維尼亞人,3%的義大利人。捷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斯洛維尼亞人和義大利人等都試圖獲得更大的發言權。奧匈帝國內爭議最大的一個問題是語言的問題,哪些語言是官方語言或官用語言總是一個問題。少數民族總是希望使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以及教育他們自己的語言。比如1897年4月5日奧地利首相下令在波希米亞將捷克語和德語作為同等的內部官方語言,結果受到整個帝國德國民族主義者的抨擊,最後這位首相被解僱。
而經濟方麵,奧匈帝國的經濟發展很快,各地發展不均衡。技術的改進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傳播到整個帝國。舊的封建主義製度不斷消失。維也納附近、奧地利腹地、阿爾卑斯山麓和波希米亞是經濟發展的中心。19世紀末,匈牙利中心平原和喀爾巴阡山脈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很快。整個帝國內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差相當大。總的來說西部的發展比東部高得多。20世紀初整個帝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都很高,國家每人平均生產率每年約提高。但國家的經濟發展總的來說還是落後於其它國家,原因是它的起步比較晚。英國的數字約是奧匈帝國的三倍,德國是它的兩倍。
鐵路在奧匈帝國普及很快,這使得奧匈帝國的分裂更加快了。1841年奧匈帝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就已經從維也納出發在西部建立了一個鐵路核心。此時政府認識到鐵路的軍事意義,因此開始在其建設上大量投資。布拉迪斯拉發、布達佩斯、布拉格、克拉科夫、格拉茨、盧布爾雅那和威尼斯都被聯入鐵路網。到1854年為止整個帝國內的鐵路網長度達2000千米。由於1848年的革命和克裏米亞戰爭帝國政府為解決其經濟困難開始將其鐵路出售給私人投資者。從1854年到1879年幾乎所有的鐵路建設都是由私人投資完成的。在奧地利部分鐵路網延長了7952千米,在匈牙利部分鐵路網延長了5839千米。許多新的地區被連入鐵路網,現有的鐵路網被連接到一起。1879年後政府開始慢慢地重新將鐵路網國有化。從1879年到1900年奧匈帝國修建了25000公裏鐵路,大多補充已有的鐵路網。
奧地利部分和匈牙利部分地區政府對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態度也稍不相同。布達佩斯的政治家害怕帝國的擴大會使得匈牙利人的比例和影響變小。按1878年的《柏林條約》,奧匈帝國於1878年8月占領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1908年10月它正式被併入帝國。這塊地方被作為雙方共同管理地區,並被率屬於財政部管理。為解決這個不正常的狀況一些維也納的政治家考慮將這塊地區與帝國南部的其它一些斯拉夫人占多數的地區合併為帝國的一個第三個地區。當地的克羅埃西亞人可能較為親近維也納,而非布達佩斯。
在大戰中慘敗的奧匈帝國無法將這眾多民族聯合在一起了。其它成員也對帝國喪失了信心:經濟發展已經停止,新的經濟發展的希望也消失了,戰時許多戰前在奧地利部分引入的開放政策被取消。在這些條件下極端民族主義者獲得了許多支持者。戰後,一係列地區宣布獨立。捷克首先宣布獨立,匈牙利其次。特蘭西瓦尼亞大多數地區加入羅馬尼亞,其中還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數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區聯合組成了後來的南斯拉夫。戰後戰勝國承認這些新的邊界,大大地改變了歐洲的政治地圖,一係列條約保障這些邊界的合法性。
奧匈帝國崩潰後,奧地利和匈牙利成為共和國,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驅逐。李經述汲取奧匈帝國崩潰的教訓,決定立即在中華帝國所有的地區和殖民地都推廣漢字和漢語,規定漢語為中華帝國所有地區的官方語言,並且強力把所有地區的外交、國防等國家權力都收歸中央政府,任何地方政府不得與中央抗衡,不得與中央政府討價還價,穩定了中華帝國的局勢。
可以看出,與中華帝國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漢人相比,奧匈帝國的兩個部分起支配作用的兩個民族其實不占統治地位,奧匈帝國民族組成複雜,日耳曼人占到24%,匈牙利人20%,捷克人占到13%,波蘭人占到10%,另外還有8%的烏克蘭人,6%的羅馬尼亞人,5%的克羅埃西亞人,4%的斯洛伐克人,4%的塞爾維亞人,3%的斯洛維尼亞人,3%的義大利人。捷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斯洛維尼亞人和義大利人等都試圖獲得更大的發言權。奧匈帝國內爭議最大的一個問題是語言的問題,哪些語言是官方語言或官用語言總是一個問題。少數民族總是希望使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以及教育他們自己的語言。比如1897年4月5日奧地利首相下令在波希米亞將捷克語和德語作為同等的內部官方語言,結果受到整個帝國德國民族主義者的抨擊,最後這位首相被解僱。
而經濟方麵,奧匈帝國的經濟發展很快,各地發展不均衡。技術的改進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傳播到整個帝國。舊的封建主義製度不斷消失。維也納附近、奧地利腹地、阿爾卑斯山麓和波希米亞是經濟發展的中心。19世紀末,匈牙利中心平原和喀爾巴阡山脈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很快。整個帝國內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差相當大。總的來說西部的發展比東部高得多。20世紀初整個帝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都很高,國家每人平均生產率每年約提高。但國家的經濟發展總的來說還是落後於其它國家,原因是它的起步比較晚。英國的數字約是奧匈帝國的三倍,德國是它的兩倍。
鐵路在奧匈帝國普及很快,這使得奧匈帝國的分裂更加快了。1841年奧匈帝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就已經從維也納出發在西部建立了一個鐵路核心。此時政府認識到鐵路的軍事意義,因此開始在其建設上大量投資。布拉迪斯拉發、布達佩斯、布拉格、克拉科夫、格拉茨、盧布爾雅那和威尼斯都被聯入鐵路網。到1854年為止整個帝國內的鐵路網長度達2000千米。由於1848年的革命和克裏米亞戰爭帝國政府為解決其經濟困難開始將其鐵路出售給私人投資者。從1854年到1879年幾乎所有的鐵路建設都是由私人投資完成的。在奧地利部分鐵路網延長了7952千米,在匈牙利部分鐵路網延長了5839千米。許多新的地區被連入鐵路網,現有的鐵路網被連接到一起。1879年後政府開始慢慢地重新將鐵路網國有化。從1879年到1900年奧匈帝國修建了25000公裏鐵路,大多補充已有的鐵路網。
奧地利部分和匈牙利部分地區政府對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態度也稍不相同。布達佩斯的政治家害怕帝國的擴大會使得匈牙利人的比例和影響變小。按1878年的《柏林條約》,奧匈帝國於1878年8月占領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1908年10月它正式被併入帝國。這塊地方被作為雙方共同管理地區,並被率屬於財政部管理。為解決這個不正常的狀況一些維也納的政治家考慮將這塊地區與帝國南部的其它一些斯拉夫人占多數的地區合併為帝國的一個第三個地區。當地的克羅埃西亞人可能較為親近維也納,而非布達佩斯。
在大戰中慘敗的奧匈帝國無法將這眾多民族聯合在一起了。其它成員也對帝國喪失了信心:經濟發展已經停止,新的經濟發展的希望也消失了,戰時許多戰前在奧地利部分引入的開放政策被取消。在這些條件下極端民族主義者獲得了許多支持者。戰後,一係列地區宣布獨立。捷克首先宣布獨立,匈牙利其次。特蘭西瓦尼亞大多數地區加入羅馬尼亞,其中還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數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區聯合組成了後來的南斯拉夫。戰後戰勝國承認這些新的邊界,大大地改變了歐洲的政治地圖,一係列條約保障這些邊界的合法性。
奧匈帝國崩潰後,奧地利和匈牙利成為共和國,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驅逐。李經述汲取奧匈帝國崩潰的教訓,決定立即在中華帝國所有的地區和殖民地都推廣漢字和漢語,規定漢語為中華帝國所有地區的官方語言,並且強力把所有地區的外交、國防等國家權力都收歸中央政府,任何地方政府不得與中央抗衡,不得與中央政府討價還價,穩定了中華帝國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