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軍權永歸至尊”,在實踐中很容易變成軍方至尊。可是照帝國的憲法學家穗積八束的說法,這樣一種軍製,不僅沒有跟世界上的通行做法不矛盾,而且是與國際接軌。他說,“編製陸海軍及統帥之大權,大抵皆屬於君主”。
不過,日本帝國可不是隻會跟在別國的屁股後麵,亦步亦趨,而是吸取了他國的經驗教訓,有揚有棄有創新。明治憲法不僅明確規定統帥權屬於天皇,而且連陸海軍編製、常備兵額這樣的事情,也規定屬於君主的大權,就是吸取了普魯士德國的教訓,避免與議會在兵員和軍費問題上出現紛爭。明確規定編製和製定常備兵額也屬於天皇的大權,這樣一來,編製及兵額就絕不由國會所左右了。穗積八束說這是“日本憲法之特色,而為歐洲諸國所罕見”,倒也是事實。隻不過這種特色是一種危險的特色,這種製度創新是一種可怕的創新。
這種潛在的危險並非沒有人意識到。
憲法學家美濃部達吉在《憲法撮要》(1923年)裏警告說,統帥權獨立是大臣責任原則的一個重要例外,如果對它的範圍進行不當擴大,“就會導致令出多門的兩重政府,更有可能導致軍隊力量左右國政和引發軍國主義的弊端”。這並非杞人憂天。1907年,軍部曾把內閣和議會晾在一邊,製定了《帝國國防方針》,規定日本“以俄、美、法之順序作為假想敵國”,確定平時戰時軍備規模,這等於是直接插手國家大政方針。
為了遏製統帥權獨立的危險,也有人做出過努力。1921-1922年華盛頓裁軍會議期間,在捎給海軍省的口信裏,帝國全權代表加藤友三郎海相提出,裁軍條約簽訂後,帝國海軍機構應該順應潮流,按照文官控製軍隊的原則進行改革:“由文職大臣來控製軍隊,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應順應這一歷史潮流,做好這方麵的準備,如同英帝國那樣。”1923年,時任首相的加藤友三郎又在議會上明確表示,支持軍部大臣文官製。革新俱樂部乘勢提出廢除軍部大臣武官專任製議案,也獲得全場一致通過。但是試圖文官控製軍隊的努力最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軍隊隻能姓“皇”。1933年,陸軍大臣荒木貞夫在《告全日本國民書》裏就說:“除天皇陛下之外,不奉任何人的命令。完全遵照天皇陛下的聖意行事,這就是日本的軍隊之特色,希望大家先要明白這個道理。”而此前一年陸軍大學編的《統帥參考》則稱,“帝國軍隊是天皇的軍隊”。那麽,“皇軍”跟天皇是什麽關係呢?《統帥參考》是這樣闡述的:
軍隊同國家及其元首的關係,因國體而異。法國和美國的軍隊都是國家的軍隊,而不是國家元首總統的軍隊;革命後的德國軍隊也是德國國家的軍隊,而不是國家元首總統的軍隊;總統在憲法上享有最高命令權,而其統帥命令,依據憲法則須由國務大臣副署。至於蘇聯工農紅軍,就其意識形態來說,既不是元首的軍隊,也不是所謂國家的軍隊,完全是共產黨的軍隊。但是,日本帝國的軍隊,既是國家的軍隊,又是天皇的軍隊,和外國軍隊完全不同。
花穀少佐拔出長劍
早在1874年日本侵略台灣的時候,軍閥的飛揚跋扈就已露端倪。
這年4月,明治政府發出征台布告,任命陸軍大輔西鄉從道中將為台灣蕃地事務都督,率兵出征。西鄉從道是西鄉隆盛的弟弟,大久保利通力挺他當都督時,西鄉從道才28歲。
明治政府原本認為各國會袖手旁觀,不會幹預,不曾想,還真出現了幹預。英國公使巴夏禮,反對日本出兵台灣,美國公使表示局外中立。在國內,反對征台的木戶孝允也辭去了參議一職。一看形勢不對頭,明治政府改變方針,派人去長崎,傳令停止出兵。
可是剛升任陸軍中將沒幾天的西鄉從道,拒絕服從停止征討台灣的決定。他說:“今聖諭既下,征旗已離帝都,中途停兵,成何體統?從道奉行敕令,決心直搗生番巢穴,死而後已。倘中國提出異議,政府答以西鄉所率皆係私自離船之賊徒可也!”
於是,西鄉從道就成了日本近代歷史上第一個違反天皇敕令的將軍。急急忙忙趕到長崎的大久保利通,見木已成舟,隻好跟西鄉從道口頭約定:到了台灣後不得妄自交兵。
此事雖未對日本釀成大禍,但其所反映的問題,對一國而言,卻是生死攸關。然而,明治政府並沒有能夠因此吸取教訓,反而出現了統帥權獨立。等到甲午戰爭的時候,作為總理大臣的伊藤博文,也嚐到了統帥權獨立的滋味。
1893年5月19日,以敕令名義公布《戰時大本營條例》。戰時大本營,是天皇戰時指揮軍隊的最高統帥部,成員由陸海軍將校組成。該條例把統帥權獨立具體化,形成了指導戰爭的機構。這樣一來,就把戰爭作為純粹的軍事上的事情,排除了內閣對軍事的指導。
1894年6月5日,大本營成立。按照《戰時大本營條例》,即使是內閣首相,也無權出席大本營會議。這意味著,伊藤博文身為首相,將被排斥在戰時大本營之外,無法統攬全局。可是,戰爭並非隻是軍人的事情,沒有任何一場戰爭僅僅是軍事行動或者說隻涉及軍事,哪裏能夠跟政治和外交分開?而軍方人士,如山縣有朋,就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是“歷來偏重軍事”。
不過,日本帝國可不是隻會跟在別國的屁股後麵,亦步亦趨,而是吸取了他國的經驗教訓,有揚有棄有創新。明治憲法不僅明確規定統帥權屬於天皇,而且連陸海軍編製、常備兵額這樣的事情,也規定屬於君主的大權,就是吸取了普魯士德國的教訓,避免與議會在兵員和軍費問題上出現紛爭。明確規定編製和製定常備兵額也屬於天皇的大權,這樣一來,編製及兵額就絕不由國會所左右了。穗積八束說這是“日本憲法之特色,而為歐洲諸國所罕見”,倒也是事實。隻不過這種特色是一種危險的特色,這種製度創新是一種可怕的創新。
這種潛在的危險並非沒有人意識到。
憲法學家美濃部達吉在《憲法撮要》(1923年)裏警告說,統帥權獨立是大臣責任原則的一個重要例外,如果對它的範圍進行不當擴大,“就會導致令出多門的兩重政府,更有可能導致軍隊力量左右國政和引發軍國主義的弊端”。這並非杞人憂天。1907年,軍部曾把內閣和議會晾在一邊,製定了《帝國國防方針》,規定日本“以俄、美、法之順序作為假想敵國”,確定平時戰時軍備規模,這等於是直接插手國家大政方針。
為了遏製統帥權獨立的危險,也有人做出過努力。1921-1922年華盛頓裁軍會議期間,在捎給海軍省的口信裏,帝國全權代表加藤友三郎海相提出,裁軍條約簽訂後,帝國海軍機構應該順應潮流,按照文官控製軍隊的原則進行改革:“由文職大臣來控製軍隊,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應順應這一歷史潮流,做好這方麵的準備,如同英帝國那樣。”1923年,時任首相的加藤友三郎又在議會上明確表示,支持軍部大臣文官製。革新俱樂部乘勢提出廢除軍部大臣武官專任製議案,也獲得全場一致通過。但是試圖文官控製軍隊的努力最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軍隊隻能姓“皇”。1933年,陸軍大臣荒木貞夫在《告全日本國民書》裏就說:“除天皇陛下之外,不奉任何人的命令。完全遵照天皇陛下的聖意行事,這就是日本的軍隊之特色,希望大家先要明白這個道理。”而此前一年陸軍大學編的《統帥參考》則稱,“帝國軍隊是天皇的軍隊”。那麽,“皇軍”跟天皇是什麽關係呢?《統帥參考》是這樣闡述的:
軍隊同國家及其元首的關係,因國體而異。法國和美國的軍隊都是國家的軍隊,而不是國家元首總統的軍隊;革命後的德國軍隊也是德國國家的軍隊,而不是國家元首總統的軍隊;總統在憲法上享有最高命令權,而其統帥命令,依據憲法則須由國務大臣副署。至於蘇聯工農紅軍,就其意識形態來說,既不是元首的軍隊,也不是所謂國家的軍隊,完全是共產黨的軍隊。但是,日本帝國的軍隊,既是國家的軍隊,又是天皇的軍隊,和外國軍隊完全不同。
花穀少佐拔出長劍
早在1874年日本侵略台灣的時候,軍閥的飛揚跋扈就已露端倪。
這年4月,明治政府發出征台布告,任命陸軍大輔西鄉從道中將為台灣蕃地事務都督,率兵出征。西鄉從道是西鄉隆盛的弟弟,大久保利通力挺他當都督時,西鄉從道才28歲。
明治政府原本認為各國會袖手旁觀,不會幹預,不曾想,還真出現了幹預。英國公使巴夏禮,反對日本出兵台灣,美國公使表示局外中立。在國內,反對征台的木戶孝允也辭去了參議一職。一看形勢不對頭,明治政府改變方針,派人去長崎,傳令停止出兵。
可是剛升任陸軍中將沒幾天的西鄉從道,拒絕服從停止征討台灣的決定。他說:“今聖諭既下,征旗已離帝都,中途停兵,成何體統?從道奉行敕令,決心直搗生番巢穴,死而後已。倘中國提出異議,政府答以西鄉所率皆係私自離船之賊徒可也!”
於是,西鄉從道就成了日本近代歷史上第一個違反天皇敕令的將軍。急急忙忙趕到長崎的大久保利通,見木已成舟,隻好跟西鄉從道口頭約定:到了台灣後不得妄自交兵。
此事雖未對日本釀成大禍,但其所反映的問題,對一國而言,卻是生死攸關。然而,明治政府並沒有能夠因此吸取教訓,反而出現了統帥權獨立。等到甲午戰爭的時候,作為總理大臣的伊藤博文,也嚐到了統帥權獨立的滋味。
1893年5月19日,以敕令名義公布《戰時大本營條例》。戰時大本營,是天皇戰時指揮軍隊的最高統帥部,成員由陸海軍將校組成。該條例把統帥權獨立具體化,形成了指導戰爭的機構。這樣一來,就把戰爭作為純粹的軍事上的事情,排除了內閣對軍事的指導。
1894年6月5日,大本營成立。按照《戰時大本營條例》,即使是內閣首相,也無權出席大本營會議。這意味著,伊藤博文身為首相,將被排斥在戰時大本營之外,無法統攬全局。可是,戰爭並非隻是軍人的事情,沒有任何一場戰爭僅僅是軍事行動或者說隻涉及軍事,哪裏能夠跟政治和外交分開?而軍方人士,如山縣有朋,就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是“歷來偏重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