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把漢那吉的爺爺——老俺答也看上了這位亭亭玉立的姑娘,公然與孫子展開激烈爭奪並取得最終勝利。爺爺竟然搶了孫子的情人,孫子忍無可忍,但又不是爺爺的對手。
盛怒之下,把漢那吉率妻兒、奶公等人在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的深秋,冒著淩冽霜風,騎著十幾匹韃靼馬匆匆趕到大同前線。大同官兵看到陣容不整的馬隊身無寸鐵,絕非訓練有素的蒙古騎兵,於是開門納入。一問方知,這位十八歲的青年,竟是俺答愛孫把漢那吉。
此事猶如平地驚雷,震動明蒙雙方。
遠在京城的張居正聽到風聲,一麵派偵使四處刺探情報,一麵寫信給當地督撫詢問詳情:“聽聞俺答的孫子攜十幾人來降,是否真有此事?你們邊關的統帥將,是親眼見到了?他為什麽來投降,這裏的來龍去脈是否弄清楚了?這件事關係重大,希望你們盡快向內閣匯報。”
幾十年來,大明王朝與韃靼人一直處於開戰狀態。按照慣例,明朝不能接受韃靼降將。一旦接受,必會引發事端。
大同巡撫方逢時以敏銳的政治頭腦預見到“此奇貨可居”,很是願意收納把漢那吉,但不敢擅作主張,立刻把此事轉報給駐紮陽和的宣大總督王崇古,徵求他的意見。
王崇古出身於山西巨商家庭,有著商人機智靈活的大腦,又嗜讀兵書,熟知兵略,早年抗倭立下赫赫戰功。隆慶年間,正是由高拱、張居正力薦,他才擔任防虜要衝的宣大總督。總督任內,他嚴申軍紀,革除邊關守將種種陋習。
王崇古和方逢時同榜登第,軍政工作上,兩人有效配合,時人以“王方”並稱。
當方巡撫將把漢那吉來降之事一五一十報告給王總督後,他和方逢時站在統一戰線,深知此事“雖若甚微,其關係華夷之分,實當慎重,始之不謹,將貽後艱”,耐心詢問把漢那吉等人為何降明,吩咐邊將優給衣食招待他們,並留在軍中。
這位蒙古籍的失戀少爺,一時之間搖身變為大明巡撫衙門的上賓。
此舉在當時並不被總督部下們看好,有部將諫阻王崇古:把漢那吉不過是個無關緊要的韃靼小子,最好不要接受他。
激進的幕僚甚至建議,夷人全數斬首,挫挫俺答囂張之焰!
王崇古聽了反對意見,頗不以為然:“天朝是仁義之邦,不可和夷人一般德行。”
部下們麵麵相覷,搞不清總督和巡撫的心思,但看見他們如此胸有成竹,也不得不收回意見。
經過幾番深思熟慮,王崇古、方逢時認定把漢那吉作為一個俘虜,明廷留著他不失為與俺答交涉的重要籌碼,巧妙利用他,必能擴大韃靼內部矛盾。
於是,兩人聯名上疏:“俺答橫行塞外幾乎五十年,威製諸部,侵擾邊圍。如今神明都厭惡他們的兇惡,讓他們骨肉離叛,千裏來降,我們應該供其宅舍,授其官職,華衣美食以悅其心,嚴禁出入,以防有詐。”
盡管邊帥高瞻遠矚,最終決定權還在朝中,王方二人的計劃必須獲得朝廷批準方可實施。不幸此時朝中大多人持反對意見,廷臣圍繞是否接受俺答投降,針鋒相對地在大殿中激辯起來。
正方:支持受降。
反方:反對受降。
正方辯手:高拱、張居正等內閣大佬。
反方辯手:饒仁侃、武尚賢、葉夢雄等言路健將。
葉夢雄等反對人士率先發難:“受降就是示弱,當年北宋末接受遼國郭藥師、張瑴之降,以致金兵入侵而國破家亡,歷史悲劇豈不是要重演?現今必須遣送把漢那吉回蒙古,以免引發北方戰禍。”
更有甚者,如直隸監察禦史姚繼可上來就口出狂言扣大帽:“虜寇不足為患,可怕的是我們大明國有內奸。方逢時紐寇縱掠,通敵謀反,罪不容誅。事跡昭然,通應並究!”
一時,朝議洶洶,兵部尚書不知所措,站在一旁一言不發。
混亂之下,內閣兩要員高拱和張居正卻都出奇地冷靜,二人不似那些從不調查研究、整日誇誇其談的官員,多年來,他們對北方邊境各大勢力都了如指掌,經過仔細分析,二人不約而同地都站在王崇古、方逢時一邊。
高閣老向來快人快語,麵對其他官員的非議,他選擇從闢謠入手:“方逢時年力精強,才猷敏練,輿論共推。你們說他通敵,可有明確證據?沒證據就誣衊宣鎮,真是無知小人。”
相比高拱通過闢謠“曲線救國”的戰術,張居正選擇單刀直入,直言接納把漢那吉是能改寫雙方歷史的好事:“聽說俺酋臨邊索要,我正擔心他棄而不取,到時候我們就空抱人質而結怨於虜,現在他來索要孫子,正有利於我們啊。”
隆慶皇帝極度信任高老師,看到老師支持受降,旋即下決心支持:“這事關係重大,邊臣們也一定明白這點,如今他們說可這樣做,卿等就應同心協力,促成此事。”
隆慶皇帝聽從閣臣之議,貶黜葉夢熊等頑固派,以息異議。同時,向俺答示好,授予把漢那吉指揮使,阿力哥正千戶,各賞大紅蟒衣一件。
遠在千裏之外的邊疆大臣得知朝廷支持他們,倍感鼓舞,剛烈的王崇古聽聞此事,大喝一聲:“我就是將一家老小的性命搭上,也要極力促成此事!”
盛怒之下,把漢那吉率妻兒、奶公等人在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的深秋,冒著淩冽霜風,騎著十幾匹韃靼馬匆匆趕到大同前線。大同官兵看到陣容不整的馬隊身無寸鐵,絕非訓練有素的蒙古騎兵,於是開門納入。一問方知,這位十八歲的青年,竟是俺答愛孫把漢那吉。
此事猶如平地驚雷,震動明蒙雙方。
遠在京城的張居正聽到風聲,一麵派偵使四處刺探情報,一麵寫信給當地督撫詢問詳情:“聽聞俺答的孫子攜十幾人來降,是否真有此事?你們邊關的統帥將,是親眼見到了?他為什麽來投降,這裏的來龍去脈是否弄清楚了?這件事關係重大,希望你們盡快向內閣匯報。”
幾十年來,大明王朝與韃靼人一直處於開戰狀態。按照慣例,明朝不能接受韃靼降將。一旦接受,必會引發事端。
大同巡撫方逢時以敏銳的政治頭腦預見到“此奇貨可居”,很是願意收納把漢那吉,但不敢擅作主張,立刻把此事轉報給駐紮陽和的宣大總督王崇古,徵求他的意見。
王崇古出身於山西巨商家庭,有著商人機智靈活的大腦,又嗜讀兵書,熟知兵略,早年抗倭立下赫赫戰功。隆慶年間,正是由高拱、張居正力薦,他才擔任防虜要衝的宣大總督。總督任內,他嚴申軍紀,革除邊關守將種種陋習。
王崇古和方逢時同榜登第,軍政工作上,兩人有效配合,時人以“王方”並稱。
當方巡撫將把漢那吉來降之事一五一十報告給王總督後,他和方逢時站在統一戰線,深知此事“雖若甚微,其關係華夷之分,實當慎重,始之不謹,將貽後艱”,耐心詢問把漢那吉等人為何降明,吩咐邊將優給衣食招待他們,並留在軍中。
這位蒙古籍的失戀少爺,一時之間搖身變為大明巡撫衙門的上賓。
此舉在當時並不被總督部下們看好,有部將諫阻王崇古:把漢那吉不過是個無關緊要的韃靼小子,最好不要接受他。
激進的幕僚甚至建議,夷人全數斬首,挫挫俺答囂張之焰!
王崇古聽了反對意見,頗不以為然:“天朝是仁義之邦,不可和夷人一般德行。”
部下們麵麵相覷,搞不清總督和巡撫的心思,但看見他們如此胸有成竹,也不得不收回意見。
經過幾番深思熟慮,王崇古、方逢時認定把漢那吉作為一個俘虜,明廷留著他不失為與俺答交涉的重要籌碼,巧妙利用他,必能擴大韃靼內部矛盾。
於是,兩人聯名上疏:“俺答橫行塞外幾乎五十年,威製諸部,侵擾邊圍。如今神明都厭惡他們的兇惡,讓他們骨肉離叛,千裏來降,我們應該供其宅舍,授其官職,華衣美食以悅其心,嚴禁出入,以防有詐。”
盡管邊帥高瞻遠矚,最終決定權還在朝中,王方二人的計劃必須獲得朝廷批準方可實施。不幸此時朝中大多人持反對意見,廷臣圍繞是否接受俺答投降,針鋒相對地在大殿中激辯起來。
正方:支持受降。
反方:反對受降。
正方辯手:高拱、張居正等內閣大佬。
反方辯手:饒仁侃、武尚賢、葉夢雄等言路健將。
葉夢雄等反對人士率先發難:“受降就是示弱,當年北宋末接受遼國郭藥師、張瑴之降,以致金兵入侵而國破家亡,歷史悲劇豈不是要重演?現今必須遣送把漢那吉回蒙古,以免引發北方戰禍。”
更有甚者,如直隸監察禦史姚繼可上來就口出狂言扣大帽:“虜寇不足為患,可怕的是我們大明國有內奸。方逢時紐寇縱掠,通敵謀反,罪不容誅。事跡昭然,通應並究!”
一時,朝議洶洶,兵部尚書不知所措,站在一旁一言不發。
混亂之下,內閣兩要員高拱和張居正卻都出奇地冷靜,二人不似那些從不調查研究、整日誇誇其談的官員,多年來,他們對北方邊境各大勢力都了如指掌,經過仔細分析,二人不約而同地都站在王崇古、方逢時一邊。
高閣老向來快人快語,麵對其他官員的非議,他選擇從闢謠入手:“方逢時年力精強,才猷敏練,輿論共推。你們說他通敵,可有明確證據?沒證據就誣衊宣鎮,真是無知小人。”
相比高拱通過闢謠“曲線救國”的戰術,張居正選擇單刀直入,直言接納把漢那吉是能改寫雙方歷史的好事:“聽說俺酋臨邊索要,我正擔心他棄而不取,到時候我們就空抱人質而結怨於虜,現在他來索要孫子,正有利於我們啊。”
隆慶皇帝極度信任高老師,看到老師支持受降,旋即下決心支持:“這事關係重大,邊臣們也一定明白這點,如今他們說可這樣做,卿等就應同心協力,促成此事。”
隆慶皇帝聽從閣臣之議,貶黜葉夢熊等頑固派,以息異議。同時,向俺答示好,授予把漢那吉指揮使,阿力哥正千戶,各賞大紅蟒衣一件。
遠在千裏之外的邊疆大臣得知朝廷支持他們,倍感鼓舞,剛烈的王崇古聽聞此事,大喝一聲:“我就是將一家老小的性命搭上,也要極力促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