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先生們,我今天是在用剛剛過去的歷史事實在和你們說話。我是最有資格說話的歷史見證人,因為我指揮自己一個連的戰友們,在被美國飛機大炮轟炸成一片火海的山頭上,堅守陣地4天4夜,打退美國人從一個排到一個營的十幾次瘋狂進攻,殲敵400多人,我帶來的這件美國軍官大衣,就是我們在這次戰鬥中的戰利品。請記者先生們看看吧!”趙誌立越講越激動,因為他想起了那些朝夕相處把生命和鮮血留在288.4高地的戰友們,心裏怎能平靜下來呢?


    這時,記者招待會的氣氛嚴肅而平靜。許多記者望著趙誌立手中亮出的美式大衣,發出了一陣陣感嘆聲。


    “no!no!趙先生,你不是連長,你是營長,而且是加強營的營長。否則,你們怎麽能夠阻止美軍一個營的多次進攻呢?不可能!不可能!”這是一個對我軍以小勝多不可理解的美國記者——就是那個報導美軍華川湖戰鬥失利後提出要求板門店談判會場看一看勝利者趙誌立的美聯社記者。此刻,他正在裝模作樣、搖頭晃腦地嗷嗷叫喊。


    “各位記者先生,如果有人還不相信的話,那就請看一看288.4高地的地形地貌吧:它位於鷹峰山以北兩公裏,東靠華川湖,西為北漢江,北有大水壩,南有春川至華川的一條公路。這裏地段狹窄、崎嶇、險要,高地正麵不足500平方米。隻要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不會否認這樣的兵力部署——這裏隻能展開一個連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擺開一個營,更談不上什麽加強營了。現在,講一講我們那個營的兵力部署:一連在九萬裏288.4高地,二連在沙天洞436.1高地,三連在……這是明明白白的不容置疑的歷史事實。誰也否認不了,誰也改變不了。”趙誌立言之有理,有條有理地雄辯著。他看見記者們迅速地記錄著,有的兩手一攤,有的聳聳肩,做出各種無可奈何的樣子。


    這時候,會場上出現了一片暫時的寂靜。


    “尊敬的趙先生,我今天有幸聽了你剛才一番精彩的答記者問,使我想起了歷史上英國人和西班人在直布羅陀海峽爭奪的歐洲半島。你指揮的288.4高地戰鬥,比起當年的直布羅陀戰爭的作用毫不遜色啊!你是東方直布羅陀戰鬥的勝利者……”這是一位有良心的外國記者,他情緒甚為激動地發出了心服口服的讚嘆。


    當有的記者舉起手來還要提出其他問題的時候,主持記者招待會的我方工作人員擺著手宣布:“時間到了,不回答了。請諸位回去聽國際新聞吧!”


    趙誌立從板門店回到部隊後,各級領導和戰友們聽了他的報告,都非常振奮,非常滿意,紛紛為他包餃子,祝賀他此行的成功!


    第13章 毛主席接見


    我們首批入朝4個軍的軍長秘密回國向毛澤東主席匯報,毛主席請我們在他家裏吃飯——4菜1湯朝鮮的春天,山間叢林已經披上了綠色的彩裝。在綠色的山坡上,盛開著五彩繽紛的野花。


    1951年,第五次戰役結束。我三十九軍在成川進行整訓,軍部駐在簡洞。我走出軍指揮所的防空洞,一眼望去,美國飛機轟炸留下的炸彈坑旁,那一團團、一簇簇粉色的紅色的金達萊仍然頑強地開放著,象徵著朝鮮民族不屈不撓的堅強性格。


    這時,防空洞裏的電話鈴響了。值班參謀對我說:“軍長,彭總的電話。”我拿起話筒,傳來了彭總那雄渾而親切的聲音:“喂,信泉同誌嗎?”


    “我是吳信泉,彭總有什麽指標?”


    “我叫鄧華同誌帶你們首批入朝作戰的4個軍的軍長,回國去向毛主席匯報。你們4個軍長自始至終指揮部隊打了5個戰役嘛!美國軍隊的秉性和脾氣基本上摸到了吧,在韓戰新的作戰環境和條件下帶兵打仗有什麽經驗和教訓,有什麽要求和建議?認真準備一下,回國的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知道了,請彭總放心,我一定好好準備,把向毛主席匯報的任務完成好!再見。”


    接完彭總的電話,我心裏那種高興的滋味簡直無法形容。指揮所裏那張作戰地圖,譯電員送來的電報,一切的一切在我的眼裏顯得更加美好。我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馬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軍裏其他的幾位領導同誌,讓他們也高興高興。接著,我們就一起研究:向毛主席匯報什麽呢?經過一番認真地準備,剛準備好這份向毛主席匯報的提綱,我就接到誌司的通知:回國的4位軍長本月29日到瀋陽集中。5月27日晚上,我帶著這份提綱乘上一輛吉普車從簡洞出發,途經順川、清川江、雲山、北鎮回到祖國安東。


    到了瀋陽,我在東北軍區第四招待所見到了三十八軍軍長梁興初、四十軍軍長溫玉成、四十二軍軍長吳瑞林。大家風塵僕僕,聚集在一起,每個人都抑製不住要赴京見毛主席的興奮心情,談笑風生。當時準許帶妻子、孩子進京,我的妻子俞惠如帶著二女兒從遼陽趕到了瀋陽。


    離沈赴京,列車專為我們加掛了一節軟席車廂。東北軍區司令員高崗、副司令員賀晉年專程乘車趕到瀋陽火車站為我們送行,一再囑咐我們把向毛主席匯報的任務完成好。


    一路之上,我和俞惠如及女兒坐在軟席臥鋪包廂裏,入朝一口氣打了七八個月的仗,現在能夠享受一下家庭的天倫之樂了,加上我和妻子、孩子都是第一次進京,所以每個人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俞惠如不時向我談起軍部在遼陽留守處的情況。7歲的女兒則一遍又一遍叨念著:“爸爸,我們要去見毛主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十九軍在朝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信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信泉並收藏三十九軍在朝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