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黎汝清戰爭經典係列:湘江之戰 作者:黎汝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帶著精通基督教會的驕矜解釋說:文藝復興時代,許多藝術大師都畫過很多聖母像:達文西畫過貝努瓦聖母和岩間聖母;拉斐爾畫過德拉·賽吉聖母、格蘭杜卡聖母。可是。以他的西斯廷聖母最為傑出,因為這幅聖母像是掛在義大利一個叫皮推琴察小城的西斯廷教堂裏。如果叫西斯廷教堂裏的聖母像就明白了。那個用手指著人間大地的老頭叫西克斯特,那個虔誠的女人叫聖瓦爾瓦拉,聖母懷中的嬰兒用好奇的天真無邪的眼睛矚望著陌生的人間。
現在,聖母臉上那不屈不撓的堅強神情和對上帝所創造的功績的偉大的感知,對宋美齡的鬱悶難抒的心情絲毫不起作用。她忽然想起,應該叫端納來聊天。
三、國事顧問端納
端納,在蔣介石和宋美齡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一個真正的“中國通”,因為他此時已經年逾60,宋美齡與其私人相處甚洽而不引起疑忌。她視端納如兄長,熟切地叫他“端”。在慶祝端納60壽辰舉行的家宴上,宋美齡送給端納四句評語:
坦誠溫良,知識深廣
謙然自守,不求顯揚。
端納性格溫和如水,為人淡泊,他曾自己宣稱:“我視名利如浮雲。”
在宋美齡看來,端納不僅和藹可親,而且坦直誠篤,可以與他推心置腹把袂共語,視為投契的良朋益友。
端納,澳大利亞人,祖籍英格蘭(許多史料說他是英國人),1902年到香港,在《中國郵報》任職8年,升任為經理。1905年兼任《紐約捷報》駐港通訊員及《遠東》雜誌主筆,那年他才31歲。其間曾任兩廣總督張人俊的名譽顧問。辛亥革命後,曾一度任孫中山的私人顧問。1911年至1919年先後任上海《遠東時報》編輯、倫敦《泰晤士報》駐北京通訊員、英國《曼徹斯特衛報》記者……
他的深邃的眼睛,無時不在審視神州時局的興衰更替,無時不在觀察華夏上空的風雲變幻。
英國,需要他提供有關中國的戰略性的見解。
他以記者的敏銳嗅覺,1915年最先發表了日本向袁世凱提出的二十一條原文,1920年起擔任北京政府顧問。1928年後任張學良的私人顧問,陪同張少帥遊歷了歐洲六國。後來,蔣介石和宋美齡把他從張學良手裏強行要了過來。
端納對蔣介石政權所存在的問題是直言不諱的。他曾指責宋美齡從不深入實際了解真實情況,他指責蔣介石對自己的國家所知甚微。
在他看來,蔣介石隻熟悉軍閥,在對付軍閥方麵和管理自己的軍隊方麵也許是內行的,但他不知道中國的老百姓在想什麽。他完全依靠下屬向他匯報情況,自己呆在自已辦公室裏,發號施令,這是很危險的。
端納還認為,毛澤東和農民生活在一起,了解他們的問題和願望,並相信農民的潛力,取得了農民的支持。
在端納看來,孫中山雖然是偉大的革命家,但他不了解軍閥,所以在依靠軍閥時,老吃軍閥的虧。蔣介石則不同,他熟悉軍閥並打敗他們,但不等於征服他們,這些各據一方的地方實力派,仍各自為政,獨霸一域,對蔣介石的中央政權陽奉陰違、明頂暗抗,伺機謀叛。蔣介石的不完全的統一,在某種程度上是虛假的。
毛澤東則不同,他深深地紮根在農民之中。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民便是深厚的立國根基。不用說有了共產主義的引導,即使在沒有共產黨領導,歷代的農民暴動照樣能推翻許多封建王朝。
所以,端納坦率地批評蔣介石、宋美齡對中國的了解太狹隘,建議他們到各省去看一看。
蔣介石開始不以為然,認為中國隻要把握了軍權政權,就能統治天下。端納坦直地與他爭辯說:
“委員長如果不像毛澤東一樣同樣了解他的人民,並取得人民的支持,那麽他是不能進行一場有效的反共運動的,更不能指望統一全國。”
端納的理由是充分的,許多外國的所謂“中國通”,想不通掌握了上百萬裝備精良並訓練有素的軍隊的蔣介石,為什麽在一、二、三、四次圍剿中,竟然被裝備、數量、訓練等均處劣勢的“共匪”所打敗。
端納卻懂得這一點,他不止一次地向宋美齡講過希臘神話“安泰的故事”,還講過“阿喀琉斯的腳踵”。
熟讀聖經的宋美齡當然知道這兩個神話故事的含意:安泰的長處是他緊貼著母親大地便有著無窮無盡不可戰勝的力量。而阿喀琉斯的腳因為沒有在溟河水中浸過,所以最易受到傷害。
端納終於說服了宋美齡,而後又說服了蔣介石。所以蔣介石也想做安泰,也想像阿喀琉斯那樣,到溟河裏去浸一浸,以使自己力大無窮而又不被刀劍所傷。他帶上宋美齡出發了,作了一次大西北之行。外國人認為這次旅行不僅是長途的而且是危險的。
但是,蔣介石畢竟不是來自人民的“安泰”,他也絕不會在溟河中浸濕自己的鞋,反人民的人要依靠人民,那不等於爐中求冰、緣木求魚嗎?非不願也是不能也。
魏徵雲:源不深而豈望流之遠,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長。
蔣介石和宋美齡的長途旅行,並不是深入人民,更不能取得人民的支持,端納這樣記述了蔣介石“深入”人民的故事:
現在,聖母臉上那不屈不撓的堅強神情和對上帝所創造的功績的偉大的感知,對宋美齡的鬱悶難抒的心情絲毫不起作用。她忽然想起,應該叫端納來聊天。
三、國事顧問端納
端納,在蔣介石和宋美齡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一個真正的“中國通”,因為他此時已經年逾60,宋美齡與其私人相處甚洽而不引起疑忌。她視端納如兄長,熟切地叫他“端”。在慶祝端納60壽辰舉行的家宴上,宋美齡送給端納四句評語:
坦誠溫良,知識深廣
謙然自守,不求顯揚。
端納性格溫和如水,為人淡泊,他曾自己宣稱:“我視名利如浮雲。”
在宋美齡看來,端納不僅和藹可親,而且坦直誠篤,可以與他推心置腹把袂共語,視為投契的良朋益友。
端納,澳大利亞人,祖籍英格蘭(許多史料說他是英國人),1902年到香港,在《中國郵報》任職8年,升任為經理。1905年兼任《紐約捷報》駐港通訊員及《遠東》雜誌主筆,那年他才31歲。其間曾任兩廣總督張人俊的名譽顧問。辛亥革命後,曾一度任孫中山的私人顧問。1911年至1919年先後任上海《遠東時報》編輯、倫敦《泰晤士報》駐北京通訊員、英國《曼徹斯特衛報》記者……
他的深邃的眼睛,無時不在審視神州時局的興衰更替,無時不在觀察華夏上空的風雲變幻。
英國,需要他提供有關中國的戰略性的見解。
他以記者的敏銳嗅覺,1915年最先發表了日本向袁世凱提出的二十一條原文,1920年起擔任北京政府顧問。1928年後任張學良的私人顧問,陪同張少帥遊歷了歐洲六國。後來,蔣介石和宋美齡把他從張學良手裏強行要了過來。
端納對蔣介石政權所存在的問題是直言不諱的。他曾指責宋美齡從不深入實際了解真實情況,他指責蔣介石對自己的國家所知甚微。
在他看來,蔣介石隻熟悉軍閥,在對付軍閥方麵和管理自己的軍隊方麵也許是內行的,但他不知道中國的老百姓在想什麽。他完全依靠下屬向他匯報情況,自己呆在自已辦公室裏,發號施令,這是很危險的。
端納還認為,毛澤東和農民生活在一起,了解他們的問題和願望,並相信農民的潛力,取得了農民的支持。
在端納看來,孫中山雖然是偉大的革命家,但他不了解軍閥,所以在依靠軍閥時,老吃軍閥的虧。蔣介石則不同,他熟悉軍閥並打敗他們,但不等於征服他們,這些各據一方的地方實力派,仍各自為政,獨霸一域,對蔣介石的中央政權陽奉陰違、明頂暗抗,伺機謀叛。蔣介石的不完全的統一,在某種程度上是虛假的。
毛澤東則不同,他深深地紮根在農民之中。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民便是深厚的立國根基。不用說有了共產主義的引導,即使在沒有共產黨領導,歷代的農民暴動照樣能推翻許多封建王朝。
所以,端納坦率地批評蔣介石、宋美齡對中國的了解太狹隘,建議他們到各省去看一看。
蔣介石開始不以為然,認為中國隻要把握了軍權政權,就能統治天下。端納坦直地與他爭辯說:
“委員長如果不像毛澤東一樣同樣了解他的人民,並取得人民的支持,那麽他是不能進行一場有效的反共運動的,更不能指望統一全國。”
端納的理由是充分的,許多外國的所謂“中國通”,想不通掌握了上百萬裝備精良並訓練有素的軍隊的蔣介石,為什麽在一、二、三、四次圍剿中,竟然被裝備、數量、訓練等均處劣勢的“共匪”所打敗。
端納卻懂得這一點,他不止一次地向宋美齡講過希臘神話“安泰的故事”,還講過“阿喀琉斯的腳踵”。
熟讀聖經的宋美齡當然知道這兩個神話故事的含意:安泰的長處是他緊貼著母親大地便有著無窮無盡不可戰勝的力量。而阿喀琉斯的腳因為沒有在溟河水中浸過,所以最易受到傷害。
端納終於說服了宋美齡,而後又說服了蔣介石。所以蔣介石也想做安泰,也想像阿喀琉斯那樣,到溟河裏去浸一浸,以使自己力大無窮而又不被刀劍所傷。他帶上宋美齡出發了,作了一次大西北之行。外國人認為這次旅行不僅是長途的而且是危險的。
但是,蔣介石畢竟不是來自人民的“安泰”,他也絕不會在溟河中浸濕自己的鞋,反人民的人要依靠人民,那不等於爐中求冰、緣木求魚嗎?非不願也是不能也。
魏徵雲:源不深而豈望流之遠,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長。
蔣介石和宋美齡的長途旅行,並不是深入人民,更不能取得人民的支持,端納這樣記述了蔣介石“深入”人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