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景寅會清楚地意識到,在國內飛行的時間一分一秒地減少,飛機一旦飛出國境,就會遇到兩種結果:


    其一,可能會遭到蒙古國地麵武裝的襲擊,因為,倉皇出逃的林彪等人,不可能提前向蘇聯或蒙古國方麵打招呼,蒙古國地麵部隊會把256號專機當成不明飛行物。尤其是對地麵來說,2000多米的高度低空入境,會引起地麵邊境防務人員的高度警惕。


    其二,岌岌可危的油量已不可能飛到蘇聯的伊爾庫茨克,連蒙古國的烏蘭巴托也飛不到。飛機於1點55分離境,國內航線已用去80分鍾之多,剩餘的有把握的飛行油量還不足一小時,出境後如果不能及時找到機場,夜間場外迫降成功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林立果雖然提前弄到國際航線的詳細資料,但他不可能搞到蒙古國地麵軍用機場的詳細資料,除機場的位置、跑道方向外,還有機場有關的通信導航資料。據說葉群曾向林辦的一位情報工作人員打聽過蒙古國地麵機場及防禦情況,但那種簡單的介紹根本不能解決飛機降落所需要的許多具體技術問題。飛出國境後,即使將電台打開,也無法與地麵溝通聯絡,因為,飛機上平時使用的電台頻道與國際航線使用的不同,與蒙古國地麵機場使用的通信頻道就更不一樣。再說,周日後半夜根本沒有計劃中的飛機在空中飛行。


    以上種種困難都會使256號專機陷入無法擺脫的困境,這一點潘景寅作為一名老飛行員要比林立果、葉群等人心裏明白得多。林立果等人私慾膨脹到頭腦發昏的程度,其行為幾近瘋狂,不可能對叛逃飛行中所有的技術問題都有所準備。潘景寅在對諸多因素進行權衡之後,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麵對決定命運的國境線,擺在麵前的選擇是:後退則生,前進則死。在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潘景寅要利用飛機的原地盤旋爭取時間,向葉群、林立果等再次陳述越境後的可怕後果,以爭取事態的轉機。因為,在全部飛行的過程中,潘景寅無法離開座位半步,具體地說,連上廁所的機會都沒有,否則,飛機就會因沒人操縱而失去平衡,林立果也不會允許他打開自動駕駛而離開座位。此時的林彪從登機開始,就會被安置在專門為他安裝的沙發床上,他若不主動到前駕駛艙去,潘景寅是無法直接與他對話的。此外,乘坐飛機與火車不同,乘機者隻有從機組飛行員那裏才能知道自己的確切位置。


    林立果是不會允許潘景寅有任何猶豫的,他既然已經將飛機騙到空中,就沒有打算回來。按第一方案到廣州不行,那麽到國內任何地方降落對他們來說其後果都是一樣的。可是,駕駛杆畢竟在潘景寅的手中,操縱飛機開始盤旋時,林立果不一定能及時發現,但最終林立果是不會放棄叛逃的關鍵因素——航向,會繼續迫使潘景寅向境外飛去。


    256號專機上,機長潘景寅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除了做林家的飛行工具之外,已失去了所有的權利。在他多年的專機生涯中,作為機長,在空中都是自己說了算,沒想到他的人生航向在全黨最重要的專機任務中發生了急轉彎。當他想到一個多小時前,在山海關機場為林家精心安排的那個緊急起飛的經過時,潘景寅該有多麽後悔啊!第一,他會後悔把機組的主要人員都丟在機場。第二,他會後悔為什麽要放棄12日晚給飛機加油的機會,致使後來再也沒有加油的時間。


    此時的三位機械師,林立果絕不會讓他們堅守在前駕駛艙自己的崗位上。孤立無援的潘景寅多麽希望自己的副駕駛員坐在右邊的座位上,即使不說話,也可以通過駕駛杆上的動作來傳達彼此的意圖。機組各崗位之間,尤其正副駕駛員之間,共有的飛行知識及多年的技術配合,彼此之間已經達成了一種特有的默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能被對方理解,很早以前就聽說過機組在空中利用機組集體的智慧製服劫機犯的動人故事。人所共知的“九一三”事件中那架直升機之所以沒有被叛逃者劫持成功,主要是兩位飛行員在空中與周宇馳的不斷周旋,耗去了叛逃所需的油量及時間。


    已失去左膀右臂的潘景寅不可能從近似於瘋狂的林立果那裏得到任何轉機,林立果也不會冷靜地思考飛越國境後可能出現的後果,既已破釜沉舟,就一意孤行,孤注一擲。在如此條件下,256號專機在潘景寅一個人的操縱之下,成了飛行史上最為艱難的一次飛行,成為一條有去無回的空中航線。


    “九一三”事件過去多年以後,如今還健在的林彪衛士長李文普,在他發表的一篇題為《林彪衛士長李文普不得不說》的文章中道出了一段很重要的情節,當他同林彪、葉群、林立果、劉沛豐乘坐林彪專車衝出北戴河駐地的時候,親耳聽到林彪問林立果:“到伊爾庫茨克多遠,要飛多長時間?”


    “不遠,很快就到。”林立果回答。


    李文普立刻意識到不是去大連,而是飛到蘇聯去,要去當叛徒,他不幹,於是就出現了跳車被林立果開槍擊傷的情況。


    這是從“九一三”事件以來,我所知道的文字材料中,直接反映林彪本人叛逃意圖的重要旁證。從飛行的角度分析,林彪與林立果的簡單對話中可以聯想到以下三個問題:


    其一,林彪對能否順利飛到伊爾庫茨克心中無數,想從兒子那裏得到心理上的支持。林彪曾在蘇聯治病,也曾研究應付蘇聯突然襲擊的戰略問題,自己也曾到過伊爾庫茨克,地圖在一個軍事家的眼裏是一件很熟悉的作戰工具,是濃縮了的大地,憑目視判斷也能知道大概的距離。伊爾庫茨克作為蘇聯遠東離蒙古國邊境最近、最大的城市與軍事基地,就在蘇聯著名的貝加爾湖附近,北京、山海關距離伊爾庫茨克究竟有多遠,難道林彪自己還不清楚嗎?還要從二十幾歲的兒子那裏尋找答案?如此關係生死命運的叛逃行為,在決定出逃之前,林彪不可能不做一點地理知識方麵的準備。這個隻能在密室商談的最為核心的問題,怎麽能當著不知情者(李文普與楊振剛)的麵說出來呢?可見林彪麵對重大決策已經不自信到情不自禁的程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真相:專機副駕駛親歷「九一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康庭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康庭梓並收藏真相:專機副駕駛親歷「九一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