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本是子墨子為了讓門人更深了解墨義而採用的手段,這種手段隻能在內部用,一旦與外人爭辯,就違背了更高的墨義原則『非攻』。語言也是一種攻擊。」我道。
眾人諾諾,唯有梁成提出了「尚同」的問題。
墨子在「尚同」的問題上立場明確,百姓必須與長官意誌相同,長官與諸侯意誌相同,諸侯與天子意誌相同,最後大家和天的意誌相同。尚同可以說是兼愛推行天下的基礎,如果人各不同,則兼愛就是水中花鏡中月。
這是我最對墨子最為頭痛的地方。
「子墨子隻是提出了總綱,」我道,「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所以現在這個階段,我們對外要求同存異,現在內部統一意識。若是墨者之間都不統一,何談天下大同?」所以我在墨者內部提出了「民-主-集中製」,在討論過程中可以各抒己見,一旦形成決議就必須同一而行。
一般來說,他們民-主,我來集中。
現在是他們討-論的時候,我一言不發。他們一天討論不出結果,我就等一天。我是想等到春暖花開再去臨菑的,但又不能壓迫梁成的積極性,隻能如此。
好在衛國那邊幫我解了燃眉之急。
有許多人在學習了墨學之後,感覺鄭藝嚴無咎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求知慾了,在過完年之後就結伴趕來陶邑,希望能夠跟隨我繼續學習。
的確,對他們來說,現在已經是新的一年了。
黃河下遊的周室與同姓諸侯國,如韓、魏、衛都是以十一月,也就是子月為歲首。子月朔日就是新年元旦,稱為周正。楚國雖然一早就與周室分庭抗禮,不過鑑於對子商的厭惡,也採用的周正。
宋國是周室的國賓之國,繼承商後室宗廟祭祀,所以行的是商正,以十二月為歲首。齊國不知道為什麽也是行商正,師父沒跟我說過。我猜因為薑子牙首先是商朝人,純粹出於習慣。而且當年齊地地處蠻荒,也無法感受周室的光芒照耀。
秦、趙是夏後室的故地,所以分晉之後不再使用周正,而行夏正,以一月為歲首。這個我可以證明,純粹是出於農耕需要而行的夏曆。
理論上來說,一個行商若是跑得快點,一年之中可以過三次年。
所以衛國的學子們興奮地過完了年,跑到陶邑一看,這裏還在準備過年。
既然人多了,需要準備的東西也就多了。於是去齊國的事自然就擱置下來,我也開始戊日講學,上午講墨義,下午講墨術。各一個小時,散學之後自己去複習,並且要學習擊劍。
現在龐煖應該已經到了燕國,不知道他們在那裏過得怎麽樣。因為見識過了他的劍術,我總覺得朱氏幫我找來的劍士有些不入流,隻好當做給孩子們鍛鍊身體的體育活動。
梁成見一時半會的確難以啟程去齊國,便也不再堅持了。他現在也迷上了講學,非但講小學,還對教育大學頗有興趣。再者,下麵也有學子說十日一講太漫長了,所以我讓梁成在甲日開講,這樣戊日的時候還可以順便回答他們的疑惑。
梁成的口才不錯,對於墨義的了解也比其他墨者強,屬於知識分子出身的墨者,與那些追隨者很容易產生共鳴。我旁聽了兩次之後,也就不去管他了,把精力放在了研讀《墨子》和《論語》上。去了齊國勢必會與孟軻發生爭論,要是能用孔丘的話打他耳光就更好不過了。
陶邑的生活比濮陽更優渥,甚至到了頓頓肉食的地步。梁成曾對這種情況表示擔憂,但是人家既然送來了,總不能往外扔吧?
我提出了以工代賑,共濟會發動國人捐款捐物,組織人力趁著冬天挖掘水渠,疏浚河道,絲毫沒有民怨的解決了政-府應該辦的事。當然,陶邑的地方政-府和朱氏的私產一樣。這筆錢我當然也不會讓政-府白得好處,過年的時候當地政-府給每個共濟會家庭都送去了一筆年金,數量不多,討個口彩。一時間陶邑大治,驚動了宋王。
見到宋王的使者時,我決定還是早點離開陶邑算了。現在的宋王就是史上鼎鼎有名的「桀宋」,宋康王。嚴格說來,他才是第一個將國君的位置禪讓給兒子,自己稱主父的人。不過他比趙雍強的是,他在不滿意兒子之後,又把國君的位置奪回來了,兒子也被他流放去了國外。
桀宋兩個字就可以看出他的地位。這個詞並不是說「像桀一樣的宋王」,而是指他已經取代了他老祖宗「紂」的地位,能夠和桀相提並論了。雖然市井傳聞很多,不過比較靠譜的並不多。
我覺得傳說更像是個精神病人。
宋國在他手裏卻的確有中興的氣象。在孟嚐君帶著諸侯聯軍攻打函穀關的時候,宋王偷襲了齊國,搶了六座城。孟嚐君當然不幹,回頭的時候卻又被他打敗了。燕國以為宋國經此一戰會削弱,想來占便宜,結果被打回老家。魏襄王表示這麽做不厚道,想出兵教育他,又怕蹈齊燕後塵,所以拉上楚國。結果宋國一挑二,打退了兩國聯軍之外還搶了兩座城。
他還滅了滕國,那可是文王之子的封國。
這些都是前兩年的事。
如此顯赫的戰功,打得諸侯口服,酸溜溜地稱他「五千乘勁宋」。
「他可是搶了自己舍人之婦的暴君。」我對使者道,「我怎麽會去見他呢!」
宋王搶了舍人韓憑的妻子,這個故事流傳得比較廣,但是漏洞百出,我並不是很相信。不過看這位使者的反應,讓我不由懷疑確實是真的——他居然羞愧而出。讓一國國君的使者羞愧總是不好的,所以我讓南郭淇他們抓緊時間收拾東西,發出遷徙通告,我們要盡快離開宋國,前往齊國。
眾人諾諾,唯有梁成提出了「尚同」的問題。
墨子在「尚同」的問題上立場明確,百姓必須與長官意誌相同,長官與諸侯意誌相同,諸侯與天子意誌相同,最後大家和天的意誌相同。尚同可以說是兼愛推行天下的基礎,如果人各不同,則兼愛就是水中花鏡中月。
這是我最對墨子最為頭痛的地方。
「子墨子隻是提出了總綱,」我道,「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所以現在這個階段,我們對外要求同存異,現在內部統一意識。若是墨者之間都不統一,何談天下大同?」所以我在墨者內部提出了「民-主-集中製」,在討論過程中可以各抒己見,一旦形成決議就必須同一而行。
一般來說,他們民-主,我來集中。
現在是他們討-論的時候,我一言不發。他們一天討論不出結果,我就等一天。我是想等到春暖花開再去臨菑的,但又不能壓迫梁成的積極性,隻能如此。
好在衛國那邊幫我解了燃眉之急。
有許多人在學習了墨學之後,感覺鄭藝嚴無咎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求知慾了,在過完年之後就結伴趕來陶邑,希望能夠跟隨我繼續學習。
的確,對他們來說,現在已經是新的一年了。
黃河下遊的周室與同姓諸侯國,如韓、魏、衛都是以十一月,也就是子月為歲首。子月朔日就是新年元旦,稱為周正。楚國雖然一早就與周室分庭抗禮,不過鑑於對子商的厭惡,也採用的周正。
宋國是周室的國賓之國,繼承商後室宗廟祭祀,所以行的是商正,以十二月為歲首。齊國不知道為什麽也是行商正,師父沒跟我說過。我猜因為薑子牙首先是商朝人,純粹出於習慣。而且當年齊地地處蠻荒,也無法感受周室的光芒照耀。
秦、趙是夏後室的故地,所以分晉之後不再使用周正,而行夏正,以一月為歲首。這個我可以證明,純粹是出於農耕需要而行的夏曆。
理論上來說,一個行商若是跑得快點,一年之中可以過三次年。
所以衛國的學子們興奮地過完了年,跑到陶邑一看,這裏還在準備過年。
既然人多了,需要準備的東西也就多了。於是去齊國的事自然就擱置下來,我也開始戊日講學,上午講墨義,下午講墨術。各一個小時,散學之後自己去複習,並且要學習擊劍。
現在龐煖應該已經到了燕國,不知道他們在那裏過得怎麽樣。因為見識過了他的劍術,我總覺得朱氏幫我找來的劍士有些不入流,隻好當做給孩子們鍛鍊身體的體育活動。
梁成見一時半會的確難以啟程去齊國,便也不再堅持了。他現在也迷上了講學,非但講小學,還對教育大學頗有興趣。再者,下麵也有學子說十日一講太漫長了,所以我讓梁成在甲日開講,這樣戊日的時候還可以順便回答他們的疑惑。
梁成的口才不錯,對於墨義的了解也比其他墨者強,屬於知識分子出身的墨者,與那些追隨者很容易產生共鳴。我旁聽了兩次之後,也就不去管他了,把精力放在了研讀《墨子》和《論語》上。去了齊國勢必會與孟軻發生爭論,要是能用孔丘的話打他耳光就更好不過了。
陶邑的生活比濮陽更優渥,甚至到了頓頓肉食的地步。梁成曾對這種情況表示擔憂,但是人家既然送來了,總不能往外扔吧?
我提出了以工代賑,共濟會發動國人捐款捐物,組織人力趁著冬天挖掘水渠,疏浚河道,絲毫沒有民怨的解決了政-府應該辦的事。當然,陶邑的地方政-府和朱氏的私產一樣。這筆錢我當然也不會讓政-府白得好處,過年的時候當地政-府給每個共濟會家庭都送去了一筆年金,數量不多,討個口彩。一時間陶邑大治,驚動了宋王。
見到宋王的使者時,我決定還是早點離開陶邑算了。現在的宋王就是史上鼎鼎有名的「桀宋」,宋康王。嚴格說來,他才是第一個將國君的位置禪讓給兒子,自己稱主父的人。不過他比趙雍強的是,他在不滿意兒子之後,又把國君的位置奪回來了,兒子也被他流放去了國外。
桀宋兩個字就可以看出他的地位。這個詞並不是說「像桀一樣的宋王」,而是指他已經取代了他老祖宗「紂」的地位,能夠和桀相提並論了。雖然市井傳聞很多,不過比較靠譜的並不多。
我覺得傳說更像是個精神病人。
宋國在他手裏卻的確有中興的氣象。在孟嚐君帶著諸侯聯軍攻打函穀關的時候,宋王偷襲了齊國,搶了六座城。孟嚐君當然不幹,回頭的時候卻又被他打敗了。燕國以為宋國經此一戰會削弱,想來占便宜,結果被打回老家。魏襄王表示這麽做不厚道,想出兵教育他,又怕蹈齊燕後塵,所以拉上楚國。結果宋國一挑二,打退了兩國聯軍之外還搶了兩座城。
他還滅了滕國,那可是文王之子的封國。
這些都是前兩年的事。
如此顯赫的戰功,打得諸侯口服,酸溜溜地稱他「五千乘勁宋」。
「他可是搶了自己舍人之婦的暴君。」我對使者道,「我怎麽會去見他呢!」
宋王搶了舍人韓憑的妻子,這個故事流傳得比較廣,但是漏洞百出,我並不是很相信。不過看這位使者的反應,讓我不由懷疑確實是真的——他居然羞愧而出。讓一國國君的使者羞愧總是不好的,所以我讓南郭淇他們抓緊時間收拾東西,發出遷徙通告,我們要盡快離開宋國,前往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