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 作者:[日]小熊英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片山旅館(一九一三年三月四日攝)
當時有許多人長期住在日式旅館或飯店,雄次也是如此。在旅館主人的照顧下,雄次將次女讓給對方當養女,但是此後生活也沒有什麽改變。過了一段時間,雄次終於得知網走附近的佐呂間新開拓地即將設立新的公所,他推斷公所成立後,該地區顯然需要代書行,便於一九一四(大正三)年移居到佐呂間。
在輾轉來到北海道的人當中,不乏擁有技能與才智的人,他們各自投身木工、商人等技術行業。如此一來,這些人便在開拓地公所周遭,形成了新的市鎮,其中之一便是中佐呂間,這個區域比農民所住的邊陲地區更富庶。好不容易來到佐呂間的雄次,住在中佐呂間的片山旅館,並在公所前新建的事務所小屋上班,做代書業務。
片山旅館的主人名為片山伊七。伊七在一八七六(明治九)年出生於岡山縣,一九〇六(明治三十九)年移居北海道。在新開拓地佐呂間的建築熱潮中,片山旅館也熱熱鬧鬧地聚集了從各地集合而來的木工、牛馬販子與商人。伊七本人也當過開拓地農民,後來轉為經營建築業,並以建築業所得資金興建了旅館。伊七的妻子小千代則擔任旅館的經營者。
雄次在一九一四(大正三)年十二月,與片山旅館的長女芳江再婚。結婚時雄次三十二歲,芳江時年十八。
聽說芳江的雙親伊七與小千代當初很反對這樁婚事。因為片山家隻有兩個女兒,所以希望芳江能招贅一個女婿,日後可繼承經營片山旅館。現在芳江卻想嫁給一個帶著孩子四處漂流的三十多歲的異鄉男人,這實在不是什麽太好的選擇。最後的解決方法是,約定兩人婚後生下的小孩中,長男可以作為小熊家的繼承人,次男則必須成為片山家的養子。
話雖如此,後來雄次順利出人頭地,靠著代書業務獲得了資產與人脈,當上了佐呂間“購買組合”的理事長,最終還成為北海道東部地區“產業組合”中具有相當權勢的人。
所謂的“產業組合”,是在政策層麵上為了幫助小戶農家對抗貧困而成立的協同組織。《產業組合法》於一九〇〇(明治三十三)年立法後,農村便成立了農業性的、都會則成立了消費性的“購買組合”或“產業組合”。這些便是現在日本“農業協同組合”與“生活協同組合”的起源。由農政官僚柳田國男推動,為了拯救農村脫離貧困而採用“產業組合”為施政手段的事跡,至今仍頗為人稱道。
雄次與芳江夫婦,共育有三男三女。男孩們起名輝一、政一與謙二,女孩們則是光子、泰子與秀子。現年八十八歲的謙二說明如下:
長男與次男的名字,是由岡山的戰國大名“池田輝政”中各取一字而成,而謙二的謙字,則是由新潟的戰國大名“上杉謙信”而來。岡山是片山家的故鄉,新潟是小熊家的故鄉。輝一是小熊家的長男,政一是片山家的長男,謙二則是小熊家的次男。如果又生了四男,大概名字就會叫作“小熊信三”吧。當時庶民百姓的命名方法,大概就是這種樣子。畢竟不管是父親還是外祖父,都隻有小學教育[3]程度。
在這些孩子當中,長女光子出生後大約一個月便死亡,剩下的五人當中,如後述,其中兩人在二十歲左右都死於疾病。
一九二三(大正十二)年,片山伊七與小千代放手旅館生意,前往東京經商。放棄的理由不明,但根據謙二的說法,似乎是因為伊七的建築事業失敗,背負了什麽欺詐的罪名,所以才被迫離開的。
一九三〇(昭和五)年前後,謙二的母親芳江染上結核病,一九三二年七月病逝,享年三十五。當時結核病還屬於沒有治療方法的絕症。
患病的原因是過度勞動與營養不足。在沒有家用電器產品的年代,生產與養育六個孩子是莫大的負擔。芳江的母親小千代事後回憶:“芳(芳江)告訴我:‘媽,最近我覺得身體好疲憊。’那是讓她生了六個小孩,還過勞操持家務之故。”對此,謙二則表示:
父親雄次大概認為自己讓太太過度操勞,因而導致了她的死亡吧。不過當時的日本,大家都處於過勞狀態,要以此責怪父親,其實也不太公允。加上父親長期過著貧困的生活,即便累積了一些聲望,似乎也從來沒想過可以雇個幫傭來幫忙。
即便芳江生病,雄次仍忙於事業,完全沒有餘裕照料孩子們。雄次在芳江過世後又有了第三次婚姻,後逐個將孩子們送往住在東京的伊七處所。大概是判斷自己在佐呂間既無龐大產業,而“產業組合”中的職缺又有限,如果讓孩子們留在當地,往後大概不是變成農民就是從事畜牧業,與其如此,還不如將他們送往東京。
首先是在一九三一(昭和六)年把高等小學校畢業的長男輝一送往東京,隔年連剛進小學的謙二也去了;稍後政一與泰子也被送往東京,最後隻有麽女秀子留在佐呂間。雄次好像與片山夫妻達成了協議,由雄次寄養育費到東京,讓片山夫婦撫育這些孩子們。
他們被送到東京時,正值一九二〇到三〇年代,日本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增長與衰退,市場經濟正式滲透到社會各階層,而金融貿易也進入國際化的時期。一方麵來說,可以看到都會區中產階級市民抬頭,成為日後消費文化的起源;但從另一方麵來看,這個時期也發生了農村人口急速外流、都市人口大量膨脹的狀況。“農業組合”與“購買組合”也是因都市與地方貧困不安定,以及出現貧富差距問題為背景而興起的。這些狀況正預告了戰爭與革命的時代即將到來。
當時有許多人長期住在日式旅館或飯店,雄次也是如此。在旅館主人的照顧下,雄次將次女讓給對方當養女,但是此後生活也沒有什麽改變。過了一段時間,雄次終於得知網走附近的佐呂間新開拓地即將設立新的公所,他推斷公所成立後,該地區顯然需要代書行,便於一九一四(大正三)年移居到佐呂間。
在輾轉來到北海道的人當中,不乏擁有技能與才智的人,他們各自投身木工、商人等技術行業。如此一來,這些人便在開拓地公所周遭,形成了新的市鎮,其中之一便是中佐呂間,這個區域比農民所住的邊陲地區更富庶。好不容易來到佐呂間的雄次,住在中佐呂間的片山旅館,並在公所前新建的事務所小屋上班,做代書業務。
片山旅館的主人名為片山伊七。伊七在一八七六(明治九)年出生於岡山縣,一九〇六(明治三十九)年移居北海道。在新開拓地佐呂間的建築熱潮中,片山旅館也熱熱鬧鬧地聚集了從各地集合而來的木工、牛馬販子與商人。伊七本人也當過開拓地農民,後來轉為經營建築業,並以建築業所得資金興建了旅館。伊七的妻子小千代則擔任旅館的經營者。
雄次在一九一四(大正三)年十二月,與片山旅館的長女芳江再婚。結婚時雄次三十二歲,芳江時年十八。
聽說芳江的雙親伊七與小千代當初很反對這樁婚事。因為片山家隻有兩個女兒,所以希望芳江能招贅一個女婿,日後可繼承經營片山旅館。現在芳江卻想嫁給一個帶著孩子四處漂流的三十多歲的異鄉男人,這實在不是什麽太好的選擇。最後的解決方法是,約定兩人婚後生下的小孩中,長男可以作為小熊家的繼承人,次男則必須成為片山家的養子。
話雖如此,後來雄次順利出人頭地,靠著代書業務獲得了資產與人脈,當上了佐呂間“購買組合”的理事長,最終還成為北海道東部地區“產業組合”中具有相當權勢的人。
所謂的“產業組合”,是在政策層麵上為了幫助小戶農家對抗貧困而成立的協同組織。《產業組合法》於一九〇〇(明治三十三)年立法後,農村便成立了農業性的、都會則成立了消費性的“購買組合”或“產業組合”。這些便是現在日本“農業協同組合”與“生活協同組合”的起源。由農政官僚柳田國男推動,為了拯救農村脫離貧困而採用“產業組合”為施政手段的事跡,至今仍頗為人稱道。
雄次與芳江夫婦,共育有三男三女。男孩們起名輝一、政一與謙二,女孩們則是光子、泰子與秀子。現年八十八歲的謙二說明如下:
長男與次男的名字,是由岡山的戰國大名“池田輝政”中各取一字而成,而謙二的謙字,則是由新潟的戰國大名“上杉謙信”而來。岡山是片山家的故鄉,新潟是小熊家的故鄉。輝一是小熊家的長男,政一是片山家的長男,謙二則是小熊家的次男。如果又生了四男,大概名字就會叫作“小熊信三”吧。當時庶民百姓的命名方法,大概就是這種樣子。畢竟不管是父親還是外祖父,都隻有小學教育[3]程度。
在這些孩子當中,長女光子出生後大約一個月便死亡,剩下的五人當中,如後述,其中兩人在二十歲左右都死於疾病。
一九二三(大正十二)年,片山伊七與小千代放手旅館生意,前往東京經商。放棄的理由不明,但根據謙二的說法,似乎是因為伊七的建築事業失敗,背負了什麽欺詐的罪名,所以才被迫離開的。
一九三〇(昭和五)年前後,謙二的母親芳江染上結核病,一九三二年七月病逝,享年三十五。當時結核病還屬於沒有治療方法的絕症。
患病的原因是過度勞動與營養不足。在沒有家用電器產品的年代,生產與養育六個孩子是莫大的負擔。芳江的母親小千代事後回憶:“芳(芳江)告訴我:‘媽,最近我覺得身體好疲憊。’那是讓她生了六個小孩,還過勞操持家務之故。”對此,謙二則表示:
父親雄次大概認為自己讓太太過度操勞,因而導致了她的死亡吧。不過當時的日本,大家都處於過勞狀態,要以此責怪父親,其實也不太公允。加上父親長期過著貧困的生活,即便累積了一些聲望,似乎也從來沒想過可以雇個幫傭來幫忙。
即便芳江生病,雄次仍忙於事業,完全沒有餘裕照料孩子們。雄次在芳江過世後又有了第三次婚姻,後逐個將孩子們送往住在東京的伊七處所。大概是判斷自己在佐呂間既無龐大產業,而“產業組合”中的職缺又有限,如果讓孩子們留在當地,往後大概不是變成農民就是從事畜牧業,與其如此,還不如將他們送往東京。
首先是在一九三一(昭和六)年把高等小學校畢業的長男輝一送往東京,隔年連剛進小學的謙二也去了;稍後政一與泰子也被送往東京,最後隻有麽女秀子留在佐呂間。雄次好像與片山夫妻達成了協議,由雄次寄養育費到東京,讓片山夫婦撫育這些孩子們。
他們被送到東京時,正值一九二〇到三〇年代,日本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增長與衰退,市場經濟正式滲透到社會各階層,而金融貿易也進入國際化的時期。一方麵來說,可以看到都會區中產階級市民抬頭,成為日後消費文化的起源;但從另一方麵來看,這個時期也發生了農村人口急速外流、都市人口大量膨脹的狀況。“農業組合”與“購買組合”也是因都市與地方貧困不安定,以及出現貧富差距問題為背景而興起的。這些狀況正預告了戰爭與革命的時代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