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甫雖然辦事能力差強人意,但頭腦極聰明,察言觀色的本事還是有的,聽韓可孤此時語氣便知道他對墾兵訓練的結果很不滿意,本來就拘謹的心情越發張惶起來。
“依學生所想,還是利大一些,至少可以應對一些小股的匪患。隻是若仍以此時的方法辦下去,大家心不得齊,恐怕真遇到了情況,起不了太大作用。”
“如何才會真正有用?”
好不容易得了這麽一個實差,蔡甫自然要極力誇大墾兵的好處,他拱一拱手回道:“若使新兵有些用處,,隻得捨棄田墾,隻一心戰備練演,免得兩頭牽掛,顧此失彼。”
“如此糧餉從何處而來?”
“這?????學生愚鈍,至今未曾想出糧餉出處,不敢妄言。”
☆、第九十九節
打發蔡甫走了之後,韓可孤搖了搖頭,最初決定效仿金人軍民合一的養兵之法,便是綜合考慮到目前國家所臨之困境,土地淪陷,農民失所,兵營供給缺乏,才做的試辦墾兵的決定,若如蔡普而言,專練兵甲,豈非改了初衷?思前想後,韓可孤以為此法尚待完善,不可推廣。
主意打定,韓可孤就案揮筆給孫文禮寫了回復,言語中極盡客氣,感謝孫公信中撫慰,直言:“———老大人盛意,可孤拜首叩謝,明公所言之事,吾與前期亦做過墾兵之想,並付與驗證,然因才薄,致兵墾兩誤,效果不佳,故所請實不敢應爾,祈望老大人見諒。韓可孤頓首再拜。”
與信中又詳述了屯墾練兵之法的利弊得失,並提出若幹建議。封上漆口,付與驛馬傳遞過去。幾日沒有消息,想是孫文禮接信後上心斟酌,也在思慮趨弊之法。
有耶律大石牽製,近期無戰事,韓可孤每日處理隆聖州一幹政體軍務,雖繁複但龐雜,倒將喪族失親之痛緩解了一些。
蔡甫自從向韓可孤匯報過操兵事宜,心中便一直不能落實,本來是想在大人麵前展露一下頭角,卻不想言話失措,丟了許多份量,他很有一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感覺,又被堂叔蔡高嶺知道了此事,狠狠訓誡一番,心中更加憋屈,日思夜想,便想出召集一次墾甲兵比武大會,請韓大人光臨指導,試圖掙回些麵子。
本來對蔡甫已經喪失了信心,韓可孤不想前往參加,隻是有蔡高嶺受託相請,不好壞其顏麵,便隻好勉為其難的去了。
://.xzbu/7/view-3760544.htm
“凡師出曰治兵,入曰振旅,皆習戰也。四時各教民以其一焉。”此時正在氣爽季節,北方盛產梁菽,四圍莊稼好似翻滾的千層波浪,玉米若金,高梁如醉,恍進一片紅海,遮蓋了半個天際,和霞光連在一起,紅彤彤若火焰燃燒,給人一種說不出的溫暖。
莊稼地中間是專門為了此次武會臨時平整出來的校場。縱觀形勢,很符合“三時務農,而一時講武”的古訓。
先是蔡甫與場講授“戰陣之儀”“戰場之法”,這對於熟讀過兵書的他並不困難,接著進行實地演練。以鉦鼓、刀盾前導,長兵、弓箭在後。士兵用眼、耳、心、手、足辨識各種信息,演練具體的操作要領。以鼓、金為號,做前進、後退、疏散、集合等戰術、戰法。
五甲營的單兵素質參差不齊,唯李新所帶黑甲初見規律,號令整齊完善,人人虎氣十足,頗有些“人矜綽約之貌,馬走流離之血,始爭鋒於校塲,遽寫鞚於金埒。”的氣魄。相間對比,好壞立判,韓可孤心中很有感慨。
如此看來,墾兵之法非是不可取,而是帶兵之將需用可取之人,終於看到些墾兵之法的希望,這算是養兵的一條新路,韓可孤有些激動,夜晚也不回府衙休息,並不顧慮與李新二者身份地位的懸殊差距,隻與他在簡陋軍帳中對床而眠,通宵夜談。
原來李新竟是唐人賜姓的名將之後,雖然家道中落,但武道傳承並不曾泯滅,此番也是初次帶兵,但全不似蔡甫隻會紙上談兵,能夠把兵典的知識活學活用,對墾田、操兵很有體會。
他主張推廣以兵養兵,以農墾而補供養,以粗食而養兵壯,各甲間營缺互易,各取所需,互蒙其利。
韓可孤感嘆,果然少年誠不可欺,無論軍事見地抑或政治見識,李新都不比自己差別許多。由於朝廷愈加腐朽,勛鎮敗德,雖然自己在心底不願意承認有些意冷,但事實上在無意識中這種情緒已經有所顯化了。隻是頭腦一直還守著陳舊的愚忠規範,從未曾敢與想過可以突破皇權限製,自由發揮心中的想法,憑一己力量打開一條興遼的新路。
第二日返回州衙,韓可孤仍然回味此番觀操的收穫,他從與李新的交談中聽出了一線中興大遼的希望,終於下定決心啟辦屯墾甲兵事宜,做到自給自足,以兵養兵,很有可能像南人嶽鵬舉所創建的嶽家軍一般,練就一支韓家兵。南人能做之事,遼人又如何不能做到?
正在激動不已之時,蕭狗子送進一封蕭幹的快驛書信。蕭幹其人,字婆典,北府宰相敵魯之子。性質直。初,察割之亂,其黨胡古隻與幹善,使人召之。幹曰:“吾豈能從逆臣!”縛其人送壽安王。賊平,上嘉其忠,拜群牧都林牙。此時奉調入興中,由於是族親的關係,有蕭抗剌在旁幫襯,備受蕭奪裏懶娘娘寵信。
“依學生所想,還是利大一些,至少可以應對一些小股的匪患。隻是若仍以此時的方法辦下去,大家心不得齊,恐怕真遇到了情況,起不了太大作用。”
“如何才會真正有用?”
好不容易得了這麽一個實差,蔡甫自然要極力誇大墾兵的好處,他拱一拱手回道:“若使新兵有些用處,,隻得捨棄田墾,隻一心戰備練演,免得兩頭牽掛,顧此失彼。”
“如此糧餉從何處而來?”
“這?????學生愚鈍,至今未曾想出糧餉出處,不敢妄言。”
☆、第九十九節
打發蔡甫走了之後,韓可孤搖了搖頭,最初決定效仿金人軍民合一的養兵之法,便是綜合考慮到目前國家所臨之困境,土地淪陷,農民失所,兵營供給缺乏,才做的試辦墾兵的決定,若如蔡普而言,專練兵甲,豈非改了初衷?思前想後,韓可孤以為此法尚待完善,不可推廣。
主意打定,韓可孤就案揮筆給孫文禮寫了回復,言語中極盡客氣,感謝孫公信中撫慰,直言:“———老大人盛意,可孤拜首叩謝,明公所言之事,吾與前期亦做過墾兵之想,並付與驗證,然因才薄,致兵墾兩誤,效果不佳,故所請實不敢應爾,祈望老大人見諒。韓可孤頓首再拜。”
與信中又詳述了屯墾練兵之法的利弊得失,並提出若幹建議。封上漆口,付與驛馬傳遞過去。幾日沒有消息,想是孫文禮接信後上心斟酌,也在思慮趨弊之法。
有耶律大石牽製,近期無戰事,韓可孤每日處理隆聖州一幹政體軍務,雖繁複但龐雜,倒將喪族失親之痛緩解了一些。
蔡甫自從向韓可孤匯報過操兵事宜,心中便一直不能落實,本來是想在大人麵前展露一下頭角,卻不想言話失措,丟了許多份量,他很有一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感覺,又被堂叔蔡高嶺知道了此事,狠狠訓誡一番,心中更加憋屈,日思夜想,便想出召集一次墾甲兵比武大會,請韓大人光臨指導,試圖掙回些麵子。
本來對蔡甫已經喪失了信心,韓可孤不想前往參加,隻是有蔡高嶺受託相請,不好壞其顏麵,便隻好勉為其難的去了。
://.xzbu/7/view-3760544.htm
“凡師出曰治兵,入曰振旅,皆習戰也。四時各教民以其一焉。”此時正在氣爽季節,北方盛產梁菽,四圍莊稼好似翻滾的千層波浪,玉米若金,高梁如醉,恍進一片紅海,遮蓋了半個天際,和霞光連在一起,紅彤彤若火焰燃燒,給人一種說不出的溫暖。
莊稼地中間是專門為了此次武會臨時平整出來的校場。縱觀形勢,很符合“三時務農,而一時講武”的古訓。
先是蔡甫與場講授“戰陣之儀”“戰場之法”,這對於熟讀過兵書的他並不困難,接著進行實地演練。以鉦鼓、刀盾前導,長兵、弓箭在後。士兵用眼、耳、心、手、足辨識各種信息,演練具體的操作要領。以鼓、金為號,做前進、後退、疏散、集合等戰術、戰法。
五甲營的單兵素質參差不齊,唯李新所帶黑甲初見規律,號令整齊完善,人人虎氣十足,頗有些“人矜綽約之貌,馬走流離之血,始爭鋒於校塲,遽寫鞚於金埒。”的氣魄。相間對比,好壞立判,韓可孤心中很有感慨。
如此看來,墾兵之法非是不可取,而是帶兵之將需用可取之人,終於看到些墾兵之法的希望,這算是養兵的一條新路,韓可孤有些激動,夜晚也不回府衙休息,並不顧慮與李新二者身份地位的懸殊差距,隻與他在簡陋軍帳中對床而眠,通宵夜談。
原來李新竟是唐人賜姓的名將之後,雖然家道中落,但武道傳承並不曾泯滅,此番也是初次帶兵,但全不似蔡甫隻會紙上談兵,能夠把兵典的知識活學活用,對墾田、操兵很有體會。
他主張推廣以兵養兵,以農墾而補供養,以粗食而養兵壯,各甲間營缺互易,各取所需,互蒙其利。
韓可孤感嘆,果然少年誠不可欺,無論軍事見地抑或政治見識,李新都不比自己差別許多。由於朝廷愈加腐朽,勛鎮敗德,雖然自己在心底不願意承認有些意冷,但事實上在無意識中這種情緒已經有所顯化了。隻是頭腦一直還守著陳舊的愚忠規範,從未曾敢與想過可以突破皇權限製,自由發揮心中的想法,憑一己力量打開一條興遼的新路。
第二日返回州衙,韓可孤仍然回味此番觀操的收穫,他從與李新的交談中聽出了一線中興大遼的希望,終於下定決心啟辦屯墾甲兵事宜,做到自給自足,以兵養兵,很有可能像南人嶽鵬舉所創建的嶽家軍一般,練就一支韓家兵。南人能做之事,遼人又如何不能做到?
正在激動不已之時,蕭狗子送進一封蕭幹的快驛書信。蕭幹其人,字婆典,北府宰相敵魯之子。性質直。初,察割之亂,其黨胡古隻與幹善,使人召之。幹曰:“吾豈能從逆臣!”縛其人送壽安王。賊平,上嘉其忠,拜群牧都林牙。此時奉調入興中,由於是族親的關係,有蕭抗剌在旁幫襯,備受蕭奪裏懶娘娘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