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指揮這次戰鬥的中方最高指揮官、第5大隊副大隊長王漢勛,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人物——他的女友,就是著名的中國特工女英雄鄭蘋如。1939年,鄭蘋如受命到上海接近並伺機行刺大漢奸丁默邨,不幸壯誌未酬,被捕遇害。有人說,她就是《色戒》中女主角王佳芝的原型。
關於兩人的戀情,我們隻知道很少的詳情——兩人曾相約勝利後結婚,王漢勛隻留下一張單人照片,背後有一行小字:“送給我最最親愛的人,蘋如你”。鄭蘋如則給了王漢勛一個奇特的外號“大熊”。
中國空軍飛行員,前排左二即王漢勛。
成都之戰,王漢勛在簡陽上空擊落日機一架。
1944年,王漢勛在桂林犧牲。
綜合各方資料,鄧從凱在此戰中的表現也有一點爭議——因為鄧所在的第29中隊是稍晚到達戰場的,他的確被目擊曾經沖向日軍轟炸機方陣,並將其帶隊長機擊落。但因為奧田所在的第一方陣此前已經遭到第27中隊的猛烈打擊,鄧從凱衝擊的可能是日軍的第二方陣,被他擊落的日軍領隊轟炸機應該是鹿屋航空隊第3中隊中隊長細川直三大尉的座機。
有一種說法認為奧田的座機是被27中隊的一架d-510戰鬥機用20毫米機炮擊中右翼根部,而後油箱起火而墜落的。而日軍的說法更為奇妙,稱奧田的死是“自爆”,也就是中彈起火後向下俯衝,試圖撞擊中方地麵目標。日方飛行員形容他的飛機因為俯衝“自爆”的角度太大,把兩個翅膀都飛掉了,機身如同一根鉛筆一樣沖向地麵。
這個描述,倒是和目擊者所見比較相似,中方稱這架敵機墜落時沒有落地翅膀,如同樹葉一樣飛掉了。但是,這裏麵有一個微妙的地方需要注意。
那就是奧田的座機並不是撞毀在成都的軍事或民用目標上,而是撞毀在成都以東80公裏的稻田裏。所以,他不可能是所謂的“自爆”——用自己的飛機撞擊稻田,這種死法虧“轟炸之王”想得出來!
鄧從凱的座機,就墜落在它的附近。
根據這一點,我對此戰的看法是這樣的:奧田很可能是在空戰中被27中隊的d-510戰鬥機擊傷,而後試圖帶傷脫離戰場——以96式的巡航速度,它可能堅持了十來分鍾才能飛到墜機地點,如果考慮到發動機受損,可能飛的時間更長鄧從凱發現了這架負傷逃走的敵機駕駛他的伊-15比斯從背後追了上來,用一陣猛烈的掃射打死了奧田機的駕駛員——失去控製的奧田機因此才能玩出鉛筆加樹葉式的墜落動作來。
但是,因為鄧是從敵機後方進入,這裏正是96式背部自衛炮塔的射擊範圍,鄧的飛機也同時中彈墜落,與敵同歸於盡。否則,兩機很難這樣湊巧墜落於同一地點。
不管當時的細節究竟是怎樣,我們隻知道奧田的死對日軍震動很大。
日本海軍航空兵名將入佐俊佳(後來的大鳳號航空部隊指揮官)聽到奧田的死,黯然摘下了自己的軍銜章,說道:“我出擊的時候就不帶任何表明身份的東西了,死了,就無名地死掉吧。”
是啊,“轟炸之王”的死,實在是不怎麽光彩的。
滄州城外氣悽然
——泊頭防空作戰小考
2009年,我的朋友老尹和著名抗戰老兵採訪者方軍到富平採訪29軍老兵王自治,其中提到王指揮重機槍排,在泊頭鎮阻擊日軍時擊落敵軍轟炸機兩架。對此,方軍大兄給了老薩一個任務——讓我試著找一找被擊落的日軍飛機照片。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時間、地點都不是很清楚——特別是既然飛機被擊落在中國軍隊控製區,恐怕日軍的資料中也很難保留這樣的影像材料,這不是讓老薩頭疼嗎?
幸好,做這種考證不是第一回了,老薩利用手頭的資料嚐試了一下,可能是感動了上帝,還真有了收穫。
泊頭,又稱泊鎮、交河,屬於河北滄州,1937年抗戰爆發後,29軍從北平後撤,軍部曾在此駐防。王自治當時屬於29軍學兵團所部重機槍排長,這個部隊一直隨軍部行動,因此他自述曾到泊頭是可信的。
中國高射機槍防空陣型
在中方史料中,的確曾經記載在泊頭擊落日軍轟炸機的事情。這件記載見於《泊頭市文史資料選刊》第三輯、七七事變時在29軍軍訓團受訓的杜守謙老先生所作《隨29軍軍訓團南撤經過》一文中,曾回憶了在泊頭看到守軍擊落一架日軍轟炸機的情景。
7月27日,杜守謙所屬的軍訓團在南苑戰鬥中被打散,杜隨佟麟閣軍長撤退到大紅門時遭到日軍突然襲擊,跳入灌渠才僥倖逃生。杜守謙後尋回歸隊,改屬軍部執法隊。他可能是佟麟閣將軍陣亡前最後與佟在一起的見證人,還曾經提醒佟摘下中將領章以避免暴露目標。
由於日軍在華北當時占據絕對空中優勢,29軍部隊屢遭敵軍空襲,對敵機恨之入骨。因此,杜對在泊頭看到日軍轟炸機被擊落的情景印象十分深刻。杜回憶這次戰鬥發生在中秋節之後不久,當時劉多荃部49軍和龐炳勛部39師正移防經過泊頭,準備代替在青縣前線與日軍苦戰的38師部隊。一天下午,3架日軍轟炸機忽然前來攻擊,當即被我軍擊落1架,6名飛行員全部斃命。
關於兩人的戀情,我們隻知道很少的詳情——兩人曾相約勝利後結婚,王漢勛隻留下一張單人照片,背後有一行小字:“送給我最最親愛的人,蘋如你”。鄭蘋如則給了王漢勛一個奇特的外號“大熊”。
中國空軍飛行員,前排左二即王漢勛。
成都之戰,王漢勛在簡陽上空擊落日機一架。
1944年,王漢勛在桂林犧牲。
綜合各方資料,鄧從凱在此戰中的表現也有一點爭議——因為鄧所在的第29中隊是稍晚到達戰場的,他的確被目擊曾經沖向日軍轟炸機方陣,並將其帶隊長機擊落。但因為奧田所在的第一方陣此前已經遭到第27中隊的猛烈打擊,鄧從凱衝擊的可能是日軍的第二方陣,被他擊落的日軍領隊轟炸機應該是鹿屋航空隊第3中隊中隊長細川直三大尉的座機。
有一種說法認為奧田的座機是被27中隊的一架d-510戰鬥機用20毫米機炮擊中右翼根部,而後油箱起火而墜落的。而日軍的說法更為奇妙,稱奧田的死是“自爆”,也就是中彈起火後向下俯衝,試圖撞擊中方地麵目標。日方飛行員形容他的飛機因為俯衝“自爆”的角度太大,把兩個翅膀都飛掉了,機身如同一根鉛筆一樣沖向地麵。
這個描述,倒是和目擊者所見比較相似,中方稱這架敵機墜落時沒有落地翅膀,如同樹葉一樣飛掉了。但是,這裏麵有一個微妙的地方需要注意。
那就是奧田的座機並不是撞毀在成都的軍事或民用目標上,而是撞毀在成都以東80公裏的稻田裏。所以,他不可能是所謂的“自爆”——用自己的飛機撞擊稻田,這種死法虧“轟炸之王”想得出來!
鄧從凱的座機,就墜落在它的附近。
根據這一點,我對此戰的看法是這樣的:奧田很可能是在空戰中被27中隊的d-510戰鬥機擊傷,而後試圖帶傷脫離戰場——以96式的巡航速度,它可能堅持了十來分鍾才能飛到墜機地點,如果考慮到發動機受損,可能飛的時間更長鄧從凱發現了這架負傷逃走的敵機駕駛他的伊-15比斯從背後追了上來,用一陣猛烈的掃射打死了奧田機的駕駛員——失去控製的奧田機因此才能玩出鉛筆加樹葉式的墜落動作來。
但是,因為鄧是從敵機後方進入,這裏正是96式背部自衛炮塔的射擊範圍,鄧的飛機也同時中彈墜落,與敵同歸於盡。否則,兩機很難這樣湊巧墜落於同一地點。
不管當時的細節究竟是怎樣,我們隻知道奧田的死對日軍震動很大。
日本海軍航空兵名將入佐俊佳(後來的大鳳號航空部隊指揮官)聽到奧田的死,黯然摘下了自己的軍銜章,說道:“我出擊的時候就不帶任何表明身份的東西了,死了,就無名地死掉吧。”
是啊,“轟炸之王”的死,實在是不怎麽光彩的。
滄州城外氣悽然
——泊頭防空作戰小考
2009年,我的朋友老尹和著名抗戰老兵採訪者方軍到富平採訪29軍老兵王自治,其中提到王指揮重機槍排,在泊頭鎮阻擊日軍時擊落敵軍轟炸機兩架。對此,方軍大兄給了老薩一個任務——讓我試著找一找被擊落的日軍飛機照片。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時間、地點都不是很清楚——特別是既然飛機被擊落在中國軍隊控製區,恐怕日軍的資料中也很難保留這樣的影像材料,這不是讓老薩頭疼嗎?
幸好,做這種考證不是第一回了,老薩利用手頭的資料嚐試了一下,可能是感動了上帝,還真有了收穫。
泊頭,又稱泊鎮、交河,屬於河北滄州,1937年抗戰爆發後,29軍從北平後撤,軍部曾在此駐防。王自治當時屬於29軍學兵團所部重機槍排長,這個部隊一直隨軍部行動,因此他自述曾到泊頭是可信的。
中國高射機槍防空陣型
在中方史料中,的確曾經記載在泊頭擊落日軍轟炸機的事情。這件記載見於《泊頭市文史資料選刊》第三輯、七七事變時在29軍軍訓團受訓的杜守謙老先生所作《隨29軍軍訓團南撤經過》一文中,曾回憶了在泊頭看到守軍擊落一架日軍轟炸機的情景。
7月27日,杜守謙所屬的軍訓團在南苑戰鬥中被打散,杜隨佟麟閣軍長撤退到大紅門時遭到日軍突然襲擊,跳入灌渠才僥倖逃生。杜守謙後尋回歸隊,改屬軍部執法隊。他可能是佟麟閣將軍陣亡前最後與佟在一起的見證人,還曾經提醒佟摘下中將領章以避免暴露目標。
由於日軍在華北當時占據絕對空中優勢,29軍部隊屢遭敵軍空襲,對敵機恨之入骨。因此,杜對在泊頭看到日軍轟炸機被擊落的情景印象十分深刻。杜回憶這次戰鬥發生在中秋節之後不久,當時劉多荃部49軍和龐炳勛部39師正移防經過泊頭,準備代替在青縣前線與日軍苦戰的38師部隊。一天下午,3架日軍轟炸機忽然前來攻擊,當即被我軍擊落1架,6名飛行員全部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