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道堡壘線:自新寧縣起,經飛仙橋、石門司、半山、江口、石山背、西岸市、山口、高坪、茶溪、梅口、長鋪子、河口、洪江至黔陽。


    第四道堡壘線:自新寧經安心關、武岡、田心鋪、藥園、瓦屋堂、西坡、袁馬、洪江至黔陽。


    這四道堡壘線共修成的堡壘約二百餘座。


    除此堡壘線外,追剿軍總司令何健,根據蔣介石的命令,為加強集中指揮以適應對紅軍的圍追堵截,把分散的五路兵力編組為兩個兵團,以劉建緒為第一兵團總指揮,指揮原一、三、五路的兵馬及第十九師五十五旅並補充四團;以薛嶽為第二兵團總指揮,指揮原二、三兩路部隊。


    這樣,敵人以其主師十五個師的兵力,部署於新寧、城步、綏寧、武岡、靖縣、洪江、會同一帶並以一部兵力配合桂軍尾追,妄圖把中央紅軍消滅在去湘西與二、六軍團會合的途中。


    當時廣西軍閥組織了兩個追剿隊,以其十五軍軍長夏威率兩個師為第一追剿隊;以其第七軍軍長廖磊率兩個師為第二追剿隊。


    敵人共集結部隊20餘萬人,擺在3萬多紅軍——疲勞之師的麵前。這種嚴重的態勢,在地圖上標示出來,一目了然,可是,一目了然並不保證沒有爭議。


    毛澤東認為這些堡壘是難以突破的,必須轉向貴州,因為湘黔桂各方兵力比較,貴州軍閥的兵力是當時最薄弱的一路:名義上有一個軍,實際上派係林立,內部矛盾重重:將領無指揮才能,雙槍(步槍和煙槍)兵戰鬥力又弱。貴州省主席兼國民黨二十五軍軍長王家烈為一派,副軍長侯之擔是一派。猶國才為一派,蔣在珍又是一派。口頭上各派都聽命於王家烈,實際上王家烈並不能調動他們的部隊,他能直接調動的隻有兩個師所轄的五個旅十五個團。


    因此,毛澤東認為向貴州進軍是適宜的。


    二、都是假定


    周恩來在頭腦中久久縈繞的迷茫之感,薄霧似地散開了。共產國際框定的戰略目標:首先爭取一省或數省的勝利,就是悲劇的根本原因,遵從這個戰略目標的措施不可能結出勝利的果實。


    如果在這裏,花過多的筆墨去展示會議的場景氣氛和爭議的過程,似乎沒有必要。爭論的問題是很簡單的,是不是改變原定計劃,放棄與二、六軍團會合。


    毛澤東的判斷是對的!


    但這時隻是繞道,並未轉兵,“最高三人團”並未改變與二、六軍團會合的方針。在7天之後到達黎平,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才放棄與二、六軍團會合,走向新的方向。但通道會議卻是黎平會議的前奏曲。


    博古和李德卻認為這些堡壘線是可以繞過的,而敵人的追剿部隊可以讓他們超越紅軍而過。紅軍則突然北上與二、六軍團會合!


    李德的計劃並不是沒有道理,也不是沒有誘人之處。


    “繞過敵人堡壘線,把追擊之敵讓過去,這不正符合運動戰,與敵人繞圈子的法則嗎?”李德在會議上表現出極端的憤慨:“一會兒批評說:你是逃跑主義,你是避戰主義,那麽真正要和湘軍大幹一下了,反而又不對了,那麽向貴州進軍,是不是更是避戰主義逃跑主義呢?”


    與會者瞠目而視。


    李德又說:“目前我軍是疲憊之師,很需要立足之地以求休整,目前我軍兵力單薄,需要與二、軍團合力拒敵,合則兩利,分則兩損。……湘江之戰。是受了巨大損失,不能因此我們就都是錯的了!”


    這裏,毛澤東和李德對與二、六軍團會合,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假定:毛澤東認定會失敗;李德認定會勝利。


    然而歷史隻給人們作出一個答案;非此即彼。


    在這個答案未作出之前,很難說向貴州進軍就是絕對地好,去跟二、六軍團會合就是絕對的壞!


    即便後來證明向貴州進軍取得了勝利,仍然不能證明向湘西進軍與二、六軍團會合就會失敗,也可能取得比向貴州進軍大得多的勝利呢?


    在這個會上,有人想得更遠。如果暫時放棄與二、六軍團的會師,會不會帶來一個更大的會師——到川陝與四方軍的會師呢?


    作戰局又向會議介紹了四方麵軍的目前態勢。


    在當時來看,這個設想是極不現實的,從湘南到川陝,那是名副其實的萬水千山,比與二、六軍團會合,要難上十倍,那就等於說:既然我們跳不過3米寬的水溝,那就跳條10米寬的小河試試。


    這個提議是不值得一駁的,當時,認為切實可行的是向貴州開進。


    在通道會議上,即使在後來的遵義會議上,也沒有一個人預見到將來,首先不是與二、六軍團會合,而是與遠在川陝的紅四方麵軍會師。


    博古、李德犯了錯誤,張國燾也犯了錯誤,所以他們作的事情幾乎沒有一件是好的,沒有一件不是錯的。


    第四方麵軍撤離鄂豫皖,沒能粉碎30餘萬敵人的四次“圍剿”進行了一次戰略大轉移,而後才有了川陝根據地,才有了8萬主力紅軍,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這就是歷史難定功過是非之處。


    第一方麵軍的戰略轉移,有許多地方是與紅四方麵軍相像,它未能粉碎50餘萬敵人的“圍剿”,而想西征湘鄂西,與二、六軍團會合,開闢新建的蘇區——第二個川陝式的新的根據地,是不是也是合理的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黎汝清戰爭經典係列:湘江之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黎汝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黎汝清並收藏黎汝清戰爭經典係列:湘江之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