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後請張居正稍等一下,親自前往窗前,打開窗,一陣狂風吹了進來,裹挾著冰涼的雨滴。她趕快關上窗戶,拉起窗簾。然後走近張居正說:“大人還是暫時不要回去吧。”
張居正十分猶豫,說這樣不好。李太後卻不以為然地說:“大人前幾日中暑,想必身體還沒完全恢復,現在又去淋雨受涼,本宮於心何忍?大人千萬不要忘了,您是國之棟樑,肩負著重任,怎可倒下?”
張居正一再強調打傘就可以回去,李太後卻說:“大人難道沒看出嗎?外麵那瓢潑大雨,即使打著傘,身體也會被淋濕。”
張居正實在拗不過李太後,隻好答應在宮中多留一會兒。李太後泡了一壺茶,向坐在椅子上的張居正奉上。
恰巧此時,李和又來探望妹妹,他為避雨戴鬥笠又打傘,還穿著蓑衣。進來了,將濕透的傘、鬥笠和蓑衣全部取下來交給僕人。李和定睛一看,李太後奉茶的場景剛好映入眼簾。他不禁蹙起了雙眉,向太後行禮。
太後見哥哥來了,十分開心,又準備去沏茶。張居正看著李和臉上露出了幾絲不滿,感到有些尷尬,立刻向李太後請示:“既然國舅來了,臣就不打擾你們家人親近了,請允許臣告退。”
李太後不悅地回答:“大人,剛才本宮的囑咐全都當耳邊風了嗎?你要為全天下人保重身體,才能讓萬曆新政惠及普天之下!”
張居正又請示太後借用李和的雨具。李太後卻說:“大人萬金貴體,怎能使用如此粗鄙之物?況且大人沒穿防水的鞋,腿腳會被打濕的!”
張居正再也找不出理由,而李和也不好意思當著張居正的麵直接說不妥。兩人尷尬地僵持著,好在萬曆想到了一個問題問張居正,張居正馬上回答,卻回答得支支吾吾,顯然沒有準備好。
過了很久,雨才停下來,張居正見風雨聲消退,立刻請示太後回去。太後打開窗子,再三往外麵看了看,終於放人了。擔心路上隨時會下雨,派了兩名僕人帶著傘送他回去。張居正鬆了一口氣,向皇上和太後告退。
西苑仁壽宮內,靖娘把張居正兩次在儲秀宮內的奇遇告訴了陳太後。陳太後聽後笑得合不攏嘴,對靖娘說:“本宮在裕王府和皇宮內碰到張居正和李太後親近不是第一次了,但這兩次是最可笑的兩次。”
靖娘不解地問娘娘的意思。陳太後神秘一笑,說:“這幾日我們暗中造一些謠言,在大臣中傳,說張居正和李彩有私情。其實我們完全不必空穴來風,以前李太後把當今皇上放在馮保的密室裏,張居正就經常去探望他們。這已經可以作為支持我們的憑據了。我們就以此做文章,再添油加醋地渲染一下這兩次艷遇。那些大臣不相信也難。當然我們一定要做到隱蔽,不要讓別人發現謠言傳自我們這邊。”
靖娘會意,陳太後勸其不忙,繼續算計:“這隻是我們的第一步,我們還有更加漂亮的第二步。那就是在謠言傳開後,抓住朝廷上那些大臣的把柄,以此讓他們不再傳。當然這一步要做得越明顯越好,一定要讓張居正和馮保知道。這樣我們扮演了好人,他們就不會懷疑我們的。”
靖娘贊陳太後:“娘娘真是足智多謀,這場好戲一上演,所有人都會相信張居正和李太後的緋聞。娘娘再一收網,讓張居正和馮保以為我們在幫他們,可實際上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盡管沒人再傳,那些大臣已經全部知道了。”
陳太後再三囑咐靖娘小心辦事,不要把事情弄砸了。靖娘勸娘娘放心,稱自己在這方麵很有經驗。
過了幾天,到了上朝的時候,不知道什麽原因,萬曆遲遲沒有宣布上朝。眾臣在宮階下議論紛紛,就有不少大臣在下麵說張居正和李太後的事。他們的觀點大致有如下幾條:
皇上在隆慶先帝登基前,長期在密室裏撫養,張居正經常前去幫馮保和李太後照看,有可能節外生枝。
隆慶元年,海瑞請求隆慶先帝和當今皇上滴血認親,高拱以滴血認親有漏洞,不能確定為由,強力反對進行,高拱意圖可疑。
還有添油加醋的艷遇,說什麽張居正以給皇帝授課為由親近太後,還藉口天氣熱在宮裏寬衣解帶,不堪入目。最近還留宿宮中,*宮廷。
馮保聽到了,十分氣憤,對馮佑、梁寵說:“你們兩個趕快去阻止他們這幫老昏庸!他們膽子太大了,在天子腳下嚼舌根!”兩人遵旨。
沒想到那幫大臣罵起了梁寵和馮佑:“你們兩個宦官的走狗,敢打攪我們談論朝政,你們有資格嗎?”兩人怒火中燒,想去打那些大臣,馮保冷靜地走過去攔住說:“二位還是不要動粗,傳出去人們會說我們仗勢欺人,把他們打傷了反而成全了他們,他們就成了清流的英雄。”馮佑、梁寵忿然,那些人卻傳來了得意的笑聲。
張居正聽了,也來安慰兩人:“兩位不要生氣,目前要以和為貴,不要傷了和氣。反正清者自清,說多了反而欲蓋彌彰。”兩人的憤慨稍稍緩解。
突然,萬曆從宮中蹦蹦跳跳地出來,眾臣趕快在台階上跪下叩拜。萬曆帶著純真的笑容說:“眾卿平身。是這樣的,朕今天早上起來,發現龍袍上有大片油汙。本來朕想將就著來上朝的,母後卻非說不行,在宮中找了半天,才找到一件嘉靖先帝剛即位時穿過的。那時先帝十四歲,比朕現在大一點,所以也隻能將就了。”
張居正十分猶豫,說這樣不好。李太後卻不以為然地說:“大人前幾日中暑,想必身體還沒完全恢復,現在又去淋雨受涼,本宮於心何忍?大人千萬不要忘了,您是國之棟樑,肩負著重任,怎可倒下?”
張居正一再強調打傘就可以回去,李太後卻說:“大人難道沒看出嗎?外麵那瓢潑大雨,即使打著傘,身體也會被淋濕。”
張居正實在拗不過李太後,隻好答應在宮中多留一會兒。李太後泡了一壺茶,向坐在椅子上的張居正奉上。
恰巧此時,李和又來探望妹妹,他為避雨戴鬥笠又打傘,還穿著蓑衣。進來了,將濕透的傘、鬥笠和蓑衣全部取下來交給僕人。李和定睛一看,李太後奉茶的場景剛好映入眼簾。他不禁蹙起了雙眉,向太後行禮。
太後見哥哥來了,十分開心,又準備去沏茶。張居正看著李和臉上露出了幾絲不滿,感到有些尷尬,立刻向李太後請示:“既然國舅來了,臣就不打擾你們家人親近了,請允許臣告退。”
李太後不悅地回答:“大人,剛才本宮的囑咐全都當耳邊風了嗎?你要為全天下人保重身體,才能讓萬曆新政惠及普天之下!”
張居正又請示太後借用李和的雨具。李太後卻說:“大人萬金貴體,怎能使用如此粗鄙之物?況且大人沒穿防水的鞋,腿腳會被打濕的!”
張居正再也找不出理由,而李和也不好意思當著張居正的麵直接說不妥。兩人尷尬地僵持著,好在萬曆想到了一個問題問張居正,張居正馬上回答,卻回答得支支吾吾,顯然沒有準備好。
過了很久,雨才停下來,張居正見風雨聲消退,立刻請示太後回去。太後打開窗子,再三往外麵看了看,終於放人了。擔心路上隨時會下雨,派了兩名僕人帶著傘送他回去。張居正鬆了一口氣,向皇上和太後告退。
西苑仁壽宮內,靖娘把張居正兩次在儲秀宮內的奇遇告訴了陳太後。陳太後聽後笑得合不攏嘴,對靖娘說:“本宮在裕王府和皇宮內碰到張居正和李太後親近不是第一次了,但這兩次是最可笑的兩次。”
靖娘不解地問娘娘的意思。陳太後神秘一笑,說:“這幾日我們暗中造一些謠言,在大臣中傳,說張居正和李彩有私情。其實我們完全不必空穴來風,以前李太後把當今皇上放在馮保的密室裏,張居正就經常去探望他們。這已經可以作為支持我們的憑據了。我們就以此做文章,再添油加醋地渲染一下這兩次艷遇。那些大臣不相信也難。當然我們一定要做到隱蔽,不要讓別人發現謠言傳自我們這邊。”
靖娘會意,陳太後勸其不忙,繼續算計:“這隻是我們的第一步,我們還有更加漂亮的第二步。那就是在謠言傳開後,抓住朝廷上那些大臣的把柄,以此讓他們不再傳。當然這一步要做得越明顯越好,一定要讓張居正和馮保知道。這樣我們扮演了好人,他們就不會懷疑我們的。”
靖娘贊陳太後:“娘娘真是足智多謀,這場好戲一上演,所有人都會相信張居正和李太後的緋聞。娘娘再一收網,讓張居正和馮保以為我們在幫他們,可實際上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盡管沒人再傳,那些大臣已經全部知道了。”
陳太後再三囑咐靖娘小心辦事,不要把事情弄砸了。靖娘勸娘娘放心,稱自己在這方麵很有經驗。
過了幾天,到了上朝的時候,不知道什麽原因,萬曆遲遲沒有宣布上朝。眾臣在宮階下議論紛紛,就有不少大臣在下麵說張居正和李太後的事。他們的觀點大致有如下幾條:
皇上在隆慶先帝登基前,長期在密室裏撫養,張居正經常前去幫馮保和李太後照看,有可能節外生枝。
隆慶元年,海瑞請求隆慶先帝和當今皇上滴血認親,高拱以滴血認親有漏洞,不能確定為由,強力反對進行,高拱意圖可疑。
還有添油加醋的艷遇,說什麽張居正以給皇帝授課為由親近太後,還藉口天氣熱在宮裏寬衣解帶,不堪入目。最近還留宿宮中,*宮廷。
馮保聽到了,十分氣憤,對馮佑、梁寵說:“你們兩個趕快去阻止他們這幫老昏庸!他們膽子太大了,在天子腳下嚼舌根!”兩人遵旨。
沒想到那幫大臣罵起了梁寵和馮佑:“你們兩個宦官的走狗,敢打攪我們談論朝政,你們有資格嗎?”兩人怒火中燒,想去打那些大臣,馮保冷靜地走過去攔住說:“二位還是不要動粗,傳出去人們會說我們仗勢欺人,把他們打傷了反而成全了他們,他們就成了清流的英雄。”馮佑、梁寵忿然,那些人卻傳來了得意的笑聲。
張居正聽了,也來安慰兩人:“兩位不要生氣,目前要以和為貴,不要傷了和氣。反正清者自清,說多了反而欲蓋彌彰。”兩人的憤慨稍稍緩解。
突然,萬曆從宮中蹦蹦跳跳地出來,眾臣趕快在台階上跪下叩拜。萬曆帶著純真的笑容說:“眾卿平身。是這樣的,朕今天早上起來,發現龍袍上有大片油汙。本來朕想將就著來上朝的,母後卻非說不行,在宮中找了半天,才找到一件嘉靖先帝剛即位時穿過的。那時先帝十四歲,比朕現在大一點,所以也隻能將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