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搖了搖頭,道:“怕是我要連累你了,我受了傷,難以行走。”金日磾大奇,道:“是這些人傷了你麽?”


    忽有一名灰衣男子推門進來,見李陵、金日磾二人自行解脫綁縛,正在交談,不禁吃了一驚,忙叫道:“來人,快來人,快將他們兩個人的嘴堵上。”


    李陵忙問道:“那個人是誰?”金日磾愣了一下,問道:“哪個人?”驀然會意對方是問內奸是誰,微一遲疑,還是決意說出來,道:“是公……”


    但還不及說出遊說者的名字,便被重新堵上嘴巴、蒙住眼睛,反手縛住。先進來的灰衣男子拿鑰匙開了他右腳上的鐐銬,兩名男子將他拉起來,架了出去。


    李陵道:“喂,你們要帶他去……”一語未畢,口即被堵住,眼睛也失去了光明。雙手被重新拉到背後,用繩索牢牢捆住。有人將鐐銬的鐵鏈往他小腿上繞過數圈,用另一隻銬環鎖住他右腳踝上,令他動彈不得。


    隻聽見有重物滑動之聲,隨即有兩人上來,一人抓住李陵肩膀,一人抓住他雙腳。他意識到不妙,大力掙紮,卻還是被強行抬起來丟入了棺材中,棺蓋隨即“軋軋”合上。


    四周一下子寂靜了下來,李陵甚至能聽見自己沉重的喘息聲。他背上傷處觸碰到棺底,傷口火辣辣地刺痛,似乎每一寸皮肉都重新被生生扯裂,撕心裂肺的疼痛像萬根鋼針深深地紮進了他的身體。喘了幾口大氣,勉強積蓄了一點氣力,這才努力坐起。哪知道不及挺直身子,頭便撞上了棺蓋,又重新摔倒,幾欲昏死過去。


    休息了一會兒,他慢慢側過身子,一點一點挪動,終於翻轉了過來,背部朝上,累得大汗淋漓。雖然傷口疼痛不減,但傷處不再受到擠壓,可以減緩流血。


    他就那麽孤零零地伏在棺材中,饑渴交加,傷痛如炙,卻又無法喊叫,強忍痛苦煎熬,當真難受之極。他從來沒有覺得時光流逝得如此之慢,隻覺得每一刻都格外難熬。


    忽聽得外麵隱隱有歌聲傳來,聲音雖然微弱,歌詞卻是清晰可辨: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蒿裏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今乃不得少踟躕。


    這支《薤露》前一章極言人命奄忽如薤上之露,容易幹枯,後一章言人死精魄歸於蒿裏,原是田橫門人為紀念田橫而作。漢代立國之初,田橫不願意臣服漢高帝劉邦,於被召途中自殺,門人傷之,為作悲歌。協律都尉李延年生前極愛這支曲子,特意將其收入樂府《相和曲》中,成為著名的輓歌辭。


    李陵本人也精通詩文音律,聽那歌聲淒婉悲涼,一詠三嘆,不由得心頭也跟著凝重了起來,暗道:“我就快要死了,這支《薤露》像是為我而唱。逝波難駐,西日易頹,花木不停,薤露非久。可惜!”


    正鬱鬱感懷之時,忽聽見外麵有叫喊嘈雜之聲。片刻後,即有人奔跑過來,一腳踢開門。李陵聽得清楚,忙用力彎腿,來回擺動。他小腿上纏繞著鐵鏈,敲在棺木內壁上,發出清脆的“鏘鏘”聲。


    這一招果然有用,隻聽見有人高喊道:“有人!這裏麵有人!”


    棺木很快打開了,聲音登時高亢而清晰起來:“找到了!這裏有一個人質!”


    有人將李陵抬了出來,讓他坐在地上,扯下他眼睛和口中的束縛,問道:“你是桑遷桑公子麽?”李陵道:“我是騎都尉李陵。”見對方服飾是廷尉府的吏卒,忙道:“駙馬都尉金日磾剛才也在這裏,他被帶出去不久,你們快去搜索。”


    吏卒們本是為搜桑遷而來,根本不知道李陵和金日磾之事,一聽這裏關押有兩名二千石都尉高官,不禁咋舌。他們沒有鑰匙,無法打開李陵腳上的鐵銬,隻得留下一人看守,另一人奔出去尋求幫助。


    等了好大一會兒,才有一大群人擁了進來,領頭的卻是廷尉杜周。


    杜周,字長孺,出身小吏。酷吏義縱以其甚有能力推薦出任廷尉史一職,得到前廷尉張湯的賞識,官至禦史。此人平素沉默寡言,老成持重,外表寬柔,而內心深刻。他曾受命查邊郡因匈奴侵擾而損失的人畜、甲兵、倉廩問題,執法嚴峻,很多人因此被判死罪。但正因為其用法嚴酷,反而得到皇帝的賞識,認為其人盡力無私,提拔他做了廷尉。他決案方式大抵仿效張湯,即不以法律條文為準繩,而以皇帝的意旨為轉移,皇帝想懲辦的,他就嚴辦,皇帝想釋放的,他就顯示罪犯的冤狀,人稱“從諛”,意即專以秉承上意邀功,獵取高位。


    杜周上任廷尉後,極嚴苛之能事,重大案件數量激增,二千石以上高官因罪下獄前後達一百餘人。加上各郡太守和丞相府、禦史大夫府交付廷尉審訊的案件,每年不下一千餘起。每一起案件所牽連的人數,大的案件達到數百人,小的案件也有數十人。獄吏辦案奔跑的路程,遠者數千裏,近者數百裏。由於案件實在太多,獄吏無法一一地詳細審問,隻得按照所告事實引用法令條文判罪,有不服的,便採取嚴刑拷打、逼取供狀的辦法來定案。廷尉及京師官府所屬監獄所關押的犯人多至六七萬人,加上執法官吏任意株連,有時多達十餘萬人。因而時人稱杜周“內深刺骨”,是繼張湯之後又一個令人聞名色變的酷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公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蔚並收藏大漢公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