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的拜受儀式搞了三天,我的隻用了三個小時。考慮到我的清廉形象,所以最後的大宴來賓都省略了,還是趙何出錢在王宮裏請大家吃了一頓。這不是說趙何多大方,而是他誤以為我回來之後,他就能抓到權柄了。
一個好的領導者,真不應該這麽貪戀權柄。隻要玩好了平衡,手下人就會把所有事都幹得漂漂亮亮。趙何擁有天然的優勢——他是趙王。理論上說,在這個國家裏,他說的話就是法律,生殺予奪盡操之於手。之所以會有一種壓抑不能得到釋放,就是因為他被架空了。
按照趙國的政治體係,每天上朝的那麽多人,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有高爵重命在身的國家重臣,他們參加朝會按照周禮叫做「聽政」。另一種是中下級的辦事官僚,他們上朝叫做「聽命」。
聽政的人是有資格發表政見的,聽命的官員隻能掩著嘴巴發出同意或者反對的語氣助詞——這倒不是周禮規定的,隻是人的自我保護本能。
現在朝上聽政的人分為兩撥:趙成集團與失去了李兌的李兌集團。
李兌不死,趙何還感覺不到太大的壓力,因為堂上總有人會說一些順他心意的話。李兌一死,這個平衡就被打破了。整個李兌集團的重臣和官僚都在尋找新的大腿,有些人還想自己成為新的大腿。
從人數上說,李兌集團高於趙成集團。從力量上說,卻不見得。趙成一直將自己的力量控製在「高出一線」的程度,好像兩個集團相差仿佛,實際上誰都不知道趙成藏了多少實力。
「李兌一夥,終究是以利相合的小人之徒。」徐劫輕輕敲打著筵幾,「取而代之則可,收而納之則不可。」
我點頭表示認同。這些人的利益訴求大多是集結在財物、土地方麵,與趙成集團普遍追求權力是兩個極端。這也很正常,以李兌一介中尉大夫,能夠給追隨者什麽好處呢?
「然則,我們也不能收納那些野心極大的人。」徐劫揉了揉眉頭,「老夫這些日子為了幫你想到一個可以乘風而起的勢點,可謂煞費苦心啊。」
「真的麽?」我做出一副頗為感動的神情,「多謝夫子!不過若是夫子的智術僅限於此,真讓小可失望啊!」
「什麽!」徐劫瞪了我一眼。
「夫子難道忘了麽?」我驚奇道,「泮宮啊!我們建泮宮不就是為了培植自己的勢力麽!」
你再給我裝腔啊!真以為我是愣頭傻小子麽?雖然現在我已經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智力、閱歷上跟這些老人精的差距,但是也不能隨便折個口袋就讓我往裏鑽啊!
「唔,老夫年歲已大,有些不堪了。」徐劫沒有絲毫心理壓力地說道。
以泮宮為基地,培養一批平民精英階層,用來打破知識壟斷,對抗世族親貴。這是當下唯一能走的一條路。在這個宗族社會裏,沒有大家族的支持,單身匹馬孤軍奮戰,最後隻有死路一條。
沙丘之變不就是這樣麽?那些家族平日不聲不響,一朝發難,就連趙雍這樣的豪傑都隻能束手自戕。國家被這些人暗中掌控著,我就算作為右師也不會有什麽作為。
悲催的是,願意投靠我的家族很少。而且說穿了都是一些不成氣候的小家族,每個人臉上都寫著「投機」兩字。
賈氏和仇氏可以認為是站在我這邊的大家族,但賈氏的實力不大,家族之中隻有一個上大夫,其次就輪到賈政了。
仇氏曾經是趙國的大氏族,尤其在肅候年間很拉風,後來仇郝去了去了宋國為相邦,仇氏的許多人才也都跟著過去,雖然依舊是大族,但勢力遠不如前。如今仇氏在朝的人中,仇允算是站得最高的。除他之外,家族中隻有兩個下大夫。
等我的泮宮學子出來,這些人會首先送到基層單位聽用,等熟悉了庶務就能層層提拔了。作為國君的老師,頂著右師的頭銜,我獲準進入守藏館和史館,閱讀一些常人根本無權獲悉的內容。這讓我對整個趙國的情況更進一步了解,找到了自己的發展之路。
基層建設。
趙室立國百年以來,核心一直在國都。這貌似也是列國間的通例,都是以國都為中心輻射全國。這會明顯導致發展不均衡,但因為缺乏必要的通訊條件,所以沒有人意識到這點。統治者們看看腳下這片土地十分肥沃,人民富足,就會以為全國都是這樣。
最明顯的體現在國庫。內史那邊都以「粟可支某年」來表示國家儲備的完成度,其實僅僅是指國庫中的存糧對於邯鄲人民來說,能夠支持多少年。如果均分到每個趙國人頭上,根本不可能有那麽樂觀的數字。
連瑞之前一直被我趕來趕去,雖然沒做什麽事情,但是人口匯總卻的確做了不少。這些數據不一定精確,但提高到「百十萬數級」的話還是能信的——趙國目前有三百五十萬人!
而邯鄲國野人口隻有十萬餘。
如果放寬到整個大邯鄲地區,也不會超過十五萬人。
所占全國人口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五。
別看邯鄲的基層工作可以紮根到閭,凡五戶人家就有一個閭長。在趙國其他地方,許多行政機構隻到郡、城一級。更別說那些靠近山區的村落,除了征糧徵兵能想起他們,平時根本沒人知道他們的存在。而那些地方就是靠宗族治理,一族的族長在他們眼裏就和天子沒有區別。
一個好的領導者,真不應該這麽貪戀權柄。隻要玩好了平衡,手下人就會把所有事都幹得漂漂亮亮。趙何擁有天然的優勢——他是趙王。理論上說,在這個國家裏,他說的話就是法律,生殺予奪盡操之於手。之所以會有一種壓抑不能得到釋放,就是因為他被架空了。
按照趙國的政治體係,每天上朝的那麽多人,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有高爵重命在身的國家重臣,他們參加朝會按照周禮叫做「聽政」。另一種是中下級的辦事官僚,他們上朝叫做「聽命」。
聽政的人是有資格發表政見的,聽命的官員隻能掩著嘴巴發出同意或者反對的語氣助詞——這倒不是周禮規定的,隻是人的自我保護本能。
現在朝上聽政的人分為兩撥:趙成集團與失去了李兌的李兌集團。
李兌不死,趙何還感覺不到太大的壓力,因為堂上總有人會說一些順他心意的話。李兌一死,這個平衡就被打破了。整個李兌集團的重臣和官僚都在尋找新的大腿,有些人還想自己成為新的大腿。
從人數上說,李兌集團高於趙成集團。從力量上說,卻不見得。趙成一直將自己的力量控製在「高出一線」的程度,好像兩個集團相差仿佛,實際上誰都不知道趙成藏了多少實力。
「李兌一夥,終究是以利相合的小人之徒。」徐劫輕輕敲打著筵幾,「取而代之則可,收而納之則不可。」
我點頭表示認同。這些人的利益訴求大多是集結在財物、土地方麵,與趙成集團普遍追求權力是兩個極端。這也很正常,以李兌一介中尉大夫,能夠給追隨者什麽好處呢?
「然則,我們也不能收納那些野心極大的人。」徐劫揉了揉眉頭,「老夫這些日子為了幫你想到一個可以乘風而起的勢點,可謂煞費苦心啊。」
「真的麽?」我做出一副頗為感動的神情,「多謝夫子!不過若是夫子的智術僅限於此,真讓小可失望啊!」
「什麽!」徐劫瞪了我一眼。
「夫子難道忘了麽?」我驚奇道,「泮宮啊!我們建泮宮不就是為了培植自己的勢力麽!」
你再給我裝腔啊!真以為我是愣頭傻小子麽?雖然現在我已經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智力、閱歷上跟這些老人精的差距,但是也不能隨便折個口袋就讓我往裏鑽啊!
「唔,老夫年歲已大,有些不堪了。」徐劫沒有絲毫心理壓力地說道。
以泮宮為基地,培養一批平民精英階層,用來打破知識壟斷,對抗世族親貴。這是當下唯一能走的一條路。在這個宗族社會裏,沒有大家族的支持,單身匹馬孤軍奮戰,最後隻有死路一條。
沙丘之變不就是這樣麽?那些家族平日不聲不響,一朝發難,就連趙雍這樣的豪傑都隻能束手自戕。國家被這些人暗中掌控著,我就算作為右師也不會有什麽作為。
悲催的是,願意投靠我的家族很少。而且說穿了都是一些不成氣候的小家族,每個人臉上都寫著「投機」兩字。
賈氏和仇氏可以認為是站在我這邊的大家族,但賈氏的實力不大,家族之中隻有一個上大夫,其次就輪到賈政了。
仇氏曾經是趙國的大氏族,尤其在肅候年間很拉風,後來仇郝去了去了宋國為相邦,仇氏的許多人才也都跟著過去,雖然依舊是大族,但勢力遠不如前。如今仇氏在朝的人中,仇允算是站得最高的。除他之外,家族中隻有兩個下大夫。
等我的泮宮學子出來,這些人會首先送到基層單位聽用,等熟悉了庶務就能層層提拔了。作為國君的老師,頂著右師的頭銜,我獲準進入守藏館和史館,閱讀一些常人根本無權獲悉的內容。這讓我對整個趙國的情況更進一步了解,找到了自己的發展之路。
基層建設。
趙室立國百年以來,核心一直在國都。這貌似也是列國間的通例,都是以國都為中心輻射全國。這會明顯導致發展不均衡,但因為缺乏必要的通訊條件,所以沒有人意識到這點。統治者們看看腳下這片土地十分肥沃,人民富足,就會以為全國都是這樣。
最明顯的體現在國庫。內史那邊都以「粟可支某年」來表示國家儲備的完成度,其實僅僅是指國庫中的存糧對於邯鄲人民來說,能夠支持多少年。如果均分到每個趙國人頭上,根本不可能有那麽樂觀的數字。
連瑞之前一直被我趕來趕去,雖然沒做什麽事情,但是人口匯總卻的確做了不少。這些數據不一定精確,但提高到「百十萬數級」的話還是能信的——趙國目前有三百五十萬人!
而邯鄲國野人口隻有十萬餘。
如果放寬到整個大邯鄲地區,也不會超過十五萬人。
所占全國人口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五。
別看邯鄲的基層工作可以紮根到閭,凡五戶人家就有一個閭長。在趙國其他地方,許多行政機構隻到郡、城一級。更別說那些靠近山區的村落,除了征糧徵兵能想起他們,平時根本沒人知道他們的存在。而那些地方就是靠宗族治理,一族的族長在他們眼裏就和天子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