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提議,我們拋開生物學和演化不談,在學校裏專教這段章節,你覺得怎樣?“不行不行。”你一定會這麽說,因為你是個進步的文明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教育的功能;要是父母希望自己的小孩了解《聖經》的這段記載,他們可以自己教。那要是我們在學校裏既保留生物學和演化的課程,同時也教上述這段章節,你覺得如何?“不行不行。”科學顯示我們都是從動物演化而來,而且這世上到處都有篤信上帝造人的瘋狂信徒,讓他們趁著這個缺口進入學校殿堂,代價我們負擔不起。


    現在,來看看以下另一個故事,這是澳大利亞土著人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老人非常喜愛他的侄兒,年輕侄兒遠赴異國,愛上了一個女孩。這一對情侶後來私奔,可是被當地部落的長者追到,因為女孩已經被許配給部落的一個老人,於是他們用矛射死了年輕人。老人聽到噩耗後非常傷心,因為他非常愛他的侄兒,雖然他很老了,還是跋涉到那個國家,打算把屍體帶回故鄉。


    屍體對這位叔叔來說是個重負,因為老人家年事已高,而他的侄兒已近成年。可是他辦到了;他把屍體帶回故鄉,好好埋葬了。直到今天,你依然看得到老人行腳的蹤跡。在他中途將屍體放在沙地歇息的地方,你會發現噴泉;在他放屍體的岩地,你會發現水潭,裝滿了老人的淚水。


    第24節:第二章神性到理性,科學到浪漫——近代歐洲


    (12)


    傳統土著人住在一個魔幻世界裏,他們土地上的每樣東西都有一個故事,將他們的生活和祖先串連在一起。你認為這樣的故事應該保存嗎?“應該。”你會說。應該講給土著人的小孩聽嗎?“當然應該。”學校應該教他們這些嗎?“應該。”而學校確實有教。


    假裝我是啟蒙時代的人,我會說:“如果孩童想知道噴泉和水潭的來源,他們應該去讀地質學。”


    “什麽?”你會大聲反駁我,“這不是重點。”


    如果我繼續假扮啟蒙時代的人,我會說:“土著人活在黑暗和魔法的恐懼當中。”你不會聽得進去,因為你已經被故事迷住了。從這些故事聽來,土著人的生命似乎更完整,更健全,更貼近自然,因為你迷失在浪漫情懷裏。


    你似乎被分裂成兩半。對我們的孩童,你希望他們懂得科學就好,可是你也羨慕那些傳統信仰沒有斷裂的人。


    被分裂、被撕扯、被困惑,是歐洲的宿命。其他的文明隻有單一傳統,不是這種具有三重元素的大拚盤,歐洲在道德和智識生活上一直受到煎熬、困擾和瓦解。歐洲的血統來自一種非常混雜的淵源,沒有一個可以稱為“家”的地方。


    間奏篇古典情懷今猶在


    間奏篇


    古典情懷今猶在


    文藝復興時代的學者和作家們認為,他們或許做得出能與古希臘羅馬匹敵的藝術、文學和學術,但絕不可能超越。他們因此稱之為古典,意思就是經典的、最優的。


    古人與現代人的成就孰優孰劣,世人辯論長達兩百年之久,直到17世紀,希臘關於太陽、地球、星球和星宿的科學觀被證明是錯誤的,這場爭辯才告停息。自彼時起,大家對古典就減少了尊敬,轉而把更多希望放在現代人可能有的成就上。不過,就某些領域而言,我們的起點依然是希臘羅馬的書寫者。當我們注視著這些巨人,還是可能油然而生“古典情懷”。


    希臘雅典的三大哲人: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在哲學方麵舉足輕重。有人說過,整個西方的思想傳統無非是柏拉圖的註腳。這三人之間關係密切,蘇格拉底藉由“思辨”宣揚哲學觀點,柏拉圖是他的弟子,將老師的思想與對話記錄下來,亞裏士多德則是柏拉圖的學生。


    ? 蘇格拉底的問答


    蘇格拉底並沒有說他教的是真理,他隻是奠定了邁向真理的方法,基本上就是質疑一切、任何事物不能隻看表麵,他認為一般人的意見並不具備理性基礎。他會問這種看似簡單的問題:什麽叫做好人?弟子回答後,他就告訴對方,這個答案哪裏有個大漏洞。對方或許會再次反駁,不過這次比較謹慎;接著是更多的詢問、更多的修正。蘇格拉底認為,如果你的心智清明而敏捷,終究會掌握到真理。不必上窮碧落下黃泉,或是做什麽研究。真理是存在的,但你必須耕耘你的心智,才能掌握它。


    第25節:第二章神性到理性,科學到浪漫——近代歐洲


    (13)


    直到今天,這種方法依舊冠有他的大名:蘇格拉底問答法。照理說這應該是大學教師的教學指南——老師的角色不是製定規則,而是幫助學生清楚思考,從討論中得到豐碩的成果。因此,一段師生的對話可能類似這樣:


    老師:艾曼達,什麽是革命?


    艾曼達:以武力推翻政府。


    老師:如果這個國家本來由某個國王統治,結果國王的弟弟殺了他篡位為王,這算是革命嗎?


    艾曼達:噢,那不是。


    老師:這麽說,並不是所有以武力推翻政府的情況都是革命?


    艾曼達:呃,對,不是所有這樣的情況都算是革命。


    老師:那,除了武力推翻之外,還需要什麽條件才能造成革命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澳]約翰.赫斯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澳]約翰.赫斯特並收藏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