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達瓦底國亡於緬歷961年10月4日(公元1599年12月9日)日曜日,至此兩位國王之爭結束。


    阿瑜陀耶王比亞那律得知漢達瓦底亡,即調集24支人馬火速出兵。東籲王知悉阿瑜陀耶王大軍來犯,立即召集文臣武將們商議:“是在漢達瓦底抗擊,還是到給杜摩底禦敵?”一些臣相們奏道:“若在漢達瓦底會合若開王一起抗擊,阿瑜陀耶王豈有活動之餘地?”南達覺廷則認為:不應該在漢達瓦底進行抗擊。他奏道:“全體孟人與阿瑜陀耶比亞那律息息相通,所以不該在漢達瓦底禦敵,應迅速前往給杜摩底加固城牆、箭樓、護城河塹,在該地禦敵。此外,應請若開王軍留在漢達瓦底伺機出擊。”東籲王贊同南達覺廷的主張,決定將在漢達瓦底的所有孟人、緬人、撣人、印度人全部遷往給杜摩底京城。於是12月2日(公元1600年2月4日)僧伽們走在隊伍的最前麵,將從漢達瓦底迎請到的佛像、缽、佛牙、三藏經帶回給杜摩底。


    * * *


    [1] “佛曆2138年(公元1594年)皇下諭以十二萬大軍,藉摩爾門作橋頭堡,箭頭指向白古,旋將白古城包圍。緬王獲拍昭比、阿瓦王及東籲王等兵往援救,泰兵圍白古三個月,終無法破其城,皇乃下諭班師。”見《泰國古今史》第28頁。


    (269)漢達瓦底大國滅亡五塔施主駕崩歸西


    據《佛牙史》記載,那枚佛牙是南贍部洲羯陵伽國檀多補羅城固馬底瓦王之黑馬瑪拉公主、駙馬檀多鳩摩羅帶至錫蘭島的。緬歷938年(公元1576年)統治錫蘭島的達摩巴拉王將此佛牙獻給漢達瓦底白象之主。漢達瓦底王用寶石塔,將佛牙供奉於禦榻榻首。劫抵東籲王在位時緬歷961年(公元1599年)漢達瓦底滅亡後,建金宮之王 注 將佛牙供請到東籲給杜摩底。劫抵丁因王 注 在位期間,緬歷972年(公元1610年),東籲給杜摩底滅亡,阿瑙白龍王將佛牙供請到羅陀那補羅。在亞紮馬尼素拉碑銘中談到了關於從包塔加尤拉錫蘭國傳到緬甸的佛祖用缽、佛牙到達漢達瓦底的情景,以及從漢達瓦底迎請到給杜摩底,又由給杜摩底迎請到京城的情景。據說國王曾下令用當時通用的緬文、孟文、雲文鐫刻在內廷鐵柱上。其後,到達龍王時代,即緬歷998年(公元1636年)安放於亞紮馬尼素拉佛塔之中。關於此事亞紮馬尼素拉碑銘中這樣寫道:“緬歷998年9月16日(公元1636年11月21日)金曜日,國王一直供奉的佛牙與其他由各國迎請來的為數眾多的舍利子一起,珍藏於亞紮馬尼素拉佛塔之中。”達龍王的法師彬牙瑞烏明摩訶亞德那加拉高僧撰寫的《帝釋之船》一文中也提到王祖白象之主時期來自錫蘭島的佛牙,珍藏在亞紮馬尼素拉佛塔一事。緬歷938年(公元1576年)安放於摩訶維茲亞佛的佛牙,實際上是錫蘭島的佛牙沒到來之前,緬歷922年(公元1560年)安放在摩訶澤底佛塔裏的副牙。關於副牙的來歷,實皆王歐德馬律之女德欽基埃欽詩中這樣寫道:


    “名維茲亞,摩訶佛塔,


    光輝閃爍,令人驚詫。


    水晶石般,佛之副牙。


    佛教盛世,藏於塔下。”


    東籲王於12月20日(公元1600年2月22日)到達京都,到達京城後即加固修築城郭門樓、護城壕塹、箭垛平台、女牆跑道,並在城頭四周架設火炮。阿瑜陀耶王比亞那律得悉東籲王由漢達瓦底返回東籲,立即向東籲進發。大軍到達最馬古炯河紮營安寨,然後向城內派出使臣,告東籲王說:“朕這次進軍並非欲同東籲王打仗,隻是前來希望讓朕能像敬拜佛祖那樣供養漢達瓦底王。”使節到後,東籲王得悉詔書之內容,便回答說:“不僅阿瑜陀耶王願把漢達瓦底王像佛祖一樣供養起來,吾也欲把漢達瓦底王像佛祖一樣供養,才把王兄請至東籲。所以阿瑜陀耶方麵的請求是不能答應的。”而阿瑜陀耶王則表示非得到漢達瓦底王不可,把軍隊開至東籲城下。在護城河邊立下鹿砦圍柵,另鑿一條溝渠,把護城河水引往榜朗河。直至今日人們仍稱這條溝渠為阿瑜陀耶開鑿的河。阿瑜陀耶王部置好兵力後,在前沿陣地放置火炮,每日開炮轟擊。無奈城中軍士眾多,未能得手,隻將城池團團圍住。若開王得知阿瑜陀耶王進軍消息後,便將漢達瓦底京城的宮殿、房屋、穀倉統統付之一炬,火滅後將所有鐵器都運送至若開。同時將願去若開的僧侶,連同佛像、三藏經一起,用船送往若開。這時,精通經典的高僧信比得加德亞也被用船送至若開。若開王派大軍在鄉間攔截阿瑜陀耶方麵由水路運送糧食的船隻,所有來船全部遭到襲擊而被破壞,以致阿瑜陀耶軍糧源斷絕,陷於饑饉之中。約過一個月,即緬歷962年2月25日(公元1600年4月26日)土曜日,阿瑜陀耶軍撤離東籲返回。到達莫塔馬時,阿瑜陀耶方麵收攏所有孟人,讓他們宣誓效忠,並賜溫約侯之侄以彬尼亞德拉之封號,令其守衛莫塔馬,並賞賜他檳榔盒、鹹茶罐、金傘兩頂、鼓7麵、喇叭3隻等物品。同時任命守門官為傳旨官。將土瓦城賜與比亞達拜。對莫塔馬東部地區安排妥當後,大軍即返回阿瑜陀耶。


    據說阿瑜陀耶王此次進軍目的是欲助漢達瓦底王一臂之力。但大軍未到之前,聽說漢達瓦底城破,漢達瓦底王被送往東籲,因而向東籲王要求交出漢達瓦底王,如不允諾,則用武力奪取。若能奪得便扶助漢達瓦底王重新登基,同時幫助漢達瓦底重新征服各抗命叛亂之邦國。阿瑜陀耶王比亞那律大軍撤回以後,那信囊向父王東籲王奏道:“若將漢達瓦底王長期留下定將出事。兒臣以為須從根本解決。”東籲王道:“朕之所以對王兄採取行動,隻是考慮國家,並非因讎隙。朕視王兄如佛祖如佛窟,從今以後不許再說此類言語。”那信囊再也不敢向父王奏稟此事。隻有暗中與母後商量,瞞著父王於緬歷962年8月25日(公元1600年10月20日)夜,乘漢達瓦底王去漢達瓦底王後住處時,將他殺死。東籲王得知漢達瓦底王被害身亡後十分不悅,便與學者們商議以優厚禮儀殯葬漢達瓦底王之事。學者們認為暴斃者不該舉行大禮,而應該埋於殞命之當地。於是將王兄屍體塗上香料油脂,用寬幅細布、絲絨、洋布層層纏好,在殞命的地方用優質棺柩埋葬,並在該地齋請高僧7日,向高僧們布施了袈裟、細布等物品共享功德。國王將王嫂、漢達瓦底王後送至東籲王弟駙馬明耶覺廷處,讓宮女們好生侍候。若開王得知阿瑜陀耶王已返回,便攜漢達瓦底王公主欽馬囊返回若開。到達若開後即舉行加冕禮,封為王後,並賜與大批盾衛隊、使役隊和馬兵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琉璃宮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謀並收藏琉璃宮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