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真相:專機副駕駛親歷「九一三」 作者:康庭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專機部隊而言,數十年如一日的專機安全與專機飛行質量,不僅是專機的所有人員用辛勤的勞動與汗水換來的,而且,也包含著飛行人員的鮮血與生命。沒有平時的刻苦訓練,就沒有專機飛行時的安全,沒有廣大專機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就沒有專機成果的鮮花燦爛。
1957年在瀋陽東塔機場,專機師的伊爾-14飛機正在那裏進行白天複雜氣象條件下的飛行訓練。由於該機場位於瀋陽東南方向,冬季的瀋陽,以重工業城市著名的煙塵與大霧混在一起,使機場的能見度極差。此時,一架伊爾-14飛機從東向西落地,由於下降中高度沒有掌握好,而且方向偏差較大,在離機場較遠的地方,就已經下降到比規定還要低的高度,飛機也偏離跑道延長線以外的位置,所以致使飛機與地麵工廠的煙囪相撞後,接著又與大樹相撞,飛機在跑道以外的地方墜落地麵,當時就有4名機組人員犧牲。因為,一來飛機沒有著火,二來與煙囪相撞後速度明顯減小,機組中還有兩名倖存者。但是,由於這兩個人在事故中精神受到嚴重刺激,後來一上飛機就精神緊張,最終離開了飛行崗位。
1962年春節剛過,2月9日晚上,北京西郊機場,天降著大雪,正是訓練飛行員夜間複雜天氣條件下飛行技術的大好時機。隆隆的飛機發動機聲在雪花紛飛的機場中震盪著,飛行員、領航員麵對夜間複雜天氣,按照穿雲程序緊張而有秩序地通過技術動作的配合,在雪幕中一架又一架地跟進降落,接著又加大發動機的功率連續起飛,消失在機場北端的夜空中。按照訓練計劃,一批人員飛完幾個起落,將飛機停下來換人。就在換人之後的第一個起飛以後,發動機發生了故障(發動機分油活塞被意外卡住,進油量停止在油門最小的位置,加大油門已不起作用)。由於飛機剛起飛高度太低,飛行員來不及順槳(一種緊急處理的方法),加上人員都集中在前駕駛艙,機頭較重,僅有的一台發動機不能克服故障發動機帶來的巨大阻力,更不可能繼續上升高度,飛機就墜毀在頤和園萬壽山以北靠中間的小山上,火光閃過之後就是一聲巨響,飛機上的人員全部犧牲,四個飛行員、兩個領航員、一個機械師。這時部隊正在看電影,廣播喇叭裏一聲接著一聲叫人,開始命令衛生隊人員全部回去,接著又廣播命令警衛連的同誌馬上集合……等人們趕到墜機現場的時候,大火還在燃燒,當救援人員從火堆裏發現一條腿,上去往外拉的時候,拉出來的僅僅是一條腿。為了不使事故對飛行員有不良的影響,不準飛行員接近事故現場。
事故發生的第二天,機場上的白雪還沒有化,飛行員們為失去戰友而流下的淚水還沒有擦幹,總參謀長羅瑞卿將軍特意來到機場,鼓勵同誌們說:“一支經得起摔打的部隊才是過得硬的部隊,我相信你們!我以後仍然要坐你們的飛機。”羅總長專機起飛時的發動機轟鳴聲,像發起衝鋒的號角,把整個部隊從低落的情緒中喚醒,總結教訓,繼續前進。
殲擊機如果發生一等飛行事故時,通常隻有一個飛行員犧牲。而運輸飛機發生嚴重事故所付出的代價是殘酷的。即使是飛行訓練,遇難者也不止一個人,而是一個飛行機組。每次飛行事故發生,都會為飛行員的家屬隊伍留下幾個孤兒寡母。有時候,當飛行事故的消息還沒有正式傳達到死難者家屬的時候,那些為飛行員親人提心弔膽的家屬們,總是憂心忡忡地圍著飛行員的營房兜圈子,希望能見到親人的影子。作為犧牲者的戰友,都知道這樣的噩耗會給家屬們帶來什麽樣的後果,沒有組織出麵,誰也不敢走漏消息,“九一三”事件中林彪專機組的家屬們所麵臨的情況更嚴重得多。
後記
在我32歲的時候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等到近74歲時如果能實現公諸世人的願望,其間隔的時間是長了一些。不過,能在這個時候完成自己多年的一樁心事也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有許多事情的發展變化需要時間來磨合。
從專機師轉業到地方工作及退職休息的戰友們,1998年在北京市朝陽區搞了一次聚會,出人意料的是到會人員竟超過400人。既有從共和國一成立就從事專機工作的元老,也有後來不同時期在專機部隊服役的中年甚至青年人,中老年占多數;既有當年的空勤人員,又有在部隊從事地勤及後勤保證工作的人員;既有終身在專機師工作直到退休的幹部,也有中途調到別的部隊的戰友。其中有因受“九一三”事件的牽連處理到外地後奔回北京的人員,也有解除審查後因年齡、身體等原因退休在家的人員。老師長、老政委、老主任能來的都來了,胡萍因眼睛失明,也在夫人的照料下應邀參加了聚會。戰友相見分外親熱,雖然他們中有許多人幾十年不曾見麵了,然而,當年為專機事業共同奮鬥的經歷使他們很快消除了時間的差別,用不了幾句話就再次沉浸在當年共同工作時的氣氛中,時間在這個時候被大大地濃縮了。因“九一三”事件提前離隊的人們,大都懷著對部隊、對專機事業、對首都的留戀不得已而走的,能回到北京也費盡周折,都經歷了和我差不多的過程。本來專機師作為“九一三”事件的重災區在人們的心靈上投下了不同程度的陰影,可是,近30年過後,當大家重新在另一種場合聚會時,似乎已經忘記了那一段極其特殊的歷史。個別聊天的時候,都能對那個時候開始的艱難處境表示慰問與關心。有一位在伊爾-14飛機上共同飛行過的機械師,過去曾多次打聽我的去向。所以當他們了解到我30多年來的具體生活經歷時,也感到十分遺憾。因為,30多年來個別碰過麵的人,都說我身體狀況保持得很好,如果沒有那回事,一定是個很好的飛行員。時間是不會倒流的,聚會的本身就說明我們不但徹底退出了專機活動的舞台,而且,在年齡上也已經走到保持晚節的時候。
1957年在瀋陽東塔機場,專機師的伊爾-14飛機正在那裏進行白天複雜氣象條件下的飛行訓練。由於該機場位於瀋陽東南方向,冬季的瀋陽,以重工業城市著名的煙塵與大霧混在一起,使機場的能見度極差。此時,一架伊爾-14飛機從東向西落地,由於下降中高度沒有掌握好,而且方向偏差較大,在離機場較遠的地方,就已經下降到比規定還要低的高度,飛機也偏離跑道延長線以外的位置,所以致使飛機與地麵工廠的煙囪相撞後,接著又與大樹相撞,飛機在跑道以外的地方墜落地麵,當時就有4名機組人員犧牲。因為,一來飛機沒有著火,二來與煙囪相撞後速度明顯減小,機組中還有兩名倖存者。但是,由於這兩個人在事故中精神受到嚴重刺激,後來一上飛機就精神緊張,最終離開了飛行崗位。
1962年春節剛過,2月9日晚上,北京西郊機場,天降著大雪,正是訓練飛行員夜間複雜天氣條件下飛行技術的大好時機。隆隆的飛機發動機聲在雪花紛飛的機場中震盪著,飛行員、領航員麵對夜間複雜天氣,按照穿雲程序緊張而有秩序地通過技術動作的配合,在雪幕中一架又一架地跟進降落,接著又加大發動機的功率連續起飛,消失在機場北端的夜空中。按照訓練計劃,一批人員飛完幾個起落,將飛機停下來換人。就在換人之後的第一個起飛以後,發動機發生了故障(發動機分油活塞被意外卡住,進油量停止在油門最小的位置,加大油門已不起作用)。由於飛機剛起飛高度太低,飛行員來不及順槳(一種緊急處理的方法),加上人員都集中在前駕駛艙,機頭較重,僅有的一台發動機不能克服故障發動機帶來的巨大阻力,更不可能繼續上升高度,飛機就墜毀在頤和園萬壽山以北靠中間的小山上,火光閃過之後就是一聲巨響,飛機上的人員全部犧牲,四個飛行員、兩個領航員、一個機械師。這時部隊正在看電影,廣播喇叭裏一聲接著一聲叫人,開始命令衛生隊人員全部回去,接著又廣播命令警衛連的同誌馬上集合……等人們趕到墜機現場的時候,大火還在燃燒,當救援人員從火堆裏發現一條腿,上去往外拉的時候,拉出來的僅僅是一條腿。為了不使事故對飛行員有不良的影響,不準飛行員接近事故現場。
事故發生的第二天,機場上的白雪還沒有化,飛行員們為失去戰友而流下的淚水還沒有擦幹,總參謀長羅瑞卿將軍特意來到機場,鼓勵同誌們說:“一支經得起摔打的部隊才是過得硬的部隊,我相信你們!我以後仍然要坐你們的飛機。”羅總長專機起飛時的發動機轟鳴聲,像發起衝鋒的號角,把整個部隊從低落的情緒中喚醒,總結教訓,繼續前進。
殲擊機如果發生一等飛行事故時,通常隻有一個飛行員犧牲。而運輸飛機發生嚴重事故所付出的代價是殘酷的。即使是飛行訓練,遇難者也不止一個人,而是一個飛行機組。每次飛行事故發生,都會為飛行員的家屬隊伍留下幾個孤兒寡母。有時候,當飛行事故的消息還沒有正式傳達到死難者家屬的時候,那些為飛行員親人提心弔膽的家屬們,總是憂心忡忡地圍著飛行員的營房兜圈子,希望能見到親人的影子。作為犧牲者的戰友,都知道這樣的噩耗會給家屬們帶來什麽樣的後果,沒有組織出麵,誰也不敢走漏消息,“九一三”事件中林彪專機組的家屬們所麵臨的情況更嚴重得多。
後記
在我32歲的時候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等到近74歲時如果能實現公諸世人的願望,其間隔的時間是長了一些。不過,能在這個時候完成自己多年的一樁心事也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有許多事情的發展變化需要時間來磨合。
從專機師轉業到地方工作及退職休息的戰友們,1998年在北京市朝陽區搞了一次聚會,出人意料的是到會人員竟超過400人。既有從共和國一成立就從事專機工作的元老,也有後來不同時期在專機部隊服役的中年甚至青年人,中老年占多數;既有當年的空勤人員,又有在部隊從事地勤及後勤保證工作的人員;既有終身在專機師工作直到退休的幹部,也有中途調到別的部隊的戰友。其中有因受“九一三”事件的牽連處理到外地後奔回北京的人員,也有解除審查後因年齡、身體等原因退休在家的人員。老師長、老政委、老主任能來的都來了,胡萍因眼睛失明,也在夫人的照料下應邀參加了聚會。戰友相見分外親熱,雖然他們中有許多人幾十年不曾見麵了,然而,當年為專機事業共同奮鬥的經歷使他們很快消除了時間的差別,用不了幾句話就再次沉浸在當年共同工作時的氣氛中,時間在這個時候被大大地濃縮了。因“九一三”事件提前離隊的人們,大都懷著對部隊、對專機事業、對首都的留戀不得已而走的,能回到北京也費盡周折,都經歷了和我差不多的過程。本來專機師作為“九一三”事件的重災區在人們的心靈上投下了不同程度的陰影,可是,近30年過後,當大家重新在另一種場合聚會時,似乎已經忘記了那一段極其特殊的歷史。個別聊天的時候,都能對那個時候開始的艱難處境表示慰問與關心。有一位在伊爾-14飛機上共同飛行過的機械師,過去曾多次打聽我的去向。所以當他們了解到我30多年來的具體生活經歷時,也感到十分遺憾。因為,30多年來個別碰過麵的人,都說我身體狀況保持得很好,如果沒有那回事,一定是個很好的飛行員。時間是不會倒流的,聚會的本身就說明我們不但徹底退出了專機活動的舞台,而且,在年齡上也已經走到保持晚節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