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也懷疑張適沒有在這次大逮捕中被捕。據我看到的資料,他是在1933年10月,而不是1932年被捕的,1933年5月在哈爾濱還領導過工運活動。想來,這種從廣州起義中輾轉脫難的人物,要抓他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張適1946年遇難後,1957年才被追認為烈士,時間有些晚。我猜測是他1942年出獄到抗戰勝利後找到組織之間的歷史需要甄別的原因。實際上,張適是1942年借“偽滿”建國十周年大赦巧妙地從監獄脫身的。不過,“偽滿”對於所謂“大赦”的政治犯多採取嚴密的監視措施,張無法繼續活動當也不奇怪。
您寫的文章中,頗有一些值得一談的。
比如,奉天特委被破壞,是因為“飛行集會”。對這個“飛行集會”,看過《夜幕下的哈爾濱》或聽過這部評書的朋友都不會陌生。《夜》劇痛陳了“飛行集會”的危害,但歷史上真實的“飛行集會”造成的損失更大。所謂“飛行集會”純粹出於追求場麵的“麵子工程”,實際上,在力量不足的情況下造成了大批地下人員的暴露。同時,它既沒有真正的殺敵成果,對教育群眾也多有負麵效應——“飛行集會”是散發傳單和演說為主的,沒有對敵人的武裝進攻,所以沒有殺敵成果,而當時地下組織力量弱小,無法保障參加人員的安全,於是今天你在鬧市演講,激勵群眾,明天你就被憲兵隊抓住遊街,這樣的宣傳效果無疑適得其反。
再比如,根據當時親歷者的回憶,第一次滿洲省委被破壞的時候,省委書記張應龍當了叛徒,供出大量情報。宣傳部長趙毅敏卻堅貞不屈,咬牙不供,他的夫人淩莎也堅強地頂住了敵人的嚴刑拷打。
結果,敵人認為趙和淩沒有什麽價值,隻把他們關了起來,兩人後均經組織營救出獄。趙後一度擔任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淩莎為北京師範學院院長。
而日軍認為張應龍還有很多沒說的,於是越發加以酷刑。供得越多,打得越狠,最後活活把他弄死了,死的時候據說張已經被打得精神失常。
您看這叛徒當的……
關於這批抵抗者後來的情況,可以證實的是,李丕文經過艱苦的鬥爭,最後終於活著走出了敵偽的監獄。至少到上個世紀90年代依然健在,應當已經是九旬老人了。原滿洲省委宣傳部長趙毅敏2001年曾經談到李丕文,說他幾年前曾撰《難忘的歲月》一文憶及在看守所的生活。
李丕文,又名李維周,原名李顯謀,遼中縣滿都戶鎮官糧窖村人,生於1902年,1927年經任國楨介紹入黨,1928年擔任台安縣縣委書記,曾在遼中縣利用教師身份長期做地下活動。
他在遼中縣文史資料第三集中曾有文章談到自己的經歷。李丕文回憶自己是在遼寧省女一中被捕的,當時公開身份是教員。由於當時日本憲兵隊對於共產黨的偵緝工作還沒有完全展開,這個案子被送交偽奉天高等法院審理。審判官讓李丕文辨認共產黨員名單。李說:“遼中師中有五百名學生,我每天隻知備課上課,不認識。”盡管日方嚴刑拷問,但李始終未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1934年初,李被取消共產黨嫌疑釋放。此後李和台遼縣委取得聯繫,重新開始工作。4月,台遼縣委被破壞,李避開搜索逃到北平,離休前任遼寧省政協副秘書長。
另外,在查找資料時發現,這次日方的大搜捕,奉天特委依然有李晨笛曾警覺並脫險,說明當時地下組織還是比較有生命力的。
為了感謝您的幫助,提供一張也是在日本發現的珍貴照片——抵抗到最後一刻的中國戰士。
抵抗到最後一刻的中國戰士
根據日軍記載,這張照片拍攝於1938年10月27日的戰鬥中。日軍此時正向通化攻擊前進,在龍崗山隘口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在畫麵左方的,就是一名戰鬥到最後一刻直到犧牲的中國戰士,可以看到這名戰士打著當時中國共典型的綁腿。遺體已經被搜過身,而戰鬥還在繼續。
這應該是唐聚五所部遼寧民眾自衛軍的武裝。我想,由於當時的政局混亂,他們既沒有可能被追認為烈士,也不會出現在任何政府的花名冊上,他們的家屬,也不可能享受到撫恤的待遇。他們可以算是真正的無名戰士了。
鐵流天下
——八路軍之戰
抗戰中國在敵國鏡頭中的影子
——遍地八路
在研讀日方史料中,會發現“八路軍”“新四軍”字樣出現的頻率很高,說明了其抗戰的積極和對日軍造成的重大威脅。有些史料的內容會讓人感到耳目一新,例如1937年9月中旬,一名日本記者遭遇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每日新聞》的記者安井次郎在河北戰地追隨日軍進行採訪的時候,在固安被俘,因為他是非戰鬥人員,經過教育後並未將他作戰俘處理,安井後來乘隙逃脫。按照他自己描述,被俘以後,被當地的人帶到固安城下,那裏有一個院子,上麵掛著一個牌子,部隊番號很奇怪,從來沒有見過,是什麽呢?三個字——“八路軍”。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因為八路軍是在8月23日到25日之間才完成了改編的工作。這個時候的八路軍主力還在陝北,行動最快的115師也還在向山西戰場開進之中,如何在固安出現了“八路軍”呢?
張適1946年遇難後,1957年才被追認為烈士,時間有些晚。我猜測是他1942年出獄到抗戰勝利後找到組織之間的歷史需要甄別的原因。實際上,張適是1942年借“偽滿”建國十周年大赦巧妙地從監獄脫身的。不過,“偽滿”對於所謂“大赦”的政治犯多採取嚴密的監視措施,張無法繼續活動當也不奇怪。
您寫的文章中,頗有一些值得一談的。
比如,奉天特委被破壞,是因為“飛行集會”。對這個“飛行集會”,看過《夜幕下的哈爾濱》或聽過這部評書的朋友都不會陌生。《夜》劇痛陳了“飛行集會”的危害,但歷史上真實的“飛行集會”造成的損失更大。所謂“飛行集會”純粹出於追求場麵的“麵子工程”,實際上,在力量不足的情況下造成了大批地下人員的暴露。同時,它既沒有真正的殺敵成果,對教育群眾也多有負麵效應——“飛行集會”是散發傳單和演說為主的,沒有對敵人的武裝進攻,所以沒有殺敵成果,而當時地下組織力量弱小,無法保障參加人員的安全,於是今天你在鬧市演講,激勵群眾,明天你就被憲兵隊抓住遊街,這樣的宣傳效果無疑適得其反。
再比如,根據當時親歷者的回憶,第一次滿洲省委被破壞的時候,省委書記張應龍當了叛徒,供出大量情報。宣傳部長趙毅敏卻堅貞不屈,咬牙不供,他的夫人淩莎也堅強地頂住了敵人的嚴刑拷打。
結果,敵人認為趙和淩沒有什麽價值,隻把他們關了起來,兩人後均經組織營救出獄。趙後一度擔任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淩莎為北京師範學院院長。
而日軍認為張應龍還有很多沒說的,於是越發加以酷刑。供得越多,打得越狠,最後活活把他弄死了,死的時候據說張已經被打得精神失常。
您看這叛徒當的……
關於這批抵抗者後來的情況,可以證實的是,李丕文經過艱苦的鬥爭,最後終於活著走出了敵偽的監獄。至少到上個世紀90年代依然健在,應當已經是九旬老人了。原滿洲省委宣傳部長趙毅敏2001年曾經談到李丕文,說他幾年前曾撰《難忘的歲月》一文憶及在看守所的生活。
李丕文,又名李維周,原名李顯謀,遼中縣滿都戶鎮官糧窖村人,生於1902年,1927年經任國楨介紹入黨,1928年擔任台安縣縣委書記,曾在遼中縣利用教師身份長期做地下活動。
他在遼中縣文史資料第三集中曾有文章談到自己的經歷。李丕文回憶自己是在遼寧省女一中被捕的,當時公開身份是教員。由於當時日本憲兵隊對於共產黨的偵緝工作還沒有完全展開,這個案子被送交偽奉天高等法院審理。審判官讓李丕文辨認共產黨員名單。李說:“遼中師中有五百名學生,我每天隻知備課上課,不認識。”盡管日方嚴刑拷問,但李始終未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1934年初,李被取消共產黨嫌疑釋放。此後李和台遼縣委取得聯繫,重新開始工作。4月,台遼縣委被破壞,李避開搜索逃到北平,離休前任遼寧省政協副秘書長。
另外,在查找資料時發現,這次日方的大搜捕,奉天特委依然有李晨笛曾警覺並脫險,說明當時地下組織還是比較有生命力的。
為了感謝您的幫助,提供一張也是在日本發現的珍貴照片——抵抗到最後一刻的中國戰士。
抵抗到最後一刻的中國戰士
根據日軍記載,這張照片拍攝於1938年10月27日的戰鬥中。日軍此時正向通化攻擊前進,在龍崗山隘口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在畫麵左方的,就是一名戰鬥到最後一刻直到犧牲的中國戰士,可以看到這名戰士打著當時中國共典型的綁腿。遺體已經被搜過身,而戰鬥還在繼續。
這應該是唐聚五所部遼寧民眾自衛軍的武裝。我想,由於當時的政局混亂,他們既沒有可能被追認為烈士,也不會出現在任何政府的花名冊上,他們的家屬,也不可能享受到撫恤的待遇。他們可以算是真正的無名戰士了。
鐵流天下
——八路軍之戰
抗戰中國在敵國鏡頭中的影子
——遍地八路
在研讀日方史料中,會發現“八路軍”“新四軍”字樣出現的頻率很高,說明了其抗戰的積極和對日軍造成的重大威脅。有些史料的內容會讓人感到耳目一新,例如1937年9月中旬,一名日本記者遭遇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每日新聞》的記者安井次郎在河北戰地追隨日軍進行採訪的時候,在固安被俘,因為他是非戰鬥人員,經過教育後並未將他作戰俘處理,安井後來乘隙逃脫。按照他自己描述,被俘以後,被當地的人帶到固安城下,那裏有一個院子,上麵掛著一個牌子,部隊番號很奇怪,從來沒有見過,是什麽呢?三個字——“八路軍”。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因為八路軍是在8月23日到25日之間才完成了改編的工作。這個時候的八路軍主力還在陝北,行動最快的115師也還在向山西戰場開進之中,如何在固安出現了“八路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