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炮彈下的渴望:加沙走廊轟炸日記 作者:[巴勒斯坦]穆罕默德·奧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雷伊夫過去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遊行活動。不過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的政黨派係協議停站之後,這個13歲的年輕人跟鄰居借了哈馬斯的綠色旗幟,跑到加沙市中心參加慶祝反抗組織勝利的集會。
“過去53天,我才開始了解哈馬斯,”他說。雷伊夫表示,以色列為期七周的軍事運動奪走2100條巴勒斯坦人命,造成一萬多人受傷,經歷這場運動之後,他已經成為一位哈馬斯的支持者了。
“我很喜歡哈馬斯,因為他們保護加沙居民。”雷伊夫表示,他說自己親眼目睹12樓高的劄菲大樓被炮彈摧毀,因此體認到巴勒斯坦反抗鬥士的重要性。
“我的父母親都是法塔赫領導人阿布·馬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總統馬哈茂德·阿巴斯)的擁護者,不過他們也蠻喜歡哈馬斯的。”雷伊夫說完這句話之後,就回到遊行隊伍,消失在一片綠色旗幟海當中。
2006年,哈馬斯贏得了巴勒斯坦立法議會的選舉,這場選舉也讓哈馬斯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間的關係變得相當緊張。因為國際社會還有以色列不願意承認這次選舉結果,巴勒斯坦也被迫否認哈馬斯即將掌權的事實。
當時哈馬斯與阿巴斯領導的政府無法妥善劃分權力,因此雙方便訴諸暴力,於2007年在加沙發生了血淋淋的政變衝突。此後,遭到以色列占領的巴勒斯坦領土,就被各政黨派係切割劃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統治約旦河西岸、哈馬斯掌管加沙走廊。領土遭到政黨劃分之後,政府機關都紛紛癱瘓、無法運作。
2014年6月,法塔赫與哈馬斯協議共同組織政府,也宣布日後將舉辦議會與總統大選。以色列對此也做出回應,他們表示將會懲處巴勒斯坦政府:包括扣留巴勒斯坦的稅收,還有拒絕簽署停戰協議。
根據巴勒斯坦選舉研究調查中心最近的報告指出,他們調查了1270個約旦河西岸與加沙的巴勒斯坦人。結果顯示在總統大選當中,哈馬斯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葉的得票率會是阿巴斯的兩倍。哈馬斯的支持率高達88%,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隻獲得36%的民眾支持。
雖然如此,管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政黨法塔赫與哈馬斯相敵對,在今年的戰爭之後,也逐漸獲得加沙居民的青睞:到處都可以看到法塔赫的黃色旗幟,還有阿巴斯的照片。為了促進巴勒斯坦統一的組織巴勒斯坦調解委員會的哈邁德·尤塞夫博士指出,兩大政黨派係都備受擁護,也讓雙方對加沙的管理有了共識,將會進一步團結合作。
“哈馬斯現在也成為眾多黨派的其中一員,他們不再孤軍奮戰。”尤塞夫如此說道,他先前擔任哈馬斯前總理伊斯梅爾·哈尼葉的顧問。他還表示:“人民得以生存,過著安定的生活,這才是所謂的勝利。我們並沒有超能力,我們隻想告訴以色列:巴勒斯坦人熱愛生命。”
宣布停戰協議不久之前,阿巴斯以及哈馬斯的領導人哈立德·馬沙爾在8月21日,一同與卡達的國王會麵。分析師都將這場麵談,視為巴勒斯坦團結一致的象徵。
協調之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之後必須接管加沙的國界,也要跟其他提供資金援助的國家,比如歐盟、卡達與土耳其一起貢獻心力、重建加沙走廊。其他像是敦促以色列撤回軍力部署、重新開放加沙的海港機場這類長遠的計劃,有關方也會在下個月開會協商。
宣布停火之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哈馬斯“嚴重受挫”,而且也沒有達成協議裏的要求。“我認為哈馬斯在外交關係上孤立無援,”內塔尼亞胡說,“我也感覺到在國際社會上,大家仍然認為哈馬斯、伊斯蘭國成員、蓋達以及其他伊斯蘭極端恐怖組織根本都是同一群人。”
不過根據一位名叫哈裏·哈耶的哈馬斯領導人,同時也是開羅會議中的代表之一表示,巴勒斯坦各政黨派係現在已經不直接跟以色列喊話,這就是巴勒斯坦統一的證據。
“現在我們身處團結合作的新時代,也打出了抵抗的口號。”他在上周五的禮拜中發表演講。哈耶還提道如果以色列無法滿足巴勒斯坦人所提出的需求,各個政黨派係一定會繼續跟以色列作戰。
歷經了七周的戰爭之後,哈耶也表示政府將要重建加沙。而重建工作、堅守加沙邊界,管理進出加沙的物資,這些都是巴勒斯坦聯合政府必須肩負的責任。
不過一位來自巴勒斯坦研究中心、名為穆恩·拉巴尼的資深研究員卻對半島電視台表示,雖然以色列對加沙發動的軍事攻擊造成相反的效果,導致各政黨派係的關係更為緊密,但是這種團結一致的現象隨時都有可能分崩離析。
“巴勒斯坦人雖然沒有輸掉與以色列的戰役,但是最後卻有可能敗給自己。各個政黨應該無私地奉獻自己的成就,追求團結的合作模式;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隻替自己的政黨著想,追求各自的利益。”拉巴尼指出。
“以色列的領導人實在是太暴躁激進,他們沒辦法製定出能夠達成的政治目標,就連他們自以為能辦到的任務,也做得一塌糊塗。像他們後來反悔、撤回與加沙之間的和平協議,反而讓巴勒斯坦變得更為強大。”拉巴尼更說道。
今年62歲、來自汗尤尼斯的阿布·馬哈茂德·布拉恩是法塔赫的擁護者,他說經過這場戰爭之後,他反而更同情哈馬斯的成員。“親眼目睹自己的兄弟被外國勢力殺死之後,內心就有了一股團結的力量——我們是團結的巴勒斯坦人,不是分割的政治黨派。”他所說的,就是三位喪命的哈馬斯領導人,還有那些在加沙南方的拉法市、死於以色列炮火的市井小民;上述事件促使布拉恩改變了他的想法。
“過去53天,我才開始了解哈馬斯,”他說。雷伊夫表示,以色列為期七周的軍事運動奪走2100條巴勒斯坦人命,造成一萬多人受傷,經歷這場運動之後,他已經成為一位哈馬斯的支持者了。
“我很喜歡哈馬斯,因為他們保護加沙居民。”雷伊夫表示,他說自己親眼目睹12樓高的劄菲大樓被炮彈摧毀,因此體認到巴勒斯坦反抗鬥士的重要性。
“我的父母親都是法塔赫領導人阿布·馬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總統馬哈茂德·阿巴斯)的擁護者,不過他們也蠻喜歡哈馬斯的。”雷伊夫說完這句話之後,就回到遊行隊伍,消失在一片綠色旗幟海當中。
2006年,哈馬斯贏得了巴勒斯坦立法議會的選舉,這場選舉也讓哈馬斯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間的關係變得相當緊張。因為國際社會還有以色列不願意承認這次選舉結果,巴勒斯坦也被迫否認哈馬斯即將掌權的事實。
當時哈馬斯與阿巴斯領導的政府無法妥善劃分權力,因此雙方便訴諸暴力,於2007年在加沙發生了血淋淋的政變衝突。此後,遭到以色列占領的巴勒斯坦領土,就被各政黨派係切割劃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統治約旦河西岸、哈馬斯掌管加沙走廊。領土遭到政黨劃分之後,政府機關都紛紛癱瘓、無法運作。
2014年6月,法塔赫與哈馬斯協議共同組織政府,也宣布日後將舉辦議會與總統大選。以色列對此也做出回應,他們表示將會懲處巴勒斯坦政府:包括扣留巴勒斯坦的稅收,還有拒絕簽署停戰協議。
根據巴勒斯坦選舉研究調查中心最近的報告指出,他們調查了1270個約旦河西岸與加沙的巴勒斯坦人。結果顯示在總統大選當中,哈馬斯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葉的得票率會是阿巴斯的兩倍。哈馬斯的支持率高達88%,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隻獲得36%的民眾支持。
雖然如此,管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政黨法塔赫與哈馬斯相敵對,在今年的戰爭之後,也逐漸獲得加沙居民的青睞:到處都可以看到法塔赫的黃色旗幟,還有阿巴斯的照片。為了促進巴勒斯坦統一的組織巴勒斯坦調解委員會的哈邁德·尤塞夫博士指出,兩大政黨派係都備受擁護,也讓雙方對加沙的管理有了共識,將會進一步團結合作。
“哈馬斯現在也成為眾多黨派的其中一員,他們不再孤軍奮戰。”尤塞夫如此說道,他先前擔任哈馬斯前總理伊斯梅爾·哈尼葉的顧問。他還表示:“人民得以生存,過著安定的生活,這才是所謂的勝利。我們並沒有超能力,我們隻想告訴以色列:巴勒斯坦人熱愛生命。”
宣布停戰協議不久之前,阿巴斯以及哈馬斯的領導人哈立德·馬沙爾在8月21日,一同與卡達的國王會麵。分析師都將這場麵談,視為巴勒斯坦團結一致的象徵。
協調之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之後必須接管加沙的國界,也要跟其他提供資金援助的國家,比如歐盟、卡達與土耳其一起貢獻心力、重建加沙走廊。其他像是敦促以色列撤回軍力部署、重新開放加沙的海港機場這類長遠的計劃,有關方也會在下個月開會協商。
宣布停火之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哈馬斯“嚴重受挫”,而且也沒有達成協議裏的要求。“我認為哈馬斯在外交關係上孤立無援,”內塔尼亞胡說,“我也感覺到在國際社會上,大家仍然認為哈馬斯、伊斯蘭國成員、蓋達以及其他伊斯蘭極端恐怖組織根本都是同一群人。”
不過根據一位名叫哈裏·哈耶的哈馬斯領導人,同時也是開羅會議中的代表之一表示,巴勒斯坦各政黨派係現在已經不直接跟以色列喊話,這就是巴勒斯坦統一的證據。
“現在我們身處團結合作的新時代,也打出了抵抗的口號。”他在上周五的禮拜中發表演講。哈耶還提道如果以色列無法滿足巴勒斯坦人所提出的需求,各個政黨派係一定會繼續跟以色列作戰。
歷經了七周的戰爭之後,哈耶也表示政府將要重建加沙。而重建工作、堅守加沙邊界,管理進出加沙的物資,這些都是巴勒斯坦聯合政府必須肩負的責任。
不過一位來自巴勒斯坦研究中心、名為穆恩·拉巴尼的資深研究員卻對半島電視台表示,雖然以色列對加沙發動的軍事攻擊造成相反的效果,導致各政黨派係的關係更為緊密,但是這種團結一致的現象隨時都有可能分崩離析。
“巴勒斯坦人雖然沒有輸掉與以色列的戰役,但是最後卻有可能敗給自己。各個政黨應該無私地奉獻自己的成就,追求團結的合作模式;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隻替自己的政黨著想,追求各自的利益。”拉巴尼指出。
“以色列的領導人實在是太暴躁激進,他們沒辦法製定出能夠達成的政治目標,就連他們自以為能辦到的任務,也做得一塌糊塗。像他們後來反悔、撤回與加沙之間的和平協議,反而讓巴勒斯坦變得更為強大。”拉巴尼更說道。
今年62歲、來自汗尤尼斯的阿布·馬哈茂德·布拉恩是法塔赫的擁護者,他說經過這場戰爭之後,他反而更同情哈馬斯的成員。“親眼目睹自己的兄弟被外國勢力殺死之後,內心就有了一股團結的力量——我們是團結的巴勒斯坦人,不是分割的政治黨派。”他所說的,就是三位喪命的哈馬斯領導人,還有那些在加沙南方的拉法市、死於以色列炮火的市井小民;上述事件促使布拉恩改變了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