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罵自己國家的飛機是混蛋!”文化教員翻譯說。
到12月6日第二次戰役結束時,我們軍共殲敵1854名,其中俘敵813名,繳獲各種炮52門、槍600餘支,擊毀與繳獲坦克19輛、汽車105輛,擊落敵機1架。戰場上剛剛寂靜下來,三四九團集訓營二連指導員王福家帶領全連接受了押送俘虜的任務。這200多名俘虜中有美國人、英國人,也有土耳其人、南韓人,大部分是部隊搜山抓到的。一一七師政治部派保衛幹事陸馳來到這個連一同前往誌司戰俘營辦理移交手續。
在通往新義州和鴨綠江的一條公路上,戰士們端著槍押送著長長的俘虜隊伍。敵人的飛機不時地出現在天空,俘虜中的一些胸前掛著十字架的牧師做著禱告,最後還是擺開了布板,飛機既不投彈轟炸,又不俯衝掃射。戰士們看了這一切之後紛紛地議論起來:“美國佬比誰都怕飛機啊!”沿途走了兩天兩夜,吃飯的時候,白人俘虜和黑人俘虜吵起架來了。王福家帶著英語翻譯去一看,原來,白人俘虜不讓黑人俘虜和他們一起吃飯,要等他們吃夠了再讓黑人俘虜吃他們剩下的飯。王福家當即製止白人俘虜這種種族歧視的行為,為黑人俘虜撐了腰。飯不夠就讓炊事班再做,一定讓俘虜們不分白人黑人都吃飽。有兩個美國俘虜受了傷,能走不能跑。跟不上隊伍,王福家就讓另幾個俘虜架著這兩個傷兵走。美國俘虜們身上帶著投降書,不時拿出來同英語翻譯說著什麽……
一路之上,這個連隊碰見了六十軍的部隊,走了個對麵:“同誌們,你們是哪個部隊?”
“我們是三十九軍的。”
“嗬!你們老大哥部隊抓了這麽多美軍和偽軍俘虜呀!”
“看,還有英國人、法國人和土耳其人哩!”
“快到臨津江了。趕快走吧!去晚了抓不到俘虜了……”
第二次戰役結束了。一天,一一七師不知是誰從祖國帶回來一張《人民日報》。大家圍過來打開一看,嗬!這上麵刊登著三五○團政治委員王千祥的一篇文章《跨過鴨綠江痛打美國野心狼》。當時,祖國的記者、作家還沒有來到朝鮮前線。王千祥這篇文章可以說是誌願軍第一篇朝鮮戰地通訊。
王千祥在親身經歷了出國第一仗首戰雲山打敗美國王牌軍的英勇戰鬥之後,心中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自豪感。一把炒麵一把雪的艱苦生活和戰士們英勇殺敵的犧牲精神,時時刻刻都在激勵著他。他感到非寫出來不可,如果不寫出來,就對不起那些浴血奮戰的幹部戰士們。
下麵就是《人民日報》發表的全文:
“當我們這支由中國人民誌願軍組成的部隊跨過鴨綠江,踏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土地的時候,鴨綠江的流水激盪著我們每個人的心。13年前,日寇大舉進攻我們的祖國時,我們曾高唱著:‘鴨綠江流水在怒吼,騎上了我們的戰馬,保衛中華!’我們曾響亮地喊過:‘打到鴨綠江邊!’今天,當美國侵略者侵略我們的鄰邦,威脅著我們祖國的時候,我們懷著激憤和仇恨跨過鴨綠江,踏上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征途。
“朝鮮是十分美麗可愛的:連綿起伏的山崗,密密叢叢的鬆樹林,坐落在山腳邊的稀疏的茅草屋,和平地生活著熱情而樸實的朝鮮人民。美國侵略者在這美麗的土地上燃起了侵略的大火。它燒毀了無數的和平村莊,但也更加深了朝鮮人民對侵略者的仇恨,激發了朝鮮人民衛國保家的熱情。就在敵機盤旋下,朝鮮農民鎮靜地趕著大車運送軍糧。大三峰洞,全村人民不顧敵機的掃射,趕著為軍隊推米。在朔州、在館洞,當地的軍民在黃昏凜冽的北風中,舉行盛大的集會歡迎中國人民誌願軍。他們高興得跳起來歡呼:‘毛澤東萬歲!’在加德裏,一位老太太把我們的戰士帶到菜窖旁,拿出很多白菜和蘿蔔,指指肚子,摸摸嘴,要戰士們拿去吃。戰士們笑著搖搖手謝絕了。最後,她回到屋子裏拿出一把菸葉來,戰士們還是婉謝了。戰士們衷心地感謝朝鮮人民的盛情,但是我軍嚴格地執行不拿朝鮮人民一針一線的紀律。我們載負著祖國人民對美帝的仇恨和對朝鮮人民的熱愛交集的感情,背起槍,挺起胸,朝著美國侵略軍的進攻矛頭英勇前進。
“敵機的空襲是頻繁的,但我軍對付空襲的辦法卻更為高強。各種巧妙的防空洞創造出來了。班的防空洞中可以開班務會,小組的防空洞可以開漫談會。每個戰士還挖了可供休息、睡覺的單人防空洞。在敵機的轟炸掃射下,我軍仍舊是若無其事地在工事中訂戰鬥計劃、漫談和學習。
“第一仗,打的是機械化的美國騎兵第一師。據說‘騎兵第一師’的番號是從華盛頓時代保存下來的,因為有‘赫赫戰功’,所以一直保留‘騎兵’的稱號,實際上現在已經是機械化的裝備,並沒有馬。而且,這個騎兵第一師早已從反侵略的革命軍隊變為反革命的侵略軍隊。我們的戰士提出了‘打好第一仗’的口號。在戰鬥前,某連搶著要求擔任第一梯隊的任務,在他們的指導員到營部去要求任務後,全連戰士都脫掉棉褲,做好準備,以便輕裝突擊。可是偏偏他們被派作預備隊。連長和指導員又跑到團指揮所去,急得跺腳、嘆氣,無論如何要求擔任第一梯隊的任務。團長發出了命令:‘執行命令,沒有第二句話!’他們才撅著嘴回去了。
到12月6日第二次戰役結束時,我們軍共殲敵1854名,其中俘敵813名,繳獲各種炮52門、槍600餘支,擊毀與繳獲坦克19輛、汽車105輛,擊落敵機1架。戰場上剛剛寂靜下來,三四九團集訓營二連指導員王福家帶領全連接受了押送俘虜的任務。這200多名俘虜中有美國人、英國人,也有土耳其人、南韓人,大部分是部隊搜山抓到的。一一七師政治部派保衛幹事陸馳來到這個連一同前往誌司戰俘營辦理移交手續。
在通往新義州和鴨綠江的一條公路上,戰士們端著槍押送著長長的俘虜隊伍。敵人的飛機不時地出現在天空,俘虜中的一些胸前掛著十字架的牧師做著禱告,最後還是擺開了布板,飛機既不投彈轟炸,又不俯衝掃射。戰士們看了這一切之後紛紛地議論起來:“美國佬比誰都怕飛機啊!”沿途走了兩天兩夜,吃飯的時候,白人俘虜和黑人俘虜吵起架來了。王福家帶著英語翻譯去一看,原來,白人俘虜不讓黑人俘虜和他們一起吃飯,要等他們吃夠了再讓黑人俘虜吃他們剩下的飯。王福家當即製止白人俘虜這種種族歧視的行為,為黑人俘虜撐了腰。飯不夠就讓炊事班再做,一定讓俘虜們不分白人黑人都吃飽。有兩個美國俘虜受了傷,能走不能跑。跟不上隊伍,王福家就讓另幾個俘虜架著這兩個傷兵走。美國俘虜們身上帶著投降書,不時拿出來同英語翻譯說著什麽……
一路之上,這個連隊碰見了六十軍的部隊,走了個對麵:“同誌們,你們是哪個部隊?”
“我們是三十九軍的。”
“嗬!你們老大哥部隊抓了這麽多美軍和偽軍俘虜呀!”
“看,還有英國人、法國人和土耳其人哩!”
“快到臨津江了。趕快走吧!去晚了抓不到俘虜了……”
第二次戰役結束了。一天,一一七師不知是誰從祖國帶回來一張《人民日報》。大家圍過來打開一看,嗬!這上麵刊登著三五○團政治委員王千祥的一篇文章《跨過鴨綠江痛打美國野心狼》。當時,祖國的記者、作家還沒有來到朝鮮前線。王千祥這篇文章可以說是誌願軍第一篇朝鮮戰地通訊。
王千祥在親身經歷了出國第一仗首戰雲山打敗美國王牌軍的英勇戰鬥之後,心中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自豪感。一把炒麵一把雪的艱苦生活和戰士們英勇殺敵的犧牲精神,時時刻刻都在激勵著他。他感到非寫出來不可,如果不寫出來,就對不起那些浴血奮戰的幹部戰士們。
下麵就是《人民日報》發表的全文:
“當我們這支由中國人民誌願軍組成的部隊跨過鴨綠江,踏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土地的時候,鴨綠江的流水激盪著我們每個人的心。13年前,日寇大舉進攻我們的祖國時,我們曾高唱著:‘鴨綠江流水在怒吼,騎上了我們的戰馬,保衛中華!’我們曾響亮地喊過:‘打到鴨綠江邊!’今天,當美國侵略者侵略我們的鄰邦,威脅著我們祖國的時候,我們懷著激憤和仇恨跨過鴨綠江,踏上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征途。
“朝鮮是十分美麗可愛的:連綿起伏的山崗,密密叢叢的鬆樹林,坐落在山腳邊的稀疏的茅草屋,和平地生活著熱情而樸實的朝鮮人民。美國侵略者在這美麗的土地上燃起了侵略的大火。它燒毀了無數的和平村莊,但也更加深了朝鮮人民對侵略者的仇恨,激發了朝鮮人民衛國保家的熱情。就在敵機盤旋下,朝鮮農民鎮靜地趕著大車運送軍糧。大三峰洞,全村人民不顧敵機的掃射,趕著為軍隊推米。在朔州、在館洞,當地的軍民在黃昏凜冽的北風中,舉行盛大的集會歡迎中國人民誌願軍。他們高興得跳起來歡呼:‘毛澤東萬歲!’在加德裏,一位老太太把我們的戰士帶到菜窖旁,拿出很多白菜和蘿蔔,指指肚子,摸摸嘴,要戰士們拿去吃。戰士們笑著搖搖手謝絕了。最後,她回到屋子裏拿出一把菸葉來,戰士們還是婉謝了。戰士們衷心地感謝朝鮮人民的盛情,但是我軍嚴格地執行不拿朝鮮人民一針一線的紀律。我們載負著祖國人民對美帝的仇恨和對朝鮮人民的熱愛交集的感情,背起槍,挺起胸,朝著美國侵略軍的進攻矛頭英勇前進。
“敵機的空襲是頻繁的,但我軍對付空襲的辦法卻更為高強。各種巧妙的防空洞創造出來了。班的防空洞中可以開班務會,小組的防空洞可以開漫談會。每個戰士還挖了可供休息、睡覺的單人防空洞。在敵機的轟炸掃射下,我軍仍舊是若無其事地在工事中訂戰鬥計劃、漫談和學習。
“第一仗,打的是機械化的美國騎兵第一師。據說‘騎兵第一師’的番號是從華盛頓時代保存下來的,因為有‘赫赫戰功’,所以一直保留‘騎兵’的稱號,實際上現在已經是機械化的裝備,並沒有馬。而且,這個騎兵第一師早已從反侵略的革命軍隊變為反革命的侵略軍隊。我們的戰士提出了‘打好第一仗’的口號。在戰鬥前,某連搶著要求擔任第一梯隊的任務,在他們的指導員到營部去要求任務後,全連戰士都脫掉棉褲,做好準備,以便輕裝突擊。可是偏偏他們被派作預備隊。連長和指導員又跑到團指揮所去,急得跺腳、嘆氣,無論如何要求擔任第一梯隊的任務。團長發出了命令:‘執行命令,沒有第二句話!’他們才撅著嘴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