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黎汝清戰爭經典係列:湘江之戰 作者:黎汝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4史料一味地指責“抬轎子”不對,卻不說出怎樣才對。在“丟橋子”或是“抬轎子”的兩難選擇中應該選擇哪個更好?
5那麽“轎子”是誰讓抬起來的?請看張聞天(洛甫)1943年12月16日在廷安整風時的發言筆記:“在出發以前,孟高‘三人團’要把我們一律分散到各軍團去(後因毛澤東同誌提議未分散),”那麽,這個齊聲指責的轎子原來是毛澤東讓抬起來的。“最高三人團”執行了王明路線,當然錯了,錯了也隻能“罪有應得”,而不應好事全歸花大姐,壞事全歸禿丫頭。什麽都向犯錯誤的人頭上加!
6一方麵指責“抬轎子”,一方麵又指責“左”傾路線執行者把年老體弱的何叔衡、當時正在吐血的瞿秋白丟在蘇區讓敵人屠殺,那就是說,又指責“轎子”抬的還不夠沉不夠重。
7史料指責避戰,抬著這樣的“轎子”不避戰行不行?去衝擊敵人結果會如何?
8這種一個“國家”大搬家,不僅工廠、機器全帶著,甚至連病號的尿盆亦帶著,而被指責為倉促逃跑。像不像那種丟盔卸甲式地倉促奔逃?
如果隻是告訴讀者一個誰好誰壞誰對誰錯的簡單的是非結論,而不是提出以上問題讓讀者一齊思考,就像對著一盤可贏可輸可和的棋,怎能誘發讀者開動腦筋使之智慧閃耀而韻味無窮?
毛澤東是善於思辯的,他說“凡事要問個為什麽”?想想是否合乎道理,讓讀者張開“如果這樣”、“倘若那樣”兩個思辯之翼,沿著曲徑飛向事物的幽深之境。
第三、哲理性。
自古以來,許多傳之大遠的不朽之作,就是靠它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使人百讀不厭、常讀常斷。盡管故事情節早已背得爛熟,詩情警句也能記憶不忘,但再讀時仍然令人振奮,倍受感悟……或許是哲理的潛能。
在《湘江之戰》中,我感到比《皖南事變》更多地蘊含著哲理,哲理不是作者主觀想像的產物,而是對當時的社會生活、人物內心世界和進行深入探究尋根刨底的反覆思索。
像本書第十二章《為政之難》一節,自以為能夠洞察一切的毛澤東,競然受了一個小小村蘇維埃主席王虎林徑而易舉的矇騙,使我感到他一生的悲劇性在那個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第四,記實性。
記實性容易達到透明性、真實性和時效性,也能滿足平時見不到、有些是長期封存在檔案館裏的所謂鮮為人知的秘聞。同時,由於過去虛構小說往往存有一般化、雷同化、表麵化的積弊,失去了讀者的興味。而不是建構小說本身在文學領域裏的意義的縮小,問題在於提高虛構小說的藝術魅力。
問:一般來說,記實小說容易製約作家相象力的自由馳騁,不容易達到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高度統一,您是否同意這種看法?
答:我並不完全這樣看。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並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互相依存的矛盾統一體。在《皖南事變》和《湘江之戰》的創作中,我對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有個體驗,所以我提出兩個百分之九十五,即就歷史真實來說,百分之九十五是真的,可以當作準歷史來讀;就藝術真實來說,百分之九十五是虛構,可以當作純小說來讀。我不知選這個說法是否合乎文學理論原則,這是我從創作實踐中體會出來的:
我認為歷史真實是作品的推不倒的骨骼,藝術虛構是作品的血肉和靈魂。沒有骨骼血肉無從依附;沒有血肉骨骼就不會有生命
問:請您舉例說說這兩個“百分之九十五”。
答:比如本書第五章《湘江喚起他無盡的情思》一節,毛澤東在湘江邊上是真的,但毛澤東的全部內心活動卻全是作者的想像虛構,而他所想到的楊開慧的犧牲,他的青少年時代的種種言行又都是真的;本書第一章《李德麵對湘江想些什麽》?一節也是如此,他想什麽,未留一字,全是作者的想像虛構,但他所想的他的經歷,他的親人又都是真的。再如第十二章,毛澤東在於都調查是真的,和羅自勉的對話以及對宋雨來的處理又全是虛構,而虛構中的所用素材又都是真的。無一處不虛、無一處不實,虛實相間是化合而不是混合。在歷史真實的枝梗上開出藝術虛構的花朵。
史料隻記載事件經過,人物說了什麽,做了什麽,隻有藝術真實才能寫出他在想什麽,為什麽如此說,為什麽如此做,是真心還是假意,是被迫還是自願。藝術真實可以從現象真實達到本質真實。“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倘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藝術真實才是心靈奧秘的透視鏡。
問:我同意有些作家的看法,在多方製約的情況下,中國作家的確工作得太累,猶如走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我也同意《中國文化報》記者王晉軍在去年6月29日訪問你時說的那段話:“文學和史學畢竟是兩種屬性,把小說當作歷史來研究,可以;當作歷史來要求,則不可以。因為文學需要虛構,不虛構則沒有藝術,而虛構則不被史家所容忍。”更何況史家的觀念和歷史結論並不一定公允平等地進行爭鳴,我想是有好處的。
答:爭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的確不是壞事。世上任何哲學、任何主義、任何藝術、求同則死,求異則活,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哲學飛速發展,兩千年後仍光彩灼灼。到了漢代董仲舒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國的哲學也就死了!正像一個球隊,獨此一家,不準別人與其對打,這個球隊也就名存實亡了。
5那麽“轎子”是誰讓抬起來的?請看張聞天(洛甫)1943年12月16日在廷安整風時的發言筆記:“在出發以前,孟高‘三人團’要把我們一律分散到各軍團去(後因毛澤東同誌提議未分散),”那麽,這個齊聲指責的轎子原來是毛澤東讓抬起來的。“最高三人團”執行了王明路線,當然錯了,錯了也隻能“罪有應得”,而不應好事全歸花大姐,壞事全歸禿丫頭。什麽都向犯錯誤的人頭上加!
6一方麵指責“抬轎子”,一方麵又指責“左”傾路線執行者把年老體弱的何叔衡、當時正在吐血的瞿秋白丟在蘇區讓敵人屠殺,那就是說,又指責“轎子”抬的還不夠沉不夠重。
7史料指責避戰,抬著這樣的“轎子”不避戰行不行?去衝擊敵人結果會如何?
8這種一個“國家”大搬家,不僅工廠、機器全帶著,甚至連病號的尿盆亦帶著,而被指責為倉促逃跑。像不像那種丟盔卸甲式地倉促奔逃?
如果隻是告訴讀者一個誰好誰壞誰對誰錯的簡單的是非結論,而不是提出以上問題讓讀者一齊思考,就像對著一盤可贏可輸可和的棋,怎能誘發讀者開動腦筋使之智慧閃耀而韻味無窮?
毛澤東是善於思辯的,他說“凡事要問個為什麽”?想想是否合乎道理,讓讀者張開“如果這樣”、“倘若那樣”兩個思辯之翼,沿著曲徑飛向事物的幽深之境。
第三、哲理性。
自古以來,許多傳之大遠的不朽之作,就是靠它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使人百讀不厭、常讀常斷。盡管故事情節早已背得爛熟,詩情警句也能記憶不忘,但再讀時仍然令人振奮,倍受感悟……或許是哲理的潛能。
在《湘江之戰》中,我感到比《皖南事變》更多地蘊含著哲理,哲理不是作者主觀想像的產物,而是對當時的社會生活、人物內心世界和進行深入探究尋根刨底的反覆思索。
像本書第十二章《為政之難》一節,自以為能夠洞察一切的毛澤東,競然受了一個小小村蘇維埃主席王虎林徑而易舉的矇騙,使我感到他一生的悲劇性在那個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第四,記實性。
記實性容易達到透明性、真實性和時效性,也能滿足平時見不到、有些是長期封存在檔案館裏的所謂鮮為人知的秘聞。同時,由於過去虛構小說往往存有一般化、雷同化、表麵化的積弊,失去了讀者的興味。而不是建構小說本身在文學領域裏的意義的縮小,問題在於提高虛構小說的藝術魅力。
問:一般來說,記實小說容易製約作家相象力的自由馳騁,不容易達到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高度統一,您是否同意這種看法?
答:我並不完全這樣看。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並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互相依存的矛盾統一體。在《皖南事變》和《湘江之戰》的創作中,我對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有個體驗,所以我提出兩個百分之九十五,即就歷史真實來說,百分之九十五是真的,可以當作準歷史來讀;就藝術真實來說,百分之九十五是虛構,可以當作純小說來讀。我不知選這個說法是否合乎文學理論原則,這是我從創作實踐中體會出來的:
我認為歷史真實是作品的推不倒的骨骼,藝術虛構是作品的血肉和靈魂。沒有骨骼血肉無從依附;沒有血肉骨骼就不會有生命
問:請您舉例說說這兩個“百分之九十五”。
答:比如本書第五章《湘江喚起他無盡的情思》一節,毛澤東在湘江邊上是真的,但毛澤東的全部內心活動卻全是作者的想像虛構,而他所想到的楊開慧的犧牲,他的青少年時代的種種言行又都是真的;本書第一章《李德麵對湘江想些什麽》?一節也是如此,他想什麽,未留一字,全是作者的想像虛構,但他所想的他的經歷,他的親人又都是真的。再如第十二章,毛澤東在於都調查是真的,和羅自勉的對話以及對宋雨來的處理又全是虛構,而虛構中的所用素材又都是真的。無一處不虛、無一處不實,虛實相間是化合而不是混合。在歷史真實的枝梗上開出藝術虛構的花朵。
史料隻記載事件經過,人物說了什麽,做了什麽,隻有藝術真實才能寫出他在想什麽,為什麽如此說,為什麽如此做,是真心還是假意,是被迫還是自願。藝術真實可以從現象真實達到本質真實。“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倘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藝術真實才是心靈奧秘的透視鏡。
問:我同意有些作家的看法,在多方製約的情況下,中國作家的確工作得太累,猶如走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我也同意《中國文化報》記者王晉軍在去年6月29日訪問你時說的那段話:“文學和史學畢竟是兩種屬性,把小說當作歷史來研究,可以;當作歷史來要求,則不可以。因為文學需要虛構,不虛構則沒有藝術,而虛構則不被史家所容忍。”更何況史家的觀念和歷史結論並不一定公允平等地進行爭鳴,我想是有好處的。
答:爭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的確不是壞事。世上任何哲學、任何主義、任何藝術、求同則死,求異則活,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哲學飛速發展,兩千年後仍光彩灼灼。到了漢代董仲舒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國的哲學也就死了!正像一個球隊,獨此一家,不準別人與其對打,這個球隊也就名存實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