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對範質說:“堂堂朝廷,藏書如此匱乏,談何文治?回朝之後,馬上擬詔:鼓勵各地向崇文館貢獻藏書,凡獻書者,悉加優賜!再於朝官中選差二十人,調中書門下任職,專門負責對藏書校讎、刊正、抄寫!假以時日,定能重振天下讀書之風!”
柴榮說完,看了看一直跟在自己身後的趙匡胤。“我知趙將軍出身將門,自幼習武,騎馬射箭,無一不精。但要造盛世,光有能戰之軍還遠遠不夠。想當年,梁太祖朱全忠,唐莊宗李存勖,他們手下之軍不可謂不強,卻同樣兵敗身亡,灰飛煙滅。”趙匡胤聽了,連連稱是。柴榮笑了笑:“古人雲,開卷有益。即使身為武將,也要讀書。將軍練兵空閑之時,不妨多翻翻這些書,定能有所裨益。”趙匡胤牢牢記住了柴榮的話。從此,趙匡胤常於軍中手不釋卷,潛心攻讀。甚至聽到誰藏有異書,不惜千金收買。甚至帶兵打仗之時,也以車載書數千卷隨軍而行。
對柴榮而言,重建崇文館隻是一個小小的突破口,要全麵扭轉重武輕文的風氣,還需要更大的動作。
五代以來,強權當道,武力為王,中原更是戰亂的重災區。惡劣的生存環境讓文人士大夫紛紛南遷至相對安定的南方,而更多的讀書人為保持自己的節操,則選擇了隱居不仕。作為文官製度基礎的科舉,雖然並未明令廢棄,但由於戰亂不止,時常荒廢。即使施行,科舉考試也成為官員舞弊謀私的工具,早已失去了為朝廷選拔人才的意義。長此以往,本應是文人精英集萃之地的朝廷,反而成了不學無術、無才平庸之輩表演的舞台。
後梁有個翰林學士叫封舜卿,而這樣禦封的最高知識分子,因為才思拙澀,居然經常要門生代筆,傳為笑談。後唐時則荒唐事更多,一個叫崔協的人,寫一篇文章都錯字百出,而這樣的人不僅中了進士,還做了宰相。拜相之後,連表奏都不會寫,隻好找槍手代筆,史稱“廟堂代筆,假手於人”。李存勖時期的兩個宰相豆盧革、韋說平時高談闊論,誇誇其談,一處理政務,則錯誤百出。他們為官員封擬官階,竟常常高低顛倒,經常需要郎官來糾正。後唐末帝李從珂時,宰相馬胤孫無才無德,為了避免犯錯被追究責任,幹脆為自己定了個規矩:不開口議政,不開印辦事,不開門接待官員,號稱“三不開”宰相。廟堂之上,全是這樣的官員,政事之混亂,可見一斑。
郭威登基之後,痛感人才缺乏,科舉廢弛,曾頒布詔令,要求“各科的舉人,要按等級次第加考題目,而進士除考詩賦以外,還要加試一門其他文章。”但不久後,郭威病死,復興大計落到了柴榮身上。
非常之時須行非常之法。柴榮決定部分恢復已廢止多年的舉薦製。他下詔,要求在朝文官,每人舉薦有才德的人才一人,即使因族近親也無妨。但要求授官之時,必須署上舉薦人的姓名,若此人為官不仁,作奸犯科,將來要連帶追究舉薦者的責任。柴榮這樣做,不光是因為朝中急需人才。他還有更深的考慮。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逆轉朝野內外重文輕武,漠視德行的風氣,進而重建已被掏空的文士階層。
柴榮當然知道,這樣的舉薦不能作為常態,再興科舉才能治本。沒過多久,他便詔告朝野:“國家設貢舉之司,是為了求英俊之士。但聽聞近年以來,多有濫進,甚至有人以家族出身或是賄賂官員而中第。從今年開始,朝廷錄用的舉人,要全部通過複試,複試不過,一律淘汰。”所謂複試可不是走走過場。第一年科舉取進士十六人,複試一開,竟有十二人落馬,舉國震驚。大家知道,柴榮這次是來真的了。
不久,柴榮又採納官員的建議,下令嚴查科舉代考等舞弊行為,一旦查實,處以勞役,永不錄用。不久如此,柴榮還抽出時間親自批閱新舉進士的詩賦、論文、策文,以防止出現濫竽充數之徒。皇帝親自把關,各地更是如履薄冰,科舉場上,風氣為之一新。
鼓勵舉薦人才,重振科舉製度。柴榮相信,活水一旦引入,隻要假以時日,終將改變武力當道,文士匱乏的現狀。柴榮的做法深刻影響了趙匡胤後來創立那個宋王朝。趙匡胤登基之後,把皇帝親自參與科舉選拔的做法製度化,設解試、省試和殿試三級考試,分別由地方(州)、禮部和皇帝組織。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採納陳靖的建議,創設了“糊名法”(把試卷上填寫姓名的地方蓋紙糊住),以防止舞弊。到了北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又實行“謄錄法”:即將考生的試卷全部謄抄過錄一遍,杜絕了通過字跡、暗語等給人情分的可能。科舉,這項隋朝創立的製度,在經過晚唐五代戰亂的屠戮之後,不但沒有消亡,反而在極為重視文官政治的宋王朝再度興盛。而這一轉變的發端,卻是執政隻有短短五年多的周世宗柴榮。
接下來,柴榮又盯上了人們詬病已久的刑法製度。晚唐以來,歷代實行嚴刑峻法,各地軍閥大吏更視治下的百姓、官僚如私家財產,怒則殺,喜則賞,完全不受節製。郭威稱帝以來,清查冤獄,廢除過於嚴苛的刑律,在這方麵有所改善。但在柴榮看來,這些小修小補還遠遠不夠。
很快,柴榮做了一件歷朝皇帝都不可能去做的事:親自查閱各地囚犯的檔案。汝州的一個案子引起了柴榮的注意:當地一個叫馬遇的老百姓,父親、弟弟都因犯案被判處死。馬遇堅定地認為父親和弟弟是含冤而死,屢次申訴,都被駁回。柴榮當即調來案宗,傳來證人,親自審問,果然發現這是一起冤案。柴榮當即把此案審理情況昭告天下,朝野聳動。皇帝竟然為了一個普通老百姓親自審案,各級官員豈敢怠慢。從此,後周各部門長官無不親自省察刑事案件,再不敢鬆懈。
柴榮說完,看了看一直跟在自己身後的趙匡胤。“我知趙將軍出身將門,自幼習武,騎馬射箭,無一不精。但要造盛世,光有能戰之軍還遠遠不夠。想當年,梁太祖朱全忠,唐莊宗李存勖,他們手下之軍不可謂不強,卻同樣兵敗身亡,灰飛煙滅。”趙匡胤聽了,連連稱是。柴榮笑了笑:“古人雲,開卷有益。即使身為武將,也要讀書。將軍練兵空閑之時,不妨多翻翻這些書,定能有所裨益。”趙匡胤牢牢記住了柴榮的話。從此,趙匡胤常於軍中手不釋卷,潛心攻讀。甚至聽到誰藏有異書,不惜千金收買。甚至帶兵打仗之時,也以車載書數千卷隨軍而行。
對柴榮而言,重建崇文館隻是一個小小的突破口,要全麵扭轉重武輕文的風氣,還需要更大的動作。
五代以來,強權當道,武力為王,中原更是戰亂的重災區。惡劣的生存環境讓文人士大夫紛紛南遷至相對安定的南方,而更多的讀書人為保持自己的節操,則選擇了隱居不仕。作為文官製度基礎的科舉,雖然並未明令廢棄,但由於戰亂不止,時常荒廢。即使施行,科舉考試也成為官員舞弊謀私的工具,早已失去了為朝廷選拔人才的意義。長此以往,本應是文人精英集萃之地的朝廷,反而成了不學無術、無才平庸之輩表演的舞台。
後梁有個翰林學士叫封舜卿,而這樣禦封的最高知識分子,因為才思拙澀,居然經常要門生代筆,傳為笑談。後唐時則荒唐事更多,一個叫崔協的人,寫一篇文章都錯字百出,而這樣的人不僅中了進士,還做了宰相。拜相之後,連表奏都不會寫,隻好找槍手代筆,史稱“廟堂代筆,假手於人”。李存勖時期的兩個宰相豆盧革、韋說平時高談闊論,誇誇其談,一處理政務,則錯誤百出。他們為官員封擬官階,竟常常高低顛倒,經常需要郎官來糾正。後唐末帝李從珂時,宰相馬胤孫無才無德,為了避免犯錯被追究責任,幹脆為自己定了個規矩:不開口議政,不開印辦事,不開門接待官員,號稱“三不開”宰相。廟堂之上,全是這樣的官員,政事之混亂,可見一斑。
郭威登基之後,痛感人才缺乏,科舉廢弛,曾頒布詔令,要求“各科的舉人,要按等級次第加考題目,而進士除考詩賦以外,還要加試一門其他文章。”但不久後,郭威病死,復興大計落到了柴榮身上。
非常之時須行非常之法。柴榮決定部分恢復已廢止多年的舉薦製。他下詔,要求在朝文官,每人舉薦有才德的人才一人,即使因族近親也無妨。但要求授官之時,必須署上舉薦人的姓名,若此人為官不仁,作奸犯科,將來要連帶追究舉薦者的責任。柴榮這樣做,不光是因為朝中急需人才。他還有更深的考慮。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逆轉朝野內外重文輕武,漠視德行的風氣,進而重建已被掏空的文士階層。
柴榮當然知道,這樣的舉薦不能作為常態,再興科舉才能治本。沒過多久,他便詔告朝野:“國家設貢舉之司,是為了求英俊之士。但聽聞近年以來,多有濫進,甚至有人以家族出身或是賄賂官員而中第。從今年開始,朝廷錄用的舉人,要全部通過複試,複試不過,一律淘汰。”所謂複試可不是走走過場。第一年科舉取進士十六人,複試一開,竟有十二人落馬,舉國震驚。大家知道,柴榮這次是來真的了。
不久,柴榮又採納官員的建議,下令嚴查科舉代考等舞弊行為,一旦查實,處以勞役,永不錄用。不久如此,柴榮還抽出時間親自批閱新舉進士的詩賦、論文、策文,以防止出現濫竽充數之徒。皇帝親自把關,各地更是如履薄冰,科舉場上,風氣為之一新。
鼓勵舉薦人才,重振科舉製度。柴榮相信,活水一旦引入,隻要假以時日,終將改變武力當道,文士匱乏的現狀。柴榮的做法深刻影響了趙匡胤後來創立那個宋王朝。趙匡胤登基之後,把皇帝親自參與科舉選拔的做法製度化,設解試、省試和殿試三級考試,分別由地方(州)、禮部和皇帝組織。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採納陳靖的建議,創設了“糊名法”(把試卷上填寫姓名的地方蓋紙糊住),以防止舞弊。到了北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又實行“謄錄法”:即將考生的試卷全部謄抄過錄一遍,杜絕了通過字跡、暗語等給人情分的可能。科舉,這項隋朝創立的製度,在經過晚唐五代戰亂的屠戮之後,不但沒有消亡,反而在極為重視文官政治的宋王朝再度興盛。而這一轉變的發端,卻是執政隻有短短五年多的周世宗柴榮。
接下來,柴榮又盯上了人們詬病已久的刑法製度。晚唐以來,歷代實行嚴刑峻法,各地軍閥大吏更視治下的百姓、官僚如私家財產,怒則殺,喜則賞,完全不受節製。郭威稱帝以來,清查冤獄,廢除過於嚴苛的刑律,在這方麵有所改善。但在柴榮看來,這些小修小補還遠遠不夠。
很快,柴榮做了一件歷朝皇帝都不可能去做的事:親自查閱各地囚犯的檔案。汝州的一個案子引起了柴榮的注意:當地一個叫馬遇的老百姓,父親、弟弟都因犯案被判處死。馬遇堅定地認為父親和弟弟是含冤而死,屢次申訴,都被駁回。柴榮當即調來案宗,傳來證人,親自審問,果然發現這是一起冤案。柴榮當即把此案審理情況昭告天下,朝野聳動。皇帝竟然為了一個普通老百姓親自審案,各級官員豈敢怠慢。從此,後周各部門長官無不親自省察刑事案件,再不敢鬆懈。