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聞言大是欽佩,道:“東方君智慧遠過我等,分析得條條有理,這件事就拜託給東方君了。”說罷,深深作了一揖。東方朔忙起身還禮,道:“不敢當。”
徐樂道:“還有一事,東方君之前不是派人到右北平郡請長史暴勝之到平剛城南客棧向店主欒翁核驗證詞麽?恰好管敢到平剛辦事,也住在客棧裏,聽說案子有變化,又掛念他那柄金劍的下落,所以也趕來了長安,目下正住在我家裏。”東方朔道:“嗯,我昨日正好收到暴長史的文書,對案情有了點新看法,回頭我再去徐君家深談。”徐樂聞言,便拱拱手,與張騫去了。
夷安公主道:“奇怪,他們兩個不是很關心涉安侯的案子麽,為何急匆匆地走了?”東方朔道:“公主沒有聽出來麽?”夷安公主道:“聽出來什麽?”東方朔道:“因為我說了匈奴拉攏的高官可能不是朝臣,而是諸侯王。他們料到兇手即將水落石出,所以就趕緊走了。”
諸侯王造反,事先總是勾結匈奴為外應,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兒。景帝時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率領七國叛亂,事先與匈奴約定共同舉兵。幸虧太尉周亞夫處置有方,吳楚七國之亂歷經兩個月即告結束。匈奴知道吳楚兵敗後,不肯入漢邊助戰,才沒有釀成大漢內外交困的大禍。之後朝廷為防類似事件發生,不斷採取措施削弱諸侯王的勢力。朝野間揣度上意,不斷有人上告諸侯王謀反,其實大多是虛有其事,不過是想迎合皇帝削藩的心理,以此得到厚賞。
當今天子劉徹即位後的第四年,代王劉登、長沙王劉發、中山王劉勝[6]、濟北王劉明等京師朝見,劉徹設酒宴款待。席間音樂正酣時,劉勝忽然悲痛流涕。劉徹忙問兄長為何如此悲傷。劉勝回答道:“臣聞悲者不可為累欷,思者不可為嘆息。故高漸離擊築易水之上,荊軻為之低而不食;雍門子壹微吟,孟嚐君為之於邑。今臣心結日久,每聞幼眇之聲,不知涕泣之橫集也。”文辭極為雄壯。又稱大臣們都在議論摧抑諸侯王,到處羅織諸侯的罪行,還常常通過笞服諸侯之臣,迫使證成其君之罪,使宗室斥退,骨肉冰釋,所以他聽到樂聲後有所感懷,忍不住悲傷泣下。劉徹聽後極為動容,下詔書命省有司所奏諸侯事,從此對民間上告諸侯王也格外謹慎。正因為如此,江都王劉建被異母弟劉定國指使人上告淫亂時,廷尉不先追查上告內容是否屬實,而是先嚴刑拷問上告人。
夷安公主這才會意過來,嚷道:“江都王!一定是江都王劉建跟匈奴有所勾結,怕於單揭發他,正好利用在大夏殿家宴的機會殺人滅口。我說他怎麽遲遲留在京師不回他的江都國呢。什麽他跟妹妹通姦,不過是個幌子,太高明了,誰都不會想到一個跟妹妹卿卿我我的淫棍會是殺人兇手。哼,劉建本來是我的首要懷疑對象,不過因為義主傅替他們兄妹說話,我才放過了。真是後悔,昨晚該將他們兄妹分開,好好審問的。”
東方朔道:“公主知道義主傅為什麽替江都王說話嗎?因為她是第一個到兇殺現場的人,發現了殺死於單的兇器。”
夷安公主大吃一驚,道:“義主傅發現了兇器?她為何不告訴我?”她正要起身去找義姁,卻被東方朔拉住,道:“兇器現下在我這裏。”從懷中掏出一方素帕打開,中間一支鎏金髮簪在陽光下熠熠閃光。
髮簪雖是女子固定髮髻必用之物,但形製、長短也有嚴格的等級之分,譬如皇太後的髮簪以玳瑁為擿[7],長一尺,公、卿、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為魚須擿。那根金簪約有半尺來長,通體為圓錐形,上有雲紋雕飾,樣式精美,一望就不是凡品。
夷安公主眼睛瞪得渾圓,結結巴巴地道:“那……那不是我的金簪麽?”
她聽說殺死於單的兇器就是自己的金簪,本來還難以置信,可親眼看到簪尖的血跡時,登時有一陣驚悚的感覺,這才恍然明白昨晚主傅義姁的種種異常了——
義姁是第一個到兇案現場的,認出於單身上的兇器是公主的金簪時,理所當然地就以為是夷安殺了人。她是主傅,對公主有教導之責,公主犯錯,主傅也會受到責罰,她無論是為了保護公主也好,保護自己也好,都必須要將兇器取走。所以當後來夷安公主主動請命查案時,她認為公主是在惺惺作態,不過是要掩飾罪行。尤其當夷安盯上江都王劉建兄妹,認定劉徵臣頭上的步搖就是殺人兇器時,更令義姁心冷,以為公主不過是要找替罪羊。但她後來親眼見到夷安公主知錯就改並不堅持己見時,這才意識到公主未必就是真兇。但她既不能肯定,也不敢明說,等到次日一早東方朔到來,才將髮簪之事告訴了他。
東方朔見夷安呆若木雞,道:“公主先別發愣,你這金簪一直放在哪裏?”夷安公主道:“臥室啊。這金簪是皇祖母送我的,我很喜歡,昨晚想戴,一時沒有找到,還有點奇怪它怎麽不見了。”
夷安公主道:“昨日宴會前,可有旁人到過永寧殿?”夷安公主道:“除了我的屬官外,就是阿陵了。”驀然意識到什麽,“啊”了一聲,呆在了那裏。
東方朔不動聲色,追問道:“公主也想到淮南國翁主可能就是兇手了?”夷安公主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
徐樂道:“還有一事,東方君之前不是派人到右北平郡請長史暴勝之到平剛城南客棧向店主欒翁核驗證詞麽?恰好管敢到平剛辦事,也住在客棧裏,聽說案子有變化,又掛念他那柄金劍的下落,所以也趕來了長安,目下正住在我家裏。”東方朔道:“嗯,我昨日正好收到暴長史的文書,對案情有了點新看法,回頭我再去徐君家深談。”徐樂聞言,便拱拱手,與張騫去了。
夷安公主道:“奇怪,他們兩個不是很關心涉安侯的案子麽,為何急匆匆地走了?”東方朔道:“公主沒有聽出來麽?”夷安公主道:“聽出來什麽?”東方朔道:“因為我說了匈奴拉攏的高官可能不是朝臣,而是諸侯王。他們料到兇手即將水落石出,所以就趕緊走了。”
諸侯王造反,事先總是勾結匈奴為外應,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兒。景帝時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率領七國叛亂,事先與匈奴約定共同舉兵。幸虧太尉周亞夫處置有方,吳楚七國之亂歷經兩個月即告結束。匈奴知道吳楚兵敗後,不肯入漢邊助戰,才沒有釀成大漢內外交困的大禍。之後朝廷為防類似事件發生,不斷採取措施削弱諸侯王的勢力。朝野間揣度上意,不斷有人上告諸侯王謀反,其實大多是虛有其事,不過是想迎合皇帝削藩的心理,以此得到厚賞。
當今天子劉徹即位後的第四年,代王劉登、長沙王劉發、中山王劉勝[6]、濟北王劉明等京師朝見,劉徹設酒宴款待。席間音樂正酣時,劉勝忽然悲痛流涕。劉徹忙問兄長為何如此悲傷。劉勝回答道:“臣聞悲者不可為累欷,思者不可為嘆息。故高漸離擊築易水之上,荊軻為之低而不食;雍門子壹微吟,孟嚐君為之於邑。今臣心結日久,每聞幼眇之聲,不知涕泣之橫集也。”文辭極為雄壯。又稱大臣們都在議論摧抑諸侯王,到處羅織諸侯的罪行,還常常通過笞服諸侯之臣,迫使證成其君之罪,使宗室斥退,骨肉冰釋,所以他聽到樂聲後有所感懷,忍不住悲傷泣下。劉徹聽後極為動容,下詔書命省有司所奏諸侯事,從此對民間上告諸侯王也格外謹慎。正因為如此,江都王劉建被異母弟劉定國指使人上告淫亂時,廷尉不先追查上告內容是否屬實,而是先嚴刑拷問上告人。
夷安公主這才會意過來,嚷道:“江都王!一定是江都王劉建跟匈奴有所勾結,怕於單揭發他,正好利用在大夏殿家宴的機會殺人滅口。我說他怎麽遲遲留在京師不回他的江都國呢。什麽他跟妹妹通姦,不過是個幌子,太高明了,誰都不會想到一個跟妹妹卿卿我我的淫棍會是殺人兇手。哼,劉建本來是我的首要懷疑對象,不過因為義主傅替他們兄妹說話,我才放過了。真是後悔,昨晚該將他們兄妹分開,好好審問的。”
東方朔道:“公主知道義主傅為什麽替江都王說話嗎?因為她是第一個到兇殺現場的人,發現了殺死於單的兇器。”
夷安公主大吃一驚,道:“義主傅發現了兇器?她為何不告訴我?”她正要起身去找義姁,卻被東方朔拉住,道:“兇器現下在我這裏。”從懷中掏出一方素帕打開,中間一支鎏金髮簪在陽光下熠熠閃光。
髮簪雖是女子固定髮髻必用之物,但形製、長短也有嚴格的等級之分,譬如皇太後的髮簪以玳瑁為擿[7],長一尺,公、卿、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為魚須擿。那根金簪約有半尺來長,通體為圓錐形,上有雲紋雕飾,樣式精美,一望就不是凡品。
夷安公主眼睛瞪得渾圓,結結巴巴地道:“那……那不是我的金簪麽?”
她聽說殺死於單的兇器就是自己的金簪,本來還難以置信,可親眼看到簪尖的血跡時,登時有一陣驚悚的感覺,這才恍然明白昨晚主傅義姁的種種異常了——
義姁是第一個到兇案現場的,認出於單身上的兇器是公主的金簪時,理所當然地就以為是夷安殺了人。她是主傅,對公主有教導之責,公主犯錯,主傅也會受到責罰,她無論是為了保護公主也好,保護自己也好,都必須要將兇器取走。所以當後來夷安公主主動請命查案時,她認為公主是在惺惺作態,不過是要掩飾罪行。尤其當夷安盯上江都王劉建兄妹,認定劉徵臣頭上的步搖就是殺人兇器時,更令義姁心冷,以為公主不過是要找替罪羊。但她後來親眼見到夷安公主知錯就改並不堅持己見時,這才意識到公主未必就是真兇。但她既不能肯定,也不敢明說,等到次日一早東方朔到來,才將髮簪之事告訴了他。
東方朔見夷安呆若木雞,道:“公主先別發愣,你這金簪一直放在哪裏?”夷安公主道:“臥室啊。這金簪是皇祖母送我的,我很喜歡,昨晚想戴,一時沒有找到,還有點奇怪它怎麽不見了。”
夷安公主道:“昨日宴會前,可有旁人到過永寧殿?”夷安公主道:“除了我的屬官外,就是阿陵了。”驀然意識到什麽,“啊”了一聲,呆在了那裏。
東方朔不動聲色,追問道:“公主也想到淮南國翁主可能就是兇手了?”夷安公主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