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說我這樣是在將人趕出天下真正的道義,是殘忍的。


    我埋頭走了一段路,將他和灤平叫到身邊,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麽,開始講述並不算很古老的故事。


    故事從墨學還是天下顯學的時代講起,直到——


    楊朱述而不作,他的門人中或是得了真傳,或是局限在皮毛,這兩類人都不會拋頭露麵地聚眾講學,所以楊朱的道家學說如曇花一現,很快就零落成泥。墨子死時,禽滑厘已經死了,所以沒有一個墨者能夠獨當一麵結果墨子的大旗,以至於墨學分為了三支:相裏氏、相夫氏、鄧陵氏。這也是當世《墨經》裏常有一篇分上中下三論的緣故。


    這三位墨學宗師之後,雖然墨學出仕諸侯的門人不可勝數,但沒了精神領袖,孤軍奮戰之下隻有被儒學同化。


    墨者如果沒有標記,沒有組織,不談「兼愛」那麽宏遠的目標,一步步為百姓做事……說實在的,和儒者確實沒有多大區別。


    在這種情況之下,墨學式微了。時至今日人們記住了論辯派、記住了遊俠、記住了唱著高調遊仕諸侯的「墨者」,卻已經忘記了真正紮根在民間的墨者。忘記了為了生民奔走的,以苦為樂的墨者。


    「為什麽前輩墨者能夠經受得住最苦痛的折磨?」我頓了頓,「因為他們相信,隻要我們多承受一份折磨,多接納一份侮辱,生民就能少一份痛苦!」


    不知道是誰第一個哭了出來,緊跟著就有第二個,第三個……但是隊伍的腳步並沒有停,依舊朝前方邁進。


    前方是曲阜,是孔子的故鄉。他在這裏學習,創立學派,將淪為葬禮司儀的儒者拉回了朝堂,提出了「為君子儒,不為小人儒」的口號。他死後,儒學分為八派。其中子思的門下出了孟軻,將即將分裂的儒者再次統和起來,借著稷下學宮展開了對法家的剿滅。


    從這點上看,孟軻是有先見之明的,等承儒啟法的大思想家荀況出山後,儒家勢必會敗在法家手裏。


    各家對華夏思想的爭奪,絲毫不遜於諸侯對天下的爭奪。


    後世人都看到了百家爭鳴的炫麗,而我身在其中才知道焰火之下是真正的戰火。


    曲阜是魯國的首都,之所以能夠養育出孔丘這樣的人並不是偶然。魯國是作《周禮》的周公旦的封地,是最正統的姬姓封國。周公旦因為太過賢明,乃至於他的稱號成為了歷代周王輔政大臣的官名。直到三千年後,天朝學子還不忘在緊張的學習過程中去求見他。


    現在的魯公賈繼位七年,是魯平公的兒子。七年之癢,他對於這個朝不保夕的國家已經受夠了。


    起碼在我麵前,他就是這副表情。


    這副表情之下還說:「你們這群二貨,快點補充了幹糧和水速度走!」


    比薛邑的人連城門都不讓我們進去要好很多。


    這裏隻是我的中轉站,走到曲阜就走完了一半的路程。這對於疲憊的隊伍來說無疑是個鼓舞。我真不知道孔子當年是怎麽周遊列國的,那時候的交通狀況比之現在更慘烈。十四年週遊,其中十年在衛國,其他四年都在路上吧?


    我們走到魯國的時候,已經是正月了。最艱難的一段路已經成了歷史,隨著天氣漸漸轉暖,而且齊魯之間道路狀況更好,我們的行進速度也能快一些。即便如此,南郭淇和梁成還是抓緊時間推廣了一下《墨文鞭影》,起碼讓人知道墨者不是一群隻會打架鬥毆的市井流氓。


    從曲阜出發沒幾天就能進入齊國。


    我原以為這裏是儒生大本營,待遇可能不會比在薛邑好到哪裏去。誰知道在進入齊國第一個城市之後,我們的戒備就徹底被擊潰了。齊人的熱情讓我簡直有些受寵若驚,他們很高興看到身穿褐衣的短髮墨者再回到這個國家。不用子淇騎著自行車滿城搖撥浪鼓,國人自己就帶著孩子在我們的落腳的社廟圍觀。


    社廟是春天祭祀後土的地方,列國都有,不過齊人對此更加重視,所以齊國的社廟修建得比較宏大。我們作為外來者,不方便住傳舍的話就隻有住社廟。當然也得經過三老、裏正的盤查和允許。看到這麽多人圍觀,梁成十分興奮地將黑板拆包,直接在社廟裏開始傳唱《墨文鞭影》。


    在我們離開的時候,數十個年輕的求學者背著包袱,跟在我們身後。


    開始我以為是個案,很可能當初鄧陵氏在齊國重點經營過此地。可是隨後的旅途中,每個齊國城市都是如此,有的甚至能跟來上百人!


    來得多,走的少,等我們到達臨菑的時候,隊伍已經擴大到了數百人的規模。臨菑城門甚至因此關閉,直到我取出孟軻寫給我的帛書,守城將領方才派了一隊人馬出來檢查我們是否帶有武器,然後直接將我們領往稷下學宮。


    臨菑的西邊有稷門,學宮就坐落在稷門之下,是一座仿宮殿模樣的院落。這座「外宮」是齊威王的父親,田桓公建造的。


    田桓公喜歡文士,招徠四方博學之士住在此宮中著書立說,議論政事。因為宮中都是飽學之士,所以此宮就被叫做學宮。歷經田齊桓公、齊威王、齊宣王三代君王的悉心栽培,今時的稷下學宮已經可謂天下宗學之根,任何一個學者要是沒有在稷下闖出點名頭,根本不可能開門收徒。


    學宮之外遍布民居,都是租借給前來求學的士子的。這些學子碰到學宮有大賢開講就蜂擁前去聽課,無事就在附近相聚議論。等到有了些許名氣,最上一等的待遇就是被請入學宮,成為賢者中的一位,享受上大夫的爵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狐出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本非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本非我並收藏戰國狐出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