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耽擱司空的時間。”董承說得客氣,可他的語氣並無半點謙和之意,“承在此與司空明言便是。”“董侯且講。”“司空今日在朝所言,承覺得不妥。”曹操語氣如常,神情間不見任何波動,明知故問道:“哪句不妥?”董承直起身,眼目肅穆:“司空欲出兵攻打呂布,我覺得不妥。”“有何不妥?”“處處不妥。”董承此話剛落,見曹操不再多言,欲甩袖離開,連忙接道,“呂布數次救聖上於水火之間,司空此舉,豈非……置聖上於不義?”“董侯此言,實叫人難以順服,”曹操皮笑而肉不笑,“呂布但凡有些許忠心,就不會與那僭越稱帝的袁術同流合汙。董侯拿聖上的仁義作大旗,未免不知所謂。”把董承擠兌得滿臉充紅,曹操不屑一嗤,“想當年,董卓於聖上亦有扶立之功。按董侯之意,莫非也要計較著這所謂的功勞,而對他的謀逆悖亂視若無睹,任其恣意妄為,殆害百姓?”董承臊紅了臉,強聲辯解:“這如何能相同!”“如何不同!”曹操冷聲喝道,“我看董侯你是糊塗了。莫非,是當初與呂布共侍,養出了深情厚誼,這才一味相護,連是非曲直都不願分了?”此言毫不客氣地指出董承的過去:他是西涼軍出身,曾經是董卓女婿牛輔的部曲。若非後來兵變,李郭汜等將鷸蚌相爭、自取滅亡,而他護衛皇帝有功,他根本坐不上衛將軍這個位子,還是那個需要討好呂布等人的一名小將。這讓董承感到羞辱萬分。“請君做好分內之事,勿言其他。”曹操甩袖而走,留下董承盯著他逐漸遠去的背影,目光漸狠。許久,他走向小黃門:“我欲拜見陛下。”小黃門進去稟報。片刻,得到通傳。董承進殿,皇帝劉協正捏著一隻扡子,撥弄香爐裏的沉灰。董承跪行向前,泣淚道:“臣無能,當初就不該召曹操勤王,以至如今這番局麵。”說罷,嚎啕大哭。皇帝劉協的臉上分不出喜怒之意,隻唇角虛浮地勾著,好似帶著笑。他時年十八,身姿高頎,儀容甚美,此時站在宮闕中,龍袞加身,更顯氣度非凡。劉協冷眼旁觀董承的表演,虛浮的笑意未減,心中卻升起了少許厭煩。“愛卿可是為了呂奉先(呂布)一事,而與司空鬧不愉快了?”“呂將軍早年已向陛下盡忠,歸順朝廷。那曹操不知道哪聽來的風聲,打的哪門子的主意,一口咬定呂將軍歸而複反,與袁術勾結……連去信詢問都不曾,執意攻打徐州。他此舉,莫非是為了排除異己,不讓呂將軍與陛下同心乎?臣恨啊,臣恨自己無能,恨自己看走眼,引狼入室,竟將陛下送進曹操這壇子虎穴……”說罷,捶胸擂膝,以頭搶地,痛哭不止。劉協放下扡子,緩緩步下台階,走到董承跟前。他彎下腰,盯著董承涕泗橫流的臉,輕聲道:“董卿,你號喪呢?”董承的哭號,猛地卡在喉嚨口。半晌,他收了聲,驚疑不定地抬頭:“陛下……”“征討呂布,乃誅逆之舉,何錯之有?”“可是”“董卿。”劉協的眸光驟然加深,含著警告,“莫要忘了,我為何封你為侯。”董承打了個哆嗦,伏身下拜:“臣為陛下鳴不平爾。”作者有話要說:  [1]8字為曆史上曹操對荀的評價。第132章 劉協劉協眼中掠過一絲譏嘲。他直起脊背, 居高臨下地睨著董承, 挑唇不語。董承不敢直視聖顏, 靜默伏地, 隻一會兒, 冷汗便爬滿了額頭,一粒粒滴落在平滑的木板上。不知過了多久, 劉協的聲音才從頂上傳來,仿佛隔著一層屋宇,模糊而飄渺。“我欲授卿‘車騎將軍’之位。再往上, 驃騎將軍、大將軍也不是不可。但卿今日的所作所為, 著實令朕失望。”董承不敢吱應, 心潮起起落落, 不斷反思今日的這一出到底哪裏不對。“曹司空忠心為國。今日這事, 不可再提, 你可明白?”董承反複琢磨皇帝的這句話, 左思右想,每個字細細掰開了讀, 遲鈍的腦瓜子總算捉住了一縷靈光。他再結合皇帝說的前一句,覺得自己確實揣摩到了帝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焚香祭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積羽成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積羽成扇並收藏焚香祭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