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在漢達瓦底稱王之德門陶 注


    緬歷1108年(公元1746年),阿瑜陀耶派遣使臣攜帶詔書並厚禮前來。使臣被安排住在瑞界野,到緬歷5月(公元1746年7月至8月初)江水上漲之後才將禮物用金勞加船運往京都。命使節乘小舟在辛亞碼頭上岸。後又安排主要使節乘馬,將詔書放在鑲有三圈寶石的琉璃檳榔盒中,由一頭金鞍金韂之大象馱著,從阿瓦城南山岡進覺蓬門。然後安排在前朝房歇息。過了片刻,進上朝殿。命王子王弟文武群臣前往迎接。按照儀式與官員大小各就各位,寶座門開啟,緬王上朝,接受阿瑜陀耶國王贈送之禮品。緬王也賜給阿瑜陀耶來使以各種禮品,派了回使送其返回。


    緬歷1109年(公元1747年)漢達瓦底軍隊又來進犯,兵分水陸兩路猛攻馬龍鎮。由於中了緬軍由城頭轟擊之炮彈,孟軍將領彬尼亞覺陣亡,孟人後撤。遂將派往馬龍之軍召回。此時在漢達瓦底稱帝之虎象之主德門陶把一些文臣武將後妃留在漢達瓦底,帶上彬尼亞達拉、彬尼亞意、彬尼亞達巴、彬尼亞達曼達、彬尼亞遂亞巴拉亞紮、彬尼亞波木等文武大臣,率象馬大軍共2000餘人到錫當,捕象狩獵。時日曠久,手下請求返駕,不歸。又把王後嬪妃們召至錫當。留守在漢達瓦底的大臣們認為王不宜長期遠離京都,國事又不安寧,應再奏明聖上。於是派人前往隨駕錫當的大臣們處。與虎象之主一起來的彬尼亞達拉兄弟與賴亞波將留守在漢達瓦底大臣們所陳之情轉奏給虎象之主,而虎象之主仍不採納意見返回。留在漢達瓦底的大臣們由於長久無君,情緒不穩。於是派3000人馬全副武裝赴錫當,強行迎接虎象之主返駕。虎象之主聞漢達瓦底有大批兵馬前來,以為是叛亂者前來捉他。於是命身邊大臣帶領象馬兵卒前往阻擊。來者申明:“我等並非反叛之歹徒,是為迎駕返京而來。既然阻止我等前往,就不去錫當了,我等將迅速返回漢達瓦底,把赴錫當的文武群臣之妻小統統殺死,我等馬上安排返回事。”與王一起到達錫當的賴亞波、彬尼亞達拉等大臣說:“你我等應該像以前一樣合作,傾聽對方意見,按有利的去辦。你們不要著急,我等一定上奏規勸王返回漢達瓦底。”來者很滿意遂先返回。虎象之主不信彬尼亞達拉、賴亞波等人所言,以為國內發生動亂,若返回漢達瓦底,則同魚兒入網一樣。所以自己挑選親信300人、馬100餘匹、象10餘頭,於緬歷1109年(公元1747年)出走清邁。清邁不肯接納,又進入阿瑜陀耶。阿瑜陀耶將其銬上腳鐐送往中國。中國又經卡隨、蒲甘將其送往阿南。阿南又經山巴、巴得、勒外布基、布久、達龍、瑙普瓦各處,將其送回清邁。 注 蒲甘王子之桂王住在勒瓦族人中,因其在甘蔗田村中長大。故又稱作蔗田桂王。他說:“漢達瓦底無立國之君,當地百姓和大臣立我為王。在我赴錫當村中捕象狩獵之際,留守漢達瓦底的大臣們起來謀反。如果對這些人鎮壓,就會做出殘殺之惡事。考慮到世間輪迴才輾轉來到這裏。”清邁人知道他是阿瓦國君曼昂亞德那佛塔施主禦弟蒲甘王之子。此人心地純潔善良。就告他,你就安心地住在清邁吧。從錫當城回漢達瓦底的文武大臣不久便得到虎象之王到達清邁的消息,眾人遂立漢達瓦底的一位還俗僧人叫奈哥的人為王。在虎象之主出走清邁後,滯留於錫當沒有跟去的將官當中,人們以賴亞波為長,認為彬尼亞達拉也有能力,得到眾人信任。眾人商議虎象之主已經出走,如無君王,羅摩迎孟三邦就像被人放在竹匾中搖動的餘甘子一樣,不得安生。也有可能四分五裂,成為緬甸王朝之附庸。群臣商議為使城鎮安寧,各種情況都能得到控製,請賴亞波為王。賴亞波說:“身為一國之君,能擔負國事之人是很難的,我不想為王,隻想當名官員,我不會處理國事。我可以指出一位能為王之人。希望大家都能同意我所推舉之人。”眾將說,您推辭掉到手之王位福祿,為了百姓的幸福與利益,指出具備君王條件之人,肯定是公正之言。我等一定聽從您指出之人的教誨。當人們一致同意後,賴亞波才指著彬尼亞達拉說,他就是能為王之人。將官們說,一定聽你調遣。遂請求彬尼亞達拉為王。彬尼亞達拉也說,虎象之王對留守漢達瓦底的大臣們行動不相信,才逃到安全地方去的。等我們回到漢達瓦底之後,沒有特殊情況,我想他還會回來的。因此我希望大家不要讓我成為似乎是想爭搶王位之人。大家認為不立王是不行了。彬尼亞達拉也承認這一點。於是安排從錫當返回漢達瓦底,再立彬尼亞達拉為王。把象馬軍卒分成三部,前軍由彬尼亞達拉率領,隨後由彬尼亞達拉之弟率領,最後是賴亞波之軍殿後。抵達漢達瓦底城時,已被眾人立為王的還俗僧人奈哥前來歡迎,拉著彬尼亞達拉的手,兩人交談非常和諧。過了數日,大臣將官們到齊之後,經過商議,廢黜了已經在位的還俗僧人奈哥,擁立彬尼亞達拉為王。


    * * *


    [1] smin htaw,舊譯斯彌陶佛陀吉帝。


    [2] “同年(公元1746年),蒙族廢王沙民拖偕其舊僚投靠於泰,白古王向皇求引渡,皇下諭華籍商人載沙民拖等出海,令放逐於海麵任何島嶼,惟華人商船載赴廣東,厥後再度轉潛往清邁,為清邁王收留,委為大將。”見《泰國古今史》37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琉璃宮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謀並收藏琉璃宮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