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黎汝清戰爭經典係列:湘江之戰 作者:黎汝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戰爭紀實] 《黎汝清戰爭經典係列:湘江之戰(出書版)》作者:黎汝清【完結】
內容簡介
《黎汝清戰爭經典係列:湘江之戰(修訂版)》是一部軍事題材的長篇小說。它借用真實歷史資料,形象生動地再現了國內革命戰爭中的湘江之戰這場血雨腥風的戰爭場麵。然而,小說畢竟是小說,它並不是完全的歷史事實,所以,勿請讀者不要把它當歷史史實來閱讀。
人物表
長征路上人物
博古 臨時中央負責人。“最高三人團”成員之一。
李德 第三共產國際軍事顧問。原名奧托·布勞恩。“最高三人團”成員之一。
周恩來 中革軍委副主席、中央書記處書記、蘇區中央局書記。紅軍總政委。“最高三人團”成員之一。
毛澤東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
朱 德 中革軍委主席。紅軍總司令。中央政治局委員。
王稼祥 中革軍委副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主任。
林彪 紅一軍團軍團長。
彭德懷 紅三軍團軍團長。
陳樹湘 紅五軍團三十四師師長。
萬世鬆 紅五軍團三十四師一○一團二營營長。
文慶桐 紅八軍團逃亡戰士。
包春時 紅一軍團戰士。
文慶安 中央縱隊戰士,馬夫。
王振華 紅九軍團連指導員。
中央蘇區人物
項英 蘇區中央分局書記,中央革命根據地司令員兼政委。
陳毅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辦事處主任
羅自勉 老學究、老中醫,《周易》專家。
何文幹 《紅色閩贛》報編輯。
方麗珠 馬天標的妻子。後為萬世鬆未結親的“愛人”。
劉洪恩 逃亡地主。竹溝鄉大土豪劉兆慶之子,鏟共團團長。
馬天標 流氓、賭徒。方麗珠前夫。劉洪恩鏟共團小隊長。
王虎林 竹溝村蘇維埃主席。
蔣方人物
蔣介石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宋美齡 蔣介石夫人、秘書和英文翻譯。
端 納 蔣介石、宋美齡私人顧問。
馮·賽克特 蔣介石軍事顧問。
第一章 1934年11月30日 湘江西岸
史載一:
1930年11月,蔣介石在取得對馮玉祥、閻錫山的戰爭勝利後,調集十萬大軍,採取分進合擊的戰法,對江西革命根據地展開了第一次圍剿。
1930年12月底至1931年1月初,紅一方麵軍在第一次反圍剿中,五天內連打兩個勝仗,殲敵萬餘,活捉敵前總指揮張輝瓚,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從而使贛南、閩西根據地連成一片,發展成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央蘇區從此形成。
1931年3月,敵人調集二十萬大軍對中央蘇區又發動了第二次圍剿;5月間,中央紅軍在十五天內由西向東橫掃七百裏,五戰五勝,殲敵三萬餘人,取得了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 1931年8月至9月間又粉碎了敵人三十萬部隊的第三次圍剿。
史載二:
六屆三中全會後,1930年10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由周恩來、毛澤東、項英、任弼時、朱德等組成蘇區中央局,以周恩來為書記,統一領導各蘇區的工作。那時設在上海的中央本身正處在劇烈變動中,周恩來不能即時赴任,由項英先赴中央蘇區暫代。
1931年1月15日,中共蘇區中央局正式成立。六屆四中全會後,政治局常委又在3月4日決定,由任弼時、王稼祥、顧作霖組成中央代表團,4月初到達瑞金。
1931年12月中旬,周恩來到達中央蘇區,就任蘇區中央局書記。
1931年12月14日,趙博生、董振堂等領導國民黨二十六路軍一萬七千餘人在寧都起義,成立紅五軍團。
1932年10月上旬,蘇區中央局在寧都召開全體會議,解除了毛澤東紅軍總政委的職務。
1932年10月26日,臨時中央宣布周恩來兼任紅一方麵軍總政委。
1933年3月,周恩來、朱德指揮紅軍粉碎敵人第四次圍剿。
史載三:
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後,中央根據地進一步擴大,與閩、浙、贛根據地連成一片。一方麵軍發展到十萬人左右;與此同時,四方麵軍在川、陝邊境也取得了很大勝利,發展到八萬人左右;堅持在鄂豫皖根據地的紅二十五軍和陝北的紅二十六軍也取得了發展,全國紅軍約為三十萬人!
1933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總部組成,併兼任第一方麵軍總部;朱德總司令兼方麵軍司令員,周恩來任總政治委員兼方麵軍政治委員;10月,中革軍委組建第七軍團和第九軍團;1934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總部兼第一方麵軍總部合併於中革軍委。紅一方麵軍再次稱中央紅軍。9月,中革軍委組建第八軍團。
1933年9月下旬,蔣介石又調集部隊一百萬、飛機二百架,對各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其中進攻中央蘇區的兵力達五十萬人,兵分四路:北路顧祝同、西路何健、東路蔣鼎文、南路陳濟棠,採取持久戰和堡壘主義的戰略戰術。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緊縮根據地,消耗紅軍力量,以達最後消滅紅軍之目的。王明左傾路線執行者,先則實行進攻中的冒險主義;繼則採取防禦中的保守主義;後則出現退卻時的逃跑主義,使紅軍遭受重大損失。
內容簡介
《黎汝清戰爭經典係列:湘江之戰(修訂版)》是一部軍事題材的長篇小說。它借用真實歷史資料,形象生動地再現了國內革命戰爭中的湘江之戰這場血雨腥風的戰爭場麵。然而,小說畢竟是小說,它並不是完全的歷史事實,所以,勿請讀者不要把它當歷史史實來閱讀。
人物表
長征路上人物
博古 臨時中央負責人。“最高三人團”成員之一。
李德 第三共產國際軍事顧問。原名奧托·布勞恩。“最高三人團”成員之一。
周恩來 中革軍委副主席、中央書記處書記、蘇區中央局書記。紅軍總政委。“最高三人團”成員之一。
毛澤東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
朱 德 中革軍委主席。紅軍總司令。中央政治局委員。
王稼祥 中革軍委副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主任。
林彪 紅一軍團軍團長。
彭德懷 紅三軍團軍團長。
陳樹湘 紅五軍團三十四師師長。
萬世鬆 紅五軍團三十四師一○一團二營營長。
文慶桐 紅八軍團逃亡戰士。
包春時 紅一軍團戰士。
文慶安 中央縱隊戰士,馬夫。
王振華 紅九軍團連指導員。
中央蘇區人物
項英 蘇區中央分局書記,中央革命根據地司令員兼政委。
陳毅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辦事處主任
羅自勉 老學究、老中醫,《周易》專家。
何文幹 《紅色閩贛》報編輯。
方麗珠 馬天標的妻子。後為萬世鬆未結親的“愛人”。
劉洪恩 逃亡地主。竹溝鄉大土豪劉兆慶之子,鏟共團團長。
馬天標 流氓、賭徒。方麗珠前夫。劉洪恩鏟共團小隊長。
王虎林 竹溝村蘇維埃主席。
蔣方人物
蔣介石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宋美齡 蔣介石夫人、秘書和英文翻譯。
端 納 蔣介石、宋美齡私人顧問。
馮·賽克特 蔣介石軍事顧問。
第一章 1934年11月30日 湘江西岸
史載一:
1930年11月,蔣介石在取得對馮玉祥、閻錫山的戰爭勝利後,調集十萬大軍,採取分進合擊的戰法,對江西革命根據地展開了第一次圍剿。
1930年12月底至1931年1月初,紅一方麵軍在第一次反圍剿中,五天內連打兩個勝仗,殲敵萬餘,活捉敵前總指揮張輝瓚,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從而使贛南、閩西根據地連成一片,發展成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央蘇區從此形成。
1931年3月,敵人調集二十萬大軍對中央蘇區又發動了第二次圍剿;5月間,中央紅軍在十五天內由西向東橫掃七百裏,五戰五勝,殲敵三萬餘人,取得了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 1931年8月至9月間又粉碎了敵人三十萬部隊的第三次圍剿。
史載二:
六屆三中全會後,1930年10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由周恩來、毛澤東、項英、任弼時、朱德等組成蘇區中央局,以周恩來為書記,統一領導各蘇區的工作。那時設在上海的中央本身正處在劇烈變動中,周恩來不能即時赴任,由項英先赴中央蘇區暫代。
1931年1月15日,中共蘇區中央局正式成立。六屆四中全會後,政治局常委又在3月4日決定,由任弼時、王稼祥、顧作霖組成中央代表團,4月初到達瑞金。
1931年12月中旬,周恩來到達中央蘇區,就任蘇區中央局書記。
1931年12月14日,趙博生、董振堂等領導國民黨二十六路軍一萬七千餘人在寧都起義,成立紅五軍團。
1932年10月上旬,蘇區中央局在寧都召開全體會議,解除了毛澤東紅軍總政委的職務。
1932年10月26日,臨時中央宣布周恩來兼任紅一方麵軍總政委。
1933年3月,周恩來、朱德指揮紅軍粉碎敵人第四次圍剿。
史載三:
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後,中央根據地進一步擴大,與閩、浙、贛根據地連成一片。一方麵軍發展到十萬人左右;與此同時,四方麵軍在川、陝邊境也取得了很大勝利,發展到八萬人左右;堅持在鄂豫皖根據地的紅二十五軍和陝北的紅二十六軍也取得了發展,全國紅軍約為三十萬人!
1933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總部組成,併兼任第一方麵軍總部;朱德總司令兼方麵軍司令員,周恩來任總政治委員兼方麵軍政治委員;10月,中革軍委組建第七軍團和第九軍團;1934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總部兼第一方麵軍總部合併於中革軍委。紅一方麵軍再次稱中央紅軍。9月,中革軍委組建第八軍團。
1933年9月下旬,蔣介石又調集部隊一百萬、飛機二百架,對各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其中進攻中央蘇區的兵力達五十萬人,兵分四路:北路顧祝同、西路何健、東路蔣鼎文、南路陳濟棠,採取持久戰和堡壘主義的戰略戰術。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緊縮根據地,消耗紅軍力量,以達最後消滅紅軍之目的。王明左傾路線執行者,先則實行進攻中的冒險主義;繼則採取防禦中的保守主義;後則出現退卻時的逃跑主義,使紅軍遭受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