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作者:[澳]約翰.赫斯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查理大帝雖然自我教育的成效不彰,但他提倡教育,對飽學之士也鼎力支持;他下令學者四處搜尋古代經典,進行抄寫。當今所有留存於世的拉丁文作品幾乎都是查理大帝掌政時期的複製本。沒有他,這些經典遺產留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查理大帝麵對極大的障礙。他底下沒有官僚體係,溝通管道闕如,商業不振,城鎮規模極小,到處兵荒馬亂。種種情境都和羅馬帝國大相逕庭。他的統理模式是在領土內廣派公爵、伯爵坐鎮,一方麵讓地方領主不敢造次,另一方麵督使他們服從查理大帝。這個帝國沒有憲法基礎,政府施政端賴領袖個人的權力。
查理大帝將他的宮殿蓋在亞琛(aachen),他的疆域中心附近。亞琛位於當今德國的西部,靠近德國和比利時的邊界,如今隻有大教堂猶存於世。大教堂依羅馬風格而建,也就是屋頂呈圓拱狀的羅馬式建築。支撐教堂圓頂的大柱是真正的羅馬遺物,是查理大帝特地從義大利運回來的。
第59節:第六章皇帝和教皇到底誰大?
(4)
千辛萬苦建立起一個龐大帝國後,查理大帝決定遵循日耳曼習俗,死後將土地分給幾個兒子,可惜他隻有一個兒子存活下來,帝國的分家直到他孫輩那一代才得以實現。而這幾個孫子內訌互鬥,查理大帝的帝國從此一分為三;西邊那塊最後變成如今的法國,東邊變成今日德國的原始地。可是,幾個孫子你爭我奪,加上維京人入侵,一片混亂中,查理大帝的治國方略已蕩然無存。各地的伯爵、公爵紛紛自立門戶,成為獨霸一方的強人,不管誰當國王都是“帝力於我何有哉”,服從性微乎其微。歐洲回復到羅馬覆亡初期的局麵:權力大為分散,國王必須先降伏山頭分立的伯爵、公爵,才可能讓強大的王國重現人間。
查理大帝建立的帝國消失了,教皇也失去了保護他的強人。有一段時間教皇得過且過,哪個地方王侯支持他,他就把誰加冕為王。公元962年,由查理舊帝國分出去的德意誌境內終於出現一個強大的新王,奧托一世(otto the first)。教皇為他戴上羅馬帝國的皇冠,從此以後,無論何人登基為德王,在受教皇加冕後也兼任羅馬帝國的最高元首,亦即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 皇帝巴結地方“角頭”
在歐洲,隻有德意誌的國王是選出來的。早在入侵羅馬帝國之前,日耳曼民族的傳統就是繼承製與選舉製的混合。王位候選人都是某王室家族的男性子嗣,這是為了確保選出的國王流著優良戰士的血液,這些日耳曼蠻族可不希望被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阿鬥統馭。
在法國,有很長一段時間正好所有的國王都生養出能幹的兒子,慢慢地,世襲就成了決定誰能登基成為法國國王的唯一途徑。可是,德意誌的國王沒那麽會生好兒子,因此選舉製不僅維繫不墜,更由於德王還要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選舉的角色更形吃重。皇帝既然統領大片的基督教江山,再加上選舉製把關,理論上,任何信奉基督的侯選人都有機會雀屏中選,但事實上,中選者幾乎都由德意誌某家族的王儲包辦。一開始,主教、爵爺等地方強權人士都有選舉權,為數眾多;到最後隻剩下七人具有“選舉人”身份。
跟全世界的國王一樣,這位德意誌君王兼皇帝也為了壓製地方強人而傷透腦筋——這些人有的還是他的選舉人。由於皇帝必須巴結選舉人才能登上寶座,有時候他不僅不敢施展帝威,反而退讓三分。除了地方上的權力鬥爭,數百年來皇帝還涉身於另一場爭鬥,對手是論權力、論地位都勢均力敵的人物:教皇,使得情勢更加複雜。
教皇和皇帝的權力日增,彼此都有推動之功。皇帝一直是教皇地位的捍衛者,在保護教皇的屬地方麵尤其舉足輕重。他們偶爾也會插手羅馬教務,目的是確保教皇乃信仰虔誠之輩,以免哪個投機人士坐上聖保羅(他是第一任教皇)的寶座。教皇借著為皇帝戴上冠冕、賜予羅馬皇帝封號,使得皇帝的威權更增,但自11世紀後,這對搭檔開始反目,因為教皇堅持教會事務應由羅馬治理,國王和王侯貴族都不能插手。
第60節:第六章皇帝和教皇到底誰大?
(5)
天主教會是中世紀時期最龐大的國際組織,可是它的力量始終削弱不振,因為不管是國王還是地方的權力掮客,都想左右他們地盤內的主教人選。他們汲汲營營,並不僅是為了在教會事務上有發聲餘地;主教底下會被賦予許多職缺——司鐸(通稱神父),教會的行政人員,同時掌控大片土地,也就是教會的收入來源。有時候,國土有三分之一是掌握在教會手裏,在德意誌地區更近乎一半。那些擁有世俗權力的人因此虎視眈眈,亟欲影響有能力施展莫大教權的主教。
當我們說教會是個國際組織時,不妨這樣想像:從事汽車製造業的豐田汽車,總公司設立在日本東京,假設豐田澳大利亞分公司的執行長必須由澳大利亞總理任命,廠長則由當地市長指派。體製上,這位廠長和執行長必須聽從東京總公司的指令,但實際上,由於任命他們的是澳大利亞的總理和市長,他們當然會瞻前顧後,小心不要得罪了他們。更何況,澳大利亞的總理和市長指派的人選不見得很懂汽車,他們想討好誰,就把這差事給誰做。中世紀的教會便是如此,它飽受白蟻侵蝕,慘遭地方權力掮客和歐洲君主的剝削,力量始終積弱難振。
查理大帝麵對極大的障礙。他底下沒有官僚體係,溝通管道闕如,商業不振,城鎮規模極小,到處兵荒馬亂。種種情境都和羅馬帝國大相逕庭。他的統理模式是在領土內廣派公爵、伯爵坐鎮,一方麵讓地方領主不敢造次,另一方麵督使他們服從查理大帝。這個帝國沒有憲法基礎,政府施政端賴領袖個人的權力。
查理大帝將他的宮殿蓋在亞琛(aachen),他的疆域中心附近。亞琛位於當今德國的西部,靠近德國和比利時的邊界,如今隻有大教堂猶存於世。大教堂依羅馬風格而建,也就是屋頂呈圓拱狀的羅馬式建築。支撐教堂圓頂的大柱是真正的羅馬遺物,是查理大帝特地從義大利運回來的。
第59節:第六章皇帝和教皇到底誰大?
(4)
千辛萬苦建立起一個龐大帝國後,查理大帝決定遵循日耳曼習俗,死後將土地分給幾個兒子,可惜他隻有一個兒子存活下來,帝國的分家直到他孫輩那一代才得以實現。而這幾個孫子內訌互鬥,查理大帝的帝國從此一分為三;西邊那塊最後變成如今的法國,東邊變成今日德國的原始地。可是,幾個孫子你爭我奪,加上維京人入侵,一片混亂中,查理大帝的治國方略已蕩然無存。各地的伯爵、公爵紛紛自立門戶,成為獨霸一方的強人,不管誰當國王都是“帝力於我何有哉”,服從性微乎其微。歐洲回復到羅馬覆亡初期的局麵:權力大為分散,國王必須先降伏山頭分立的伯爵、公爵,才可能讓強大的王國重現人間。
查理大帝建立的帝國消失了,教皇也失去了保護他的強人。有一段時間教皇得過且過,哪個地方王侯支持他,他就把誰加冕為王。公元962年,由查理舊帝國分出去的德意誌境內終於出現一個強大的新王,奧托一世(otto the first)。教皇為他戴上羅馬帝國的皇冠,從此以後,無論何人登基為德王,在受教皇加冕後也兼任羅馬帝國的最高元首,亦即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 皇帝巴結地方“角頭”
在歐洲,隻有德意誌的國王是選出來的。早在入侵羅馬帝國之前,日耳曼民族的傳統就是繼承製與選舉製的混合。王位候選人都是某王室家族的男性子嗣,這是為了確保選出的國王流著優良戰士的血液,這些日耳曼蠻族可不希望被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阿鬥統馭。
在法國,有很長一段時間正好所有的國王都生養出能幹的兒子,慢慢地,世襲就成了決定誰能登基成為法國國王的唯一途徑。可是,德意誌的國王沒那麽會生好兒子,因此選舉製不僅維繫不墜,更由於德王還要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選舉的角色更形吃重。皇帝既然統領大片的基督教江山,再加上選舉製把關,理論上,任何信奉基督的侯選人都有機會雀屏中選,但事實上,中選者幾乎都由德意誌某家族的王儲包辦。一開始,主教、爵爺等地方強權人士都有選舉權,為數眾多;到最後隻剩下七人具有“選舉人”身份。
跟全世界的國王一樣,這位德意誌君王兼皇帝也為了壓製地方強人而傷透腦筋——這些人有的還是他的選舉人。由於皇帝必須巴結選舉人才能登上寶座,有時候他不僅不敢施展帝威,反而退讓三分。除了地方上的權力鬥爭,數百年來皇帝還涉身於另一場爭鬥,對手是論權力、論地位都勢均力敵的人物:教皇,使得情勢更加複雜。
教皇和皇帝的權力日增,彼此都有推動之功。皇帝一直是教皇地位的捍衛者,在保護教皇的屬地方麵尤其舉足輕重。他們偶爾也會插手羅馬教務,目的是確保教皇乃信仰虔誠之輩,以免哪個投機人士坐上聖保羅(他是第一任教皇)的寶座。教皇借著為皇帝戴上冠冕、賜予羅馬皇帝封號,使得皇帝的威權更增,但自11世紀後,這對搭檔開始反目,因為教皇堅持教會事務應由羅馬治理,國王和王侯貴族都不能插手。
第60節:第六章皇帝和教皇到底誰大?
(5)
天主教會是中世紀時期最龐大的國際組織,可是它的力量始終削弱不振,因為不管是國王還是地方的權力掮客,都想左右他們地盤內的主教人選。他們汲汲營營,並不僅是為了在教會事務上有發聲餘地;主教底下會被賦予許多職缺——司鐸(通稱神父),教會的行政人員,同時掌控大片土地,也就是教會的收入來源。有時候,國土有三分之一是掌握在教會手裏,在德意誌地區更近乎一半。那些擁有世俗權力的人因此虎視眈眈,亟欲影響有能力施展莫大教權的主教。
當我們說教會是個國際組織時,不妨這樣想像:從事汽車製造業的豐田汽車,總公司設立在日本東京,假設豐田澳大利亞分公司的執行長必須由澳大利亞總理任命,廠長則由當地市長指派。體製上,這位廠長和執行長必須聽從東京總公司的指令,但實際上,由於任命他們的是澳大利亞的總理和市長,他們當然會瞻前顧後,小心不要得罪了他們。更何況,澳大利亞的總理和市長指派的人選不見得很懂汽車,他們想討好誰,就把這差事給誰做。中世紀的教會便是如此,它飽受白蟻侵蝕,慘遭地方權力掮客和歐洲君主的剝削,力量始終積弱難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