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黎汝清戰爭經典係列:湘江之戰 作者:黎汝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不知道自己應該在上帝麵前懺悔還是辯解,他不能在這種夢幻似的境界中對現實生活作冷靜的思考,他焦急地渴望吸一口新鮮空氣,使自己清醒過來。
他從教堂走出來時,又有幾個乞丐向他伸出手來,有的竟攔住他的去路,仍是那千篇一律的嘶啞的呼叫:
“行行好吧,老爺!”
“行行善吧,洋大人!”
他分不清這叫聲是乞求還是詛咒,也搞不清他施捨是作惡還是行善,他也分不清這些乞丐是應該可憐還是可恨,他也辨認不出其中有沒有剛剛拿到他的鈔票的兩個人。……
“醜惡!醜惡!”他怒沖沖地衝出乞丐的重圍,他聽見背後揚起一片咒駕和猙獰的調笑聲。
端納回到寓所,他不覺餓,隻覺得一塊灰色的巨石壓在心頭。他貪婪地喝著不加糖的苦味的咖啡,直覺得他的尊嚴受到了嘲弄和玷汙。窗外,便是一個花園,他平時喜歡晚飯後到花園的彎曲的甬道上漫步,……他喜歡仰望明淨的夜空,而後是浮想聯翩。今天,他對漫步失去了興趣,寫字檯上精緻而古老的座鍾的“嘀嗒”聲,反而比高山巨裸和峽穀狂風更能喚起他的感覺。
那雖不宏偉卻莊嚴肅穆的教堂和教堂外那一群可憐又可惡的乞丐,使他陷入人生善惡的沉思。
他原來認為什麽是善什麽是惡,一向是涇渭分明的。他本無非分的欲求,無須棄善行惡,可是,現在忽然成了問題,自己也陷入善惡難分的魔潭之中。
蔣介石擔任北伐軍總司令時,殺人如麻,謂之善,而北洋軍閥卻為之惡;上海“四·一二清黨”,國民黨謂之善,而死在屠刀下的共產黨人卻謂之惡;在蔣介石征服各地方實力派時,互相爭權奪利,使中國大地沉入戰亂的血海,各認為自己是善而對方是惡;現在,蔣介石全力投入對共產黨的作戰,共產黨謂之作惡,而蔣則認為行善。
那麽善惡的界限在哪裏?
假如端納知道毛澤東和羅自勉那場善惡之爭時,他又作何感想?兩個世界觀人生觀絕不相同的人,在善惡的思辯上是同工異曲還是殊途同歸呢?
他,端納,以多年在中國獲得的知識和才華為蔣介石出力,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盡職盡力,到底是在為善還是為惡?如果像國民黨的宣言那樣:蔣介石統一中國之後給中國帶來的是幸福,那麽,他端納就是在行善。
如果像共產黨的宣言那樣,蔣介石的血腥統治給中國帶來的是災難是黑暗的地獄,那麽,他端納就是在作惡了。
端納跟馮·賽克特有所不同。後者是極端仇視共產黨的法西斯分子,他的頭腦裏不存在善惡的觀念。隻存在法西斯主義的信仰!他隻知遵用“鐵與血”實現他的信仰,不分是非。
端納卻不同,他是記者,編輯,他的財富是他的學問。他也認為馬克思主義不合中國國情,但他不是那種不問是非的死硬派。
端納的思索很容易陷進自相矛盾中,如果共產黨有共產黨的善惡是非,國民黨有國民黨的善惡是非,那麽,善惡是非的客觀準則是什麽呢?
蔣介石認為一切派別和各種勢力都服從他才是善,而各派勢力卻認為是惡。如果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白祟禧等人,他們也想稱王稱霸,當他們的力量能夠力挫群雄時,他們不也要消滅異己嗎?那時,他們就跟蔣介石一樣,把吞併異己統一中國為之善了。
端納終於想到了“立場”。看你站在誰的立場上說話。中國歷史上講春秋無義戰,何止春秋時代?那隻能各為自己的或自己的集團利益而奮戰,各為其主,而無是非可言了!
難道真無是非?他想起國民黨殺進蘇區時,見到一個個蘇維埃政府門上的一幅對聯:
豪紳不入地獄
窮人難進天堂
這就是共產黨的真理,這就是共產黨的是非。
“我要升入天堂,必然把你踏進地獄;你要升入天堂,也必然把我踏進地獄。”那麽,你死我活的階級拚殺就成為不可避免的了!
這也許就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悲劇吧?
那麽,誰入地獄,誰入天堂,就看誰是強者誰地弱者了?
端納又陷入弱肉強食的法則。
端納的思索,不可能達到真理,但他想到了各國的統治集團,善惡是非因人而異飄忽不定,像夢幻一樣瞬息萬變。一切道德、準則都是統治集團製造出來的,都是他們的利益、權力、意誌的表現。弱肉強食的法則,就是把殘忍、瘋狂、犯罪合理化、製度化的專製主義的法則;我去侵略別人,那是因為我有力量;我被別人侵略,那是因為我是弱者,並不是因為我的善良。
端納的眼前又出現了教堂門前那兩個乞丐。他們本來是同類的人。他們向他乞討時是共同的,可是當他們兩人隻有一張鈔票時,那就互為敵人了。他為了那個弱者的委屈,又給了他第二張鈔票。可是,如果這個弱者是身強力壯而對方是年老力衰時,會不會也去搶奪那個乞丐呢?
端納陷入深沉的內省:我現在盡可以作善人,作施捨者,那是因為我有錢,如果我沒有錢呢,我是不是也要去作乞丐而求別人施捨呢?
端納的思緒的指針自然向叔本華和尼采傾斜過去:
他從教堂走出來時,又有幾個乞丐向他伸出手來,有的竟攔住他的去路,仍是那千篇一律的嘶啞的呼叫:
“行行好吧,老爺!”
“行行善吧,洋大人!”
他分不清這叫聲是乞求還是詛咒,也搞不清他施捨是作惡還是行善,他也分不清這些乞丐是應該可憐還是可恨,他也辨認不出其中有沒有剛剛拿到他的鈔票的兩個人。……
“醜惡!醜惡!”他怒沖沖地衝出乞丐的重圍,他聽見背後揚起一片咒駕和猙獰的調笑聲。
端納回到寓所,他不覺餓,隻覺得一塊灰色的巨石壓在心頭。他貪婪地喝著不加糖的苦味的咖啡,直覺得他的尊嚴受到了嘲弄和玷汙。窗外,便是一個花園,他平時喜歡晚飯後到花園的彎曲的甬道上漫步,……他喜歡仰望明淨的夜空,而後是浮想聯翩。今天,他對漫步失去了興趣,寫字檯上精緻而古老的座鍾的“嘀嗒”聲,反而比高山巨裸和峽穀狂風更能喚起他的感覺。
那雖不宏偉卻莊嚴肅穆的教堂和教堂外那一群可憐又可惡的乞丐,使他陷入人生善惡的沉思。
他原來認為什麽是善什麽是惡,一向是涇渭分明的。他本無非分的欲求,無須棄善行惡,可是,現在忽然成了問題,自己也陷入善惡難分的魔潭之中。
蔣介石擔任北伐軍總司令時,殺人如麻,謂之善,而北洋軍閥卻為之惡;上海“四·一二清黨”,國民黨謂之善,而死在屠刀下的共產黨人卻謂之惡;在蔣介石征服各地方實力派時,互相爭權奪利,使中國大地沉入戰亂的血海,各認為自己是善而對方是惡;現在,蔣介石全力投入對共產黨的作戰,共產黨謂之作惡,而蔣則認為行善。
那麽善惡的界限在哪裏?
假如端納知道毛澤東和羅自勉那場善惡之爭時,他又作何感想?兩個世界觀人生觀絕不相同的人,在善惡的思辯上是同工異曲還是殊途同歸呢?
他,端納,以多年在中國獲得的知識和才華為蔣介石出力,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盡職盡力,到底是在為善還是為惡?如果像國民黨的宣言那樣:蔣介石統一中國之後給中國帶來的是幸福,那麽,他端納就是在行善。
如果像共產黨的宣言那樣,蔣介石的血腥統治給中國帶來的是災難是黑暗的地獄,那麽,他端納就是在作惡了。
端納跟馮·賽克特有所不同。後者是極端仇視共產黨的法西斯分子,他的頭腦裏不存在善惡的觀念。隻存在法西斯主義的信仰!他隻知遵用“鐵與血”實現他的信仰,不分是非。
端納卻不同,他是記者,編輯,他的財富是他的學問。他也認為馬克思主義不合中國國情,但他不是那種不問是非的死硬派。
端納的思索很容易陷進自相矛盾中,如果共產黨有共產黨的善惡是非,國民黨有國民黨的善惡是非,那麽,善惡是非的客觀準則是什麽呢?
蔣介石認為一切派別和各種勢力都服從他才是善,而各派勢力卻認為是惡。如果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白祟禧等人,他們也想稱王稱霸,當他們的力量能夠力挫群雄時,他們不也要消滅異己嗎?那時,他們就跟蔣介石一樣,把吞併異己統一中國為之善了。
端納終於想到了“立場”。看你站在誰的立場上說話。中國歷史上講春秋無義戰,何止春秋時代?那隻能各為自己的或自己的集團利益而奮戰,各為其主,而無是非可言了!
難道真無是非?他想起國民黨殺進蘇區時,見到一個個蘇維埃政府門上的一幅對聯:
豪紳不入地獄
窮人難進天堂
這就是共產黨的真理,這就是共產黨的是非。
“我要升入天堂,必然把你踏進地獄;你要升入天堂,也必然把我踏進地獄。”那麽,你死我活的階級拚殺就成為不可避免的了!
這也許就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悲劇吧?
那麽,誰入地獄,誰入天堂,就看誰是強者誰地弱者了?
端納又陷入弱肉強食的法則。
端納的思索,不可能達到真理,但他想到了各國的統治集團,善惡是非因人而異飄忽不定,像夢幻一樣瞬息萬變。一切道德、準則都是統治集團製造出來的,都是他們的利益、權力、意誌的表現。弱肉強食的法則,就是把殘忍、瘋狂、犯罪合理化、製度化的專製主義的法則;我去侵略別人,那是因為我有力量;我被別人侵略,那是因為我是弱者,並不是因為我的善良。
端納的眼前又出現了教堂門前那兩個乞丐。他們本來是同類的人。他們向他乞討時是共同的,可是當他們兩人隻有一張鈔票時,那就互為敵人了。他為了那個弱者的委屈,又給了他第二張鈔票。可是,如果這個弱者是身強力壯而對方是年老力衰時,會不會也去搶奪那個乞丐呢?
端納陷入深沉的內省:我現在盡可以作善人,作施捨者,那是因為我有錢,如果我沒有錢呢,我是不是也要去作乞丐而求別人施捨呢?
端納的思緒的指針自然向叔本華和尼采傾斜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